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第126节
一个羽林军校尉走进大殿,恭敬禀告道。
李承乾放下手中奏折,微微一笑:
“宣。”
“太子有旨。”
“李铮入殿觐见。”
宫中侍奉的太监立刻大喊道。
李铮身穿灰色大敞,快步走进了东宫正殿内。
“臣李铮,参见殿下。”
李铮躬身行礼道。
“坐吧。”
李承乾看了李铮一眼,示意他坐自己的一侧。
“谢殿下。”
李铮道谢一声,直接坐了过去。
面对李承乾,不同于面对李世民,李铮并没有那么的拘谨,十分的随意。
“知道孤叫你来做什么吗?”
李承乾笑着问道。
“这个,臣不知。”
李铮摇了摇头。
“事关北境边疆布军。”
“孤想听听你的想法。”
李承乾也没有卖关子。
李铮沉思一刻,立刻想明白了:“殿下想在北境裁撤军队?”
“李卿,你果然聪明。”
李承乾立刻夸奖了一句:“因为你一战之果,灭了突厥朝堂,足可保北境至少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无忧,北境十万兵力自然有些多了。”
“孤自然想着如何将这些兵马利用起来,巩固边防。”
“李卿,觉得孤说的可有道理?”
闻言。
李铮则是沉思起来。
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
如今,大唐主力集中在北境,在李靖手上。
作为中枢朝廷,如今北境无战事,自然不允许这十万大军都掌握在一个朝廷重臣手里。
自然要调度,但李铮出身北伐军,如果说太过了,那会得罪主帅李靖。
“此事,还是要看北境的实际情况,比如突厥现在有何动静。”
李铮想了想回道。
就在这时。
“报。”
“洛州都督、太子詹事张亮求见。”
在外,一个声音响起。
“张亮?”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那个鼓动太子谋反,最后又跑去检举揭发的小人,最后还是死在谋反的路上。”
“又是一个历史奇人啊!”
听到张亮的名字,李铮也是充满了好奇。
这个名字在大唐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先后被李世民、李承乾父子宠信,被列为二十四功臣,册封勋国公。
最后鼓动父子相残,想谋朝篡位,最后被处死在西市,结局令人唏嘘。
第123章 李铮调任幽州
“进来。”
李承乾抬起头,威声道。
一个中年将军手捧着一份奏折,快步走进了大殿内。
“臣张亮,参见太子殿下。”
张亮躬身一拜。
“平身。”
李承乾道,目光则是看着张亮。
“启奏太子,北境的情报刚刚回来,请殿下阅览。”
张亮恭敬的将奏折捧起。
李承乾身边的太监立刻上前,将奏折转呈。
打开一看。
李承乾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抹愉悦的笑容来。
“天佑我大唐。”
李承乾大笑道。
“李铮,你看看。”
随后,李铮竟然将奏折对着李铮一递。
李铮双手接过奏折,打开一看,但是对里面的奏报并不感到惊讶。
“殿下。”
“突厥现在深陷漠北,而且四分五裂,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如今漠北突厥分化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颉利可汗大将思结埃斤的部众,拥护思结埃斤的弟弟,在漠北自成体系。另外一股是欲谷昌都的部众萨布里埃,在漠北打着欲谷昌都的旗号,建立新的牙帐。”
“两股势力相互不认可对方,自认正统,如今在漠北已经开战了。”
“突厥现在本来就势微,现在又自相残杀,漠北突厥可以说对我大唐已经完全构成不了威胁。”
“大唐北境至少十年无忧。”
张亮立刻对太子李承乾说道。
“李卿,现在你明白为大唐立下了何等的功劳了吧?”
“若不是你将突厥朝堂一锅端了,漠北突厥岂会有此等乱象。”
李承乾大笑着说道。
“这位难道就是天下闻名的大唐战神,李铮。”
张亮的目光看向李铮,充满了好奇。
“战神之名,李某绝不敢当,勋国公过誉了。”
李铮连忙回道。
“李将军真是谦虚了,你的威名天下广为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某对李将军这等英雄人物也是十分向往啊。”
张亮一脸笑容的向着李铮道。
虽然是国公之位,而且还是大都督,但是张亮看起来却没有任何的倨傲,反而显得十分圆滑。
“张大人客气了。”
李铮笑着回道。
这一刻。
李铮算是明白了,这个张亮为什么能够在李世民、李承乾父子之间,左右逢源,深得两方信任了,凭他这圆滑的本事,也算是一绝了。
“好了,张卿你无事就退下吧。”
“孤还与李卿有事商议。”
李承乾缓缓开口道,看似平淡,却透出毋庸置疑。
太子储君的威势也展现了出来。
“臣告退。”
张亮躬身一拜,缓缓退了出去,不过余光仍然落在了李铮身上,显得十分好奇。
“漠北突厥已乱,从现在两方势力争权来看,北境近十载无忧。
“以李卿来看,孤要将晋阳之军布置在何处?”
李承乾笑了笑,又看看李铮道。
带着几分考校之意。
“看来李承乾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晋阳守军削减了。”
“难怪历史上,对李承乾后来性格大变,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深感不解,年轻时的李承乾颇有乃父风范,做事有条不紊,处理政务、军务游刃有余。”
“可惜了…”
李铮心底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