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48节
这样的形势,一直持续到七八月。可能也是天气热的让人不想动,从江表沿线柴桑、皖口、濡须口、历阳、芜湖、采石,这些江表重镇全都是燕军和魏军在对峙。
无独有偶,东燕军跟西魏军在叶县、义阳两个方向对峙。
关中则以槐里、渭河,两线形成焦灼态势,至于突厥人则悄无声息的退兵了。
眼见着各处战场都形成了均势,不管是双方心照不宣也好,还是势均力敌也罢。总之,战争再继续,但是烈度降下来了。
不过老天可能是觉得各处都沉寂,不够热闹,所以又有强人应时而起。
徐州境内,彭城人刘元庆,与涿郡人卢恂,琅琊人孙灵秀等相约起事,杀东海郡太守、郯县县令夺取了武库,随后招兵买马,十几日内就把队扩充到上万人,随后回师向西,夺取了防务空虚的下邳。
徐州的镇戎军早就调走了,后招募的新军战力一言难尽。
全靠着都督裴敏之的谋算,和其子裴行严的骁勇,才让徐州的情况维持至今。
但朝廷持续对徐州征调兵马钱粮,等于是对徐州进了竭泽而渔式的抽血。
毕竟朝廷要养大军,要养洛阳城,豫州去年大乱,现在还没恢复元气,并且几年内都难以支援洛阳。
扬州不用说,李元徽率军现在跟东魏全线较着劲,本来就是有江北三郡之地,这时候想抽扬州的血,朝廷也怕把扬州抽夸了,到时候东魏直接打过淮南可就有意思了。
兖州只剩下半个,另外半个和整个青州在瓦岗军手里。
河北的幽冀二州因为刚被突厥人祸霍了一遍,并且还要防备突厥人再度南下,所以也不能乱抽血。
西边的凉州、益州现在全力输出在关中较劲基本上,可选择薅羊毛的对象也就是徐州了。
而持续征调物资劳役,以及兵马钱粮,终于让徐州百姓也不堪重负,下场掀桌子了。
毕竟这块地方,那是诞生过刘邦、项羽等一大票猛人的,是有传统的造反老区。
于是乎,一个自称是刘邦后人的刘元庆,会同卢恂,孙灵秀等一杆好友,揭竿而起。
很快得到广大徐州百姓的响应。毕竟对他们来说,这大燕朝太不是东西了。
不给人活路啊。
所以,刘元庆在起事之后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
掀起的声势,也自然不小。
徐州刺史崔威听说下邳沦陷的消息之后,匆匆忙忙的来到了都督府来找裴敏之商议。
“裴都督,这事你要拿个章程啊,这下邳都失守了,下一步叛军肯定就要来彭城了.”
裴敏之所在主位上,摇了摇头道:“崔君不要惊慌,眼下这事也是不可避免的,徐州百姓现在过的什么时日,崔君是徐州刺史,相必比我要清楚的多,早晚是要反的”
崔威有些汗颜道:“这不是朝廷逼得紧嘛?我也没办法啊,中枢整日的催促,府库都快被他们搬空了,这我能如何?不过,裴都督,您是三朝老将,威名赫赫,难道不能出兵平叛嘛?”
裴敏之摇了摇头:“无兵可用啊。”
从东海郡沦陷之后,裴家父子就知道事情要坏了。此前有这种苗头他们父子全都给拔出了,没让事情闹大。
但这次已经不是火苗了,而是熊熊之火了。
徐州现在兵不满万,将不过百,精锐全都被调走了,依靠着手里这些兵马,也就能剿灭小股的叛乱。
但面对这种大规模的造反,裴家父子甚至不敢率军出征。
目前的徐州军全都是徐州本地人,造反的也全都是本地人。带着本地人打本地人,而没有足够数量的客军,其结果是很难预测的。
说白了,有很大可能会发生哗变,来一出倒戈一击。
甚至下邳、东海这么快沦陷,要是没有当地的守军配合,裴敏之是不相信的。
所以,眼下只有一条路,坚守彭城自保,同时向朝廷求援。
指望徐州目前的这些兵马平乱,裴敏之是不打算拿自己命去冒险。
崔威也是想到了裴敏之的顾虑,但他此刻他已经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裴都督,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裴敏之道:“为今之计,只能固守彭城,你我联名向朝廷上奏,请朝廷派兵支援吧。”
崔威道:“来得及吗?洛阳据此相距甚远,不如分别向扬州、豫州、兖州等处告急?”
裴敏之笑了笑,“崔君觉得,这几处眼下能够顾得上我们嘛?”
崔威焦急道:“多一封告急书信,总是多一分希望,总好过坐以待毙。”
裴敏之闻言收敛了笑意,然后正色道:“崔君所言有理,但你似乎是漏了一处。”
崔威听后眉头一皱,不明白裴敏之的话是什么意思,满眼透露出疑惑和不解。
徐州号称“北国门户,南国锁钥”,与兖、豫、青、扬四州接壤。
目前兖州的兵跟娄居士一起调往豫州作战,豫州本身就是战场焦点,自不必提。扬州只剩下江北三郡,目前还要应对江东的进攻。
想到这里,崔威神色一动,“裴都督莫非是要向青州瓦岗军求救?”
