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9节

  俗话说,人马过万,无边无岸,李元徽走在队伍之中,前后都一样看不到头,一上午也没看到叛军的影子。

  直到快到午间,才有传令兵过来传令,让作为右军的郎将窦广、陈凛、刘思恭三营原地待命,轮番进食修整,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于是众人都席地而坐,开始进食饮水。因为一旦开始作战,很可能是就要打到晚上,所以吃饱喝足是必须的。

  就在李元徽刚把馒头咽下去,又喝了一口水,传令兵就又到了。

  命窦广所部,前出。

  李元徽这边站起身来,又检察了一下身上甲胄,准备上阵了。

  天气晴朗,艳阳高照。

  洛阳北郊高低不平的旷野上,近十万叛军,以及两万大燕官军分南北展开,在天空俯视,就像是黑压压的蚁群,又像是层层叠进的巨浪。

  对峙之后,人在队伍之中的李元徽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谁先动的手,似乎从一开始前方就在厮杀。

  两军交战之处,无数人马混乱惊走,空中纷飞的箭矢如雨而落。

  放眼望去,是如林的枪矛和铁甲,尘土滚滚看不见头尾。人在阵中,他完全不知道将军们是如何部署的,似乎一个队正也没必要知道,只需要跟着前进就行了。

  这场战争对于大燕朝廷有什么影响,李元徽懒得去想,也没什么建功立业往上爬的心思,更不想脱颖而出。

  他现在只想活着,好好的活着,等到自家发迹.但他也清楚,想在战场上活着,一定不能怕,不能逃。

  有一句话,战场上只有勇敢者才配活着。

  但他的勇气,很快就被强烈的恐惧感和求生欲冲淡了。

  烟尘之中,各色的旗帜高扬,号角声,鼓声,马蹄轰鸣声,喊杀声,哀嚎声此起彼伏。

  放眼望去,好像十面埋伏,仿佛有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杀来,甚至还没看见敌军呢,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战事似乎进入了焦灼之中,腾起的尘土被风吹起,叫人眼睛都难以睁开。

  而战场形势,更是千变万化,等到李元徽睁开眼的时候,忽然发现前方的官军,似乎是在败退前面无数的步军正在往自己这个方向溃逃,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至极,建制早就打散了。

  “TMD,搞什么啊”李元徽此刻只能在心中暗自骂道。

  前方溃败的无数燕军官兵已经绞进了本营的军阵之中,前列顿时乱做一团,新军本就是仓促成军,虽然都是健壮之辈,但到底是没经历过战阵。一旦陷入逆风作战,经验和配合不足等问题就会暴露的非常彻底。

  一旦陷入溃败之势,那就孙吴在世,韩白重生,也救不了。

  这种情况,只有登峰造极的个人武勇,配合精兵团队的反冲锋,才有可能逆转局势,比如高平之战的赵大.

  胡思乱想之际,“噗”的一声,李元徽只感觉脸颊一热,侧头一看,却是一直箭矢正好射穿了一旁士兵的脖子,血直接溅了在脸上。

  这个士兵他认识,是李家的仆从,叫王二郎,平时挺机灵的

  李元徽直接愣住了,本来以为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应该可以接受战场的惨烈了,但此刻的喉咙还是忍不住一阵阵蠕动。

  随后,又箭矢又度落下,就像是下冰雹一样,叮叮当当的,不断有人倒下。

  而李元徽的头上也落了一支箭,让他一阵心悸,好在头上带着兜鍪,直接把箭弹开了.

  “杀”

  马蹄踏地如雷鸣一般,连绵不绝,叛军的骑兵,伴随着烟尘和喊杀声,席卷着而来。

  前面的乱兵被追的鸡飞狗跳,正前方的一个军阵,直接被这股重甲骑兵从正面撕裂,顿时溃不成军。

  随后,就听到作为都尉的族兄李怀真高声呼喝,“兄弟们,不要乱,先后撤”

  李元徽听见之后也赶紧招呼所部士卒向后退避,其实他们现在招不招呼都没用,整个官军被溃兵裹挟你就是不想退也不行。

  刚刚退后了数十步,突然听见前面传来一声暴喝:“后退者斩!”

  “今国家危难,我等具世受皇恩,正当我辈效命之时,破贼平叛,正在今日,再退立斩!”

  循声望去,不远处一员大将横槊立马,身边拥簇着铁甲骑兵,正是左领军将军赵翊。

  而方才逃的最快的几个人已经被杀了,众军惧怕,溃败之势也暂时停止下来。

  忽然又一声传来,“叛军骑兵杀过来了.”

  眺望阵前,果然是一支叛军骑队,人马披甲,长驱突进,不断的冲杀着燕军军阵,驱赶败兵,绞杀敢战之人。

  为首一员大将,身披重甲,手持长槊,如入无人之境。

  有人高呼道:“是杨贼!”

  什么?杨巡?

  李元徽没见过杨巡本人,但也听说过此人勇猛无比,堪称霸王再世。

  而眼前这名骑将,确实是李元徽在战场上见到的最勇猛的将领了当然这也跟他第一次上战场有关,之前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如果这是杨巡,那我在这时候一箭射死他,叛乱是不是就结束了?

  仗是不是就不用打了?我是不是就安全了?

