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08节

  所需要担负的也都是防御北方强敌下场,这就让众人有些难以接受,但主力队伍注定是不会去参加征伐荆州了,还能临时调过去执掌州郡兵?

  可这这一旦要出外了,再想回来,屁股上的位置可就肯定不保了。于是众人全都无奈的了这种参战的方法

  李元徽这时候却是有些知晓众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笑道:“诸公皆随我日久,何必为此事纠结?西魏占地不到一州,撮尔小国罢了,灭之易尔,算什么功劳?将来南平江东,北伐刘汉,还要诸公奋勇呢,难道你们怕到时候已经提不动刀了吗?”

  “哈哈哈哈,大王所言正合咱心意,西魏军队不堪一战,若是让咱去,咱还嫌他们弱小,显不出咱的本事.”

  朱德裕这句话说的恰到好处,众人也纷纷赞同。

  李元徽也笑道:“你们也不要太得意轻敌,若是前线战事不顺,还得你们出马,到时候谁要是不能破敌,可是要让人笑话的!我可要打他的军棍!”

  “大王若要我等出战,只需备好美酒便是,这军棍是断然不让大王有机会打出来!”

  “哈哈哈,正是正是!西魏那些兵卒如何与我齐王府麾下精锐相比?破之如砍瓜切菜一般.”

  一众武将登时也都活跃起来,各个展现出身经百战的豪勇。

  李元徽也站起身来,与众人说笑,丝毫没有主帅的架子。李长恭还在打量着诸将,这些武人仿佛都是闻战则喜,仿佛越是强敌越能让他们斗志昂扬,反而羞于恃强凌弱。

  另一边的李延宗心里,则是多了几分思索。有慑服诸将的威严,也有此刻和众人打成一片的豪迈胸怀。

  在驾驭猛将这方面,即便是北汉刘玄机和长安的二叔也不能比四叔做的更好了吧?

第482章 唯命是从

  大殿议事之后,众人各自散去,武将们要按照军令征召士卒集结,天策府僚属们和行台官员们则需要清点府库和军械存量。

  只有李青莲、独孤颍、郭风和、张坚、朱德裕、常雁衡、于仲亨七人留下,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这会李元徽才对众人说了自己长安之行的见闻,以及年底禅让的事情。

  李青莲颇为不解道:“大王,此事属下有些异议,陛下如今居于帝位,而东宫、晋王府相争,齐王府超然于外,这难道不是对大王更为有利?反而是太子进位之后,虽然说朝中有晋王牵制,但无论如何也不如此时进退有余啊。。。”

  独孤颍道:“臣也以为,此时陛下在位,对殿下更为有利”

  李元徽闻言则叹气道:“你们说的我岂能不知?但若阿耶不退位,让太子登基,东宫和晋王府的就得一直争斗下去.如此,一统天下之日遥遥无期啊”

  “可太子一旦继位,虽然短时间内会继续倚重您跟晋王殿下,但长此以往,虽有金匮之盟,但未必能容的下您跟晋王吧,不知道大王您准备到时候怎么办呢?继续退让吗,还是让洛阳以平息事态吗”

  郭风和则进行了一番反问,也说出了众人的担心。就是如果太子上位以后,想要收权您怎么办?是一退再退,还是怎么着?

  这也是没有说话这些武将,张坚朱德裕常雁衡的心声。

  李元徽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们的担心,但即便是二哥登基,也不能立即掌控关中,到时候三哥携灭国之功回到长安,威望必然大增,到时候他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对付我吗况且”

  “况且,无忌给我看过了最近东宫用的药方,东宫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没用的太医院,而是长安有名的疾医,我二哥啊”

  说到这,李元徽有些神情低落的摇了摇头,其意不言自明。太子应该不是身体状况不会太好,最少不会长寿。

  几人闻言,则全都面色稍霁,他们对于这等隐秘事自然是不曾知晓,如今听了李元徽的说的,全都多了些安心。

  “所以这次三哥用兵荆南,我齐王府上下都得竭尽全力”

  李元徽的意思是,我跟老三现在是一个战线的,不要试图在这种事上拖后腿,帮他就是帮我。

  众人闻言全都再次应声:“唯大王命是从。”

  在长安之后,洛阳这个东都的行政、军事体系也全都开始运转起来,为了这次攻伐西魏作出战前的准备工作。

  齐王府势力目前管辖的江州、扬州、南豫州、北豫州、兖州、青州、徐州七州之地,加上洛阳,全都是相对人口稠密平原地带,从大唐建国之后的差不多十年时间里,关东几乎一直处在齐王府的控制之下。

  李元徽又是一个重视恢复民生和农业生产的上位者,这就让七州的经济、农业以及人口水平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甚至江淮这些李元徽掌控更久的地方,如今的人口赋税已经超过了大燕的全盛之时。

