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754节

  “不仅开始在奏折当中语焉不详试图蒙混过关,甚至有的人还开始勾搭起了御史,就想着在咱这儿糊弄过去!”

  “哼,咱岂能让他们就此糊弄了?”

  “于是,咱不仅弄出了锦衣卫和检校,还跟他们杠上了。”

  “每一本奏折,咱都要细细查看,里头但凡有写得不清不楚不明白的,咱都要问个明明白白。”

  “所以,咱跟他们杠上了。”

  “而这一咬牙,便坚持到了现在!”

  “咱其实都已经习惯了!”

  胡大老爷听到这儿感觉不对了。

  也顾不上其他的了,陡然间开口道。

  “那陛下如今好不容易脱离樊笼,为何不休息呢?”

  “如今有太子继位,可没人逼着你再去处理政务了啊!”

  朱标显然在意的也是这点,不由得直接看向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嘿嘿一笑:“因为咱就会这个!”

  “咱不想闲着!”

第873章 胡大老爷建议的试验区

  第八百七十三章胡大老爷建议的试验区

  听到最后朱元璋给出的这理由,胡大老爷和朱标多少都有些无语。

  还真有人拿处理政务当兴趣爱好啊。

  这特么什么奇葩爱好?

  眼见着这二人一脸不敢相信的模样,朱元璋两手一摊。

  “咋了?”

  “咱这辈子其实就两个本事,一个是起家的时候学的冲锋陷阵、领军作战。”

  “另一个就是这二十年来越来越拿手的处理政务。”

  “呐,咱退位了,又不想闲着,那岂不是只有处理政务这一个本事能继续了?”

  “咱总不能领兵打仗去吧?”

  “打谁啊!?”

  朱元璋这解释,还真就让胡大老爷和朱标都无语凝噎了。

  这解释,还特么不如不解释呢。

  你怎么就不能跟普通人一样,偷偷懒、休息一二,非得干点什么事业出来呢?

  朱元璋眼见着二人都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这才转头看向胡大老爷道。

  “惟庸,你想问的问题,咱已经掏心掏肺的给你答复了,你这会儿能说说咱之前问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吧?”

  “到底啥叫试验区?”

  “你为啥让标儿弄这个?”

  胡大老爷听朱元璋这么一说,这才想起来。

  自己还欠朱元璋一个解释呢。

  好在这事儿也不复杂,干脆直接了当的答道。

  “所谓试验区,取的乃是国政先行试验一意!”

  “我之前说过,无论这国策是怎么出台的,终究都是朝堂君臣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可这新政到底能不能适合大明,施行之后会不会暴露出什么原本没想到的问题,这都是未知的。”

  “若是以往,那自然是不管不顾的一道圣旨一个政令下去,管你行不行都要执行。”

  “甚至若是有什么问题出现了,当地官员为了捂盖子,都压根不会暴露到朝堂上来。”

  “或者说,哪怕闹大了,闹到朝堂上来了,若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那为了维护朝廷的体面,同样也会被遮掩过去!”

  朱元璋爷俩闻言一脸郑重的点点头。

  显然,这种情况,他们爷俩碰到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而事实上,正如胡大老爷所说的那样,都是这么糊弄过去的。

  可胡大老爷两手一摊,笑着道。

  “既然知道这问题,那咱就得想办法解决啊!”

  “集思广益或许是个不错的思路,但仅仅这样不够。”

  “因为集思广益也没法保证来的都是有用之人,或者说,没法保证人们能提出堪用的意见来。”

  “毕竟,这官员之间也是有交际有来往的,面对着自己顶头上司或者亲朋好友提出的某个政令,为啥要去说点什么意见得罪人呢?”

  “又或者反过来说,有得罪过自己的人提出的政令,那是不是又能管他好不好的,都要鸡蛋里挑骨头的反驳几句?”

  “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名字,便是叫党争!”

  本来还听得眉头紧皱的老朱家爷俩,一听‘党争’这名字,顿时一脸的恶心。

  无他!

  他们俩哪怕从史书上都已经看够了各种‘党争’的恶果了。

  但凡当皇帝的,就没有不恶心这个的。

  尤其是之前的大宋,那延绵百年高潮迭起各种手段齐出的党争,硬生生把大宋的气数给一点点的葬送掉了,这对于他们爷俩可是一个天大的警示。

  因此,胡大老爷一提这个,他们顿时就把这所谓的‘集思广益’的办法给抛到一旁了。

  哪怕之前他们爷俩还觉着这法子挺好的来着。

  不过胡大老爷这会儿也没去跟他们辩驳这法子的可取之处。

  现在说什么都是虚的。

  等到朱元璋退位了,将来到自己的封地上开始担任首相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开会俩字的精髓所在了。

  而胡大老爷则继续说起了试验区的事儿。

  “既然集思广益的法子有弊端,那么试验区就愈发的有必要了。”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试验区,乃是选择一县之地,而后把原本要推行全国的新政,先在这儿施行个一两年。”

  “当然了,不仅仅是在这儿试一试,试验区最主要的目的,乃是用于观察。”

  “因为这试验区乃是由天子、朝堂直接管辖的所在,甚至就在京城周边,那无疑朝廷的力量是最容易触及的。”

  “而这一点,便方便了天子以及朝堂尽可能的把触角伸过去。”

  “试验区不仅县衙的情况天子了然于心,甚至民间某一个农户在新政施行之后的变化,天子同样心中有数。”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天子真正具体、清楚的看到,这新政到底是不是利国利民之策。”

  “又或者说,新政原本的目的到底能不能达到,在试验区施行个一两年,看看民间的具体情况,便清清楚楚了。”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也是志得意满的拍了拍手。

  “瞧!到了这时候,这新政是不是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可谓是掌中观纹、一目了然啊。”

  “这不就方便天子进行调整了?”

  “这不比新政施行全国之后再去费尽力气勘察方便?”

  “同时,反正就在试验区施行了个一两年而已,这风声哪怕传出去了一些,影响也不是很大。”

  “那么,压根影响不到天子、朝堂的威严不说,还能尽可能的尽善尽美!”

  “这不比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脑袋一拍就做决定,要好得多?”

  胡大老爷话说到这儿,便已经解释完毕了。

  可朱元璋爷俩却不约而同的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胡大老爷说的固然在理,似乎这事儿不这么干简直天理不容似的。

  可对于朱元璋爷俩来说,他们要考虑的就太多了。

  这事儿究竟能不能干?

  如果真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是不是有什么坏处眼下还没发现?

  若是真设立了一个试验区的话,那么官员品级如何安排,所谓的直达民间乃至农户家里的监察手段又如何安排?

  既然此地如此重要,那么怎么保证收集的情况都是真实的?

  这里头,太多需要他们爷俩考虑的事情了。

第874章 给朱元璋安排点事情

  第八百七十四章给朱元璋安排点事情

  看着激烈讨论着‘试验区究竟该用一县之地还是一州之地’的老朱家爷俩。

  胡大老爷捧着手里略带烫手的茶杯笑得跟个老狐狸似的。

  吵吧!

  闹吧!

  不吵不闹这事儿怎么能够辨明白呢?

  不争个你来我往,怎么能够把事情彻底看清楚呢?

  说白了,不这么在争吵当中让他们爷俩自己去发现里头的好处、弄明白里头的弯弯绕,难不成以后一直等着胡大老爷给他们喂饭?

  这天下,终究还是老朱家的天下。

  若他们爷俩自己都不肯努力、不肯下力气了,难道还能指望胡大老爷这个懒鬼替他们下死力气?

首节 上一节 754/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