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第50节

  “二弟,爹说的对,咱们大明,靠的不是那些士大夫,而是这些百姓,百姓和大明一条心,大明就会日月永照。”

  朱楷则回应道:“所以,爹才让你离那些士大夫远一点,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得轻巧,咱大明治国,还得靠他们,要不然咱家凭什么治理好大明?”

  朱标说完后,觉得朱元璋的理念中,有一个很大的悖论。

  朱元璋要君与百姓共治天下,可士大夫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朱元璋要士大夫和他一条心,共同让百姓过得更好,可士大夫和百姓,本来就是站在对立面的啊。

  这还如何是一条心?

  隐隐的,朱标的脑海里似乎有一道开关被触碰,但却有些摸不着门路。

  朱楷也同样说道:“为官是一条路,百姓们也心有向往,可状元及第后,他们就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享受特殊待遇,所以这中间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凭爹这一代,根本改变不了的。”

  “是啊……爹太急了啊。”

  朱标哪里不知道,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想留下一个稳定的江山交给朱标,想到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朱标忍不住心中的失落:“也怪我没用,如果我能让爹满意,他也不至于这么着急的去做事。”

  “大哥,这也不怪你。”

  朱楷劝说道,“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制度已经存在上千年,哪能轻易改变?但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做,总会能做好。”

  “没错。”

  朱标攥紧拳头道:“二弟,你的土豆和地瓜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我准备用地瓜和土豆的种子做饵,吸引百姓到湖广去,如果把土豆和地瓜种好,三年不到,湖广就能重新成为天下粮仓。”

  “大哥,只是移民没用,你要想办法,增加大明的人口。”

  朱楷说道,“鼓励百姓造娃,你得让他们有足够的口粮去养活人,你要保证他们的孩子生病,家里能拿得出钱去治病;移民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解决一世的问题。”

  “土豆和地瓜亩产高不假,也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口粮,但还是要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玉米大豆、高粱,也只是些粗粮,想让百姓养得活孩子,小麦和大米,不能少啊。”

  朱标点点头,认同的说道:“嗯,二弟说的是,我记住了……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人力去种地,也只有对外作战这一条了,那些俘虏可以成为我们的民夫,帮助我们种田。”

  说完后,朱标突然打开了思路:“没错,就该如此,我回去就给爹说,让他在北征的时候,尽量活捉,不要杀俘,还有……现在中原大地,产粮高的行省人口稀疏,我们应该把那些俘虏送到内地,而不是留在边疆苦寒之地,施以教化,让他们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

  嗯,这倒是个办法。

  朱标能想出这种办法,朱楷并不意外。

  自己的这位大哥也是从乱世走出来的。

  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是朱标的老师,他们可不是酸儒。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朱标一直挂在嘴边,他也想着把那些异族变成同族,现在看来,他似乎已经找到了让大明人口增长的窍门。

  “大哥,别人说你宽厚仁慈,我看他们是不了解你。”

  朱楷对朱标说道,“就你刚刚说的那些话,少不了被那些酸儒骂成刽子手。”

  “哈哈……我是太子,他们是臣子,想的本来就不一样。”

  朱标摇了摇头,说道:“而且,现在他们都有私心,教我东西时总想着让我认同他们,听他们的治国办法,呵呵……他们是臣子,我是太子,再加上爹站在士大夫的对立面,我和他们终归不是一路人啊。”

  朱标已经看明白了一切。

  只是他不赞同朱元璋太过急躁的去解决问题,有些事……急不得。

  “嗨,今天是出来玩的,和你说这些干啥?”

  朱楷明白了朱标的想法,也没有再继续说关于朝堂上的话题:“大哥,咱们今天是出来玩的,不说朝堂上的那些事,说一次……罚一百两银子。”

  本来是想说金子的,但想想朱标也不宽裕,他要是没钱了还得找自己要,朱楷干脆就换成了银子,这样自己还能多薅几次。

  “哈哈,你这竖子,也把我当成韭菜了吗?”

  朱标笑着,追上向前走的朱楷:“前面有些农夫,咱们过去和他们聊聊去。”

  “可以。”

  朱楷没有拒绝,“不过大哥,你不能这么斯文,你现在是李祺啊,那厮在应天别提多嚣张,你要装的像一些。”

  朱标疑惑:“怎么装?”

  “瞧我的。”

  朱楷快步走上前,看到那些干完农活的农夫,大声喊道:“喂,你们几个给我听着,我乃韩国公府李祐,这些地是你们的吧?卖不卖?”

  “……”

  农夫们看着朱楷的样子,像是看着傻子。

  可他们也知道韩国公的名头。

  那可是当今陛下钦封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爵号。

  而且……

  农夫有些为难,对朱楷说道:“李少爷,这些地……本来就是你们家的。”

  “啊?”

  朱楷听着愣神,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地竟然是李善长家的。

  “怎么可能!”

