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0节

  如今好了,他深刻的意识到,脑子会了就行,手不会没关系。

  因为反正不用他自己干活啊!

  而且……他有钱,不用操心些许食材损耗。

  于是,为了一口吃的,胡大老爷兴致勃勃的一头扎在了厨房里。

  他负责动嘴,胖厨子负责动手,二人齐心合力的开始了“美食研究”。

  第一个拿来献祭的,便是叫花鸡。

  这玩意儿作法简单,但味道好啊。

  叫人去药房里把八角桂皮这些常见但没开发出“正确用途”的香辛料买回来,再把孜然、茴香这些本就再用的香料准备好。

  提前洗净的小鸡儿,先腌制了一个时辰,而后在肚子里塞进去一个用袋子装着的香辛料包。

  而后裹上荷叶,再包上厚厚的湿泥。

  指挥着胖厨子在一旁的地上挖了个小坑把这个“泥疙瘩”放进去,然后在上面架上一堆篝火。

  之后就是等待了。

  因为不知道什么火候才合适,所以准备了四份。

  看着小院里这分布在四周的四堆篝火,胡惟庸笑得跟个憨憨似的。

  他相信,火候上或许会有些区别,但味道应该都不会太差。

  果然,当“美食研究”第一轮试验第一个试验品别捧上石桌,一榔头砸开后。

  看着那冒着热气黄澄澄的鸡肉,还有那浓郁的鲜香,胡惟庸呲呲呲的笑出了声。

  得,第一次试验成功。

  后面的几个“试验品”可能口感上会略有差别,但至少光是眼前这一样,就已经足够胡大老爷满意了。

  毫不客气的掰下一根鸡腿塞进嘴里,感受着那因为密封加热而锁在肉里浓郁的汤汁在唇齿见迸开的快感。

  胡惟庸美滋滋的点了点头。

  这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叫花鸡这就算成功了,那是时候加点难度搞点其他的了。

  如今调料愈发齐全了,那技艺也得提升提升不是?

  前丞相胡惟庸专心美食,现任丞相李善长闭门不出,可朝堂仍旧还在运转,空印案也牵扯越来越大。

  这才短短一个月不到时间,整个大明,就有上万名官员牵连其中。

  朱皇帝的狠辣,着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他们无法理解,这当皇帝的,把臣子这般折腾,到底图啥?

  要说是帝王心术,那也不应当这么干吧?

  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跟过往任何皇帝都不想通。

  作为上下五千年里,真正唯一一个自最底层爬起来的皇帝,当年眼睁睁看着爹娘兄嫂饿死,看着官员们鱼肉乡里的朱元璋。

  哪怕他当皇帝了,他骨子里仍旧对官员这一阶层有着本能的厌恶。

  而他,也用着跟其他帝王完全不同的,一种老农一般朴素的价值观在看待着整个大明。

  大明是咱老朱家的,你们都是咱家的长工,你们不好好干活还想偷懒、贪咱家的钱粮,那你们就该死。

  就这么朴素!

  可这一幕落在李善长眼里,就让他有点打退堂鼓了!

  娘咧,这个宰相,好像不是那么好当啊。

  虽然朱皇帝眼下针对的都是那些普通官员,似乎对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老兄弟不闻不问。

  可万一呢?

  万一有朝一日自己惹到了朱皇帝呢?

  李善长不敢往下想了。

第13章 你来我往忙争利

  李善长缩回了自家府上,公务都是靠着下人在门口交接然后送进递出,摆明了就是要置身事外。

  而朱元璋则毫不手软的尽遣麾下锦衣卫番子,满应天府抓捕都已经不满足了,纷纷撒到外地去开始抓人了。

  空印案由此也蔓延得越来越广。

  到了如今,已经持续一两个月了。

  有些事情,根本容不得深挖,一挖就得出事。

  这不,都道府县一级级的查下去,涉及的人数越来越多。

  虽然好些人真不是为了舞弊,真就是为了方便而已,可朱皇帝眼里揉不进半点沙子,反正就是一个字,杀!

  管你什么理由呢。

  反正在老朱眼里,这都是给自家干活的长工,跟地里的韭菜没多大区别。

  用朱皇帝饭桌上随口说出的话来解释就是“送死的活儿可能没人干,当官的活计还怕没人来?”

