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849节
而别人呢,孩子还没开始进学、上考呢,这就连之后东山再起的事情都琢磨好了。
也难怪人能当官儿呢。
王师傅听到这儿,也是连连点头。
显然,这番话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他不怕自己当不了吏员,这吏员当得了就当,当不了他实际上也不是日子过不下去。
可他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啊。
自家孩子要是能继承自己的手艺,甚至能发扬光大,那自然是最好的。
可若是没这份天资呢?
那若是能读书考个官儿当当,那也是不错出路啊。
多个选择,这比什么都好!
想到这儿,王师傅心头一阵火热啊。
他冲着郑秀才抱拳深深一揖。
“郑秀才,某多谢你答疑解惑!”
“你这一番话,对某来说,太重要了!”
“某如今倒是知道了,这华夏国,某得去!”
“不为别的,哪怕是去继续当个木匠都好啊!”
“至少如此一来,某就不用担心某的孩子不适合当木匠咋办了。”
“当不了木匠就去读书、识字,将来当官儿也行啊!”
“哦,对了,郑秀才,那某再问问,这华夏国既然连户籍之间的差别都给抹平了,那是不是这官吏之间的差距也给抹平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吏员岂不是就得一辈子当个吏员?”
“那是不死后有些没出息啊?”
王师傅这就是典型的得陇望蜀了。
这吏员还没考上呢,这就是开始关心前途问题了。
可郑秀才却觉着理所当然。
这人呐,官场内和官场外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
只要进了这个圈子,哪怕才半只脚踏进来,那就得跟普通人想的不一样。
你不想远一点,那到时候被人坑死了,或者自己走路掉沟里了,真就是哭都没得哭。
当然了,王师傅这儿更多的还不能叫计谋深远,只能叫有些许想法。
第987章 官吏考核之间的各种猫腻
第九百八十七章官吏考核之间的各种猫腻
郑秀才笑着对王师傅摆了摆手。
“王师傅,莫要如此客气。”
“郑某吃了你的酒菜,还收了你的烧鸡,这总得让你挣回票钱吧?”
“不然的话,以后若是再想占你王师傅的便宜,那怕是就没机会了哦。”
“这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郑某还是知道的。”
王师傅听到这,也是感慨着赶紧哈哈笑两声,拍着胸口表示以后有空了常聚。
但心里却在感叹,这进了衙门以后,郑秀才倒是学了不少为人处世的本事啊。
看似玩笑一般的话,既拉近了某,还把气氛也给搞热了。
做到这些不难,可这么轻描淡写且丝滑的做到这一切,那可就不简单了啊。
王师傅深深的看了郑秀才一眼,却发现,此时对方虽然脸上满是笑意,可一双眼睛里头,却只有审视和冷静。
王师傅当即心中一个激灵,而后举起酒杯冲着对方遥遥一敬。
那边的郑秀才同样也是被王师傅一惊,差点漏了馅,赶紧同样举起酒杯遥遥示意了一下。
二人这也算是心照不宣了。
都是心里明白的聪明人,自然知道对方藏拙的道理。
那么遇着这种事儿,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
“好了,诸位乐也乐完了,那郑某可就得继续给王师傅讲东西了。”
“毕竟,这酒菜可都下肚了,这要是让郑某退货,这郑某今日回去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郑秀才这话,没人接。
毕竟,他开玩笑自嘲没关系,你要是接了这话头,那就有点不识好歹了。
怎么着?
你还真想让人家退货啊?
等到众人安静下来,郑秀才这才继续讲道。
“提到方才王师傅所问的官员和吏员的问题,那郑某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这胡大老爷不愧是正正经经在官场打了个通关的人。”
“他这是吃过见过体会太深,才能琢磨出如此惊人的政策来。”
“华夏国的官吏政策,官和吏是完全分开的。”
“这一点是肯定的!”
“但,这个分开,可不是像咱们大明这般,当了吏员你家子子孙孙都要当吏员。”
“更不是像大明一样,吏员就只能是吏员!”
“在华夏国,官和吏,都是要考的,不过吏员的要求低一些,考起来也容易一些,岗位也多一些就是了。”
“但吏员,工作满三年以后,都可以继续报考官员的。”
“也就是说,好比你王师傅,你现在只是个识字之人,你只能考吏员。”
“可你当了三年吏员之后,利用这三年时间不断学习,然后你觉着自己本事够了,那你就可以报名去考官员了。”
“只要当年有官员招考,那么你去报名不仅不会被阻拦,还会优先录用!”
“啊?优先录用?这是为何啊?郑秀才!”
问出这话的,是坐在郑秀才另一边的一位酒友。
此人同样也是街坊。
只不过面对这人,郑秀才可就没了刚才面对王师傅那么好的态度了。
“优先录用不是正常的麽?”
“人当了三年吏员,那比起一般人,至少在办事流程上都要熟悉不少吧?”
“这只要考上了,那比起其他一同考上的,肯定是这人能更快的上手工作啊!”
“这难道还不够?”
此言一出,那发问之人,立马低头不说话了。
得!
这理由还真就充足的很!
“郑秀才,那既如此的话,为何要做满三年才能报考呢?”
“就不能第二年就报考?”
王师傅发问,那郑秀才的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至少这笑容立马就堆起来了。
“哎哟,我的王师傅唉,你这是站在你这一方看,觉着为难。”
“可你若是站在华夏国,站在那位胡大老爷一方看,那你想想就知道了啊。”
“若是刚进来就允许报考,那这人还有多少心思干活?”
“那不得天天回家头悬梁锥刺股?”
“那这是招个吏员还是招了个大爷呢?”
“关键是,人招来不仅不干活,俸禄拿了不说还要回家读书,这种情况下,你不定个三年时间,那不是闹麽?!”
“王师傅,你扪心自问,若是让你当上吏员了,要是不给你三年期限,你会不会立马找个老师埋头苦读?”
王师傅苦笑着重重一点头。
这没什么好遮掩的。
这本就是人之常情嘛!
见王师傅承认了,郑秀才忽然嘿嘿一笑,冲着众人挑了挑眉头。
“而且,这里头还有其他一个意思,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
“啥?郑秀才你不妨直说吧,咱们这些个大老粗哪里比得上你啊!”
“对对对,郑秀才,赶紧说,莫非要我等也给你弄点酒菜?”
郑秀才一听这话赶紧连连白首。
“不用不用,某这点都吃不完呢,哪里还要?”
“郑某啊,其实就是提醒你们注意一点。”
“那就是,允许报考吏员之人,不一定能报考官员;可能够报考官员之人,那是绝对可以报考吏员的!”
“若是没有这三年工作时间阻拦,你们说,会不会有一大堆跟郑某一般的读书人,先考个吏员混点俸禄、混点资历,然后年年就去考去。”
“考上了自然万事大吉,可这考不上,咱也不怕啊,咱有俸禄有工作啊,怕啥?”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得!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