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选大小乔,貂蝉你哭什么

三国:我选大小乔,貂蝉你哭什么 第217节

  “能识得我之狂草,看来足下却有几分真本事。

  “来来来,速速与我赏鉴一番!”

  吕布望着祢衡,突然觉得这家伙好像也没那么难懂。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足下托物以言志,自比灵鸟,不与俗鸟共飞,不翱翔于普世之林。

  “虽然足下与普通人有着同样的身体,却有着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思想与心智!

  “宛如百鸟之皇,不与俗鸟做任何比较,因为它们皆不配。

  “足下不愿做一只俗鸟,被人逼迫却不兢惧,被人奉承却不迎合。

  “却因为不顺从高官豪吏而受到伤害,因此离群丧侣。

  “可是你发现,就算自己的思想再如何凌驾于世人之上,也无法改变人之生死。

  “也会因为母亲和妻子的离世而感到悲伤……

  “在她们死后,你愈发觉得这世上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

  “因此你以众生没有与伱匹配的才能而感到耻辱。

  “对那些名不副实的人感到憎恶。

  “可惜没人能懂你狂傲的真正原因,因此你时常暗自悲伤。

  “你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真正让你施展才华的地方,让你甘心效力的对象。

  “你在赌,在赌死亡和贤主,究竟哪个会先到来!”

  吕布赏析完,放下手中的辞赋,突然有些明白祢衡为什么会故意寻死了。

  以命择明主,生可在世续才志,死可离世陪妻母……

  他重新看向祢衡,突然发现对方竟红着眼眶,泪流满面!

  吕布瞬间被惊到了。

  想不到狂傲到目中无人的家伙,居然也会露出这副悲怆模样!

  此刻的祢衡,在听完吕布对于自己这篇辞赋的解读后,确定对方在文学上有着十分深厚的造诣。

  最重要的是,他看出了自己托物言志、看出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也看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最终思想……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他本以为这世上只有孔融、杨修二人有资格做自己的朋友。

  但从今天起,这位吕温侯,便是第三个有资格做他朋友的人!

  吕布见祢衡直勾勾地望着自己,本想拍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一下。

  但考虑到这人不是一般人,寻常的安慰手段,或许只会起到反效果。

  略微沉吟后,吕布便铺好温侯纸,提起毛笔,借“巨人”之力,写下又一篇千古流传的名赋:

  “癸酉之秋,七月既望。温侯与友相识于下邳城外。

  “清风徐来,茶波不兴。提笔属友,念天地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精简地改编完这首《赤壁赋》,吕布也是长舒一口气。

  对于这首辞赋,他非常熟悉。

  不仅是高中必背辞赋,而且本身词藻优美、寓意深远,辞风也是苏轼一贯的豪放!

  比《过秦论》之类的要好背多了。

  当然,这篇辞赋的原文毕竟有写景的成分在内,不适合当下的环境,因此需要改编。

  但其中的内核,用来规劝和震撼此刻的祢衡,却是刚刚好!

  吕布抬起头,发现祢衡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身旁。

  表情更是像僵化一般,整个人瞪大眼睛,没有呼吸,唯有那收缩的瞳孔在微微轻颤!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这些辞句,仿佛一根根利箭不断穿透他狂傲的内心,带给他狂风骤雨般的震撼!

  如果说,刚刚吕布对他辞赋的解读,让他视对方为好友。

  但现在这一首辞赋却突然让他意识到,对方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

  饶是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和同样四世三公的杨修。

  他们的思想和才情也只是勉强让他看得上。

  但面前这个九尺武夫,一身莽气的男人,居然能写下这足以令他臣服的辞赋!

  尤其是那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让他读出了对方的诚意与野心!

  沉默半晌,祢衡才颤着声音回道:

  “此赋……何名?”

  吕布想了想,笑着回答:

  “《赠衡赋》。”

  祢衡瞳孔骤然一缩,下一刻,他突然拜倒在地,对着吕布泣诉道:

  “衡本以为,此生无人可为明主,故而以狂傲寻死。

  “然公之才情、公之大度,乃衡生平仅见!

  “苍天眷怜,让我死前得遇明主!

  “公若不弃,衡愿为公效死力!”

第222章 唇枪舌剑!(感谢书友20232384 吕两位的月票支持)

  第222章 唇枪舌剑!见祢衡主动向自己效忠,吕布大喜过望!

  正欲将对方扶起时,却又想到对方的性格,于是笑着道:

  “本侯自会竭尽全力发挥你的才干,希望正平莫让本侯失望!”

  祢衡抬起头,满脸都是兴奋:

  “衡,必不让主公失望!”

  吕布这才让祢衡自己起身,邀请他在案边坐下,和他一起研究起了辞赋。

  随着交流的深入,祢衡发现吕布所掌握的知识远比他想象得还要丰富!

  当真是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

  由此愈发敬佩,主动为吕布研墨铺纸,态度极为谦卑。

  但面对其他人时,他又会瞬间恢复到平时的狂傲状态。

  吕布深知对方这样很难和自己的下属相处,于是督促他慢慢改变性格上的缺陷。

  在吕布的叮嘱下,祢衡这才逐渐发生着改变……

  接下来的几天,吕布大部分时间都和祢衡待在一起,慢慢驯服这匹野马。

  越是相处,吕布也越是惊讶。

  这家伙不仅在文学方面造诣惊人,甚至在军事谋略上也有过人之处。

  今后有机会,或许能为他献上良策!

  当然,对方还经常说出一些超乎他认知的话语。

  比如他愿意跟孔融做朋友,不只是因为孔融有才华,也因为孔融曾说他是“转世的颜回”。

  而他则称对方为“在世的孔子”!

  吕布当即纠正道: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更不该以先贤大儒自比。

  “孔融有才却华而不实,而且思想不正,与正平你相去甚远。

  “若正平听我一句劝,以后与他最好保持距离!”

  虽然“孔融让梨”的事情家喻户晓。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朝中任职时,曾公开发表过悖逆人伦的言论!

  简单来说,他认为父亲对于子女来说,是没有亲情和恩情的。

  子女只是父母激情过后,情欲的产物。

  而子女对于母亲来说,只是像瓶子里存放的物件,取出来就再也没有关系……

  在某些方面,孔融和祢衡其实非常相似。

  很小就展露出名声和才气,在无数人的吹捧中长大,以至于养成了恃才傲物的性格。

  只不过孔融没有祢衡狂得那么纯粹罢了。

  如果是别人让祢衡远离孔融,祢衡肯定会直接骂回去。

  但是自己刚认的明主这么说了,祢衡在沉吟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217/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下一篇: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