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441节

  自己还是不适合干这种精细的事儿。

  这种事儿,太特娘的耗费精神了。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心中猛的一动,而后吩咐道。

  “这样,人手我最近就从陛下那儿给你要来。”

  “你呢,一方面好好打磨打磨你那计划,别到时候丟了面子。”

  “另一方面呢,你得好好理一理咱们衙门的各项情况。”

  “毕竟,这洗个探子外出执行任务,最终还是需要番邦外交司在背后支持的。”

  “你总不能到时候探子们在外边好好的,结果咱们这边露馅了吧!”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啊!”

  道衍和尚原本还有些许不以为然来着,可听着听着,他觉着不对了。

  这事儿,似乎还真有可能啊。

  道衍和尚本就是那种深谙人心的毒士。

  他最不相信的,同时也是最想掌握的也是人性。

  在他看来胡大老爷提出的这个可能,但凡不做精密的提防的话,那就是一定会出现的必然结果。

  衙门里的官吏们,若是知道了这事儿,那回去吹一吹,算个啥?

  或者说,但凡有人花点钱、送点啥的话,打听打听衙门里的事儿,怕是不要太简单。

  如果真出现那种前方没问题,结果后方的番邦外交司出问题,导致任务失败的情况,那道衍可就是难辞其咎了。

  想到这儿,道衍和尚坐不住了。

  他急匆匆的跟胡大老爷告辞以后,第一时间直奔衙门而去。

  他得梳理一下如今衙门的人事,同时还得进一步健全衙门的管理制度。

  既然他都有想法行此险着了,那自然就不能以一个普通衙门的规矩来要求那些官吏们了。

  可他没注意的是,胡大老爷看着他那急匆匆离开的背影,笑得格外的鸡贼。

  胡大老爷就是故意的。

  说白了,胡惟庸想来想去,还是觉着赶紧把这个所谓的番邦外交司交到道衍和尚手里,是最好的结局。

  既然那道衍和尚喜欢干这事儿,还半点心里压力没有的各种算计番邦小国,一门心思想着祸乱他国。

  那最好的支持便是把这事儿的管理权直接交到他手上!

  既然你喜欢干,还能干,那就交给你,任由你发挥去。

  至于胡大老爷自己?

  呵呵,看戏、躺平!

  而且嘛,胡大老爷也好奇,自己放出去的这位祸乱了建文朝和永乐朝的大明妖僧,到底能把番邦折腾成什么样子。

  东南亚这边倒还好说,其实折不折腾都是大明盘子里的菜。

  但凡大明不禁海,并且开始发展海军,那么这些周边小国便注定了要纳入大明的范围内。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国际组织、五常之类的玩意儿互相制约。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谁下手最狠,那谁就是说话最管用的。

  而大明,至少在这个时代、在东亚这一块,那就是不惧其他人一起上的那种。

  对于他们,都不需要动什么心思。

  胡大老爷真正希望道衍和尚动心思的地方,在于欧洲。

  上辈子在历史上看着鹰酱全球布武、日不落帝国各种搅屎棍、法棍欧洲独领风骚……

  如今,大明似乎也能按照他们“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

  蛮好!

  胡大老爷这边暂且消停了,可皇宫之中,却不曾消停。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体检,但因为事涉这老朱家,那事情就小不了。

  此时的坤宁宫中,往日里霸道惯了的朱元璋,这会儿却有如个普通人一般,就穿着一身单衣,满脸紧张的坐在床榻上。

  看着眼前马皇后那略显憔悴的脸,朱元璋是心如刀割啊。

  “妹子,你好好调养啊!”

  “咱不气你了!”

  “咱听你的!”

  “你可不能丢下咱不管啊!”

  “没你,咱这日子,过起来还有啥意思啊!”

  马皇后反手握住朱元璋的大手,轻轻地拍了拍,露出些许疲惫的笑容,轻声道。

  “重八,你说的这是些什么浑话!”

  “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这发现了问题,咱慢慢治就是了!”

  “你啊!可莫要说这些浑话了!”

  “你堂堂大明洪武皇帝,岂能因为我一介妇人茶饭不思呢!”

  朱元璋倔犟的摇了摇头。

  “妹子!你可不是什么一介妇人啊!”

  “你是爹当年许配给咱的媳妇儿!”

  “咱俩是拜过堂、成过亲的!”

  “你可不能丢下咱啊!”

  “什么皇帝不皇帝的,难不成我当了皇帝了就不是你相公,不是朱重八了?”

  “咱真的不能没有你,没了你,咱活着就真的没意思了!”

  这一刻,朱元璋的眼圈都湿润了。

  他的话,就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反应!

  没有马皇后,他就只能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而唯独在马皇后面前,他才是朱重八!

  也只有他还是朱重八的时候,他才能有血有肉、真实的活着。

  往常他没注意,可如今看来,他忽略马皇后太多了啊。

  往常都是马皇后各种关心自己。

  如今看来,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啊!

第512章 胡大老爷想要郊游

  第五百一十二章胡大老爷想要郊游

  朱元璋是个很复杂的人。

  他这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太多,他原本压根想不到的东西。

  杀戮、背叛、算计、诋毁……

  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农户家的,从未读过书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最最陌生的。

  可这一路走来,他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去适应。

  或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会羡慕、会敬佩朱元璋最终一路走到了那至高之位的表现。

  或许有些人,还会羡慕、嫉妒然后背着说一大堆的酸话。

  可对于朱元璋自己来说,这一路走来,是荣耀,但更是压力重重的负重前行啊。

  这种压力,从未消退过、从未减小过、从未纾解过!

  它就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压在朱元璋身上,宛若那沉重的大山,就指着某一天彻底把这人压死。

  后世对于朱元璋的各种“黑料”,那可谓是层出不穷。

  可真正的情况是,不仅仅是后世,哪怕在这个年代,朱元璋的各种骂名,那也是不曾断绝过的。

  道理很简单,你老朱都要给人抄家灭族了,难不成还让人家给你说什么好话?

  那自然是有多难听骂多难听啊!

  然后呢?

  朱元璋真听不到?

  朱元璋真不知道他在“官不聊生”这块到底有多狠?

  他当然知道,一切都知道!

  可他知道归知道,他只能忍着。

  因为他是大明洪武皇帝!

  他是大明开国皇帝!

  在他看来,这就是他的责任。

  但这种隐忍,带来的压力、烦躁等等负面情绪,怎么疏导?

  有且只有马皇后能应付!

  别人不敢劝的时候,马皇后劝;

  别人不敢拦的时候,马皇后栏!

首节 上一节 441/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