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第138节

  二十出头的年岁在这个时代可能早就该娶妻了,但在许辰看来这其实年轻的过分,所以从来也不着急,这事儿对他来说,也并不容易。

  共度一生的人若是三观不契合,便是巨大的折磨,他必须对此足够慎重。

  什么储君更是无稽之谈,就算自己死了,玄夏也会在自然教的教义支撑之下继续前进,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少波折,甚至真的出现组织裂痕,但是理念会驱动玄夏人自发前进,总归是能螺旋向上发展。

  这地球从来不会缺少某个人,便不能转了。

  黄巾大军浩浩荡荡从兖州离开,此行玄夏已经实现出兵的目标,顺利收服青徐黄巾,当然这一波最有价值的,实际上是大量的人口补充,这极大了弥补了幽州人口短缺的窘境。

  汉末三国是一次巨大的人口衰减时期,黄巾起事、外族侵入、天灾疫病、诸侯混战一次一次的在收割万千大众的生命,虽然最残酷的一波诸侯混战还没有上演,但到今天,各地已经明显出现大量的人口减员。

  幽州就是其中甚者,作为边地,幽州常年遭受乌桓鲜卑的侵犯,包括玄夏吞并幽州的过程,也同样伴随着人口减少,以至于一个大州最终只有八十来万人口。

  再往里走,如冀州青州徐州这样的地方就要好上许多,每一州基本可以稳定在数百万人口。

  如果玄夏可以提前结束乱世,避免诸侯混战的局面,那么也能阻挡一次时代的浩劫,避免这次人口的大灭亡。

  而除了玄夏在这段时间有所收获之外,同在兖州的曹操,也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之路。

  自与张郃刘备一起讨伐玄夏黄巾大败之后,袁绍也不得不接受暂时失去中山常山两郡的现实,他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再去与黄巾较劲了。

  曹操终于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往东郡讨伐黑山贼白绕,他虽然在常山战果不佳,完全拿玄夏黄巾没有脾气,但回过头打白绕的黑山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原东郡太守王肱已经战死,曹操抵达东郡之后,连续几次大战,便立即扳回了局面,直把白绕打的抱头鼠窜,很快就把白绕赶出东郡。

  然后袁绍就一纸册封,命曹操为东郡太守,为自己在兖州钉下一枚钉子。

  袁绍这时候还把曹操视为小弟,并没有考虑什么小弟会不会自立门户的事情,对他来说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那就是终于稳住局面的他,要重新考虑收复中山常山的事情。

  与黑山军眭固于毒还有匈奴于夫罗连番作战之下,袁绍最终还是击退了敌军,彻底站稳了脚跟。

  而一腾出手来,他立即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在疲于作战的时候被玄夏占了个大便宜,这自然是袁绍无法忍受的事情。

  许辰这一头还没有走出兖州,袁绍已经率十来万大军兵临常山开启大战。

  巨大的压力,瞬间往镇守常山的张白骑压了过去。

第226章 坚守

  冷风席卷,带来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道,高邑城头上,张白骑面色沉重的看着远方的袁绍大军,数万人的营寨阵地铺天盖地的摆开,黑压压的令人窒息。

  当袁绍腾出手之后,能拿出来的力量就与此前的小打小闹全然不同了。

  哪怕袁绍刚刚才和黑山贼与匈奴大战数月,如今也能随便组织起十来万的大军,能做到这种地步,是他已经完全整合了冀州本土的士族豪强的力量,得到本地力量的支持。

  如张郃、颜良、文丑、审配、田丰这些河北士族的代表,如今都已经依附于四世三公的袁绍之下,而他们的投靠也为袁绍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兵力粮食等等资源,让袁绍的势力瞬间膨胀起来。

  就连昔日反叛韩馥的麴义,如今也归附于袁绍手下。

  短短时间之内,袁绍就彻底翻身,从渤海小郡,一跃成为冀州霸主,手里钱粮无数兵马不计,如此才能支撑他数月的持久作战之中,击退十几二十万计的黑山匈奴敌军。

  虽然此前腾不出手在玄夏的手上吃了大亏,但却也派出曹操拿下了东郡,把手伸进了兖州,在这边找回了点场子。

  这就是天下顶级世家声望的强大之处,袁绍根本不需要打什么硬仗,只需要稍稍运作一番,便能轻松夺取冀州这个霸业基础,而无论本地还是外地的士族中人,也都会冲着袁氏声望主动来投靠。

  这整个过程,简直轻松的不能再轻松,完全可以把许辰给羡慕哭了。

  毕竟许辰初拿下幽州,那可是一下下硬啃了五年才啃下来的,过程不可谓不艰难。

  而现在,袁绍回过神来,便立即率领大军,一口气都不停歇的北上攻伐。

  常山和中山的失陷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自己不去找黄巾麻烦就够给面子了,黄巾居然还敢主动来冒犯?

