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

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 第144节

  故而,高顺心中打定主意这场仗要打得漂亮,如此才能回报李昭的信赖。

  高顺的进军速度极快,这也是继承了李昭的一向作风。

  三万大军出陈仓,过散关,而后顺着西汉水,宛如神兵天降一般地抵达了汉中的西大门阳平关。

  这直接把阳平关的守军吓了一跳,立马慌慌张张地做起来防备。

  “高将军,可要出奇制胜,让末将率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樊稠请命道,他想直接趁对方准备不足,直接进攻阳平关。

  高顺立马摇摇头道:“不可,我军急行而来,士卒疲惫,贸然进攻,以疲惫之师攻城,怕是占不到什么便宜,反倒是白白损失兵力。”

  高顺十分谨慎,樊稠听高顺这么说,也就作罢。

  高顺观察了一番阳平关,见阳平关雄伟险峻,一看就是难啃的骨头。

  “今日就先安营扎寨,打造攻城器械,休整一番再试试此关虚实。”高顺道。

  高顺也不着急,他记得李昭在他临走前,特意交代他不必着急,应当徐徐图之。

  高顺知道自己的主公另有打算,故而便如此照做。

  众将听到高顺的指示后,纷纷称诺,而后便下去安排军队开始扎营了起来。

  高顺这边扎营,阳平关的守军则是立刻向南郑告急。

  汉中,南郑。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穿着道服的张鲁听到阳平关的急告之后大吼道。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昭的军队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快到他根本没有防备,他还想着等刘焉死后,南下夺取益州呢。

  张鲁不怎么知晓军事,心急之下,看向席下的谋士。

  “师君之前杀苏固,而后又斩朝廷信使,在朝廷眼中已是大逆,李昭自然会以此而发难。”张鲁的谋士杨松说道。

  “什么时候了,还说这般风凉话!”张鲁不悦道。

  “师君放心,我军有阳平关在,足以挡住李昭的军队了。更不要说,阳平关守将乃是师君胞弟,通晓军事,阳平关定能万无一失。师君只需派兵增援即可。”杨松见张鲁不悦,赶紧出主意道。

  “对,对,我们还有阳平关呢。”张鲁也是一时心急,慌了神,冷静下来之后,顿时觉得有阳平关在,李昭绝对没有可能攻入南郑的。

  “传我命令,让杨白、杨任二人率军一万去支援阳平关,让阳平关务必坚守!”张鲁命令道。

  张鲁命令完,又看向席间的另一名谋士阎圃。

  阎圃与杨松不同,他不信五斗米教,不称张鲁为师君,而是如同普通士子一般,称呼张鲁为主公。

  阎圃在张鲁这以多智而闻名,是比杨松而更要受张鲁信赖之人,张鲁看他是要问他是否做的对。

  只见阎圃默默点了点头,张鲁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这时,阎圃又突然出声道:“主公,李昭入汉中之路有陈仓、褒斜、子午,如今李昭已经走了陈仓道,是否可将子午道的守军退下,调来阳平关来?”

  张鲁听后,思虑了一番,觉得有道理,正准备下调令。

  此时,又有杨松反对道:“师君不可,若李昭趁机派军走子午道而来,则我军该如何处之?敌军出子午道后,向西可攻成固,向东可攻西城、上庸,我军将会陷入两面夹击之下!”

  杨松说完,看了阎圃一眼,心想平常心思缜密的阎圃怎么会提出这种昏招。

  阎圃见杨松反对,则道:“子午道艰险,敌军来了也只是小股人马,主公可以抽调子午道的精锐到阳平关,剩下之众令一大将统御,足以拒之了。杨柏为师君大将,可担此任。”

  杨柏是杨松的弟弟,见对方推举自己的弟弟,杨松此时没有反对,他也觉得阎圃说的有道理,自己的弟弟凭借剩下的老弱足够守好子午道了,毕竟子午道是出了名的艰险。

  李昭说不定也不会走子午道,到那时自己的弟弟既无战事之险,也能获得一个守卫有功,岂不美哉!

  想来想去,都没有什么不对,杨松也就赞成了阎圃的方案了:“师君,如此,我觉得可行。”

  张鲁见两人都同意了,于是也下令道:“那就抽调子午道的精锐到阳平关去。”

第192章 刘瑁的谋划

  张鲁决定完增派阳平关的兵力,不忘了对刘焉求援,派人火速将李昭进攻汉中的消息传递到了成都。

  正是如此,刘焉听到这消息后直接昏厥。

  成都。

  刘焉已经昏迷多日,但有赵韪、庞羲等人在,蜀中一切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白水、葭萌、剑阁、绵竹等关隘也都陆续增兵驻守,目的是为了防备李昭南下,只是并没有向汉中增兵的意向。

