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719节
“其一,咱们该遮掩的遮掩,该断开的断开,甭管作用到底有多大,但终究有那么一丝希望,咱们都不能放过!”
“其次,让那帮子最近准备闹腾的再闹腾得大一点吧!”
“他朱重八不是觉着自个儿开国皇帝厉害得不行麽?”
“咱给他攒个大局,直接把事情给他闹起来,那到时候他也没啥精力管其他地方了。”
“借着这机会,咱们出海的事儿,也得赶紧定下!”
这番交代一出,余者都在皱着眉头思考着。
良久,坐在末尾一位年轻人忽然开口道。
“大哥,我等真要抛去这世世代代积累的基业去那蛮荒之地?”
“咱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
被称作大哥的上首之人闻言苦笑着喟然一叹。
“老七,你以为呢?”
“若不是真到了这等地步,我等何须如此?”
“本来吧,我林家联合其他几个世家,都已经安排好了,让那朱标去死,最后让皇权落在文官子弟手里。”
“可不曾想,如今不仅朱标活得好好的,他老朱家一家居然都延寿了。”
“哼,你觉着朱重八那等斤斤计较之人,真会一点端倪都没发现,他不会报复?”
“说白了,我等是不得不走啊!”
“去了那番邦,我等带着钱粮、人手,那也是一方豪族,甚至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方诸侯。”
“可若是继续在这中原腹地待下去,那等着我等的,必然是身死族灭!”
这番话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是啊!
若不是家族上下都意识到危机来临了,他们何必这么折腾?
之前他们的各个算计其实都挺好的,一切都在按照他们安排的路子再走。
可不知道怎么的,忽然间就变了。
朱标没死,吕氏没能成为续弦,马皇后同样没死不说,朱元璋反倒是延寿了。
尤其是如今朱家这一家几口人那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的模样,摆明了还有几十年好活。
那他们怎么办?
难不成任由这爷俩继续摧残下去?
“大哥,那朱标不是名声挺好的麽?”
“若是他上位了,对我等的逼迫是不是就没那么厉害了?”
老七似是多少有些不甘心,干脆又问出了个问题。
想想其实也理解。
此时可没有什么出国热,在所有汉家儿郎心中,我中原才是妥妥的天朝上国,就是能吊打一切。
尔等连个知书达理的人都没有的番邦,就特么一群蛮夷而已。
去这种地方生活,那不妥妥受罪麽。
可老大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朱标?”
“那小子,可比他爹厉害多了!”
“他才是真正的杀星啊!”
第831章 胡大老爷成了风向标
第八百三十一章胡大老爷成了风向标
对于世家之人来说,他们的家族传承当中,记录着太多大逆不道的东西了。
侍奉过的帝王的性情、话语、做派,以及家中长辈对于这位帝王的分析……
这些东西可都是世家的底蕴。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跟普通民众一般把皇帝看得多神圣,把皇室看得多崇高。
在他们看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说白了,那就是个实力最强的家族头头而已。
但也正因为他们对于皇权、对于皇帝的不屑,所以他们没少在皇帝身上动心思。
毕竟,目标大、危险高,同样也意味着收益高啊!
但凡能在某个皇帝手里支棱起来,或者干脆把某个皇帝给弄成了垂拱而治,那某个家族绝对能一举兴旺百年。
这收益,谁不眼馋?
可……收益高的同时,危险同样也不小。
这不,眼下林家就是如此了。
他们乃是闽南人,乃是世人尊称九牧林的林家。
作为自唐代开始一路传承而来的世家大族,当初的林家九房,如今早已在整个南方开枝散叶。
在当地经营多年,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久而久之自然会有些该有不该有的心思。
又恰好其他家族同样有些心思在,那凑在一起,可不就闹腾起来了?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
他们之前能闹出偌大的动静并且显得处处有人,那是因为九牧林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已然如同老树根一般千头万绪,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但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当朱元璋要找他们麻烦的时候,那便是随便一出手就能找到一条藤蔓,而后一路顺藤摸瓜就能找到他们所有人。
这不,之前他们算计朱元璋的时候有多嚣张,这会儿就有多狼狈。
此时他们想的,已经不是多大多大的收获,而是如何断尾求生了。
“大哥,真走到这一步了麽?”
“咱家若是全都走,那可不是什么小动作,真走得了麽?”
从头到尾不曾发言的坐在左首第一位的中年男子,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
而坐在上首的大哥,环视周遭一眼后,不自觉的放低了些声音道。
“我有个小道消息,不一定保真,但多少可以给你们提个醒。”
“那就是,胡惟庸在屯粮、存钱,似乎也有朝外走的意思。”
“啥?胡惟庸也要走?”
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简直没法相信这消息居然是真的。
可上首的大哥却沉默的点点头。
这下众人都不说话了,颓然的坐在椅子上案子思量着大哥方才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
虽然他们大哥口口声声说这消息不保真,是小道消息。
可他们都知道无风不起浪的道理。
既然他们大哥都说听到消息了,那十有八九那便是胡家那边确确实实有大动作了。
可……那是胡家啊!
对于林家兄弟来说,谁家离开大明都不觉着意外,但惟独胡家,他们是真觉着意外。
要知道,如今的胡家,人不多,就那么几个人。
可偏生就这么几个人,个个都是一等一的身份。
未来的皇后就不说了,哪怕唯一的胡家二代,如今也是天家驸马!
这样的人家,居然还要暗戳戳的准备朝外走?
这是多不看好大明啊!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林氏兄弟再无半点觉着自家朝外走有什么不对的了。
既然连胡家这一等一的尊贵人家都觉着大明不靠谱要走了,那何况他们?
“其实这消息,来得很意外!”
“胡家如今并没有着手安排这些事情,只不过他们有些动作,在我看来太过眼熟了。”
“毕竟,咱家最近这一年其实也在为这事儿安排来着!”
“他现在干的那些事儿,咱都干过!”
“屯粮、招人,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要准备等等,这些事儿,咱们一直在干。”
“可老夫一直弄不懂的是,胡惟庸到底在怕什么?”
“他如今无官一身轻,就一个太子太师的虚衔在身上,既无权也无责,下一代更是早早的就跟皇家绑在一起不用操心了。”
“那么,唯独就一个解释,那便是他觉着只要继续在大明待下去,哪怕是他这样的人,也会遭难,所以他才要走!”
“你们可知,当老夫想通这一点时是何等的惊惶和夜不能寐?”
“那可是明哲保身的胡惟庸啊!”
“他都如此,我等呢?”
这话算是说到众人的心坎里了。
他们方才就是这样的想法。
是啊!
胡大老爷的明哲保身早已名声在外了。
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他是真的一心就想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其他外物压根没放在心里。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