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61节

  这位梁参军其实也算有些本事,出身寒门,做了十年小吏,后来被出身京兆韦氏的现任兵部尚书韦端看中,得以授官,并推荐给外甥吴王慕容鞅为参军。

  这几年梁崇礼一直为慕容鞅出谋划策,颇得重用,所以对他的意见慕容鞅还是很重视的。

  “那梁参军的意思是?”

  梁崇礼道:“殿下刚才说的是,我的确不该与薛长史争辩,不过殿下可以绕过薛长史,直接下令出兵,殿下为前部大督,节制诸军,令出如山,谁敢不从?”

  慕容鞅因为没有领兵经验,所以临行之前皇帝还特意让他多跟薛吉讨教,多听意见。

  这也是为什么慕容鞅没有独断,而是召集诸将商议,所以现在梁崇礼劝他直接出兵解围,这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他对出兵能否取胜的怀有疑虑。

  “好,我想一想。梁先生稍安勿躁。”

  “是,那梁某就先退先了。”

  “先生慢走。”

  等到梁崇礼走了之后,慕容鞅想了想,就命人摆下酒宴,并派人去请李元徽、段武臣、韦孝矩三人。

  三人前后脚到了,慕容鞅劝了几杯酒之后,才道明来意。

  “四郎,表兄,段兄,梁参军和薛长史都是文官,不曾亲自征战,我不知如何作出决断,还请你们几位与我解惑一番。”

  三人对视了一眼,韦孝矩开口道:“殿下,这次你为前部大督,统率骁果军四万余人,而敌军号称二十万,此必是诈称,但十余万人还是有的,四万打十万,即便是以骁果军的精锐,这场仗想赢也并不容易,一来是骁果军连续行军月余,体力尚未恢复。二来是历城与东平陵相距不过百余里,此时东平陵的叛军肯定知道我等已经到了历城,想要出其不意,奇兵制胜,已经失了先机,而此战即便能胜,骁果军也必将损失不小,若战损过高,即便取胜,也未必是圣人想要的.所以殿下可以派遣小股骑兵袭扰叛军,伺机而动,却不可发动全军立即出战,得不偿失啊。”

  慕容鞅这会才算明白了,梁崇礼力主出兵,就是为了让他抢个头彩,好在圣人面前把大皇子二皇子两个压下去,但是他的建议完全忽视了骁果军的情况,并且是不在意伤亡的。

  薛吉主张暂缓,是顾念骁果军尚且处于疲惫转态,强行出战势必影响战斗力,并会增加伤亡。

  两人意见相左,而骁果军的十郎将自然知道自己所部是什么情况,所以都不出言,也是默认的站队薛吉这边。

  而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缘由,韦孝矩没说,那就是现在的骁果军精锐,并没有太大的战心。

  因为圣人在广武围城之时,对拼死作战的中军各部许下的奖赏,可都没兑现。

  但却重赏了勤王大军之中的各部。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被称为国之肺腑的中军将士,面对这样的不公,为国朝廷为圣人征战的热情,正在慢慢消散。

  但这层窗户纸,却没人敢去捅。

第91章 猛虎独行驱千羊

  东平陵城下,十余万联军号称二十万人,北靠小清河,南接泰山余脉扎营,将东平陵城三面围住。

  城中军民数万人,已经坚守超过一个月了。高晃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导致青州军精锐尽丧,却非战之罪。毕竟慕容选造反这种事即便是在军报到了长安都还有人不相信。

  更遑论当时准备率军前往大泽山继续平叛的高晃了。

  而现在青州几乎全境陷落,高晃虽有罪责,却也算有先见之名,毕竟他之前就一直限制齐郡郡兵的数量,后来还是皇帝亲自下诏,准许齐郡征召新兵用以平乱,还以做事勤勉为由加封慕容选为城阳王。

