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93节

  课程结束之后,苏泽走出县学,按照约定邀请了护送他来长宁卫的两个小旗正卒。

  这些长宁卫正卒从没有在县内酒楼上吃过饭,一顿风卷残云之后,苏泽向林显达问起了今日去县衙领赏的情况。

  林显达说道:“这次黑山贼抢了县里不少贵人的庄子,还屠了礼房孙典史家的庄子,大老爷盛怒着呢。”

  “我们进呈那薛杲的人头,县衙上下都震惊了!”

  林显达哈哈大笑起来,长宁卫从没有南平县这么露脸过!

  他至今都记得白知县那惊讶的目光,众多堂吏那惊喜的眼神。

  刚刚得到山贼肆虐的消息,转眼就被长宁卫平了?

  薛杲是叛军在南平县多年的山贼,县衙中认识他的不少,又有押送来的山贼成员佐证,白知县很快就确定黑山贼真的被剿灭了!

  林显达继续说道:“知县老爷当场就赐了赏金,然后又让我们回去通知百户,说是允许我们长宁卫补吏员一名,衙役二人。”

  这次奖励还真的丰厚啊!

  薛杲的赏金是五十两银子,白知县又补了十两银子,而长宁卫这次作战仅仅是浪费了一些药火和铅弹,可以说是无本买卖。

  果然雇佣军才是最赚钱的啊!

  而补吏员一名,衙役二人,这才是白知县给出的最大奖励。

  县衙的吏员人数是有限制的,虽然不像是典史这种需要再吏部备案的人数限制这么严格,但是各房多少人都是有陈规的,县衙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招人膨胀下去。

  而普通人想要进入县衙当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部分吏员职位都被这些刀笔吏世家把持住了,只在这些家族内部传承。

  还有就是林清材的堂兄那样,或者是陈清朝这种有点背景的读书人,考不过县试托关系进的县衙。

  想想后世考编的难度,要知道如今县衙吏员的人数,还没后世一个部门的人多,放在古代大部分体制内的连衙役都算不上,就知道吏员含金量了。

  苏泽自然不可能去县衙做吏,但是长宁卫也有不少身家清白伶俐的人,宗族推举一人出来到县衙为吏,日后长宁卫在县衙也就有人了!

  补衙役也是如此,背山陈氏不就是出了三个衙役,就号称陈氏三犬,在长宁卫附近横着走,这下子长宁卫也能让两个子弟来南平县当差,以后县里的动态长宁卫也不会一无所知了。

  林显达也露出艳羡的表情,他是军卫卫所正卒,自然不可能到县衙为吏为衙役的。

  他这个卫所小旗虽然也管着十个正卒,可是和吏员还是不能比的。

  就在这个时候,酒楼下传来吵杂声。

  “长宁卫苏先生可在楼上?”

  林显达立刻站起来要下去打探,只听到噔噔噔的上楼声,接着三个熟悉的人出现在楼上。

  陈氏三犬,也就是在县衙当差的陈家三兄弟。

  三人一脸激动,见到苏泽之后扑通一声跪下。

  “先生在上,多谢您不计前嫌救我背山陈氏!”

  说完三人就给苏泽磕响头,苏泽只好让林显达将三人拉起来。

  黑山贼作乱的消息刚传出来,三兄弟就准备回乡抗贼,可是还没出城就听到了长宁卫出手,剿灭了黑山贼的消息。

  接着背山陈氏传来了消息,说是这次仰仗了苏泽劝说长宁卫林百户出手,救下了背山村。

  陈氏三犬虽然是媚上欺下之徒,但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苏泽救了背山村,就是他们的恩人,这头磕的真心实意。

  还是老大陈伯飞说道:“先生有什么差遣,尽快用我们兄弟就是!”

  苏泽看了看三人说道:“知县老爷给了我们长宁卫两个差役名额,我们长宁卫从未服过差役,到时候还请三位多照拂一二。”

  三人大喜过望的说道:“这等小事,自然是应该的!”

  说完,陈伯飞又抢着结账,恭送苏泽一行人离开。

  方知府刚刚应酬完,刚解下官服门外传来敲门声,只看到女儿端着一碗凉茶推门进来。

  看到凉茶,方知府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东西确实有效果,不仅仅治好了他的牙疼,方知府属任福建的水土不服毛病也消了不少。

  恨的是这东西实在是太难喝了,每次女儿都要看着自己喝下去,方知府深切怀疑女儿给他熬茶,就是为了看他喝凉茶痛苦的表情。

  只是方知府没有证据。

  笑吟吟的看着父亲喝下了凉茶,方若兰伸出手说道:

  “爹,前几日刘通判那本宋代孤本您看完了没有?”

  方知府立刻说道:“兰儿,先让为父再看几日,等看完了就给你!”

  方若兰立刻说道:“这书可是女儿用凉茶换来的!若是这样明日的凉茶就不熬了!”

  这下子方知府立刻服软,举手投降说道:“明日就送到你房里!”

  方若兰像是个胜利的小狐狸,罕见的用娇憨的语气说道:

  “爹你用女儿的凉茶送了这么多的人情,是不是要补偿一二?”

