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第37节

  刘伯温说大明的官员俸禄,乃是历朝最低,京官要是没有点田产和祖业,难以维持在京城的开销。

  “皇上倡导廉洁,极看重臣工们的操守,但廉洁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超出臣子们的承受力。”

  这是刘伯温的原话。

  昨天刘伯温借卖字画,跟朱标有过一番对话。

  “太子,臣假设一事啊,如果臣今天家里米缸空了,也没有别的东西可卖,这时候有属下送来几十斤大米和肉,你说收不收?”

  “区区薄礼,收之无妨吧。”

  “下回他在我急缺银子的时候,给我送来五十两银子,收不收?”

  “收下吧,以后再还,解燃眉之急。”

  “好,在下次,他给我送来五百两银子,只是需要我办一件小事,这事只需我招呼一声,也不违规,你收不收?”

  朱标当时就反应过来了。

  贪赃枉法,就是这么开始的。

  刘伯温的的话,让他深深震惊,他想跟朱元璋说官员俸禄的问题,可又不知如何开口。

  因为在皇帝心中,普通百姓一年也就花二十两左右。

  为什么京官一年几百两银子,还不够用?

  ……

  “参见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神态恭敬地步入御前,深深一礼。

  “伱给咱听好了,务必彻查清楚,谁才是那千金台背后的真正掌柜。”朱元璋声音威严。

  毛骧略一迟疑,继而道:“遵旨。不过,陛下,臣在追查过程中,发现飞燕楼的蒙颜实乃探马军司的奸细,而且,我们还顺藤摸瓜,发现了探马军司在京城的一处隐秘据点。”

  “哦?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朱元璋挥手,语气中满是不耐与果决,“立即行动,将其一网打尽!”

  毛骧面露难色:“可是,陛下,飞燕楼现今在朱四爷的掌控之下,我们是否需要……”

  “国事为重。”朱元璋断然打断,沉声道,“你需立即行动,捣毁其暗点,抓捕活口,将潜藏在京城的探马军司彻底铲除。”

  “遵旨!”毛骧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命令。

  领命后,他躬身退去,回到锦衣卫的大营,开始周密的部署。

  长久以来,锦衣卫因未能铲除藏匿在京城的探马军司而倍感压力。

  而且探马军司竟然还能窃取大明的军事情报,及时传递至北元敌境。

  为此,大将军徐达曾怒骂他们锦衣卫是一群无能之辈。这一次,毛骧决心要一雪前耻,彻底摧毁探马军司在京城的势力。

  ……

  午后的阳光洒在皇宫的马场上,朱元璋批完最后一份折子,决定来此活动一下筋骨。

  他带着朱标,刚靠近马场,就远远地听到了朱棣那熟悉而嚣张的声音:

  “老二、老三,你们要是想骑这匹马也行。只要你们能打败我,就算你们两个一起上,我也无所谓。”

  “嘿,老四!你这是皮痒了是吧?”朱樉显然被激怒了,他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臂膀,“我一个人就足够收拾你了。”

  “老四,别太得意了。”朱棡也站了出来,同样撸起袖子,准备给朱棣一点颜色看看,“今天就给你松松筋骨。”

  虽然他们一个比朱棣大四岁,一个比朱棣大两岁,但在气势上,朱棣却丝毫不输。

  “你们两个一起上吧。”朱棣挑眉,“输了可别哭着去父皇那里告状。”

  “谁哭谁孙子。”朱棡吼一声,挥拳向朱棣冲去。

  唰!

  只见朱棣如鬼影一般,眨眼间就来到了朱棡的面前,一个扫堂腿,直接将朱棡扫飞了出去。

  朱棡摔了个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才爬起来。他咬牙切齿地喊道:“老四,今天我揍不死你!老二,你还愣着干什么?点子扎手,并肩子上。”

  听了朱棡的呼喊,朱樉也飞扑向了朱棣。

  朱棣却以一敌二,气势如虹,他三拳两腿,就将朱樉和朱棡再次放倒在地。

  “老二、老三,就这?”朱棣居高临下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两人,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不远处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哭笑不得。

  朱标满脸惊诧:“老四这么强了?”

