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52节

  “爹,你没事吧!”朱标眼见情况不对,急忙道:“宣太医!”

  “不用!”朱元璋强撑着一口气拒绝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眼下最重要的是看看有无解决办法。

  朱祁钰朱祁镇,朱祁镇还被后世称之为叫门天子。

  他默默念着两人的名字,心中念着高瞻祁见佑,推算着大致的时间。

  至此时也不过五代人的时间,这大明还真是千疮百孔.

  他只能将希望放在评论区,看有无解决的方案。

  粮食、保暖之物。

  《最后的小冰河期结束是在1980年》

  《我六零后小时候,我们上海小河上有冰,没事上去走过,不过很危险。》

  《1980以前是真冷,在东北出门不戴绵帽子,耳朵都冻掉,1980后,中央电视台上有专家说,明清小冰河结束了!》

  《九几年四川田里面都是冰现在没有了》

  《我表哥84年的,他说小时候池塘冬天结冰,有一两寸厚,可以在上面跑跳,湖南人,我就只见到很薄的冰,手指挫下就碎了》

  《我80后小时候在安徽老家几乎每个小孩子手脚都会长冻疮》

  《看红楼梦就奇怪金陵一带怎么会有大雪,原来是小冰河期》

  一众大臣望着天幕的现身说法,猜测后世极可能处在一个温暖期。

  朱元璋目不转睛,可依旧没找到任何有用的建议,后世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吗?

  《小冰河期的各种描述,主要来源各地的县志和地方志文献。我可以打包票,告诉大家这种造假是很难的》

  《各地描述一致,根本不可能造假,可信度极高》

  《明末海南儋州都下雪了,不能想象长三角会降到多少度。》

  儋州都下雪了

  朱标心中胆寒,那可是儋州!!!

  不消说大明众人胆寒,大唐长安城的一众人皆是寒毛炸起。

  身处贞观年间的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儋州会下雪!

  儋州,酷暑难耐的儋州都下雪了,那其他地方得冷到什么程度。

  那更别说在北边的长安呢?洛阳呢?

第42章 宋朝的经济为什么这么繁荣

  贞观年间,长安城太极殿前。

  李世民闭目自顾自推演着,唐末也是小冰河期。

  这种死局一眼就能看得明白,应该是无解的了。

  首先是人口,一个王朝由弱到强,伴随着的必是人口的快速膨胀,其人口极限就是该国粮食供应的极限。

  所以当小冰河区降临,导致降雨量变少,从而导致粮食歉收时。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的问题。

  因为人口已经到了粮食供应的极限,所以当农作物歉收时,必然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导致无数人饿死。

  而且到那时的人均土地拥有情况肯定远不如今,一个是人口的快速膨胀稀释了人均土地拥有量,另一个就是土地兼并会导致土地大量集中到少数人手上,且情况会极其严重。

  土地兼并再碰上小冰河区,矛盾就会被迅速激化,各地流民四起,这帮人为了生存,定会劫掠各地。

  所以想要解这一死局,首要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的问题,而粮食的增产极难极难,唯一的途径恐怕只有天幕中提及到的高产农作物。

  其次是极端气候情况,寒冷的天气会冻死无数人,这种情况可能更无解。

  “陛下可曾记得天幕提及的蜂窝煤和烟囱?”房玄龄突然说道。

  “蜂窝煤?”李世民皱眉。

  “对,有无可能使用这煤炭代替木炭取暖?”房玄龄琢磨着,粮食问题他是无能为力解决了,鬼知道那所谓的红薯在哪里。那么在面对寒冷情况下,煤炭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替代木炭柴火的解了。

  这一点还是在天幕提什么化炭中毒的时候评论区有提到过,后世调侃的是在屋内烧煤没安装烟囱。

  煤确实能燃烧,也有部分地区贫苦人家使用这种黑乎乎的东西代替柴火,只是并不怎么好用罢了。

  “或许是个方向!”李世民思索了一下说道,然后命人取来相关评论记录。

  很快就奉上相关的记录,李世民一目十行,最终目光锁定在那句评论上。

  一众大臣都抻着脖子望着李世民,房玄龄心也随着陛下皱起的眉毛而悬着。

  “.后来到了中原地区看到有些烧蜂窝煤的煤炉没有烟囱,直接在屋子里燃烧排气,我第一次看到时就想不会一氧化碳中毒吗?结果几年下来听到好多起[捂脸]”

  还真的是,后世竟然使用煤炭替代了柴火,那想必就一定有煤炭的改良之法。

  李世民眼神一亮,这是惊喜!