  这让张鲁母亲卢氏十分忧惧,每日跪侍在刘焉床边,祈祷刘焉早日醒来。

  另一个迫切希望刘焉醒来的是刘瑁。

  益州的现状让刘瑁十分担忧,因为在这紧要关头掌权的竟然不是他这个刘焉的儿子,而是赵韪等人。

  “公子,赵韪又请了刘璋前去其府上相聚,据说赵韪在宴上隐隐暗示要让刘璋继任州牧!”刘瑁的手下探听来消息,向其汇报道。

  “哼!”刘瑁听后十分愤怒,噌地一声站起,来回踱步。

  “这帮逆臣,我父病重,他们竟然在想着废长立幼,真是倒反天罡!”刘瑁狠狠吼道,全然忽视了他也是第三子。

  “刘璋何德何能可以当这益州之主,益州若是交与其手中,岂不是要败光了刘使君留下的基业!”手下人痛心疾首道。

  “为今之计,只有扳倒赵韪才行!”刘瑁计划道。

  庞羲与刘焉有通家之好,不掺和这些事,如今只有赵韪在试图立刘璋为继承人,因此刘瑁只需扳倒了赵韪,那就可地位无忧。

  刘瑁下了扳倒赵韪的决心,当即想谁能提供帮助。

  他跟随刘焉入蜀这么多年,自然也结识了许多益州士人,只是这些人如今都地位不高,很难提供帮助。

  “只能靠引兵袭杀赵韪了!”刘瑁想来,在政治上扳不倒赵韪,不如直接武力夺权。

  刘瑁这时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舅子,吴懿。

  吴懿手中掌管了一支东州兵,正好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于是,刘瑁立刻离府,悄悄去往吴懿大营。

  成都郊外的军营处,吴懿正在营中公务。

  因为李昭攻汉中的原因,他不得不加强部队的操练,用以将来开战。

  吴懿知道李昭在攻下汉中后接着就会进攻益州的。

  而他手底下的这支东州兵,就是他保命的工具了。

  所谓东州人,乃是益州对从关中、荆州逃入蜀中避难人群的称呼。

  而刘焉以这些流民编成了一支军队,号以东州兵。

  刘焉编练东洲兵是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毕竟益州其他军队的将领多是益州本地人,军队如同将领的私人曲部一般。

  东州兵的将领自然要由东洲士人担任,吴懿就是东州人。

  吴懿乃兖州人,因为父亲与刘焉关系好,就全家一起跟刘焉入蜀了。

  吴懿忙碌之时,突然听到刘瑁来见,于是便放下手中的活,去迎刘瑁。

  “公子何空来我这里做客了,我这都是粗野武夫、刀枪剑戟,可没得乐子找。”吴懿微笑道,与刘瑁之间有着一阵隔阂。

  他其实并不喜欢刘瑁,自己这个妹夫十分狂妄,对人无礼,这也是刘瑁在益州人缘不太好的原因。

  “子远,我欲为大事,你可能助我?”刘瑁让吴懿支走无关人员,然后直接问道。

  吴懿听他这么一说,背后一凉,心想麻烦来了。

  “吴懿乃庸人,何能助公子成大事,公子说笑了。”吴懿礼貌笑道,连刘瑁的大事是什么都不想听,就想打发刘瑁走。

  刘瑁见吴懿这般轻视自己,心生不快。

  自己怎么也是你妹夫,竟如此对待!

  “赵韪擅权,我欲诛杀之!”刘瑁不顾吴懿不想掺和的心,直接说出了谋划。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吴懿心中想道。

  “赵司马对刘使君忠心耿耿,公子何出此言!”吴懿脸色一变道。

  “赵韪想要让刘璋为益州牧,这是哪里的忠心耿耿?”刘瑁怒道。

  “此事全有刘使君做主,赵司马无刘使君首肯,不会擅作主张的!”吴懿道,意思是让刘瑁没必要担心,这事没有刘焉同意是不可能的。

  就算刘焉真同意了,那你还能说啥了?

  不给你的就是不给你,你不能抢!

  刘瑁却听不进吴懿的话,诘问道:“如今我父无法主事,还不是全凭赵韪胡来!”

  然后刘瑁不耐烦道:“我借你手下东州兵一用,你借不借吧!”

  吴懿一听,怒了。

  哪怕你是我妹夫,我也为什么要拿着脑袋去帮你,更不要讲你这烂泥扶不上墙。

  刘瑁若真是有能力,刘焉也不会想去接刘范回来。

  “若无兵符,怎可轻易调动东州兵,此事公子休要再提!”吴懿丝毫不讲情面,冷冷道。

  “好,好。”刘瑁气急败坏,连说两个好字,随后一拂袖,离开吴懿大营。

  “好你个吴家,我若成事,先废了你妹妹,再将你全家抓入牢中!”刘瑁心中愤愤道。

  不过刘瑁没有放弃自己的大计,益州的军队可不只有东州兵,刘瑁随即又去往其他人的大营中。

  “你去跟着刘瑁,看看他去了谁的大营。”吴懿找来一个心腹,吩咐道。

  吴懿心知刘瑁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要了解刘瑁会去找谁,好在之后的变乱中看清形势。

  “诺。”

  手下心腹悄悄跟踪刘瑁,随后又回到吴懿这。

  “禀告校尉,刘瑁去了孙肇大营,之后非常高兴地回去了。”手下报告道。

  “孙肇?”吴懿喃喃道。

  孙肇是刘焉手下校尉,有叟兵五千。

  叟兵在益州颇为常见,主要以叟人组成,叟人作为巴蜀土著,好勇斗狠,保有原始的美,因此刘焉也有征召他们。

  五千叟兵足够干许多事了,刘瑁完全有可能趁赵韪不变,凭借五千叟兵控制住成都。

  吴懿思考要不要提醒赵韪,但最后还是决定不告诉了,毕竟是自己妹夫。

首节 上一节 144/1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风起万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