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10节

  一夜春色过后,李元徽仍旧起的很早。用过早饭之后,就立即召集了一众幕僚和各部将领。

  随后宣布了自己在路上经过深思熟虑的人事调整和任命,同时提出了将自己的治所,从合肥迁移到了寿春。

  首先寿春是大城,比起合肥这种几乎是纯军事要塞的城池来说,功能也多了很多。

  其次,徐州方向一旦有事,就是可以直接从寿春出发从淮河向东挺进。

  同时也更便于李元徽对豫州的管辖。

  众人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实际上合肥作为纯粹的军师要塞,自然是没有寿春繁华。

  并且从现在的实际需要,搬迁到寿春也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针对现在的军队规模庞大,李元徽也跟镇军府的幕僚们商议了一下军队建制和指挥系统的问题。

  目前李元徽作为镇军大将军,都督四州军事实际控制的军队在二十万左右。

  这已经经过一轮裁撤之后的数字了,规模依然庞大。

  其中,水师大概是四万人左右,骑兵轻骑重骑加起来,不足两万,一万八千人左右。

  其余以步军为主。

  而目前整个大唐,占据了半个天下,全部的军队人数也就是在五十万左右,也就是说李元徽执掌了大唐四成的部队。同时还控制了大片有利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带。

  无论是淮南、淮北还是中原,都是人丁稠密的平原。

  即便如此,李元徽觉得也应该适当削减军队人数,不过具体怎么个消减方式,还需要在讨论。

  李四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长安方面也在思考如何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以及如何维持稳定,以及有利于继续征战。

  仿佛是命中注定,府兵制、均田制这两个方案被一个姓宇文的人提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宇文成业。

  而这两个制度,很快得到了李源认可。

  府兵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把全国分为若干个军府,每一个军府负责从本地区征兵。官府通过均田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军户,免征赋税,以此来保证军户为朝廷提供军事力量。

  而均田制,顾名思义。

  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各授口分田四十亩;工商业者减丁男之半,寡妻妾各授口分田三十亩;如上述人为户主,则减丁男之半授田。年老时要收回五十亩口分田,身死时口分田全部要由政府收回,另行分配。

  虽然李源认为这个策略很不错,并且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却没有办法立刻推行。

  前朝大燕的推行的基本上算是部族制和募兵制相结合,后期部族制渐渐消亡,基本上就以募兵为主。但军队仍旧残留着鲜卑各大部族的影响。

  到了大唐,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关中的土地,不够分。

  这就不得不说,历史上北周推行府兵制的时候,关中历经战乱,残破不堪,十户九空。

  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用来推行府兵制。

  但现在的关中,却是遍地豪族。

  并且因为魏宣帝在位时候强力推行在陇山、子午岭等地植树,禁止过度采伐,以固水土,关中目前仍旧是天府之国,且因为大燕几十年的经营,颇为殷实。

  最重要的是,李家夺取关中的战事,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长安也是开门献城,一众关中豪族全都投向李氏。

  所以对关中组织架构和生态影响很小。

  人家豪族投降你,你总得保证人家的利益吧?新朝初立,收个田赋大家都很有眼色的都交了。

  但伱直接把人家土地都收了,那就有点过分了吧?

  再说大部分士卒家里本来就有地,都是良家子。

  不过李源很快就把这个目光看向了豫、徐、荆、兖等地。

  这个策略放在关中,目前很不适合,但豫州徐州兖州因为战乱的关系,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豪强都不多了。

  毕竟流民义军有时候主要强的就是坞堡,因为只有豪强的坞堡会有粮食.

  这也就客观造成了豫州徐州兖州等地有大片的农田是无主之地。

  适合朝廷收回来,在分下去。

  而均田制虽然在关中难以实行,但却不妨碍建立军府。

  于是乎,李源对军制的改革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

  十二卫府军,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319章 赶鸭子上架

  按照宇文成业的制定的计划的完整版,大概是将天下分作六百四十军府,其中人口稠密的关中最多,有二百六十一府,也完全是要把关中作为根基。

  但目前天下还没大定,大唐所能控制的只有半个天下。

  且各地的形势诸军情况较为复杂,最后经过中枢的宰相们和将领们反复的研究探讨,最后才敲定了方案。

  大唐目前的总军力大概是五十万左右,其中关中有大军十余万,凉州、陇右、蜀中、荆州、洛阳等地诸军加起来也有十余万。

  江淮原来的十几万人加上瓦岗军、东军降兵以及水军,也有二十万。

  而这些军队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改制之后,各军分布为:关中四卫,洛阳两卫,淮南两卫,豫州一卫,荆州一卫,兖州一卫,徐州一卫。

