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503节
“这一点,不是换个皇帝换个朝代或者提升俸禄这些手段能改变的。”
“只要还有人当官,只要还有人掌握权力,那么就会有前仆后继的人不断的找上他们。”
“通过各种手段,美色也好、亲情也罢,甚至师生情谊、同门之谊等等法子来勾搭他们。”
“为的,不过是借着对方手里的权柄,来谋取私利罢了。”
“这是人的天性,人,总是贪心的!”
说到这儿,朱元璋怒了。
“那咱就杀!”
“一千不够杀五千,五千不够杀一万,一万不够杀十万!”
“咱就不信了,这杀到最后,杀不出几个好官儿!”
胡大老爷看着朱元璋这暴怒的模样,心里顿时一个格登。
得!
这老登怕是真的有应激创伤综合征了。
小时候的经历,还是给他留下太多难以磨灭的苦难了。
但胡大老爷不能坐视朱元璋这么蛮干的。
你特娘的这么干下去,那你指不定哪天就把老子给稍待进去啦。
那老子的好日子还过不过了?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直接拱了拱手道。
“陛下,你这法子,没啥用的!”
“恐吓得了一时,恐吓不了多久的!”
“更何况,你这么做的话,整个官员群体会恨死你的。”
“你固然凭借自己无上的威信把官员们压下去了,那你想过你的后辈没有?”
“太子呢?”
“太孙呢?”
“你老朱家以后的子孙呢?”
“他们能有你这等杀伐手段?”
“那到时候,压不住官员的他,能怎么办?”
“陛下,其实你很清楚,要是没有你这等威望,那么官员们联手在一起,是能够架空一个皇帝的。”
“到时候政令出不了这皇宫,那皇帝跟个人形图章有啥区别?”
胡大老爷这番话,直接把朱元璋爷俩都给吓的站了起来。
“你说啥?”
看着对面这爷俩目瞪口呆的模样,胡大老爷却一脸的坦然。
他双手一摊。
“就说臣这样的,也就是没野心,碰上的也是你们这爷俩,这要是换个朝代呢?”
“但凡野心大一点,手段狠辣一点,欺上瞒下而已,又有多难?”
“比方说,先哄着皇帝把锦衣卫以名声不好的原因给弃用了。”
“这样便断了皇帝发现外边情况的渠道。”
“之后,靠着手中的权势和利益,拉拢着一应官员,报喜不报忧。”
“或者说干脆凭空捏造一些东西。”
“那么,这皇帝的喜怒哀乐乃至各种决定,还真会是皇帝自己想要的?”
“那怕都是臣子们糊弄之后的结果了吧!”
“届时,这皇帝,当的还有啥意思?”
胡大老爷这种以自身举例的搞法,无疑是最直观,但却是最震撼人心的。
尤其是他们父子俩一想到朱雄英,便觉着头皮一麻。
以胡大老爷的身份以及朱雄英对于他的信任,真要是胡大老爷按照这路子走一遍,那朱雄英还真就有可能成为胡大老爷手里的玩偶。
那真是想怎么弄怎么弄。
只是,率先反应过来的朱标猛的惊醒了过来。
‘不是说吏治和治贪、反贪的事儿麽?’
‘怎么忽然扯到这上面去了?’
‘事情,真有这么严重?’
第582章 不省心的君臣二人
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省心的君臣二人
不得不说,这一刻,朱元璋和朱标爷俩,是真被胡大老爷所说的话给吓着了。
他俩一个当着皇帝,一个未来必然会当皇帝。
结果这儿有个人,告诉他们,皇帝居然可以被臣子彻底架空,政令出不了皇宫?
甚至看到的、听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别人假造让你知道的。
而当皇帝的,不过是摆在抬上的泥胎木塑而已。
这种感觉,对于这对看起来或许有些不一样,但骨子里同样倔犟、骄傲的父子俩,那是何等的恐怖?
可胡大老爷却一脸的坦然,直视着二人道。
“你们爷俩顺着我这推测走一走,难道有哪儿觉着不对劲麽?”
“但凡那臣子胆子大一点,手段高超一点,锦衣卫废物一点,这岂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元璋沉默了,朱标同样沉默了。
显然,他们也想到了。
这事儿,若是没想到这个可能还好。
可一想到这个可能,他们顺着胡大老爷的想法仅仅只是稍稍一推,便知道这事儿是能做到的。
虽然憋屈,虽然各种不爽。
但……这就是事实。
胡大老爷看着正要说什么的父子俩,笑着道。
“而且,这里头你们认为最不会出问题的锦衣卫,实际上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不可能!”
朱元璋又第一时间蹦出来了。
因为胡大老爷今儿这些话,似乎全都是在冲着他心窝子里捅刀子啊。
怎么都是他的错了?
可胡大老爷却狠狠地撕开了他面前的虚伪美好。
“怎么不可能!”
“锦衣卫是皇室家奴,是最受皇帝信任的人!”
“那么选择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无论是太子也好还是后面的皇帝也罢,那首先得选择自己信任之人,这个没错吧?”
朱元璋和朱标都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看那样子,似乎并没有觉着这事儿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这种暴力监察机构,不选择可靠之人,难不成交到其他人手里不成?
“但你们想过没有?”
“最受信任的,不一定就是能力最强的。”
“这位子,绝对说的上位高权重,可偏生,在皇帝面前毫无尊严。”
“至少我知道的,毛骧的日子就不好过。”
“那么,这人憋屈久了,他就真不想爆发一把?”
“毕竟,在外边,被人捧着当大爷,不比在皇帝面前当狗舒服?”
“关键还是一条随时可能因为替皇帝背锅而去死的老狗?”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朱元璋,那脸色简直跟开了染坊似的。
显然,这话,说的就是他朱元璋了。
因为,他才是真正不拿官员当人看的那种。
连官员都不在乎的他,会在乎这些皇室家奴?
可胡大老爷却笑着说起了另一个可能。
“那么,就不说背叛、起反心的事儿,就说他倒是老老实实地干活了。”
“可继任者呢?”
“皇帝继位以后,或者前任忽然不在了之后,选择继任者,那么必然是自己信任之人。”
“可这继任之人的能力呢?”
“这能力方面怎么保证?”
“或许包括太子在内,所有的皇帝,最终的选择还是挑选忠诚的。”
“至于能力,或许所有人都会想着,慢慢培养就是了。”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