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198节
段家父子来到宫门外的时候,正好遇到娄居士。
段义弘跟娄居士打了招呼,两人还以为皇帝要他们进宫,是为了问计如何守住洛阳。
两人走在前面,一边走还一边交流了一番,比如对洛阳八关如何防御,洛阳城本身的防御体系,段武臣在后面听得很仔细
却浑然没想到,三人臣一进了宫门,宫门立即关闭。
随后陆顺和梁崇礼带着一队五十甲士出来,将三人当场围在当场,随后梁崇礼宣布了罪状。
段义弘和娄居士两人很是错愕,他们没想到,这个时间,在这个地方,会成为他们的站葬身之所。
段武臣还想要上前将梁崇礼擒拿,却遭到数十个甲士的围攻。
虽然段武臣勇力多人,夺了长矛反击,连续刺杀了十数个甲士,却终究是寡不敌众,被围杀,但是他死前却高呼,“无道昏君,大敌当前却自毁长城,李氏就要拥有天下了!”
段义弘和娄居士也被乱刀砍死在当场。
军中闻知,皆为二大将军而泣,并私下祭奠。
洛阳城外的西军众人闻听,皆弹冠相庆。
第299章 挑拨离间
慕容鞅以霹雳手段,命令亲信旧部在宫门处死令支王辅国大将军段义弘、其子右虎贲将军段武臣,车骑大将军娄居士三人之后,又迅速将段氏和楼氏的在亲族全都收捕下狱。
好在娄居士和段义弘两人都有子嗣在外地,不然估计就要被一网打尽,族诛了。这两人曾经还是儿女亲家,段义弘的女儿段矜曾经嫁给了娄居士的儿子娄润,但还没等成婚呢,娄润就战死了。但这两人一同领兵多年,并肩作战,又同是鲜卑豪族出身,很多事情上都有共同利益,因此情谊甚笃。这次却一同死于一场堪称“谋杀”的“明正典刑”。
慕容鞅事情做的极为果决,以至于人死了之后,处理后事和首尾的诏书下达之后,几位宰相和尚书才知道。
人在中书门下办公的慕容无忌,以及在家中的韦孝矩在得知之后全都惊愕不已。
他们是昨日都奉劝过的,完全就没想到慕容鞅做的这么绝,这么快。昨天起了心思,今天就动手,这也太离谱了吧?
甚至韦孝矩本人都遍体通寒,因为他娶的正是娄居士的孙女。
而韦孝矩之所以得知此事,是因为刑部大理寺的人上门要抓他妻子娄氏,韦孝矩直接就带家将把人打出去了。
随后又骑着马直奔宫里,怒气冲冲的来到皇帝慕容鞅面前,“陛下若要株连,就连我一起诛杀算了,何必为难我妻子?”
慕容鞅见到表兄来此,于是想起他的妻子不就是娄居士的孙女,刚想劝他一句大丈夫何患无妻,但想到表兄和妻子一向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就把这个话咽下去了。
反而是一阵劝慰,说自己做的草率了,外嫁女就不为难了云云。
不过韦孝矩却摇摇头道:“陛下杀了段娄两位老将,又要株连其亲族,陛下是觉得李氏进兵的速度太慢了?”
这话说完,慕容鞅也愣了一下,这两人都是鲜卑豪族出身的老将,姻亲故旧遍及军中朝中。
若是真是大搞株连,那么整个军中和朝中都必将人心惶惶,而西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这时候人心和军心都非常重要,一旦不稳,洛阳也就不守了。
于是慕容鞅急忙命人前去下诏,“只诛首恶,余众不问”。
同时慕容鞅还拉着表兄的韦孝矩情真意切的拜托道:“表兄用兵之才,如今国事艰难,还请表兄助我一臂之力,洛阳城中诸部军马都交给表兄和周王统领,还请表兄不要推辞.”
韦孝矩听完,也知道眼下形势危急,于是拱手道:“为陛下分忧,臣自然竭尽全力。”
随后慕容鞅就命中书门下迅速草拟诏书,封韦孝矩镇军大将军,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周王慕容奉贤为抚军大将军,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又听从了韦孝矩的举荐,封李药师为护军将军,河南尹,参议军机。
韦孝矩是他的表兄,一直情谊深厚。周王慕容奉贤则是慕容鞅的堂兄,也是在长沙王慕容德舆、金城王慕容令前后被西军所获,夏王战死之后,宗室之中硕果仅存的还能领兵的大将,在这种时候,不管过往交情如何,慕容奉贤作为宗室大将又是近宗总是比起旁人值得信任。
两人都很年轻,不超过三十岁,但都履历丰富,跟随几位老将征战日久。
这时候也算是越阶提拔,但也说明了朝中有名望的老将凋零,不得不启用年轻人来支撑大局。
慕容奉贤在收到诏命之后,长叹一声,随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前往军中坐镇,以防止两个威望极高的老将被杀之后,军中出现哗变。
好在慕容奉贤平日治军严谨,待人宽厚,深得军心,巡视一番之后,又是安抚又是严令,总算才把一众将领安抚下来。
忙完这一且的慕容奉贤营士气全无的将士们苦笑道:“如果能回辽东牧马,可能就是我这个姓慕容的最好结果了吧?”