  凉茶这个东西普通百姓不买账,但是对于方知府这样的达官贵人来说,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他们这些当官每日宴请,上火牙疼都是正常的事情,喝个凉茶就能清热解毒,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上火和牙疼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犯病了还是非常痛苦的,方知府在知府衙门赠茶的消息传开了之后,迅速收拢了府衙人心。

  “知府凉茶”的名头不胫而走,方知府也没有想到自己到任知府之后,最让人称道的政绩竟然是在知府衙门赠凉茶。

  凉茶又花不了几个钱,还让方知府多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听到女儿要撂担子,方知府立刻说道:“给钱给钱,兰儿你要多少钱?”

  方若兰举起一根手指,方知府问道:“十两银子?”

  “一百两!”

  方知府被吓了一跳道:“你要这么多银子干嘛!”

  方若兰说道:“拓湖先生不是在延平府征戏文吗?女儿也想要办一个女儿家的诗社,将诗社上的诗文刊印出来。”

  “诗社?”

  江南地区的富贵人家女眷,最喜欢的就是办诗社了。

  这一类的诗社,品评会,曲艺社,其实说白了就是当地官员豪强的太太会。

  大明朝的礼教森严,那也是分时代和分地区的。

  嘉靖年间的礼教还没有明末那么森严,而且东南沿海地区本身民风就受到商业气氛影响,比内陆地区开放。

  而且在古代社会,夫妻一体,官员妻子也有相当多的社交活动的,这种太太会不仅仅是本地夫人们聊络感情的场所,也是本府本县舆论的阵地。

  方知府皱眉说道:“这事情你一个女儿家出面不好,还是以你娘的名义办。”

  方若兰直想翻白眼,自己娘那个样子,你让她办个马吊协会还差不多,诗社这种东西和她的气质格格不入!

  不过李夫人是知府夫人,确实是本地妇人之首,这种事情也只有打着她的名头办,才能拉拢到足够的人。

  出钱办这种文化活动,方知府自然是支持的。

  这些官员豪绅的夫人们小姐们,在本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延平府之前没有这样的活动,是因为前几任知府留任时间都不长。

  既然是正事,方知府也不吝啬这一百两银子,不过他还是叮嘱说道:“兰儿你尚未婚配,有些事情还是以你娘的名义操持。”

  方若兰回到自己房里,她还是第一次觉得嫁人这件事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事情确实要嫁了人,做了当家娘子,才方便出面操持。

  还是以娘的名义先办吧,方若兰也向现实妥协,先将诗会和诗刊办起来再说。

  凉茶和酸梅汤要多备一些,上次从苏泽那儿买的冰糖不错,熬出来的酸梅汤酸甜可口,一点苦味都没有,这种上好的酸梅汤可以作为诗会的特供饮品。

  方若兰脑中冒出苏泽的样子,她连忙将苏泽的形象驱散,收摄心神赶紧入睡。

  第二天上午海瑞依然是答疑,这一次苏泽一口气提了更多的问题,海瑞也加快了讲解的速度。

  海瑞也很是惊讶,苏泽对于四书的理解,已经彻底超越了其他三人。

  他提出的一些问题,海瑞这个举人都要思考一会儿才能作答。

  海瑞惊讶于苏泽的悟性和读书能力,只可惜他今年才开始治五经,要不然以苏泽四书的水准,明年县试肯定能考过。

  苏泽再次收获44点科举经验,下课之后苏泽匆忙填了点肚子,这就到了约定的事情。

  苏泽走到县学门口,果然头号天使投资人于二公子已经在县学棂星门前恭候了。

  见到苏泽散学,于宗远立刻迎接上来:

  “苏兄,我们先去哪家?”

  “还是先去书铺看看吧。”

  “好嘞!一定要让这些狡诈的老奴知道他们新主子的厉害!”

第116章 数学查账,降维打击

  平心而论,于二公子的娘算是疼儿子的,分给于宗远的家产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这家书铺在南平县城中最繁华的通义坊内,周围的铺子格调档次都不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黄金商圈,本县的绝品商铺。

  苏泽穿越以来一直都是囊中羞涩,也没空逛过书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明朝的书店。

  既然是读书人的生意,书店挂着大大的匾额,上面写着“集贤堂”三个大字。

  除了匾额之外,书店还挂着一个大大的字牌,上书“古今名人诗词总汇”的字样,后面又有一个字牌“新书到货”。

  在大明朝,开书铺是一等一的好生意,其中一个原因是大明朝卖书是免税的。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除书籍田器税,民间逋负免征。”

  这免税的行当自然人人想做,但是也不是普通生意能做的,于家能拥有一间书铺,足以知道他们在南平县的地位,而于夫人将书铺贴给了小儿子,也可以看出她疼爱幼子的心。

  见到于宗远之后,书铺吆喝的伙计立刻通报后面的掌柜的,苏泽则拿起书铺门前的书翻看了起来。

  大明朝各地书铺卖的书主要就是三类:科举教辅书,农用技术书籍和小说。

  苏泽拿起一本《时文选刊》,这是最新的科举辅导书,上面刊登的就是最新的优秀八股文,类似于现代的语文作文集。

首节 上一节 93/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