  而除了这卫府军以外,还设置州郡兵。根据每郡的人口、面积、耕地等因素,人数也不一而足。此外,各县可募集民壮,为弓手乡兵,类似于民兵组织。

  基本上是把各州郡的控制的兵马大规模的压缩,扩大中军的规模。

  不过边地州郡,和内地州郡的也有些不同,陇右凉州以及诸多边郡除了郡兵之外,还会在想要地方设立军镇,戍堡等军事设施。一镇两千至三千人,由镇督统领。

  戍堡则看其大小,设置都尉校尉。

  一卫有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卫将军两人,另有都督数人。

  其中上将军明显是荣誉头衔,而大将军也要看他具体有没有差遣,真正统管军务的就是两个卫将军。

  一卫的人数为两万五千人左右,十二卫也就是三十万人。

  一卫统辖二十五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千二百人人,中等千人,下等八百人。

  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每军府辖四至六团,团人二百人,设校尉。

  每团辖二旅,旅百人,旅设旅率。

  每旅辖二队,队五十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五火,火十人,置火长。

  而这些,都是根据大燕留下的户籍土地账册制定。

  除了十二卫之外,另有四府,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左右监门府掌诸门禁卫,左右备身府统率千牛备身等为皇帝侍从、仪卫。

  留给李元徽的编制,也就是四个卫。

  左右威卫、左右武卫。

  不过李源虽然给出了编制,但左右威卫和左右武卫大将军都是长安任命的。

  其中右威卫大将军郑果,左威卫大将军高晃,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左武卫大将军给李元徽自己兼任了。

  郑果和高晃,基本上算是挂名的,而八个将军都是由李元徽自己任命。

  其中,左威卫在豫州,右威卫在徐州,左右武卫在江淮。

  经过跟幕僚们的商议,李元徽也决定了各卫将军的人选。

  左威卫将军慕容三藏、黄君汉,驻地是豫州,其人马主要以瓦岗军和洛阳降兵组成。

  右威卫将军刘元庆、陈瑱,驻地在徐州,其兵力构成主要是以刘元庆的义军和江淮徐州籍老兵构成。

  左武卫将军朱德裕、萧释之,右武卫将军常雁衡、李玄道,这两卫是把李元徽初创的十八营老兵精锐全部放进去了。

  另外新组建的三千六百具装甲骑,被单独拿出来,成一军,李元徽也打算剽窃一把,取名“背嵬军”,由罗士襄、张镇恶统率,为左右都督。

  齐王府六护军所统率的侍卫军,也有数千人。

  而张共烈、周虬等人的豪强部曲数万人,李元徽仍旧保持了他们独立成军的编制和官职,特别跟李源请了诏书,给他们搞了一堆将军号。

  没把他们划入卫府之中,一来是编制不够,二来是私人属性过重。

  另江淮十八营每营都保留了三百人的编制,设校尉统领,号“江淮健儿”,为帐下亲军,窦奉节为都督,加中护军。

  这些部队都是被排出卫府之外的,留着这些部分军队也算是李元徽培植的另外一股势力。

  打仗时候也算是战略预备队。

  此外,数千归德军将士,被李元徽大方的“送给了”三哥李玄庆。

  这数千人也算是精锐老兵了,参与过数次大战,但因为都是荆州籍,在荆州都有父母兄弟和家人,也很思念家乡。

  李元徽也就很大方的让他们去荆州都督,也就是三哥的治所所在的宛城报到了。

  手下的大批将领也因为改制再次得到了晋升。表兄窦羡君被任命为梁郡太守,好友于仲亨为陈郡太守,殷拱为陈留太守,张坚为东海太守,夏侯元弘为庐江太守,乔孝玠为豫章太守

  这些人除了太守之外,还担任的当地的府军都督,负责管理当地的几个军府。李元徽在他们上任之前就讲明白了,让他们重点主抓军务,政务不懂得都交给君丞。

  整个五月,李元徽都在忙于改制和迁移治所的事情。

  到了六月初,才把这些事都忙完了,刚喘口气,就有两个方向重新燃烧了战火。

  一方面是青州军出兵琅琊,驻守琅琊的太守齐彪是瓦岗旧人,因为杨氏和瓦岗联系紧密,所以也知道齐彪的底细,城中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且称不上是精锐,在内应开门的情况下,琅琊很快陷落,齐彪灰溜溜的跑到了东海。

  据他估计,青州军出兵大概在三万人左右。

  李元徽对此的应对是,传令给左威卫将军陈瑱和刘元庆,以及徐州刺史裴敏之,集结兵力,夺回琅琊郡。

  另外上奏长安的同时,并且谢信给姐夫柴荣,让他佯装从兖州出兵,攻打青州,就算出不了兵,也得装腔作势一下。

  而另一个方向,邺城又开战了。

  刘玄机统率十八万大军,兵临邺城。

  冀州刺史赵翊再度告急。

  而长安的命令,这是让李元徽有些摸不到头脑。

  他虽然已经料到的了,二哥可能不会被老爷子放出来,毕竟战功够多了。

  应该会让三哥出关中,至洛阳统率大军,参与河北战事。

首节 上一节 210/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