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19节

  胡大老爷可不觉着自己平日里迟到早退旷工等各种骚操作老朱会不知道。

  无非是这点小事压根没放在老朱心上罢了。

  毕竟胡大老爷确实没个正经职司,他天天去礼部也屁用不顶啊。

  但到了今日里这重要场合,那要是还不好好干,那多少有点不给老朱面子了。

  不给老朱面子,那后果,胡大老爷自觉承受不住。

  所以,这会儿的他,老老实实的站在那儿,好奇的打量着以解缙为首的一应士子。

  说来有趣,这些士子按理来说,都得叫他一声座师来着。

  毕竟今科主考官是自己嘛!

  可实际上,看这些人这模样,怕是知道自己身份以后,一个个都得恨得牙痒痒。

  因此,胡大老爷表示,他就看看,不说话!

  其实,此时不仅是他在看着。

  其他文武大臣也是同样在打量着这批考生。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当年的他们,或许跟眼前的这帮子考生也没什么区别。

  一样的意气风发却又谨小慎微,一样的充满憧憬却又战战兢兢。

  真就仿佛照镜子一般啊!

  不过,所有人都明白,这里的大多数人日后都是要当官的。

  或许会有那么几个异类,明明考取了功名,却丝毫不想在官场厮混。

  扭头就去当了个夫子,安心当个老师什么的。

  这种人,每年都有!

  倒也不能说这种人不行。

  毕竟,别看这种人在野当个夫子既没有品级也没有权势。

  可这种人,但凡能坚持个十几年,那到时候可就真的桃李遍天下了。

  天知道到时候他有多少学生?

  而那些留在朝堂的,也会各有际遇。

  只是,到底谁才是本届科考之中的麒麟儿,最终一遇风云便化龙,成为新的朝堂大佬?

  他们不知道!

  不过,他们很有兴趣看下去。

  拜过朱元璋后,本次殿试的考题也公布了出来,就是论一论禁海令的利弊。

  这个考题说出,考生们都麻了。

  什么情况?

  殿试的考题,居然是考本朝的政令?

  这是策问题啊!

  而且,刚刚陛下言语当中都说了,是“利弊”!

  也就是说,不仅有好处,连坏处也得一起说来着。

  那问题来了,这些东西,谁敢乱说?

  毕竟,谁不知道禁海令是陛下钦定的国策之一。

  这时候哔哔赖赖、大言不惭的说一堆禁海令如何如何不好,这是给陛下添堵来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会想着搏一把。

  毕竟,陛下的心思谁知道?

  说不定陛下就是想着要取消、废黜禁海令,因此才在这殿试之上先吹吹风呢?

  说不定,有了这些以后,到时候陛下下手也方便一些啊。

  但,这也有风险啊。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猜测而已。

  这要是献媚没献成,结果反过来一刀子戳到了陛下心口……

  那到时候鬼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一时间,所有考生坐在属于自己的案几前开始冷汗涔涔的快速思考了起来。

  这题,到底该如何去破呢?

  还有,这种题,怎么特么这么怪啊。

  陛下这是怎么了?

  怎么就染上胡大老爷这怪毛病了?

  您老人家能不能先站出来说一声啊!

  您到底是想废禁海令啊,还是想听大家夸这条政令啊。

  您这不说清楚,我等压根不敢动笔啊。

  大明虽然没有因言获罪这一条,可若是把皇帝得罪狠了,那至少罢官去爵。

  要是严重一点的话,那真就九族消消乐了啊。

  (本章完)

255.第255章 考题一出,众人发麻

  255.

  皇宫,大殿上。

  一应今科考生压力格外的大。

  傻子都知道,今天这题,已经超出原本殿试的意义了。

  他不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才学,同时也影响着将来的仕途啊!

  说白了,这次的考题,明摆着就是要让他们站在官员的角度献言献策了。

  这要是干好了。

  那便是还未出仕,便已经在陛下以及一应朝廷大佬面前露脸。

  如此一来,至少少走几十年弯路。

  不说平步青云吧,那至少以后的仕途绝对比一般人宽松不知道多少。

  但……若是说得不好呢?

  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如果只是言之无物或者文不对题等问题,那大不了罢黜也就是了。

  可若是一不小心在里间弄出了点什么犯忌讳的话,那可真就乐子大了啊。

  陛下会怎么想?

  眼下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一应朝堂大佬们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着你人言轻微?

  不,他们会觉着你脑生反骨!

  这特么就难搞了啊。

  几个出身江南一代的士子,非常隐蔽的对视了一眼,却发现对方同样一脸的难色。

  得!

  看来还是要靠自己啊。

  他们这几个人,看似就是普通的江南士子。

  可实际上,他们很清楚,他们家的田地倒不是很多,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千把亩吧。

  但是,他们几家的财富,那可真是不比一般的豪商巨富家里差啊。

  至于来历,他们其实很小的时候就清楚了。

  他们实际上是海商起家的。

  说白了,他们家从一开始就是在违抗着朱元璋的禁令在干着海贸的事儿。

  没办法啊,谁让这海贸这么挣钱呢。

  大海上可不用交税,更不用像其他商贾一般去打通商路,一路贿赂路上的官员什么的。

  更别提异国番邦兜里那些银光闪闪的小可爱以及黄澄澄的小宝贝了。

  那玩意儿谁不喜欢啊。

  都不用干什么,只要把大明这边一些普普通通的商品经过海路运过去。

  到了那边,就能被一应番邦的贵族、大户疯抢。

  那价格说出来都怕吓着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这几家才有实力花重金从小培养他们。

  资深夫子接到府上一对一授课。

  知名大儒专门为他们讲学!

  这里边固然有一些人情往来,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家给的钱多啊。

  毕竟,老夫子和大儒也是需要衣食住行的。

  他们还有一帮子徒子徒孙和自家亲眷要照顾呢。

首节 上一节 219/4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