  实力的增长,也让袁绍的自信开始膨胀,曹操和张郃失败的原因他归咎于兵力不够且两人无能,却并没有考虑是不是黄巾本身强的可怕。

  而且即便黄巾真的很强,那自己也能用足够的实力横推过去。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他就不信区区黄巾能抵挡的住,连二十来万的黑山与匈奴的联军自己能都击败,所谓的玄夏能比他们更强?

  前面的战斗才刚刚结束,袁绍就马不停蹄的率军奔赴常山开启新的战争,如今钱粮充足兵马强壮,他要趁着这一波势头一举收复失地,以免打成持久战。

  而这的确给张白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今双方大军会于高邑,虽然张白骑率众三万余人坚守城池尚能坚持,但最让他担心的并不是这里,而是常山广大的腹地。

  双方兵力差距巨大,张白骑根本无力分布防守,只能集中兵力守住最重要的一处门户。

  但袁绍可以有无数条路线进攻常山,后勤也可以保证畅通无阻,即便自己在此守住了高邑,也很难阻挡袁绍其他进攻路线的侵入。

  事实上袁绍确实是分兵进攻,以麴义、颜良、文丑、张郃、淳于琼数支大军从真定、安喜等地进入原常山中山两地攻略城池,袁绍自己则是留下本部的三万大军牵制张白骑的主力兵力。

  这分兵的策略极其有效,各路大军长驱直入几乎遇不到什么阻碍,而张白骑只能死守高邑根本动弹不得。

  这样的局面,让张白骑有些绝望和无力,兵力的巨大差距也意味着战术空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他很想抵御住袁绍的进攻,但是缺乏足够的兵力,正面的实力也不足以直接破敌,让他根本就无从调度应付。

  虽然如今的常山也把幽州的那一套基层联防机制搬了过来,但毕竟时间仓促,能有多大效果还不好说。

  而且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即便能减免一部分伤害,也没办法扭转战争胜负,如果不能击退袁绍这一次的进攻,那么玄夏刚刚夺取来的常山或许又要吐回去了。

  如今常山的兵力,是以许辰留下的五千精锐为核心,另外从常山黄巾中挑选兵员组建而成,战力根本不足以全面打败袁绍在城门驻守的三万大军,现实条件逼得张白骑只能龟缩在高显之内。

  他如今也只能给玄夏派去信使求援,如今也只有指望请来援军来应对局面了,又或者是许辰救援青徐的一支大军回来的话,也能挽救局势。

  袁绍的大军虽然主要是用作牵制张白骑的主力,但其实也没有放弃攻城。

  张白骑依托城墙,终究是能够坚守下来。

  这种牵制实际上就是双向的,袁绍的主力同样被自己所牵制,只不过黄巾没有额外的能力再应付袁绍其他各路的军队了。

  教主啊,你可救救我吧,再不回来的话,常州就危险了!

  张白骑正心里犯愁的时候,就见到袁绍阵地出现动作,却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进攻了,战场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这一轮的攻防,又不知道要扔下多少尸体。

  “全军打起精神,守好咱们的城池!”

  张白骑一声高喝,城头歇息的士兵们,也就陆续打起精神,准备开始新一轮的防守作战,而下方的诸多百姓们,也都是吆喝着开始做战争的辅助工作。

  如果说让张白骑有所信心的是什么,那就是百姓们对黄巾的支持态度了。

  仅以高邑而言,这些在黄巾的帮助下翻身做主的百姓们,听闻袁绍打来,他们比黄巾更加惶恐,如果让袁绍重新占了常山,那么他们分配的田地就又要被夺回去,又要忍受那无穷无尽的苛捐杂税,又要忍受无休止的兵役劳役。

  为了帮助张白骑守城,百姓们甚至到了主动拆毁房屋以贡献木石所用,这种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张白骑也算是真正认识到了,玄夏理念的先进之处,只有玄夏这样和百姓站在一起的朝廷,才能让百姓如此奋不顾身的支持。

  张白骑相信,如果战事真的到了危急的时候,这些乡亲们一定会毫不犹豫拿起刀兵顶上城墙。

  百姓们如此支持,给了张白骑巨大的信心,他相信不管多久,只要城里的粮食还没有吃绝,袁绍绝对攻不下这个城池。

  这是群众力量给他的自信,教主说过,群众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很快,高邑再度响起攻防的喧嚣声音,官兵们或是奋力的攻击城门,或是搭建云梯攀登夺城,但黄巾这里的防守也异常的坚决,你来我往谁也奈何不了谁。

  “黄巾守城坚决,我军久攻不下,要夺下此城恐怕并非一时之功,与其把兵力消耗其中,不如就此驻守休整,养精蓄锐应对其他可能的威胁。”