裴敏之道:“有何不可?”
崔威半晌无言。
对啊,有何不可呢?虽然瓦岗军之前是造反义军,但毕竟现在已经招安了,翟让如今是大燕的青州牧加镇东将军。
朝廷都调瓦岗军去豫州支援作战,我们徐州这边还怕什么呢?这个时候还端着?
于是乎,裴敏之和崔威联名,除了像朝廷上奏之外,还四处发函告急,请临近州郡派兵支援。
告急信顺着运河南下,先是到了广陵,又从广陵加急送到了寻阳。
李元徽看到求援书信的时候,已经快九月了。
他又随口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义军打到哪里了,规模多大,领头的是谁。
还从信使的口中得知了徐州方面四处发函的事。
不由叹息一声:徐州将要落入瓦岗之手。
第222章 远水救不了近火
信使离开之后,李元徽摇着头感叹道:“徐州要落入瓦岗之手了。”
随后命亲兵召集李青莲和谢巽、郭风和三个幕僚议事。
李元徽把求援书信放在案上,跟几人说了一下情况之后,李青莲立即拱手道:“都督,立即出兵徐州,不可使瓦岗独占徐州之地。”
李青莲思维敏捷,他很清楚李元徽在担心什么。
瓦岗即便是招安了,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跟洛阳朝廷肯定不是一条心。
而扬州江淮也已经初步形成军事利益集团,成了事实上的藩镇、军阀。
双方现在挨着,但未来肯定是有冲突的对手。
这一点在坐的几人都看的明白,如果让潜在对手占据了徐州这样的战略要地,对江淮肯定是个潜在的威胁。
别忘了徐懋功还领着三万多精兵就在豫州腹地。
不过眼下派兵也很难。
江淮方面除了要沿江防御之外,还要戒备荆州的西魏军。
能够调用的也就是洪泽湖和高邮湖的护航水师,以及留在合肥策应,随时待命的四营骑军。
李元徽的防御重点虽然放在沿江一线,但骑兵作为高机动作战力量,这次全都留在了合肥,以便于情况有变的情况下,可以尽快支援各个沿江要隘。
算是目前的总预备队。
所以李青莲的提议从战略判断上,没有任何问题。但眼下是无兵可派。
或者说,有兵不能随便乱动。
出兵人少,可能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出兵人多,影响了沿江防线得不偿失。
郭风和道:“都督如果担忧瓦岗占据徐州,会对江淮不利,而我又无兵可用,不如遣广陵郡兵伺机进驻淮阴,淮南郡兵进驻沛郡,以协防之名,这样一来,即便徐州落入瓦岗之手,好歹还有沛郡和淮阴作为缓冲。”
李元徽闻言,思量了一番之后,点点头:“军师和长史之言,深得我意,眼下只有派遣郡兵了。”
郡兵对于都督府来说,并非是直接统率,平日里归属各郡太守节制。
但如今江淮三郡之地,广陵太守是李元徽兼任,其他两郡如今对李元徽的军令也是相当的配合。
毕竟能做太守的就没有蠢人,形势都看得清。
议定之后,李元徽立即行文,命淮南太守郑善道派遣三千郡兵,进驻谯县。广陵郡丞派遣郡兵两千进驻淮阴。
军令发出之后,李元徽还是觉得不够稳妥。寻阳距离合肥数百里,距离徐州更是千里之遥。
有什么事根本来不及作反应。
可眼下柴桑的战事还处于对峙阶段,他这个主帅也不好现在就撤。
不过想了想之后,他还是决定先回合肥一趟,军务交给水军督,楼船将军吕钦署理。
吕钦行事稳重,又有将军的头衔,这次水战也是力克敌军水师,综合考虑,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并且他现在走对军心士气影响也不是很大,毕竟燕军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
完全可以秘密嘱咐诸将领,悄悄离开。
从另一角度来说,主帅也的确应该适当放权,让手下的将领们独当一面。
吕钦被召入大帐之后,李元徽跟他嘱咐了一番,其中包括必要时可以放弃柴桑,但一定要把驻守柴桑周虬和李义恭和其部曲给拔出,救援回来。
吕钦自然是满口答应。
李元徽连武卫营的步卒都留在了寻阳,就带了罗士襄统率的五百骑军,用了五日走陆路返回了合肥。
刚进了合肥,就收到了一系列的消息。
二哥以万余骑兵击败了突厥的二十万铁骑,迫使其退兵。
三哥在渭水河畔用计设伏,斩首数千,俘敌近万。
李家已经夺取了大半个关中。
这些是好消息,后面则是一堆听起来不太美好的消息。
首先是,瓦岗出兵徐州了。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