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52节

  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孔尚贤召集天下读书人一起来抗议。

  有官员声嘶力竭地说道。“国公,再不遏制陈寒这等酷吏,那我辈读书人可就要从此沦为和普通百姓一样的地位。

  如果真是那样了,那我等寒窗苦读十年到底为了什么?

  难道仅仅是为了和那帮短打贱民一起抡锄头种地吗?

  我辈读书人不与白丁往来之千年传统,岂不是要被这等酷吏斩断,还请国公爷为我等读书人出谋划策。”

  这位官员一说完,又有好几位官员站了出来,大声地指责陈寒,这么干必然会导致群情激愤。

  孔尚贤很明白,这些官员到底要表达什么。

  他摆摆手让所有人坐下来:“诸位稍安勿躁,此次本国公先行回曲阜,不过本国公可以给诸位提供一个思路。

  今年八月恩科考试,可是当今陛下驭宇之后的第一次恩科考试。

  此举不仅关系天下读书人的福祉,更关系到当今陛下登基后天下安定与否。

  若在这次恩科考试当中,我辈读书人能够做点文章。

  比如没有多少人参加恩科考试,会发生什么?”

  这家伙一说完,文官们心领神会。

  因为恩科考试关乎着一位新皇帝登基之后脸面问题。

  一方面是为朝廷选举人才,另一方面,恩科考试是皇帝施恩于天下读书人的一次最重要仪式。

  如果天下读书人不给皇帝面子,不来参加恩科考试,那就相当于读书人在打皇帝脸面。

  那时候皇帝会极为难堪,届时必会追究责任。

  而责任来自哪里?

  就是陈寒搞出来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以及考成法,导致读书人传统被破坏,读书人无心科举考试,那以后谁来治理天下?

  以这样的方法来倒逼陈寒停止新法岂不更好?

  官员们一听这话纷纷赞扬。

  “姜还是老的辣呀,国公爷果然一语点醒梦中人。”

  “对啊,我等在朝堂上,如何与他据理力争,都无法与恩科考试,天下读书人拒绝参加考试来得最直接。”

  “那现在就赶紧帮他宣传宣传,让那些读书人都知道,唯有将陈寒这等酷吏搞下去,大家才会有好日子过。”

  事情有了应对的办法后,在场官员无不弹冠相庆。

  只是他们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就因为他们的这个决定,导致陈寒另一项改革更加的顺利施行……

  PS:第四更!

第171章 衍圣公家那么多土地,当然要去推行

  摊丁入亩收拾他们!!

  倭奴国。

  之后统一倭奴以及发起朝鲜战争的丰臣秀吉,此时还在织田信长手底下当将军。

  此时织田信长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啊啊!!”

  啪嚓!

  织田信长将一件从大唐走私过来的上好的瓷碗,摔了个粉碎。

  其实这件瓷器是大明国过来的,但倭奴一直都把从华夏过去的东西称作唐物,不过虽然不是唐朝的,依旧影响不了这件瓷器的珍贵。

  如此珍贵的瓷器织田信长却随意地摔碎,由此可见,他现在有多愤怒。

  因为他刚刚得知倭奴的三大神器,被某些叛乱分子从皇室手中骗取,准备偷偷送到北方去。

  因为如今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织田信长掌控,他们没办法走陆路,也没有办法走倭奴的海运,所以居然曲线救国绕道而行,绕道到大明,没想到却被人家给截取。

  倭奴的三大神器代表的就是权力。

  没有三大神器,任何人登基都会被质疑。

  织田信长一直想要统一整个倭奴,想要扶植一位天皇。

  可没有三大神器,就没有人认可。

  听到这个消息的织田信长焉能不愤怒?

  丰臣秀吉此时从外边进来,丰臣秀吉在倭奴不仅是能征惯战的将军,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他能够从一个足轻组头,做到现在织田信长手底下举足轻重的大名,就可见他的才能。

  进来之后看到满地碎屑的他上前来,抱拳行礼:“大将军,您这是为何?”

