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22节

  表过决心的李玄道瞥了眼四周,然后低声问道:“听说,四伯他们也出兵了?”

  蜀中出兵的消息,还是从长江上游传下来的,李元徽其实也所知甚少。毕竟两边都没法策应,不过三哥在出兵之前还是给他写了份家书,派遣心腹走长江水路送到江淮的。

  所以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嗯,上个月月初从汉中出发,有十万大军,现在也应该快到陇右了。”

  “若这次四伯和九哥他们能拿下陇右,就能一窥关中啊”

  说道这,兄弟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都姓李,同出一族,这种血脉相连的关系在大多数时候,都非常牢靠。

  特别是干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比如造反之类的。

  另一边,几千里之外的祁山道。

  李源终于率领六万余人的大军,和数万民夫赶到了陇右。随后,立即以三郎李玄庆为左统军,命其率领本部的三千飞军和六千人的板楯蛮军、外甥王翊所部四千人步军,羌王杨万敌所部的四千骑军,为前部,轻装简从,迅速支援街亭方向的慕容阿保。

  随后又命女婿柴荣为右统军,统领本部四千人,以及刘思行、许世开两部各三千人,加上氐人首领符飞所部三千骑,奔赴陇西郡,阻挡凉州之军。

  自领本部两万余人,以及氐人首领强勇所部骑军三千,巴郡、蜀郡、南中等地豪强部曲六千余,合计大军三万,在李三郎后面,目的地同样是街亭。

  临走之前,李源还特意嘱咐女婿柴荣,要他一定要沉住气,劝说二郎不要轻举妄动。

  如果二郎不听劝,你不要跟他胡闹,一定要把陇西守住。

  狄道、故关都可以丢,但一定要守住襄武。

  李源还是比较了解自己儿子的,四个嫡子之中,二郎是行事最为果决的。

  若是兵力不足,应该还会选择坚守,一旦有援军到达,势必会主动出击。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自家二小子的胆气。

  有没有援军,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

  在柴荣的援军刚上路,奔陇西方向疾行的时候,李二凤亲自率领三千骑军,趁着萧卷部初到故关立足未稳之际,攻其不备,展开突袭。

  在洮水河畔,以三千骑军大破两万凉州军。

  萧卷本人被亲卫抱着仓皇而逃,两万凉州军虽然精锐,但经过长途跋涉本就有些疲累,又觉得己方拥有优势兵力,敌军不敢出城作战,谁知道偏偏遇上李二凤这个大神?

  猝不及防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部众四散奔逃。

  取得全胜之后的李二凤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将所部三千精骑分作数队,分别以张谨、窦琮、刘宗训等领之,轮番追击,持续追击数百里,一直追到洮水和黄河汇集之处。

  凉州军因为李二所部的骑军追的急切,始终没有机会进行整队再战,投降者极多。

  最后统计战果,凉州军两万余人,战死两千余,投降的就有万余人,余下皆四散奔逃。

  凉州都督、征西大将军萧卷运气好,在其子萧克夷的建议下没有选择向北狂奔,而是在亲卫保护向西逃窜,最后逃出了生天。

  其余如西平太守穆长陵、金城太守王僧第、酒泉太守魏华、鹰扬郎将达奚长孺、河西豪强窦准等人全部被生擒。

  李二郎之名,从此名震西陲。

第185章 英果

  故关,城外大营之中。

  几个被俘的凉州军高官,聚洮水河边一个帐篷外面,中间是一堆篝火,对他们来说现在大概是人生最低谷了。

  本想着势如破竹的攻下陇西郡,现在去没想到被人一勺烩了。

  好在是东燕、西燕都是燕,他们当初也是稀里糊涂的跟萧卷投向了西燕,如果给他们机会选择,投向东燕也没什么问题。

  但这种事,不能自己舔着脸去找人家投降,怎么也得端着点吧。

  于是乎穆长陵、王僧第、达奚长孺等人就十分耐心的待在帐篷里,等着胜利者的邀请。

  这些人都是出身大族,跟陇西李氏和清河崔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太原王氏的王僧第,其母就来自陇西李氏,穆长陵的堂弟,取得就是清河崔家的小娘.

  不过无一例外,他们都对于这场洮水之战感到心有余悸和莫名其妙。

  “这李二郎用兵,当真是迅猛无比,他哪怕在晚半日出兵,咱们都不至于输得这么惨啊”

  王僧第眼神直勾勾的望着不远处的洮水河,话里话外,不光是嘴里还是心里,都是有些不服气的。

  倒是穆长陵比较看得开,嗤笑道:“我说王兄,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个呢?你我也是在河西见过不少阵仗的,吐蕃人,突厥人,吐谷浑,回纥.以前总是胜多败少,现如今咱们输给中原的俊杰,有什么可说的?无非是成王败寇罢了”

  王僧第闻言倒也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很无奈的道:“发两句牢骚罢了,还能如何?总不能话都不让人说吧?你说这李二郎,到现在还没见咱们,他是打的什么注意?”

  双手伸出在火堆边上烤着火的达奚长孺道:“连着打了几天几夜的仗,从狄道和故关一路追到黄河边上,这李二郎现在应该正歇息呢,再说咱们凉州被俘了差不多上万人,呵呵,要做的事可太多了”

  王僧第这一听到上万人,顿时有些绷不住了,“这仗打的,就是一万头猪,让陇右军抓也得抓个几天几夜,咱们这些人可倒好,一天就被人灭了,连重新组织反击都做不到真是”

  达奚长孺道:“这唐公家的李二郎是个会用兵的,他知道不能给咱们凉州军喘息之机,所以将所部分成数队,我等数次聚兵对抗,都被陇右军给冲散了,都说穷寇莫追,归师勿揭,这李二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兵之果决,行动之迅猛,古今少有,颇有几分大汉冠军侯的风采.”