  在燕末被摧残最狠的中原地区,如南北豫州和兖州,被混战和流寇轮番肆虐,其中豫州汝南陈郡等地甚至数百里都没有人烟,如今也恢复的七七八八了。

  甚至南北豫州因为人烟稀少的原因,反而对李元徽的战后重建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因为江淮的土地当时很有限,又多豪强,府兵制度又无法脱离土地,所以齐王府控制的四卫,一百个军府,除了江淮籍贯的士兵以外,其余各部大部分的给他们的土地都着落在了豫州的淮北地区到洛阳南部的广大平原。

  而在人口和赋税情况恢复之后,徐州、南豫州、北豫州、兖州、青州、江州这六州又陆续组建了本土乡军,称之为“团练兵”。

  每一百户,抽取十五人精壮,春夏归农,秋冬追集。

  团练兵算是主要由地方官府征发入军﹐不登记入正规军军籍,服役期间发给本人身粮酱菜,军械军装,协助本地驻防队伍在境内防守﹐或配合作战。但不长期脱离生产﹐军事任务结束之后﹐随即遣返回乡。其性质介于府兵和募兵之间,算是寓兵于农。

  也正因为团练兵的存在,李元徽可以说放心大胆的调动各州的州郡兵。而不用担心州郡兵调走之后各地治安以及防卫情况。

  李元徽的计划是,以青州刺史李药师为行军总管,率青州军八千人,兖州军七千八百人,南豫州军四千五百人,北豫州军五千五百人,徐州军四千二百人。

  此外还有刚刚组建的二十個折冲府新兵,尚未分配给各个卫府,一直按照李元徽亲自拟订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其训练内容和组建参照拿破仑时期的法军,戚继光的戚家军,以及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已经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到了淬火开锋的时候了,这次李元徽让这些人跟随李药师出征,也就是觊觎厚望。

  如果表现的一般,不如现在的江淮老兵,甚至差之远矣,李元徽直接就把这部分新军打散,分配到战斗力已经成型的各卫府,直接以老带新,以后也不折腾啥军事制度改革什么的。

  没那个天分,说明自己抄作业都没抄明白。

  若是战斗力得到印证,手中就多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锐,并且也是未来唐军的发展方向。

  新军二十个折冲府,以徐乾德为镇军将军,使持节,督领四部,傅惟学为抚军将军,副都督。

  段孝先、李保、朱文正、蓝誉四人为前后左右中郎将,各领五折冲府。

  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年轻。段孝先是段夫人和段氏兄弟的侄子,李保和朱文正是老朱的外甥和侄子,蓝誉是常雁衡的妻弟,也就是小舅子。

  几人年纪相仿,都是二十左右的年纪。是李元徽重点的培养的下一代武将,并亲自教授兵法和行军。寄予厚望。

  军令下达之后,徐乾德和傅惟学作为正副都督,带着四个年轻小将来到宫中领命。

  李元徽道:“乾德是百战名将,惟学是万人敌,这次带着新军出征,须得小心.而你四人都是孤非常看好的将才,也都随军征战历练过,孤今日也没什么嘱咐你们的,都是老军伍了,规矩都懂,令行禁止,出征以后军令就是王命,哪个敢抗命不遵的,乾德直接带着人头回来。”

  四个年轻将领闻言全都伏地而拜,口称“不敢,必依军令行事。”

  最后李元徽指着一旁两个侄子道,“这是我长兄的两个儿子,长恭和延宗,这次各带五百甲骑随军征伐,乾德和惟学,你两人将他二人带上,好好历练.我刚才说他们四个的,与你们两人也是一样,明白了吗?”

  李长恭和李延宗没想到这么快四叔就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随军出征,当即道:“是,四叔,长恭(延宗)明白”

  徐乾德和傅惟学连声应下,心中却是叫苦不迭。

  新军本就是一窝刺头,段孝先、李保还好说,性格都偏向稳重,蓝誉和朱文正这两人就有些桀骜不驯了。

  这又来了两个前太子的子嗣,两个皇孙郡王,这队伍可真不好带啊。

第483章 两千里

  天策府的军令随着信使的四散而去,迅速传达至各方。

  青州,齐郡,临淄。

  正在刺史府内处理公务的李药师早就过了不惑之年,已经四十有七,年近五旬了。

  他早年仕燕,燕亡后不得已而降唐,因为是降将的关系,最初只是作为镇军大将军府的幕僚。后来才有了天策府。

  武德四年他受命与常雁衡一同率军平定青州,如秋风扫落叶,数月的时间既定一州之地。

  得郡有八,户一百二十万。

  因此被封为青州刺史,兼掌军务,镇守一方,成为封疆大吏。

  在前朝他虽然家世不俗,舅父更是做到大将军,但他仕途却不算如意,早年做过郡丞,慕容超在位的时候提拔过他,娄居士也表示他将来能位至三公,但这两人先后去世,朝堂之上再没有人愿意听他的。

