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421节

  “那小子一旦上头了,那十天半个月没消息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儿!”

  显然,对于朱元璋来说,自己这些老部下,他简直不要太了解。

  蓝玉这人,作战绝对是勇猛的。

  可这人偏生就喜欢用险!

  但凡他出战,要么大胜要么大败,绝对不存在什么僵持、拉扯之类的玩意儿。

  赢的时候,倒也一切好说,可这输起来,那也是真头疼啊。

  但....大明还真就离不开这莽夫。

  毕竟,他勇也是真的勇啊。

  而就在朱元璋为远征军劳心费神之际,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颖国公傅友德有急件奏报呈上?”

  “嗯?惟学的奏报?他这会儿不应该是在海上麽?”

  朱元璋满心纳闷的从宋利手里接过了这封一看就没少在路上折腾的奏报。

  在确认了封口红漆的紧密之后,朱元璋拿起一旁一把金光闪闪的小刀,一刀破开了原本的蜡封。

  这是一封塞在竹筒里,并用蜡油封口,再打上红漆印记的保密函件。

  这等函件,但凡敢阻拦或者私拆,一律都是死罪。

  因为但凡能用这种手段的,那绝对都是大事。

  朱元璋本能的皱了皱眉头。

  若不是这封奏报过来,他似乎都要忘记颖国公傅友德以及他带领的三千大军了。

  这些人一出海,便开始杳无音讯了。

  毕竟大海上,信息的传播是真的麻烦。

  上一次收到傅友德的奏报,还是一个多月以前傅友德刚刚到达目的地,特意发了封函件保平安的呢。

  而如今再次过去了一个多月,也不知道傅友德那边有什么变化。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从竹筒里掏出了一份卷得格外紧实的绢帛。

  他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便觉着头昏眼花。

  显然,为了尽可能的把事情说清楚,同时又限于这绢帛的空间有限,因此傅友德的这封亲笔奏报,写得那叫一个紧蹙啊。

  反正朱元璋这一眼看过去,那密密麻麻的字直接把他看得眼睛都花了。

  朱元璋直接把这绢帛递给了宋利。

  “宋利你给咱念一念!”

  “咱这眼睛啊,如今是越发看不清这些个东西了!”

  宋利也没多言语,接过这绢帛以后便朗声读了起来。

  “吾皇再上,臣傅友德与三千将士,于万里之外的海波之上叩首。”

  “臣一月前,已经到达了与我大明接壤的安南。”

  “原本臣以为,跟这帮番邦接触,得先揍他们一顿,他们才会知道什么叫天朝上国。”

  “可不曾想,当他们看到臣所乘坐的海船,还有我等天兵的英姿,便直接跪了。”

  “臣已代表陛下收下了对方称臣的国书,到时候返回国内之时一同带回来。”

  “而不仅安南如此,周边其他番邦诸如吕宋等国,同样如此!”

  “臣因为代表大明,便拥有了无上的荣光!”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元璋听到这儿,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啊。

  “哈哈哈哈,看来咱大明天朝上国的名号,这些番邦倒是打听得挺清楚嘛!”

  “宋利,继续念!”

  宋利闻言瞄了一眼下面,顿时一怔,他偷偷看了眼朱元璋后,这才继续念到。

  “臣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到访多个番邦,除了宣扬我大明威名并收下国书之外,同时也在销售船上所带货物。”

  “臣万万没想到,仅仅只是些许普通物事,在这等番邦眼中便是价值千金的神物。”

  “因篇幅有限,臣未能附上详细清单,但仅说一点。”

  “臣所带货物尚有剩余的情况下,已换得金一万余两,银三十万两有余!”

  “啥?”

  “宋利,上面的说的啥?”

  朱元璋直接喊出了声。

  宋利方才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所以,他压根没停顿的直接答道。

  “回皇爷,老奴看了好几遍了,正是一万余两黄金,三十万两银子!”

  “嘶……这特娘的,那些番邦真这么有钱啊!”

  朱元璋这人吧,还就看不得流落在外的孤钱。

  这不让得让他们赶紧有个温暖的家?

  想到这儿,朱元璋都顾不上报告的后续了,直接一挥手。

  “去,急诏惟庸过来!”

第490章 朱元璋:真香!

  宋利着急忙慌的跑出去找人去了。

  若是陛下急诏其他人,或许派个小黄门过去说一声便可。

  可若是胡大老爷,那就真不行了。

  他宋利身为当朝大太监,都得好说歹说,才能把这位胡爷给哄到宫中来。

  若是其他小黄门,怕不是胡大老爷见着就两脚把人踹跑了。

  个把小太监而已,真当胡大老爷打了能有什么问题?

  这不,一听朱元璋急诏,胡大老爷就开始哼哼唧唧不想动。

  还是宋利赌咒发誓说不是要授官,而且悄悄露了点口风,提醒了下海贸的事儿。

  胡大老爷这才不情不愿的起身换了衣服溜蹓跶达的上了马车,直奔宫中而来。

  而在皇宫之中,朱元璋拿着手里这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绢帛,明明看得眼睛生疼。

  可他却格外的开心!

  没人比他更清楚傅友德此次出征的消耗了。

  人员成本这些暂且不论,出征时的钱粮、货物这些是最容易算的。

  可就算是把傅友德他们乘坐的十几艘海船的建造成本都一起算进去,和眼下这手艺一比,那也是赚的啊。

  更何况,傅友德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也就是说,还能捞!

  乖乖!

  这一回可真赚钱啊!

  但现在朱元璋却必须等胡大老爷来了。

  因为他有些把握不住了。

  在此之前,只有胡大老爷一口咬定海贸能挣钱,还是能挣大钱。

  其他人都不相信!

  哪怕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这远洋海贸的计划,可实际上呢,他依旧没怎么放在心上。

  更像是试一试,能成就成,不能成拉到。

  压根没太过放在眼里。

  也正因为这种态度,让朱元璋这会儿感觉格外的茫然啊。

  老话说得好,善财难舍!

  这进了兜的钱,哪里是那么好放弃的?

  而且,这次仅仅只是浅尝辄止的试探就挣了这么多,那以后呢?

  朱元璋一想到以后的美好前景,便觉着胸口一阵火热啊。

  恰在此时,胡大老爷溜溜达达的走了进来。

  “臣胡惟庸,见过陛下!”

  胡惟庸还在规规矩矩的行礼呢,朱元璋就急不可耐的蹿了过去,一把拉着他走到了一旁。

  朱元璋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直接把傅友德的急报往胡大老爷手里一塞。

  “惟庸,你先看看!”

  “而后,你给咱说说,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怎么总觉着不踏实呢?”

  胡惟庸闻言眉头一挑。

  虽然宋利之前便早有提示,可如今看着老朱这模样,胡大老爷还是觉着心头一阵畅快。

  该!

  老子当初说得口干舌燥的,才让你这老登抠抠搜搜的派出了个舰队。

  如今挣着钱了,知道着急了?

首节 上一节 421/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