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12节
接连射杀十余骑兵之后,燕军骑兵就不敢追了。
回到荡阴之后,李药师忍不住称赞道:“将军胆气过人,又有神射之技,真英雄也,难怪军中都称呼您为奇男子,果真是没有说错啊。”
尉迟恭也饶有兴致的看着常雁衡,因为他也回忆起,颍川之战他奉娄居士之命救援普姑苏,被一箭射落盔缨,现在想起就是常雁衡的手笔。
常雁衡闻言谦逊道:“李司马过誉了,那叫啥,雕虫小技罢了,颍川之战,我曾随秦王和齐王两位殿下陷阵,这两位殿下才是真正的例无虚发。”
这时候尉迟恭却诧异道:“两位殿下之大名,自然是早以名震天下,秦王殿下常亲冒矢石,入阵若无人,骁勇果决,但自我随齐王以来,却甚少见其行猎,演射之事.”
这时候李药师提醒道:“尉迟护军难道忘了齐王殿下因何名扬天下?殿下曾于万军之中,临阵射杀叛将杨熙,力挽狂澜,才有北邙之胜。”
尉迟恭闻言立马抚额道:“嘿,我竟然忘了还有此等事,真是罪过罪过。”
常雁衡笑道:“且不说邙山之战日久,去年颍川之战,殿下率我等骑军与段王大战,殿下上前观阵,有敌骑来袭,连发十余矢,皆有敌骑应弦落马,当时情景如今历历在目啊!”
尉迟恭闻言道:“却不曾想,殿下还有如此本事”
常雁衡道:“殿下乃是大将军,自然居中统摄,冲锋陷阵之事,自然交于我等,若是还要殿下冲锋陷阵,要我等何用?”
尉迟恭也点点头,“确实如此。”
闲谈几句之后,李靖说道正事:“这伪燕大军,行营和睦,军容严整,士气恢宏,却不可力敌,难怪齐王常说,刘玄机英雄也,让众将不可轻敌,果真非常人。”
常雁衡也道:“北军常年与胡骑作战,骑射俱佳,甚是难缠,且多骑兵,难怪殿下要跟他们耗下去,此时交战,胜算确实不高啊”
李药师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之前也筹谋过,或可以出骑兵,断其粮草,而后逼伪燕军退兵,现在看其骑兵之利,恐怕不能成行.”
几人将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想,全都汇总在信上快马发出送去了洛阳。
人在洛阳的李元徽见到书信之后,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随后拿给众人阅览。
李思行道:“殿下所料不差,北军兵锋正胜,此时的确不可与之争锋,唯一所虑就是邺城粮草,不知道会坚持多久”
李青莲道:“邺城之得失,其实与我大唐来说,并不紧要,不过赵刺史新附大唐,却不可不救,殿下不如传令与柴大将军,佯攻平原、清河,促使燕军分兵,以响应邺城的赵刺史。”
李元徽听了之后,默然片刻才开口道:“可行,不过长安方面近日一来,一直下诏催促我进兵,陛下想必有些心急了,青莲你代我去趟长安,面见陛下,痛陈利害,将此间之军情,以及我军的准备,悉数面呈陛下。”
李青莲闻言有些意外,随后立即领命道:“谨遵殿下之命。”
长安方面对于这边的情况并不满意,李源还下诏让李元徽在战机合适的时候,进兵河北。
想来觉得这边大军十几万,李元徽到现在还在洛阳盘桓,是不是想要按兵不动?