  反而是在大唐,齐王李元徽对他算是言听计从,所献之策尽皆实行,又委以重任。

  而自从他在青州就任刺史之后,先是以抚慰降兵,又征召新军,得一万五千人,因为在白沟之战中突袭刘玄机军侧翼,焚烧其军粮,成功掩护了主力败兵,因此得到嘉奖,被封为镇东大将军,陇西郡公,都督青州军事。

  等于是刺史和都督文武一肩挑。而且封号还是陇西郡公,陇西郡是李氏的祖庭,其中信重可见一斑。

  这几年来,李药师一直按照洛阳的要求整训队伍,厉兵秣马,同时恢复生产。

  本来青州在翟氏占据时期就被经营的很不错,杨邃和崔孝同等人一直劝翟让重视农业恢复制度,平青州之战又是迅速解决,对百姓的影响也很小,因此青州得到了长期的稳定。

  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打仗,但战火主要集中在河内洛阳一带,青州这边也就是最多多收些赋税,以支持军队的建设和更新武备,另外就是多了一个团练兵的差事。

  不过这个差事对百姓来说甚至抢着去,因为加入团练可以敞开肚皮吃饱饭的。

  而这次青州军被征调,按照时间上要在秋收之后才会进发,随后还要召集各郡的团练,配合留守的军队镇守各处城池关隘。

  李药师不慌不忙的签署一道一道军令分发下去,命令各部按规定日期携带规定军械集结,一方面又命令僚属们制定行军路线,和沿途需要的水路载具,落笔之时越发稳健,而心中却仿佛燃起一团烈火。

  年近五旬的他可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只是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天下一统,看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齐王殿下能够荣登大宝。

  这次虽然是偏师,但数年磨剑,一朝出鞘岂能不让天下知道这柄剑有多锋利?

  对岸的平原郡,作为征东大将军杨侃亲自驻防的地方,实际上主要针对的就是大唐的青州军。

  这时候唐军大规模的调动,这自然是瞒不过对岸的眼睛。

  杨侃得知青州军开始集结,也当即开始召集各部,做好应对准备。

  但很意外的是,杨侃这边正在忙着战备工作,就收到了邺城的诏书,令他将军务交托给平原太守,随后迅速赶回邺城。

  杨侃不敢耽搁,在收到诏书之后带着数百亲卫部曲一路疾驰返回邺城。

  作为北汉王朝的都城,邺城如今也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大城,刘玄机在登基之后还进行了扩建,如今也有差不多二十万户。

  进了邺城之后,当即就有人引着杨侃去驿站休息,用饭,洗漱,他又换了一身袍服这才前往宫中拜见。

  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宫中的皇帝所居住的乾阳殿,在殿外,他遇到了几个熟面孔。

  尚书令刘道和,左仆射凌敬,骠骑大将军拓跋天保,车骑大将军韦孝矩,骁骑大将军斛律金,辅国大将军东方狄.以及大汉皇帝刘玄机,穿着一身玄色袍服,好像富态了不少,坐在主位上笑意盈盈的看着杨侃道:“我诏书发出去还不到八日,杨公就从平原赶回来了,一路上定然是星夜兼程,披风沐雨,幸苦了。”

  杨侃道:“陛下言重,诏书一至,臣不敢耽搁。”

  “好好,杨公勤于王事,朕知矣且先说正事,回头再与杨公叙旧”

  杨侃拱手一揖,示意明白。

  刘玄机继续道:“长安和洛阳,都传来了消息,唐军将要出兵五十万征伐荆南西魏,以晋王李玄庆为帅,发蜀中、关中以及关东诸军.”

  “另外一则事,唐皇李源已经下诏,年末禅让于太子.诸公,这次可是良机啊。”

  这两个消息,任何一個拿出来,都是重磅炸弹,两个一起拿出来,更是重量级。

  一直在中枢的刘道和、凌敬两人是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东方狄和韦孝矩也同理,只有杨侃、拓跋天保、斛律金这三人是从外镇赶回来的。

  “唐军虽然大举伐魏,但洛阳的卫府军并未调动,李元徽动用的州郡诸军,因此洛阳方面仍旧是重兵云集,未可轻视,而并州方向,有玉璧城这个钉子,我大军想要入河东同样不易,因此征讨中原,不如从兖州着手,以大军压境,迫使唐军出虎牢与我交战,这样我大汉就不需要在河内跟黄河天险较劲了”

  左仆射凌敬在刘玄机说完之后补充道。

  杨侃等三人则是接连点头,他们都明白,眼下用兵的方略应该是已经确定的了,这次己方是不打算在河桥上继续做文章了,而是转道兖州的平原地带,这样才更能发挥汉军兵力和骑兵上的优势。

  “陛下如果有吩咐,我等自然是万死不辞。”

首节 上一节 308/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