  织田信长深知丰臣秀吉厉害,于是将缘由全部说出。

  丰臣秀吉听了也是皱眉头。

  三大神器对倭奴来讲是非常之重要。

  没有三大神器,谁想要统一倭奴都很难做到。

  思考了半天之后,丰臣秀吉终于说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大将军如今我倭奴几百个国主争来斗去,无法统一,盖因我倭奴内部争斗不断,无法拧成一股绳。

  而今三大神器失窃,流落明国,反倒是一个契机。

  您大可举起义旗,号召所有国主为了抢回三大神器而战。

  曾经咱们所有人只是为了争一个高低,为了夺得倭奴大将军之位。

  可现在却不一样。

  咱们为的是夺回属于咱们倭奴的三大神器,这可是最正当的理由。

  不管是输与赢,咱们都可以先消耗他国的力量,到时好让咱们自己统一倭奴。

  如果赢了,您作为盟主,那是大功一切,当倭奴的大将军,甚至到他大唐去当个关白,也是理所应当。

  输了的话,消耗了其余国主的力量,也方便咱们收拾他们。

  输与赢对咱们来讲都有好处,大将军您意下如何?”

  织田信长听完丰臣秀吉的话之后眼前一亮。

  这的确是一个进退有据,对自己来说绝对有益的计划。

  不过很快他又皱了眉头说道,“明国国力依旧强盛,其他的国主也不是傻子。他们焉能如此容易相信咱们?”

  丰臣秀吉道,“大将军您有所不知,明国国力已衰,内部内斗严重,看上去一团和气,可就在前日,明国内部还为争夺东南走私商人的权益,与流浪武士勾结。

  虽未取得什么效果,但由此可见,那是一帮什么人。

  一群一心为己而不顾天下的利益之徒,打起仗来焉能拧成一股绳?

  说不定他们还会乐意见到咱们进攻明国。

  对他们来说我们进攻明国,恰是他们收拾政敌之时。

  况无需直接进攻明国,可先打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二百年来不曾有战争,而我大日本国已经历经百年的战争,就算是最弱的军队,也是身经百战。

  拿下李氏朝鲜,扩展咱们的国土,也是转移国内视线的好方法,您觉得如何?”

  织田信长听得十分欣慰,这丰臣秀吉果然足智多谋,这个计划很好。

  于是他们君臣二人再次商议了一些细节,就决定照此实行。

  陈寒也不知道他的到来,就好像蝴蝶扇动的翅膀,历史许多事件都被改变,原来的壬辰倭乱是丰臣秀吉统一了倭奴,在万历二十年发动的。

  可是万历元年,提前了二十年,就开始悄然发生。

  ……

  陈寒这边,则在紧锣密鼓地安排改革变法事宜。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他选择放在山西去试点推行。

  因为这个地方虽然没有了晋商,但还有很多所谓的退休官员以及诸多工程。

  曾经这些劳动都是老百姓承担,那现在当然是要让所有的士绅一体承担。

  考成法则在东南推行。

  东南已经被自己收拾的服服贴贴,大量的后继官员,都是自己提拔上来的。

  他们可以配合自己实行考成法。

  至于摊丁入亩,陈寒决定自己亲自到山东去推行。

  没有其他,就因为山东是人家衍圣公的老家。

  最主要的是山东,甚至包括边上的河南,本地的大量土地都属于孔家的。

  那不拿他们当出头鸟,简直是浪费了。

  税务稽查司的锦衣卫如何培训挑选,一切事宜都拜托给了曹正淳。

  曹正淳听完了陈寒的安排,还担心陈寒到山东的安危。

  陈寒却安慰他:“老曹,这一次去不是为了打仗,没必要把你这么个高手天天拉在我身边。

  你要帮我培养锦衣卫,至少等我回来的时候,扩充他三倍的人手,才能迅速将税务稽查司推行下去。”

  陈寒相信经过曹正淳培训的人,才是又忠诚又能干的。

  同时陈寒还将大军师徐渭留给了曹正淳。

  陈寒发现徐渭跟张居正配合起来,居然天衣无缝,自然要留下,因为还有宗室的问题要解决。

  接着陈寒又安排了徐渭要把李如松从东南沿海抢回来的土豆种下去。

  他已经交给了徐渭如何种植。

  眼见马上开春,三月份就可以下种,机会难得,必须要培育出第一批种子来。

  然后陈寒又给徐渭下达了另外一些任务,让他立刻召集人手,尤其是工匠打造珍妮纺纱机、飞梭织布机、改良嘉靖三十七年开始生产的火绳枪。

首节 上一节 152/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