  穆长陵闻言附和道:“达奚老弟说的不错,去年李二郎率五百骑兵,奇袭枹罕,让吐谷浑数万大军做鸟兽散,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将国都从枹罕西迁,未尝不是畏惧陇西边军声势,怕是已经失了胆气。再看他此次用兵,真可称得上是‘其疾如风,侵掠如火’.”

  王僧第皱了皱眉,暗想道你们对这李二郎的评价未免太高了吧?这霍去病可是一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的天纵之才啊。十八岁就立下大功.这李二郎,好像也不到二十?

  难不成真有这种人?

  “先不管这李二郎如何,我就问一句,咱们现在可都是李二郎的俘虏,我看伱们怎么一点不急切?”

  穆长陵笑道:“急切?有用吗?你也知道咱们现在是俘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急切个什么劲啊,等候人家发落吧”

  王僧第道:“穆兄你倒是看的开,不过咱们凉州军败了,估计关中那边的宇文大将军想要打下陇右也就难了,形势变得太快了,咱们”

  说到这,王僧第突然理解了这几个人如此冷静的原因。

  毕竟这场战争,说白了就是大燕的内战,东军西军都是大燕,况且他们的官职都是先帝授予的,就算是知遇之恩,都轮不到现在长安城的武兴帝慕容盏。

  有必要为了他恪守臣节吗?完全没必要啊士为知己者死,这投奔东边的洛阳朝廷,好像是顺利成章啊。

  想到这里,王僧第也终于是安下心来。

  倒是坐在一旁始终没言语的河西豪族窦准突然开口道:“这陇右,怕是也要姓李了。”

  王僧第,穆长陵,达奚长孺,以及一同被俘的鹰扬郎将侯浚闻言,全都默不作声思索起来。

  陇右,也要姓李了。

  为什么要用也呢,因为现在益州都督、扬州都督,都姓李。

  正踌躇之间,他们一直等的李二郎终于来了。

  天日之表,龙章凤姿。

  这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貌协会的。一个人的长相、气质甚至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仕途。

  而李二郎的外貌,非常的出挑,身材匀称,修长而又健硕,英武不凡,眉宇之间贵气天生。

  “陇西李氏,李鸣岐,见过几位府君。”

  李二郎已经换上了圆领袍服,带着幞头,独自来到众人之前拱手抱拳示意。

  几人见到李二,全都站起身来还礼。

  “李将军客气了。”

  “见过李将军。”

  “李二郎君。”

  互相见礼之后,李二道:“这几日忙于善后,慢待几位府君,倒是在下的疏忽,还请几位见谅。”

  穆长陵道:“李将军客气了,我等都是败军之将,能够活命已经是将军手下留情,那还敢再求其他?”

  李二道:“几位莫要如此说,如今天下纷乱,梁庶人倒行逆施,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就聚兵反叛,此大逆不道,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几位往日为其所惑,或是上官之命不得不从,如今何不拨乱反正?且诸君又没有大过,若是愿意归正,我可让家父上表,为几位辩护

  ”

  李二说话很直白,张口就是劝降,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他们慕容家的打生打死,咱们没必要跟着搭上性命。你们要是愿意投降,不对,是归正。要是愿意归正,我爹会上表保你们。

  话说到这个份上,几人闻言,却都是默不作声,都在思索,或者说想端着一会。

  李二也知道这得给几位一点时间,缓缓,于是也没急着开口。

  倒是达奚长孺第一个起身道:“李将军,不知道你是想稳住陇右呢,还是另有所图?”

  李二闻言神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不知达奚将军有何指教?”

  “李将军,凉州精锐尽出,却在此陇右一败涂地,萧公虽然逃出生天,但身旁最多不过数百骑,此时若出兵河西,可得凉州全境之地。将军若信我,我愿意招募旧部,为将军前部。”

  达奚长孺的话,倒是让李二心神一震。

  若是相信达奚长孺,无疑是一场豪赌。

  而其他人闻言,更是目瞪口呆,好家伙,我们几个还想拿捏一下,你直接投了?

  还要带路?

  另一个鹰扬郎将侯浚也开口道:“侯某也愿意助将军一臂之力,不知将军,可敢用侯某?”

  李二郎半晌无言,然后嘴角突然浮现一丝笑意,“好。能得两位将军相助,实乃幸事,如此,大事就拜托两位了。”

  侯浚和达奚长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一些莫名的神色。

  两人这一番话无疑是一种试探,试探对方是否有魄力敢用他们夺取凉州。

  毕竟让他们召集旧部,这种事对于陇右军来说,可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一旦倒戈,可能就会引发陇右的危机。

  但李二郎这魄力直接让他们折服了,英明果决,气魄更是远超常人。

  身在军中,谁会不喜欢这种气势豪迈之人?

  有人开头,就会有第二个,有了第二个,就有第三个而后这局面就打开了。

  于是乎,王僧第,穆长陵,窦准几人全都表示愿意反正。

  李二郎则十分的慷慨,答应了几人所请,随后又交给几人几封家书。

  那就是几人的家眷,目前在蜀中安置.

  几人一听都有些疑惑,不是应该在长安吗?

  随后听了李二的解释才知道,李二从关中撤往陇右之际,带走了大批官员家眷。

  其中就包括陇右和凉州大部分太守、将军的家眷。

  这也是李二特别跟高阳王提起的。

首节 上一节 122/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