  据说当时朱皇帝语气格外的恶劣,但这话却异常的深入人心。

  而眼下,就是衡量这句话正确与否的关键时刻了。

  在府上躲了大半个月的李善长终于躲不住了,呲溜呲溜的被宣到了皇宫之中。

  而刘伯温、杨宪等人,此时早已在等着了。

  互相见礼之后,朱元璋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挑明了今日要商议的大事。

  “咱看了看,眼下大明因为一帮子混账的事儿,致使有些缺人手。”

  “尔等作为朝中重臣,不能光看着,得赶紧想办法才是。”

  “若无人手填充,那这天下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

  “不知各位爱卿有甚好法子?”

  朱皇帝这话一出,李善长等人好悬没当场骂出口。

  娘咧,朱皇帝你要不要听听伱自己说了什么。

  官场变成眼下这模样,好些地方停摆,到底是谁的原因,难道你自己不清楚?

  一句“一帮子混账”这事儿就过去了?

  不过,如今朱皇帝正是杀气腾腾的时候,众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当做没听见某些话,顺着朱皇帝的话头说道。

  “陛下,此次递补,光是候缺的官员已经不足以填补眼下的空缺了,臣的建议是,不妨开次恩科。”

  “如此一来既能招募新晋士子为我大明效力、使我大明蒸蒸日上、凝聚人心,同时也能最快速度填补官场空白。”

  刘伯温不愧是朱皇帝倚重的军师,这点子冒出来的就是要比别人快一截。

  倒不是说这法子多么的惊世骇俗、出类拔萃,而是这厮每次都能比别人快一步,这就是本事了。

  李善长横了刘伯温一眼后,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

  开恩科的事儿,哪怕是他最看不惯的刘伯温提出来的,他也得支持。

  不为别的,他纯粹是为了自己考量。

  他盯上主考之位了。

  要知道,这科举之事,可不仅仅是为国举才那么简单。

  三年一届的科考,乃是无数读书人鲤鱼跃龙门的关键和希望。

  那么作为某一届科考的主考,按照读书人圈子里的规矩,当届主考便是所有考中学子的座师。

  往年或许不起眼,可这次的恩科因为是要填补官场空白的,那么招募数量必然要放宽。

  那可想而知,这么下来,这一批上榜士子的数量会是何等的惊人。

  那么,这等增加自己派系影响力的大好良机,李善长怎么可能放过?

  倒不是说有了这个门生、座师的关系这批士子就真成自己门下走狗了。

  而是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那么按照天地君亲师的关系来看,两者自然而然的亲近了不少。

  那么将来只要稍稍帮上一把,那么这关系自然就愈发亲近了。

  所以,李善长决不能放过这等机会。

  毕竟,自己没拿下的话,看眼下这架势,那岂不是就得被刘基这厮抢走了?

  那这厮无形之中可不得拉拢几百号新晋官员?

  最要紧的是,这一次新晋官员连候缺都不用,上来就会授予实职直接奔赴各地上任。

  所以说,只要这个座师位子到手,立马就能在大明拉出一张遍布各地的大大的关系网来。

  想明白以后,李善长面色一肃,当即拱手道。

  “陛下,臣亦觉着开恩科乃是实打实的良策,臣推举礼部右侍郎郭明义担任本届恩科主考。”

  “为国举才本就是礼部应有之义,郭明义身为礼部右侍郎,职司、能力、品性都为上上之选,正合适不过!”

  李善长这话一说,朱元璋还没答话呢,一旁的杨宪神色一变,立马插话道。

  “陛下,臣有异议,郭大人身为礼部右侍郎固然不错,但在臣看来,仍显得不够。”

  “在臣看来,此次恩科时间紧、任务重,招募人数更是惊人,此事已经不是一个礼部右侍郎足以承担的了。”

  李善长一听杨宪这话,格外的腻歪,歪着头看着杨宪嗤笑道。

  “怎么着,杨右相是觉着一个侍郎不够镇场子的,打算让咱这个丞相出马不成?”

  李善长这话明显是阴阳怪气,可偏生杨宪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冲着上首的朱元璋拱手道。

首节 上一节 10/6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