毕竟人在数百里之外,有些局势长安也无法知道的太清楚,加上李源身边那些元从旧臣,少不了给他上眼药。
还是得勤汇报啊。
第322章 长幼有序
长安,炎炎夏日。
即便是禁足期已经结束了的晋王李玄庆,仍旧是待在王府之中,没有出去的打算。
一来是天气炎热,二来是也有跟皇帝李源赌气的意思。
不过他在家中,却也不是什么都不干,李玄庆喜欢音律、戏曲,因此府中养的乐器班子和唱戏的伶人极多。
穿着一身白色的内衬,倚在榻上,闭着眼听着曲子,一只手半举着似乎在打着拍子。
外围坐在十几个乐师,操持着各色乐器。
突然,奏乐的声音停了,李玄庆和拍的手也停了下来。
他似乎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很无奈的坐起身来,睁眼一看,果然是老爹来了。
大唐皇帝李源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圆领袍,站在堂上脸色不善的看着他,乐师们全都紧张的跪在地上。
李玄庆从榻上起身,然后行礼,“拜见陛下。”
随后冲着众人一挥手,一众乐师全都悄然退下。
李源来到李玄机的榻上坐在,李玄庆转过身道:“阿耶怎么今日有空来臣府上。”
“怎么禁足结束了,也不去宫中?还得我来看找你?”李源没好气的说道。
李玄庆道:“禁足已经结束了嘛?天天在府中,早忘了时日了。阿耶今日来,可是河北战事有结果了?”
李源叹了口气道:“四郎让刘文惠率军驻扎在黎阳和朝歌,命李孝察进驻荡阴,跟邺城外围的燕军对峙着,他自己还在洛阳呢.”
李玄庆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道:“如此布置,是他一贯的战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他用兵从来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长期的对峙之中寻找战机刘玄机这人阿耶也应该知道,不简单,就算是让二哥领兵,也不会有太多的办法想收河北,急不得.”
李源听了这番话之后,气才消了大半。“本来是不急的,但朝中的大臣们,都说四郎在洛阳是畏惧燕军,让下诏催促.”
李玄庆笑道:“恐怕不光是说四郎畏惧燕军吧?该还是有人说四郎是拥兵自重吧?”
李源道:“他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这次本来想让你挂帅,你却一再推脱.”
李玄庆一摊手道:“阿耶,四郎是什么人,那些大臣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嘛?这次就该让二哥领兵,等平了河北之后,二哥正好做太子,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还要犹豫?难不成您是真想要让承安为储君?”
李源再次怒道:“这些事不是伱该考虑的。立储之事,难道不是该我决定?”
李玄庆平静的道:“阿耶要是觉得我不该考虑这些,那大唐的其他事,跟我又有和关系?不如您直接下令,给我圈禁在府里,我正好填词奏曲,清闲清闲.”
“你”李源气的直接从榻上站起来,手指着李玄机。
李玄庆则侧着头,一副任你处置的模样。
这时候,外面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跑了进来,直接跑到李源的大腿旁边,“阿翁阿翁。”
李源看见李玄庆的嫡长子李承训,立刻换了个笑脸,将孩子抱起来然后坐在榻上。
“阿翁你怎么才来啊,我都好久没见你了”
李源道:“哈哈哈,阿翁也想念你啊”
这时候,晋王妃薛氏才走上堂见礼道:“拜见陛下。”
李源笑道:“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跟以前在家一样就行。”
“是,父皇.”
儿媳和孙子的到来,让这对李源也不在跟儿子生气了,当日就在晋王府用了午饭,还喝了些酒,临走之前还嘱咐儿子儿媳,要多带孙子去看宫中走动。
送走了皇帝,晋王妃薛氏才松了口气,随后夫妻两人回到堂上,王妃这才说道:“我知道殿下的打算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兄弟们的骨肉之情,可殿下若跟陛下闹得僵持不下,伤了父子之间的和气,那又是为的哪般?殿下在劝谏的时候,不妨委婉一下,多说说,陛下对殿下还有秦王、齐王总归是不一样的,至于承安年纪还小,不过是个孩子,又没什么根基.难不成陛下还能越过你们兄弟,让孙子做诸君?”
李玄庆坐在榻上,看了一旁的王妃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自燕朝昭武帝去世,梁庶人起兵之后,我朝先后夺取陇右,凉州,关中,这些大战之中二哥居功至伟,而四弟据守江淮,对抗两魏和东燕,去年若不是江淮军北上,恐怕也没有颍川大战,而我大唐立国的时间,也要大大延后,至于我,跟随阿耶出蜀,也是一路披荆斩棘,宵衣旰食这天下,是我们兄弟打的!”