  不不不,不能单靠天幕,如若天幕不提及呢?难道就不去改良煤炭了吗?

  “好好好!”思索已定的李世民爽朗笑着,对房玄龄道:“房卿当居大功啊!”

  房玄龄不敢居功,推说是天幕的功劳。

  房玄龄说得也是对的,但也要多亏他的提醒,此时李世民要琢磨的是让谁去干这一件事,段纶?

  天幕又切换。

  【宋朝的经济为什么这么繁荣?#宋朝#土地兼并】

  【宋朝的商业为什么这么繁荣?因为他农业税收不上来啊,就只能拿商业税来顶了。】

  【这点倒是和我们现在社会有点类似,不过区别是:一个是主动取消农业税的,一个是真的收不上来】

  【正常的情况下,新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土地资源再分配的过程,旧地主被消灭、新的地主登台】

  【由于一切都是万象更新,所以新一轮的土地建并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完成】

  【但是宋朝是非常温和的进行了权力的交接,所以当赵匡胤接手后周的同时,也就接手了后周的官僚体系】

  【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政权合法性,赵匡胤就要保留这些旧官僚们已经兼并的土地,甚至还要多给一些,这样一搞土地几乎就都到了宋代士绅和地主家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知道,任何一个时代想要从权贵手里面收税,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这一点雍正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为你能够给予的利益值得大家跟着你干活】

  【所以宋朝也就成了唯一一个在开国之初,就明确把不限制土地兼的朝代】

  贞观年间,长安城。

  “天幕中的后世取消了农业税?”一众大臣议论纷纷,不敢置信。

  这个消息无疑是颗重磅炸弹,炸得众人晕头转向。

  “不可能,没有农业税那朝廷税收从何而来?”

  “朝廷的开支如何维持?”

  “那么庞大的军队、军备费用从何而来?”

  “那么大范围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

  一连四问问得人哑口无言,特别是最后一个,那可是他们心心念着的,那种连农村、山里都铺设过的马路比朱雀大街都干净,让人眼红到嫉妒!

  “难道是商业税?”有人迟疑道。

  “商业税能多到取消农业税?”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不说他们啊,就是李世民都惊骇不已啊,那么庞大的农业税,取消了

  是真的吗?

  可天幕何时说过假的?

  虽然他们有时会疯疯癫癫,但一些基本的信息应该是不会假传的。

  一众文武百官虽说咄咄逼人,但看其阴晴不定的脸色,显然也只是受冲击不小!

  而一想到天幕倒从未有过失信行为则又是一阵迟疑不定。

  洪武年间,金陵城武英殿前。

  朱元璋已经默默收起了心情,作为白手起家打下偌大帝国的人岂会被那么遥远的困难击倒,只要咱还在肯定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天幕存在一天就有机会!

  此时骤然听闻后世取消了农业税,头脑轰地一下懵了,而后反应过来后世心生骇意,要知道那可是养活了十几亿人的粮食啊

  这里面光是每年的税收收上来的粮食恐怕都是难以想象的庞大财源

  “谁来打我一巴掌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有文官喃喃道。

  “这真的不是梦吗?”

  “呼!”

  “呼!”

  “呼!”朱标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但语气中还是带着些颤音:“爹,天幕中的后世恐怕有其他的税收来源,而且其收入要比农业税要多很多,才会决定取消了农业税。”

  “否则.”

  朱元璋眼神一凝,脸上露出了惊诧之色。

  胡惟庸、汪广洋、宋濂等一众老臣听闻了朱标的分析,瞬间头皮像炸开一样发麻,惊愕地瞪大了双眼,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不会吧?

  可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了。

  要知道税收乃国之大事,绝不是轻易说取消就取消的,这一定是深思熟虑过后决定。

  那多得多又是多多少?各自占总税收比例是多少?七三开?八二开?

  “不不不,就算是八二开,咱也舍不得取消农业税啊!”朱元璋心中自言自语。

首节 上一节 5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下一篇: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