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84节
这一闹,更是直接把李善长和胡惟庸原本两个淮西重臣给直接弄得老死不相往来了。
可…那又如何?
甚至,可以说,这本就是他的目的!
他是乐见其成的!
但如今不行了!
胡馨月要成为他的儿媳妇,成为太子朱标的续弦、太子妃,将来更是要成为一国之母、皇后。
那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胡馨月还背负这么一个污点?
胡馨月的相貌、身段、人品、心性、学识各个方面如今都已经让他和马皇后满意了,那剩下的这点小问题,也必须解决了。
他家胖儿子要娶媳妇儿,那就不能有一点问题。
至于说怎么解决这问题?
呵呵,朱元璋有一个本事。
那便是,他极其擅长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说白了,这事儿他一定要干,还要干好,但他懒得自己去弄,那就干脆找到源头。
把源头解决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简单!
粗暴!
但是管用啊!
当即,朱元璋便吩咐宋利去叫李善长去了。
没错,这就是朱元璋琢磨出来的办法。
这事儿你退婚惹出来的,那你给咱解决了。
很不讲理!
但……李善长有拒绝的资格吗?
至于说另一方,胡惟庸那里。
朱元璋这会儿压根就懒得搭理。
在他看来,咱选你侄女儿当太子妃,你还能拒绝不成?
这特娘的可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坯子,将来要成为一国之母的。
傻子才不同意呢。
所以,就剩下李善长这边了。
等到李善长快马加鞭的小跑着赶来以后,面对着朱元璋劈头盖脸的一句。
“善长,当初你侄儿退婚的事儿到底是怎么个内情来着?给咱说说!”
听到这话,李善长彻底懵逼了。
不是!
你虽然是皇帝,可你这着急忙慌的把我找来,就为了问我侄子退婚的事儿?
而且,内情?
这里边能有什么内情?
不是你暗示我退婚,并且跟胡惟庸翻脸的嘛?
看着李善长那一脸懵逼的模样,朱元璋坦然的很。
当臣子的,可不就得给咱背锅、擦屁股嘛,不然咱给你的俸禄不是白给了?
当即,朱元璋清了清喉咙,轻声道:“皇后最近不是办了个宴会嘛。”
“这宴会上,她寻摸来寻摸去,无意间发现,胡惟庸家那侄女人品、学识、相貌啥的都挺不错的。”
“她跟咱一合计,说这丫头给标儿当个续弦,成为咱东宫太子妃貌似挺不错的。”
“咱想来想去,也觉着挺好。”
“这不,就找你来问问。”
“当初你那侄子跟惟庸家侄女可是订过婚的,之后这稀里糊涂的退婚了,内里到底咋回事儿啊?”
听着朱元璋这“臭不要脸”的一番话,李善长的脸都绿了。
不是!
我按你的指示,退婚、跟胡惟庸断交,已经在应天府和淮西勋贵里臭名远扬一回了。
眼下你这意思,是让我再想个法子把这退婚的锅从胡馨月身上抢过来背在自己身上?
这要是这么说,当初我不是白退婚了嘛?
合着弄来弄去,你屁事儿没干,胡惟庸的侄女要当太子妃了,就我家侄儿连个媳妇儿都没有不说,还即将背上骂名?
里里外外,就我老李家亏了?
李善长真就是越想越气啊。
可当他抬头看着朱元璋那面目表情的老脸,还有那双淡漠、无情的眸子时,他心中刚刚升起的那股子愤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差点忘了,这可是朱重八啊!
那个刀下从不留人,敢杀就敢埋的朱重八。
这要是真把这个煞星得罪了,这老李家恐怕就没有以后了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善长吞了口唾沫,结结巴巴的小声说道。
“陛下,之前城里有些流言蜚语,说是我那侄儿李佑上门找胡惟庸家的侄女退婚,其实是传错了。”
“此事的真实情况是,我家那侄儿顽劣不堪、为人纨绔,所以胡惟庸带着他那侄女来我府上退的婚。”
“这便是我家那侄儿婚事的内情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意,点点头道。
“这样啊!那这事儿不能瞒着啊!”
“不能耽误了胡惟庸家那姑娘的婚事啊!”
“善长,你懂吧!”
李善长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苦涩的点了点头。
“臣懂!”
................
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
晌午,经过跟妖精生死相搏,又美美的吃了个午饭以后,胡惟庸终于神清气爽的自小院里走了出来。
感受着晒在身上暖暖的春日,胡惟庸飒然一笑。
“这才叫过日子嘛!”
回头看了看街角的小院,胡惟庸满意的咂了咂嘴。
这小地方,委实就是自己的一方小乐园了。
不说其他,单说每次到了这里都能轻松高乐一番,就不枉自己花钱花精力置办这么个地方,并把如诗安置在这里了。
而且,如诗这女人,跟府上那些女人还不一样。
因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真就把自己当做一个颇有家资、尚无功名的老学子看待了。
或许,在如诗眼里,自己这么个明明年近五十,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多四十模样的老帅哥。
只要这届科举功名到位,那绝对是一等一的良配吧。
也正因为这样的认知,导致如诗在伺候他的时候,那叫一个热情啊。
关键是,没有身份的拘束,如诗那些个点子简直是层出不穷。
可府上的那几个呢?
她们固然也想着争宠、献媚。
但终究身份有别,胆子放不开啊。
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着挨打,不像如诗,本身底子就好,还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能打得有来有回。
这就有意思了啊。
就冲着这点,都没白花这点钱和这点心思。
毕竟,他胡大老爷,色的那叫一个明明白白。
抬头再次看了看日头,胡惟庸想着反正也迟到了,干脆溜达着上班去。
背着手溜溜达达来到礼部,本来胡惟庸打算直奔自己那小院继续开始摸鱼来着。
不曾想,还没走到小院呢,就听到一旁的职房里,几个小吏在那儿嘀咕。
“诶,你们听说了嘛,咱们那位胡大人家的侄女儿退婚的事儿,居然又出幺蛾子了!”
“啊?又出幺蛾子?能出什么幺蛾子?不是李相带着他那侄儿上门退婚了嘛?难不成反悔了?”
胡惟庸一听自己的名字,顿时停下了脚步,左右看了眼后悄咪咪的往一旁的角落里移了几步。
不得不说,这话题,还真引起他的兴趣了。
他也想知道,明明都已经过去的事儿了,怎么又起波澜了。
而且貌似还是新花样?
细嗦!
咱老胡还真挺感兴趣的!
好在,感兴趣的可不仅仅是胡大老爷,职房内消息没那么灵通的小吏同样对胡大老爷这些大人物的八卦消息感兴趣。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