  眼看攻城的形势,将台上站在袁绍一侧的田丰便是皱起眉头,数日的攻城已经很明显的看出来城内的黄巾是硬茬子,继续硬攻下去就显得很蠢了。

  袁绍也是点了点头,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眼见攻城效果不佳,他也不想虚耗兵力。

  无法攻克的情况下,围而不攻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此时郭图却站了出来:“属下以为不可拖延,攻城不易盖因力量分散也,不如改分兵为合兵,以更强的攻势击垮敌军防御,只要能在此地大破敌军主力,以后应对其他可能的威胁,便会更加轻松。”

  荀谌闻言,也是上前一步:“属下亦如此见解,我军兵力庞大不利持久对峙,此战关键不在求胜,而在速胜!”

  这两人话说完之后,袁绍怔了怔,沉吟片刻后也觉得有理,倒是一时犹豫起来。

  很明显田丰所求在于稳妥,力求减少风险,而荀谌郭图更加激进,而且十分自信。

  这两条路线很难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各有侧重,而他沉吟许久后,看了一眼田丰,最后还是选择采纳田丰的意见。

  因为分兵之策最开始也是田丰提出的建议,既然一开始就采纳田丰的策略,那后面还是继续听田丰的比较好。

  而且考虑到冀州士族归附不久,自己或许需要对他们更加青睐一些,如此才好笼络人心,田丰则正是冀州士族在自己麾下的代表。

  袁绍并不是蠢人,实际上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取得冀州之后内部的斗争了。

  冀州的本土派并不喜欢以荀谌郭图为代表的颍川派力量,而颍川派也需求更大的话语权,双方少不了一番较劲。

  郭图荀谌跳出来提出建议,未必就真的不认同田丰策略,或许只是出于反对的需求而已。

  如何调节内部的派别矛盾,这也是袁绍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一次依了冀州派的意见,下一次就该听听颍川派的话了。

  田丰神情不为所动,又道:“依属下所见,玄夏非易于之辈,如今我军反攻回来,势必会引得玄夏出兵,眼下我军虽然占据优势,但现在还不是真正的战争。”

  说到这里,田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属下关注幽州黄巾许久,他们能接连击败公孙瓒刘虞吞并幽州,实力之强远超想象,若是我军被眼前优势迷惑而自大,将来必有灾祸!”

第227章 危机

  听闻田丰的话,袁绍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没人喜欢听丧气话,这还没打呢就开始先考虑起失败来了,自然就令人觉得刺耳。

  不过袁绍如今也算对田丰有所了解,这家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主义谋士,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听着有些刺耳,但也还能忍耐,毕竟人家说的还是很有道理。

  “元皓所言有理,吾自然不会轻忽玄夏,只是渤海已有信报传来,却说玄夏已经汇集两万大军从渤海南下,似是要进入青徐两地接应青徐黄巾,短时间恐怕不能回来,我军不必太过担忧。”袁绍淡淡笑着,并不太担心玄夏的支援。

  郭图荀谌逄纪等人皆是站出来连称高见,便是田丰也没再说什么。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威胁,那就只能是玄夏再度往常山发兵了,但只要许辰的主力不在,其他的玄夏军队他们就不觉得有多么大的威胁了。

  只是袁绍还没有高兴太久,就听得此时有传令兵传来一个信报。

  “秉州牧,已探知玄夏黄巾动向,月前之时玄夏黄巾于泰山郡仅一天就大破应劭大军,并与青徐黄巾合流,如今已经汇聚三十余万人走出泰山!”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的脸一下僵住了,玄夏黄巾的动作比他想的似乎要快许多。

  青州徐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黄巾过路?

  应劭是个什么废物,只一天就大败于黄巾?

  袁绍差点没骂出声来,这个关头他当然不希望许辰回来坏自己的好事,即便自己不求速胜,那也不能打的太慢。

  现在自己只需要牵制住眼前的高邑,保障其余几支大军后勤畅通,只要他们陆续攻克常山中山,那就可以转过头来夹击高邑,毕其功于一役。

  这个作战计划固然稳妥,只是需要一定的时日,若是让许辰提前杀回来,那就不好办了。

  虽然袁绍并不喜欢田丰预设失败的习惯,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会小看玄夏的实力,若是没点东西,黄巾绝不可能击败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

  其余一众谋士也都是沉吟起来,局势有所变化,他们也需要筹谋新的应对。

  而这个时候,那传令兵才把后面的信息也跟着说出来:“此三十万大军行程缓慢,最终于青徐边地被孔融陶谦合力堵截,如今应该已经交战许多时日,只是不知情况如何。”

  当传令兵的话音落下,袁绍顿时沉下脸来,他突然有种砍了眼前这个家伙的冲动。

首节 上一节 138/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