“若是大哥还在,即便是二哥有心思,我也会支持大哥,毕竟长幼有序可大哥毕竟是不在了,论长幼,论功绩,合该是二哥为储.承安虽然是大哥的嫡长子,但父子相承才是正理.”
“承安一直被阿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依我看,并非只是爱屋及乌和心疼晚辈,阿耶现在是皇帝了,皇帝的偏宠,跟祖父的偏宠可不一样啊。”
李玄庆说完了之后,薛氏沉默不语,半响之后,才出言道:“那殿下,就没有想过?”
“哈哈哈,怎么会没想过,我可是太穆皇后嫡子,但长幼有序,且如今天下未定,五品还能因为储君之位,跟兄弟们争个你死我活?那不是让天下人看我们李家的笑话?日后史书上会如何说?李氏兄弟同室操戈,跟袁本初的儿子们一样?”
“要不是昭武帝的儿子们骨肉相残,这天下能不能落到我们李氏手中都未可知”
无论是李玄庆还是李元徽,眼下都是支持李二成为太子的,这也是兄弟三人达成的共识。
长幼有序。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兄弟三人都有大量的支持者,控制了了大批的军队。
一旦兄弟漏出一点不和的苗头,那么就肯定有人会用这个做文章,就会造成巨大的裂痕。
而斗争一旦开始,就不是兄弟三人能控制的。后面推动的就是庞大的利益集团。
到时候甚至李源本人都控制不了。
所以李玄庆才会力主让二哥去领兵,因为李家兄弟三人最擅长用兵的就是二哥。
等到二哥打下河北,这天下距离一统也就不远了。
即便兄弟们要争,也得等天下一统之后在争。
不论如何,得让这天下姓李。
兄弟阋墙,让外人渔翁得利的事,兄弟三人没一个愿意的。
所以他对李源现在处事非常的不解,天下还没一统呢。河北河东的势力始终就像是悬在关中、中原的刀,荆州的西魏,江东的东魏,这些势力现在看着跟土狗一样不起眼,要是李唐内乱,那个个都是狼。
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提防着这几个立下大功的儿子?
可这天下可还没打完呢
第323章 亲而离之
唐燕两国围绕这邺城对峙,其他势力也没闲着。
西魏再次出兵北伐,沿着白河进攻新野,留守宛城的荆州刺史刘思恭率军支援,双方在新野以北的博望交战,各有折损,随后西魏退兵。
徐州传来军报,右威卫和徐州军合计三万八千人夺回了被青州军袭取的琅琊,不过随后的追击之中失利,琅琊又被青州人夺了回去。
大军退到东海修整。
敌将杨侃率军埋伏与当道,杨邃率军诈败后退一个经典的诈败诱敌。
但刘元庆有些莽了,不顾萧释之的劝阻,执意追击,结果就是损兵折将,唐军死伤千余人。
若不是萧释之及时接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琅琊郡失而复得,唐军战事不利士气低落,李元徽于是命令他们稳住目前的战线,就守住东海郡,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甚至非常直白的下了军令,“坚壁不出,勿得战”。
之前是让他们伺机而动,但现在看,有些人不能给太多自主权。
倒不是青州不重要,而是河北的战局更为紧要。
杨氏兄弟虽然据守青州,拥兵数万人,但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实力来说,都不足以撼动现在的大唐。但河北要是让刘玄机全都拿去了,那就很危险了。上一个占据河北向南打天下的人,叫刘秀。
此外,河东地区也打的热闹。拓跋家兄弟,同室操戈。
而这个战报也是最让李元徽意外的,拓跋浚北上代郡出动了五万步骑,气势很足,骑兵队伍据说连绵了几十里,看样子是打算要一举拿下代郡故地。
虽然占据了晋阳,但代北一带那可是拓跋家的世居之地,是祖地,是他一定要拿回来的,不然拓跋氏的族长就名不副实。
谁知道拓跋浚还没赶到代北呢,兄弟拓跋天保就亲自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了拓跋浚的前部万人。
全军大乱,战死数千人,还有数千人逃散投降。前军的一万骑几乎全军覆没。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