  想到这里,李元徽鬼使神差的张弓搭箭,向着当先那名骑将射去。

  这一切做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箭哪怕射到那名骑将身上多半也无法造成什么伤害,因为对方全身皆身披重甲,除非射中面门,或者运气极好的射中甲胄缝隙,才有可能对其造成伤害。

  电光火石之间,正在冲锋拼杀的骑将抬头张望,想要寻找接下来的蹈阵方向,也就是这一霎,他只一个黑点,耳边传来“嗖”箭矢破空声,随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和対身体的控制能力,战马继续向前,而它的主人一头栽了下去.

  正中面门,应时立毙。

  “杨贼被射落马了!”

  “杨贼死了!”

  “杨贼死了!”

  李元徽则目瞪口呆,我射死了杨巡?

  有些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好。

  而有些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差。

  还有一种非常低概率的情况,叫做黑天鹅。

第13章 绝不相负

  “杀杨巡者,李四郎也!”

  “杀杨巡者,李四郎也!”

  李元徽这边还目瞪口呆呢,身边的韩全已经高呼起来。

  很快,他这一队的人都开始高呼。

  “杀杨巡者,李四郎也!”

  他立刻明白了韩全的用意,这是给他把功劳确定下来,射死了杨巡,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而此时赵翊已经率领亲兵进行反击了,想要把局势挽回,还没等他跟那名骁勇无比的骑将交手,对方居然被一箭射落下马来!

  行伍出身的赵翊自然知道这意味者什么,这种时候如果不懂得抓住机会那就是傻子,立即高呼,“杨贼已死,诸军随我杀贼平叛!杀!”

  随后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身后的骑兵也都紧随其后。主将如此,官军也都士气大振。

  而叛军在听闻杨巡已死的呼声之后,首先冲锋之势就被停滞了下来,随后燕军齐声高呼,“杨巡已死”,更是让叛军的士气急转直下。

  局势历时变得对燕军有利起来,在主将亲自冲锋,而敌军主将可能已经战死,这让燕军的士气重新被点燃起来。

  各部开始反身交战,攻守之势异也。

  李元徽初时处在惊讶之中,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跟着全队一起进攻。

  官军的反冲让叛军也乱了阵脚,很快也重蹈了先前燕军的覆辙,形势开始变化了。

  叛军开始出现溃败,纷纷后撤,这次追击的变成了官军。

  直到暮色降临,官军追出了二十里,也成功的解救除了被围在邙山上的慕容颌所部千余人。

  赵翊立即决定见好就收,收兵回城。

  燕军和叛军的邙山之战,就此落下帷幕,燕军俘斩数千,算是小胜一场。

  回到洛阳城里的李元徽,这才松下一口气,就有不少贵胄子弟过来恭喜.然后回想起自己这一天的经历,貌似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十九,真是好样的,一手神射尽得叔父真传.走,赵将军让你过去呢”

  族兄李怀真不无羡慕的拍着他的肩膀道,然后拉着他的手直接去了营门处。

  到了营门处,左领军将军赵翊、舅父窦广等一众将领都在,甚至东都留守高士则也在,跟他并列的却是一个略带些狼狈的中年将领,不过一看就是平日里养尊处优之人。

  “你就是李四郎?卫尉卿李源之子?”

  那个中年将领虽然看着有些狼狈,却谈吐不俗,长相也很英俊,看到李元徽有些懵,立即自我介绍道:“本王西京留守慕容颌,再此还要多谢李小郎君的搭救之恩。”

  李元徽闻言立即行礼道:“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真是少年英才啊,不知道李小郎君可曾婚配.”

  慕容颌这时候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少年人了不起,英武不凡,直到高士则干咳了几声这才停下。

  “这事容后再说容后再说.”

  高士则出言打断道:“李四郎,你今日临战射杀敌军大将,有力挽狂澜之功,不过这有一事却要与伱说,你今日射杀的,并非是逆贼杨巡,而是其弟杨熙,其兄弟两人面貌身形皆相似,所以阵中军士难免会认错,即便如此,今日之战,你仍旧是首功,暂且升你为校尉,赏钱十万,此外我还会向陛下为奏明,介时自有封赏.”

  李元徽一听心中有些懊恼,不是嫌功劳小了,而是这杨巡没死,那这仗还得接着打啊

  而且他今天这大功立得,对他来说还真说不上是好事坏事呢

  因为他就没想着进步,什么加官进爵?只想躺平混日子,等老爹和大哥二哥夺取天下,那就是亲王殿下了。

  什么特么校尉将军的算个毛啊,泼天富贵等着小爷呢。

  所以高士则说完了之后,李元徽立即表示自己所做都是为了国家效力,为圣人效忠,,若有微末功劳也是将军指挥得当,不求封赏这落在几个大佬耳中,特别是慕容颌,评价又高了几分,嘴上一通劝慰,心下想着这少年英才,立下大功还不骄傲,能如此淡定,这是能成大器的,等陛下回来一定要举荐

  窦广这边则是笑得合不拢嘴,外甥出息了,立下这么大功,这做舅舅的也高兴长脸不是?

  另一边,先胜后败的叛军退到了金墉城附近驻扎,这场战败对于叛军来说打击很大。

  损兵折将不说,就连杨巡本人也因为兄弟战死而悲戚不已。

  今日战死的杨熙是他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感情深厚,平日里作战勇猛,也是叛军的大将,他的阵亡对于叛军来说影响很大。

  “兄长,三哥战死,我们也很悲痛,但现在却不是消沉的时候,我军战败,洛阳已经难以攻下了,要早做打算啊.”

首节 上一节 9/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