韦孝矩则在接受了职务之后,立即见了李药师。
李药师原本作为前司徒杨素的故吏,年过四十了仍旧仕途不顺,甚至若不是陇西李氏出身很有可能就死在杨巡作乱之后的大清洗之中。
这几年得娄居士举荐和任用,才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梁郡之战他率两万新兵,连续击败了瓦岗十万大军,斩获颇丰,一战成名。
却没想到紧接着,形势急转直下。
李元徽挥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一口气打过了汝南,直抵颍川。
随后的颍川之战,他更是作为偏师没什么用武之地。
然后就是一路败退回到洛阳。
如今与他有恩的大将军娄居士被诛,则是让他觉得前途未卜,心中也不免有些悔意。
毕竟李家李四郎可是给他写过劝降书信的,李家诸子也都是人杰,至于李源就更不用说了。
不光有雄才大略,还有宽仁的长者之风。
如今又平定了豫州,瓦岗也投靠了李家,算起来李家已经据有益州、凉州、雍州、豫州、徐州以及部分荆州、扬州和司隶校尉部。已经坐拥半个天下。
而洛阳的皇帝慕容鞅,刚刚诛杀了军中威望很高的段义弘和娄居士。
只看这些,其实洛阳之战的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李家诸子兄弟几个能在颍川之战中紧密合作,兄弟齐心,只要保持这种状态那么洛阳就没机会了。
却没想到,韦孝矩直接举荐他了,还让他做护军将军。
这个官职很重要,但此时他却高兴不起来。
“药师兄,如今形势危机,还请兄台不吝赐教,这洛阳该如何守御?我知道娄大将军之事,兄台心中必有芥蒂,但娄大将军也是我妻之祖父,不管兄台信与不信,此事我绝无半点参与”
李药师闻言叹了口气道:“大将军言重,也太过高看李某了,娄大将军之事不说,就洛阳之形势,和西军李氏诸子,大将军也是善于用兵之人,有几何胜算?”
韦孝矩闻言,也摇了摇头。就眼下的局势,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洛阳城外的西军士气如虹。
就在刚刚,伊阙告破。
甚至不用多,三日之内,虎牢也肯定陷落。洛阳周边的以八关为主的防卫体系,在接下来一个月内,也肯定会被陆续拔除。
人心是一方面,李家兄弟用兵的本事也在这。
甚至一个月都是往长了算。
因此韦孝矩也是明白了自己这个问题注定是得不到什么满意的答案了。
但李药师最后还是给他一点建议。
“只有李家兄弟离心背德,如同袁绍诸子一般,洛阳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第300章 东出
九月末,秋高气爽,天气渐凉。
关中、两淮、徐州、荆州的宛城附近的秋收,已经接近尾声。
长安城这几日又捷报频传,李家三兄弟联手取得颍川大捷之后,李三率军从洛阳南部进军,李二则率军动静至虎牢关,李四率军围困襄城。
不多时,襄城的郑果出降,李四在安顿好后方之后,也率军北上,并接管了围困新郑的指挥,同时还要负责督运粮草。
整个中原战场上,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按照这个势头,不久之后洛阳就应该易主了。这还是长安方面不知道娄居士和段义弘已经被慕容鞅诛杀的消息。
光是中原战场这些正面作战上的捷报陆续传到了长安之后,整个西燕政权全都沸腾了,因为谁都能看出来,他们这个政权,将要取得全天下。
如果说有人不高兴,那么可能就是皇帝本人了。因为在取得天下之后,义宁皇帝慕容昌可能是在新朝之中,唯一没有他位置的人。
唐王李源和他的大丞相府幕僚们,作为长安的实际掌控者,也开始了更为紧张的忙碌。
已经升任尚书令的大郎李孝俨整日就在忙着筹集物资、粮草,为大军东进做准备。
而李源作为最高决策者,却尚在犹豫。
因为亲信幕僚,丞相府长史、前军师裴继奉劝李源,这次出兵洛阳,不妨以大郎李孝俨为帅。
理由是作为嫡长子,李大郎宽厚仁德,行事稳重,品格良好,作为继承人是十分够格的。
并且嫡长子的身份,在礼法上,也天然的就该成为世子人选。
同时,洛阳的周边的局势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变数了,李二李三李四兄弟三人已经在颍川击败了段义弘率领的东军主力,即便是洛阳还能凑出十万大军来也是残兵败将,不足为虑。
这时候让李孝俨为帅,正好建功立业,又没有太大的风险。
但是如果让下面的几兄弟攻下洛阳,那李孝俨几乎是寸功为立,日后要如何面对这几个兄弟呢?
裴继说的在李源看来,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但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继承人的问题,大郎是长子没错,但那哥仨儿也是嫡亲儿子。
一碗水不能说端的太平,但也不好太偏颇。
大郎虽然有过跟二郎一同作为都督指挥大军出征的经历,但在军中资历还是尚浅,并且这次指挥上虽然以二郎为主,但名义上四郎才是职位最高的。
兄弟三人能够摒弃杂念,齐心协力拿下颍川这场战略决战,他作为父亲是很骄傲和自豪。
但这时候要把老大派过去作为主帅,去统领几个兄弟,从长幼有序的问题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但要是从功绩、威望上来说,就有些不够了。
若只是让他作为主帅之一,去分一杯羹,好像也不合理。毕竟作为未来继承人,还是在长子。而且也容易影响战事。
在被裴弘德说过之后,李源觉得一切都要以能战胜敌人为前提。
所以李源很犹豫,该如何处理兄弟几个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父子关系都够他操心的。
随后他就想到了尚书左仆射裴弘德,上次及时劝他出援兵支援颍川战场就是裴弘德帮他下的决心。
所以这次李源直接来到尚书省,跟正在当值的裴弘德进行了一番谈话。
李源旁敲侧击的讲出了自己的顾虑,大概就是这几个儿子如今战功赫赫,但大郎却是积功甚少,若是要立大郎为世子,担心其他几个兄弟不服云云。
裴弘德却给出他一个全新的选择。
“唐王何不率军亲征?若非如此,克服东都之功绩,便在诸位郎君之手,届时功高难赏,而军中也不知道还有唐王了”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