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169节

  混过历史类贴吧的人都知道这个,与此类似的还有水冷诸葛连弩,大唐斩舰刀,大宋反物质神臂弓,罗马力场盾等等各种传说装备,这些都成梗了。

  回到蒙古弓骑兵,其实所谓的风筝战术只存在于欺负盔甲薄弱的流民山匪,什么边跑边射射死重装部队基本都是做梦,现实世界可没有血条,没什么射中了就强制扣一点生命值的设定,你射不穿盔甲、射不中要害就是没伤害。

  其次,中原王朝的军阵并不仅仅是一人一根祖传长枪就上阵捅人了,军阵永远配套精锐骑兵和远程打击力量,可能有些朝代骑兵不足,但是远程打击力量可是一点都不缺的。

  最后,骑兵的骑弓也不寻求更高的力量,因此面对步兵,真比较射程和力量的话,骑兵弓反而吃亏。因为在马上骑射,哪怕有马镫的存在,开弓的话也只能依靠双臂的力量,不像步兵站在地上,可以脚踏实地的借助腰腹发力,可以开更硬的弓,所以骑弓在这方面怎么都比不过步弓的。

  所以弓骑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种骚扰性力量,并不是主力。

  而明军军阵对蒙古骑兵伤害能力最大的就是各种远程打击力量,所以面对这样的军阵,蒙古人肯定会先行派骑兵用最散的阵型去消耗明军的远程打击力量。

  这种程度的骚扰看似热闹,但其实对明军造成不了多少伤害,但是明军却不得不还击。

  毕竟这支明军虽然是边军,但是训练程度也就那么回事,要是光挨打不还手,那用不了多久士气就掉光了。

  所以明军面对蒙古人的阳谋还就得去还击,消耗箭矢和消耗士气你总得选一样,这就是没有精锐骑兵力量的坏处。

  这也是骑射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削弱方阵组织度(士兵躲箭导致阵型松散),射完之后冲击骑兵冲脸(会有士兵逃跑或其他应激反应进一步扰乱阵型完整),重复上面步骤直到把敌人阵型冲散为止,杀伤只是次要。

  但明军这种程度的还击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一边是紧密的军阵,一边是阵型很散的游骑,蒙古人不用怎么瞄就能把弓箭射到军阵里去,明军的步弓威力虽然更大,但是很难射中高速移动的蒙古人。

  达延汗麾下都是轻骑,毕竟是来抢东西的,带重骑什么的也不太方便。

  所以就算达延汗占据着兵力优势,也不敢直冲明军大阵,只能各种佯攻试探,慢慢消磨明军的箭矢和士气。

  等到这股明军的远程打击力量都耗尽了,那就只能被动挨打了,到时候就崩溃了,就到了突骑们进攻的时候了。

  这样的话最后的伤亡也会比较少。

  “加强周围的哨探,特别是大同方向。”达延汗嘱咐到。

  他看着这股明军的举动,更加笃信他们是在等援军了。

  因为正常的明军碰到这种情况,都不会在原地不动的,而是会积极的突围,在远程打击力量耗尽之前找到城池的庇护。

  而现在这股明军明显没有要突围的样子,肯定是有所依仗的,不是在等援军是在等什么?

  “另外严令各部立刻抛下战利品来这里汇合,不听令者别怪我事后不客气!”达延汗又下令道。

  他对明军援军的到来并不紧张,战争的主动权在他,他不认为明军有什么办法能够争取战争主动权。

  随着蒙古的侦骑四出,在大同里驻跸的朱厚照终于接到了王勋和张輗的求援书。

  在得知蒙古人主力就在应州北边的时候,朱厚照高兴的跳了起来。

  “还等什么?立刻出兵救援大同军!”朱厚照立刻说道。

  “不可啊,陛下,我们只有四万五千人,敌人却有十万之众,贸然出击肯定不是上策,不如在大同府等到宣府边军和新军四万人到达之后,再出城救援大同军…”江彬立刻站出来反对道。

  “宣府边军和新军到达怎么也得等到三四日之后,现在大同军估计已经和北虏交上战了,等我们赶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是六七日后了,那时候大同军估计都已经被北虏吃干抹净了,那我们还去干什么?给大同军收尸吗?”朱厚照怒声道。

  大家都知道朱厚照说得有道理,但是皇帝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决策了,谁都不敢说让皇帝冒什么风险。

  “陛下!”江建功咬咬牙站了出来,“请允许我带着三万…两万五千新军和五千骑兵前去救援大同军,陛下坐镇大同府即可…”

  其他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江建功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大同军肯定要去救,他没办法见死不救,但是皇帝肯定是不能带出去的,把皇帝留在大同城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大同城兵力空虚,所以还要留下兵力保护皇帝的安全,而且留的少了还不太放心,所以江建功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糊涂!你这是要弄成添油战术吗?伱不知道这是兵法大忌吗?”朱厚照劈头盖脸的骂道。

  江建功被骂的不吱声了,已经视江建功为眼中钉的江彬也没有幸灾乐祸,而是继续去劝说朱厚照。

  在这一点上,江建功和江彬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这让江建功对江彬的看法好了那么一丢丢,虽然在他看来江彬坏的脚底流脓,但是江彬还是有脑子,能沟通的人,这点就比很多人强了。

  争论持续了一个下午,越来越多的消息证明大同军是真的遇到蒙古人主力了,但他们还没争论出一个所以然。

第331章 朱厚照的决断

  2024-07-13

  朱厚照彻底不耐烦了,“朕还是那句话,不听朕的军令的人都卸下兵权,滚回京城去!”