  所以慕容选的叛乱,打的最狠的,无疑是圣人的颜面。

  但现在的慕容英,还真不差这点颜面了,毕竟北巡被突厥人围在广武一月有余,这是已经把面子扫光了。

  若不是那档事,加上慕容定这根定海神针故去,慕容选敢不敢反还真难说。

  而这次高晃回师没有防备,是绝佳的机会,可以一口吞下青州。

  不过东平陵却还是成了钉子,让慕容选没机会去攻下历城。

  青州北面是黄河天险,东面则是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四座山脉组成了的天然屏障,历城就处在泰山和黄河之间,是齐鲁之地的西大门。

  战国时候诸国攻齐,每战于历下。秦灭魏之后,挥师东进,屯兵于历下,威压齐境,齐王遂降。

  后来楚汉争雄,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附汉,使齐罢历下之戎,韩信才能顺势攻入齐境,略定三齐。

  现在历城不在手,慕容选为了对抗平叛大军,在东平陵和历城之间的狭地上横向构筑了防御工事,以抵抗中军的精锐骑兵对东平陵的救援。

  李元徽在听到斥候回报之后,还亲自带骑兵抵近查看,叛军挖掘的沟濠不算深,但是为了防止骑兵轻易通过,甚至还引入了小清河的河水。

  并且沿着沟濠修建了烽隧,还有轻骑巡曳,以保证齐郡叛军能够最快的速度进行封堵据守。

  李元徽将所部斥候探明的情况回报给了慕容鞅,这位皇子殿下当即断了想要立即进兵的心思。

  不过另一边,斥候在探查之后,却发现了泰山北麓之间有几条小路,可以通过,绕道东平陵南面。

  李元徽和段武臣各率五百骑,尝试绕道袭击叛军。为确保万无一失,刘玄机亲自带人去查看路径,为身后的李元徽开路。且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只带了张十五和赵四郎等十余骑。

  一行人沿着能够骑行的小路,一路前行,不过走着走着,就觉得有些不对。

  “周边太安静了,连个鸟叫声都没有啊。”

  看着周围两侧的山体和密林,却寂静无声,连个鸟叫兽鸣都没有。

  作为幽州突骑斥候营出身的百战老兵,自然是清楚这样的反常意味着什么,且两侧的密林正是适合打埋伏的绝佳之地。

  “两边必有伏兵,应该就是防着咱们走小路绕后奔袭,这条路是唯一能让骑兵通行的,咱们对手可都是本地人,没道理对附近的地形不如咱们清楚,走吧,回去跟将军说一下,这条路不能用了。”

  刘玄机刚跟张十五和赵四郎调转马头,准备回转,在此埋伏的青州义军首领王伯仲手下,一个唤作张百千的头目就有些心急了。

  虽然没有等来燕军的大部队,但是掉进口袋这些人是一定得拿下,他看着这些燕军斥候胯下的马就觉得一定不能放他们离开。

  这马他已经下意识当成自己的了。

  张百千立即站起身来,高呼道:“动手”。

  两千个衣衫褴褛,手持木枪、镰刀、粪叉、铲子等五花八门的武器,就从两侧的小山林之后冒出头来,砸各自小头目的带领之下高声呼叫的向下面的十余人冲了过去。

  刘玄机摘下马槊,一马当先,身后的张十五抽出横刀紧随在后,落在后面的赵四郎则抽出弓箭,先是左右开弓,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叛军射倒。

  刘玄机手中的马槊左挥右劈,连续砍杀了好几个接近他的叛军,当先三人很快冲出了包围圈。

  但身后的十几个骑卒却被围住了,凶多吉少。

  战马疾驰之中,刚走出不到一里地,却突然被叛军设置的绊马索绊倒了,刘玄机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身后的张十五连人带骑也被绊倒,只有落在最后的赵四及时勒住缰绳,幸免被绊倒。