  朱标闻言走上前来,对农夫询问道:

  “我听说,应天府的田亩,是百姓的口粮田,凡满八岁者皆有田五亩,这地怎么成了韩……”

  刚想说韩国公,朱标突然想起,他现在的身份是李祺,于是赶紧改口:“这地怎么就成我家的了啊?”

  “啊,这……”

  农夫有些为难,看向朱楷。

  朱楷刚刚自报家门,农夫们也没见过李祐,自然相信他的身份。

  可刚刚说话的那位公子,身上带着上层人的气场,说话虽然温和但却一点都不客气,农夫有些吃不准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只能看向朱楷。

  “这是我大哥,李祺,咱韩国公的大公子。”朱楷介绍了一下朱标冒用的‘李祺’身份顿了顿,,随后说道:“有什么话直接说,我老李家家大业大,家里有多少田产,我大哥也记不清楚。”

  “哦哦哦,拜见李少爷。”

  农夫拜见后,赶忙解释起来:“我们家有六口人,的确有三十亩地,这些地原来是荒地,官府当时丈量土地的时候,并未记录在册,所以李少爷家来人,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交给我们去耕种。”

  荒地?

  朱标的脸色阴沉下来,“简直荒唐!这些地本就应该是大明的。”

  “……”

  老农看着朱标,觉得这孩子真彪。

  明明是自家的土地,为什么非要说是大明的呢?

  此时,在老农心中,根本不在乎眼前的这个‘李祺’是不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家的孩子,他只是知道,明明是自己家的地,却偏偏说是别人家的,这就是傻,就是彪。

  李善长家的大公子,败家子无疑!

  朱标算是明白了,这官府的地只记载了百姓们手里有的土地,其他的土地都是没有记录在案的荒地,这些荒地经过一番的倒手,就变成了个人的私产。

  这怎么能行!

  朱标很生气,怪不得爹说要清查各地的账目。

  连天子脚下尚且有漏洞,其他的地方呢?

  越想越气,朱标怒不可遏的说道:

  “不行,我要上奏天子,这些地本就是天家的,岂能作为私产!”

  听到朱标的话,老农顿时急了,连带着其他一起休息的人也都着急起来,慌忙跪在地上向朱标请求:“李少爷,您千万不能把这些地交给官府啊,不行啊李少爷!如果这些地交给官府,那我们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啊。”

  没有活路?

  朱楷还以为这些老农担心他们吐露出实情,怕被李善长知道后责难呢,傲然说道:“有什么不可以的?这是我大哥家里的地,想怎么处置怎么处置,你们管得着吗?”

  有一个磕头的农夫抬起头,充满哀求的眼神看着朱楷,道:“李少爷,您要如何处置自己家的地,我们哪能管得着,只是这地不能给官府啊少爷,否则的话,我们家哪里还有什么活路?”

  “胡扯!”

  朱标先怒起来,大声呵斥:

  “田亩交给官府,还能少得了你们的那份?”

  农夫磕头如捣蒜,不停地哀求道:“少爷,皇帝心疼咱老百姓,给咱安排了口粮钱,可是……官衙的税收,俺们确实承担不起啊,还请少爷大发慈悲,为我们百姓留条活路吧。”

  “……”

  这算哪门子的活路?

  朱楷看到这一幕,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过头对愤怒的朱标说道:

  “大哥稍安勿躁,这其中应该另有隐情,咱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说完,朱楷看向农夫:“老头,和咱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是,这就说、这就说。”

  农夫哪里会隐瞒,老老实实的把该说的都说出来。

  大明建国后,百姓身上的税赋并不是很高,比如百姓种田的税就是什一,也就是说,这一年收成十石粮,交一石粮的税赋就好。

  朱元璋以前是佃户出身,他很清楚,粮税中道道很多。

  就拿粮税这一块来说,国家收一石粮的税赋,各地衙门就要从百姓身上收走四石粮食。

  为什么会这么多?

  原因很简单,运送一石粮食的税赋,得往京城运吧?这一路上人吃马嚼不得花钱?你们把税赋交上来,咱找仓库把粮食储存起来,不得有租赁仓库的费用?

  运送粮食得过路吧?

  这各个地方都设有哨卡,这过哨卡不得缴费?

  所以,各种税赋加在一起,怎么着都得四石粮。

  朱元璋为了让百姓不受这些杂七毛八费用的压迫,所以在收税这块,朱元璋下令可以以钞折粮,百姓可以不交粮食,用等价的铜钱来代替。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是两贯钱的价格,你们只要把两贯钱交给官府就行。

  这样一来,各地盘剥百姓的名目就少了,可即便如此,想盘剥百姓的人,也有他们的办法。

  不交粮可以,但你们得把运送这些铜钱的费用交上吧?

首节 上一节 50/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选大小乔,貂蝉你哭什么

下一篇: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