  “你也不看他师傅是谁。”

  朱元璋话中带着得意,不过面色却是气呼呼,“这兔崽子太嚣张了,咱都想揍他。”

  朱标知道,父皇这是看重老四。

  “父皇,老四他打架下死手啊。”朱樉见朱元璋过来,连忙哭喊。

  “没出息!有本事你打回去。”朱元璋瞪眼。

  朱樉立马泄气。

  朱棣看到朱元璋过来,有模有样的抱拳:“父皇,敢不敢跟儿臣打一场?儿臣给你送送筋骨。”

  朱元璋暴躁了:“长本事了是吧?那就比比。”

  一刻钟后。

  朱元璋把朱棣按在地上摩擦,一边挥舞鞋拔子揍他屁股一边骂:“敢跟你老子动手?老子今天打断你的腿。”

  而他的身上,有好几个鞋印子,是被朱棣踹的。

  若不是他久经沙场,练就了一身本领,刚刚差点就被儿子击败了。

  “父皇,差不多得了啊。”朱棣表情倔强。

  “你还敢威胁老子?”朱元璋揍的更快了。

  “小心我跟我师傅暴露你。”朱棣咬咬牙。

  朱元璋立马停住了。

  朱标,朱樉,朱棡目瞪口呆。

  嘿,老四都敢拿捏父皇了。

第43章 淮西勋贵震惊:此人动不得?

  已经是初夏,秦淮河畔,垂柳依依,绿意融融。

  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河面上的画舫来来往往,泛起阵阵涟漪。

  正是与友人或品茗闲聊,或赏花游玩的好时节。

  朱四爷带着朱元璋,朱棣也来到了河畔,他们打算租一艘画舫,效仿那些文人雅士,尽享这游河的乐趣。

  “四爷,四爷,大都督府的事务恐怕不能耽搁太久,咱待会还得回去。”朱元璋道。

  他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出宫,对朱四爷甚是挂念,却也不想荒废政务,还有一堆奏折等着批阅。

  “八郎,就你忙?白天忙,晚上忙,天天忙,全球你最忙,你比皇帝还忙?”朱四爷没好气,“今儿专心游湖,去特娘的大都督府。”

  “就是,朱叔叔,伱也得休息,每天熬,熬死了,咋整?”朱棣撇撇嘴。

  朱元璋一巴掌就扇在他后脑勺上。

  这厮是越来越没大没小了,草莽气越来越浓,哪像个皇子?

  “走,先去喝杯茶,再上船。”朱四爷指了指河畔的茶棚。

  三人走进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空位。

  这茶棚虽小,却座无虚席,估计都是等着上船游玩的。

  朱元璋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邻桌一位正在挥毫泼墨的书生身上。只见那书生神态自若,下笔如有神助。

  他的身后悬挂着一排已经写好的字幅,显然是在此出售自己的墨宝。

  “好字!”朱元璋大赞。

  “过奖了。”那书生抬头一笑。

  “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做何营生啊。”朱元璋问。

  一旁的朱四爷翻白眼,哪有问的这么直接的,查户口?

  他不知道,朱元璋喜欢民间人才,求贤若渴。

  “小生韩宜可,教书的。”那书生放下手中的笔。

  朱四爷听到这个名字,一愣。

  快口御史韩宜可?

  ……

  朱四爷前世熟读《明史》,记得有这么一个人。

  快口御史韩宜可,是敢直接硬刚朱元璋的大臣,还连续刚了朱元璋几次,被关被贬,但是都没死。

  能在洪武朝怼朱元璋,还能活下来,这特么就是个奇迹。

  “老家哪儿呀?”朱元璋继续问。

  “重庆。”韩宜可含笑。

  “做副对联?”朱元璋笑问,他想考考眼前的书生。

  “请出。”韩宜可也来了兴致,感觉眼前的中年气度不凡。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朱元璋道。

  “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韩宜可脱口道。

  这无意中的马屁,真是拍对人了。

  朱元璋听了,心中大为畅快,笑问:“韩先生,依你看,当今皇上可否称得上是明君?”

  这个问题极为敏感,寻常人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回答了。

  然而韩宜可略加思考后,便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应该还算可以,作为开国皇帝,勤勉政务,出身农家,深知民间疾苦。他严惩贪官污吏,绝非儿戏之举,是个明白人。”

首节 上一节 37/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