  刘玄机立即起身,虽然第一下摔得有些懵,但他的身体雄壮无比,立马就恢复了清明,抽出腰中横刀将在后面负责收尾的几个伏兵斩杀。

  随后将张十五扶起来,有看了看马,然后道:“张十五,你跟赵四同乘一骑,迅速回报李将军,让他率军来援。追兵我自抵挡。”

  “刘头你开什么玩笑,要留下也是我两个留下,你是校尉,怎么有让伱断后的道理。”

  张十五也发现,两匹战马在高速疾驰之下被绊倒,已经受伤无法骑乘。

  现在只有一匹马,但是有三个人,短途内,一匹马能载两个人,但三个人绝对不行。

  赵四也道:“刘头,你快上马啊。”

  刘玄机怒道:“老子的话都敢不听了,张十五,别磨蹭,赶紧跟赵四两人去搬救兵,你们特么留在这老子还得顾念你们,杀的不痛快,快滚.再不走我他娘一刀砍了你.”

  说罢,直接横刀架在张十五的脖子上。

  张十五见状,只能心下一横身后握住赵四的手,跃上马坐在赵四身后。

  赵四为了不耽误功夫连头都不回就立即疾驰而去。

  刘玄机则将自己的铁胄从地上捡起来从新带上,又看了看身上这套李元徽送他的鱼鳞重甲各个绑带处有没有扎紧。

  最后才横刀归鞘,然后将长槊捡起来,立于当道。

  而他的面前,是上千叛军正在奔涌而来,落后的十余人已经被叛军所杀。

  为首的头目张百千看见一人持槊而立,一旁还有倒下的两匹马,心中不由的有些心疼,不过看了对方的甲胄,一看就只制作精良的高级货,心中也算找补回来一些,还幻想着这身甲胄穿在自己身上该有多威武.

  “弟兄们,就他一个人,上去帮他剁成肉酱,那身甲给我留着,杀!”

  “杀”

  没有任何队形,杂乱无章的叛军乌泱泱的冲向了刘玄机,就像是一群羊,冲向一头猛虎。

  刘玄机见到这一幕,嘴里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随后发生的事情,他让这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乱匪明白。

  虎就是虎,羊就是羊。

  刘玄机手中的大槊有一丈三尺长,竖劈横扫,对于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叛军就如同砍瓜切一样。

  很快,叛军就发现,眼前的这个燕军将领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他的甲胄非常精良,而自己手中的跟木棒、铲子对他并不能造成任何损伤,但那支大槊的槊锋,却能轻易的将他们的身躯和肢体、头颅一分为二,也能轻易的洞穿他们的胸膛和小腹、咽喉。

  在连续斩杀了数十个人之后,后面的士卒就不敢在向前冲了。

  但是刘玄机却杀的兴起,长槊挑起一个头颅,抛向人群之中,让乱军的心里防线彻底崩塌。

  这是什么人啊?

  这还是人吗?

  刘玄机横槊当道,连杀百人之后,已经是浑身浴血,见无人在敢上前,大吼一声“杀!”

  随后一个人冲向了乱匪群中,状若疯虎肆意砍杀,最后竟然让上千乱匪丧胆而逃。

  羊唯一能杀死虎的方式,只有撑死对方。

  但这只虎,偏偏饿的出奇,怎么都喂不饱。

  等到李元徽和段武臣率领千余骑军赶来支援的时候,就只见到沿途的上百具尸首。

  随后,山林尽出,一片空地豁然开朗。

  极目望去,一铁甲将军宛若魔神,追杀数不清的败逃之匪。怕不是有几百上千之多。

  “独驱千敌,真天人也。”

  关于老刘,其实算是高祖、昭烈、宋武的结合体。

  宋武的经历和武力值,昭烈的出生地和任侠之气。

  也有高祖的三分无赖和三分气运。

  这样一个乱世,该有一个姓刘的英雄。

  代表煌煌大汉数百年后,再燃烧一次。

第92章 骇人听闻

首节 上一节 61/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