  在场的人都不说话了,眼巴巴的看着朱厚照。

  “朕意已决,明日一早全军出动!南下救援大同军!”朱厚照乾纲独断,然后他就气呼呼的走了,留下神色各异的众人。

  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朱厚照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朱厚照是个很聪明的人,而且热衷于军事已经有很多年了,他常年学习军事知识,经常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们交流,就连朱厚烇也经常有意无意的把他知道的一些军事知识灌输给朱厚照。

  到这一步朱厚照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但朱厚照还参与了从零到一组建一支军队,在这个过程中他花费了很多心血,也让他有了不少的思考,让他对军心、士气有了自己的看法,让他明白了决定了一支军队战斗力高低的要素是什么。

  而这最近这大半年,他一直在边地巡视,则让他开始渐渐脱离纸上谈兵的阶段了,在边地他能接触到大量的关于蒙古人的一手信息,这让他对蒙古人的战术战法了解更深了,对蒙古草原上的各种事也所有了解,而这一切促成他做出了这个看似非常鲁莽的决定。

  他当了那么久的皇帝,让他对下面人的心思洞若观火,他知道下面的人都在为他的安全考虑,他也清楚的知道下面人的建议在军事上都不是最优的办法。

  最优的办法就是他现在的决定,全军出击南下救援。

  他不认为他会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他的这份自信完全来自于他身边的四万新军,他太了解这些新军了,而这大半年他也见了很多所谓的边军精锐,在心中中肯的做了比较之后,他认为新军还是远胜于那些所谓的边军精锐。

  抛开武器装备不说,新军的训练量就远胜于其他军队,其他明军能十日一操或者半个月一操就算不错了,而新军却在天天操练,休息的日子是少数。

  其他明军的士兵都有不少的兼职,这样才能维持生活,但新军却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军队.

  种种优势就不一一而论了。

  有这样的军队在身边,朱厚照并不认为蒙古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如果这次南下的十万大军是二三百年前的那样的蒙古军队,那他肯定要好好掂量一番,但是现在的这支蒙古军队他是一点都不惧。

  以他对蒙古军队的了解,这十万军队里有不少是充数的蒙古牧民,身上只有皮袄,手里只有骑弓骨箭的他们对新军威胁很有限。

  而且他要是能和大同军合兵一处,那就将会有7万人,面对蒙古人的十万大军看似人数上有劣势,但在战斗力上是一点劣势都没有。

  这7万人只要能抗住蒙古人三四天,那三万宣府边军和一万新军就能支援过来了。

  以他对蒙古人战术战法的了解,新军扛过这三四天完全没有问题。

  而他能够随军南下的好处就太多,首先避免了分兵,然后还能在战场上鼓舞士气.

  这一切促成了朱厚照做出这样的决断。

  十月八日清早,天上出了点太阳,大同城南门大开,源源不断的军士和民夫涌出城门.

  朱厚照早已经披甲负弓骑马立在城门外的一个高坡上,他身后则跟着一票顶盔掼甲的将领。

  他耳边只有铠甲碰撞的叮叮声,在前进的方向上一片人头耸动,密集的铠甲和头盔在清晨的阳光下反射出无数光点,头盔上飘动的红缨连成了一片,像一片跳动的火焰

  朱厚照有些痴迷的看着这一切,这一切都是他梦寐以求的场景,看到这一切他心中怎么能不生出万丈豪情呢?

  他今天终于要踏上战场了,他渴望的一战就在眼前.

  刚刚巳时,第一个蒙古哨骑穿过薄薄的晨曦,出现在了朱厚照的视野中,他远远的站在一里之外,静静的打量着这支有些陌生的军队.

  那名蒙古哨骑策马缓缓的靠近,他的身后渐渐出现了更多的骑马的身影,他们来到两百步外,不再逼近。

  他们五十多骑分布在大军周围,像是要把大军给包围了似的。

  这时候明军的骑兵冲了出去,把蒙古的哨骑给驱散了。

  越往南边,蒙古骑兵越多。

  而且都是数百骑一队,轮番前来袭扰。你追,他就跑;你不追,他就悄悄跟着。

  蒙古骑兵的这种策略,目的有三:第一,拖慢明军救援速度;第二,尽量遮蔽战场视野;第三,一旦明军露出破绽,那些分散的蒙古骑兵,就会迅速聚集起来进攻。

  这让朱厚照自然而然联想到一种动物——狼!

  非常恶心,打不着,甩不掉,还不能真的不管。

  达延汗已经知道了大军出城的消息,他命令一万多蒙古骑兵全力袭扰这股援军。

  不少弓骑远远的对着行进中的大军抛射冷箭,这些冷箭对披甲的军士没什么作用,但对无甲的民夫还是有着不小的威胁的,这引起了民夫们不小的骚动,但很快就被安抚下去了。

  朱厚照也改变阵型,把民夫们护在中间。

  随军的五千多轻骑也不敢分散,他们不断的去驱散周围的游骑,那些游骑也很狡猾,根本不和明军骑兵交战.

  但这种持续的袭扰还是拖慢了大军行军的速度,朱厚照渐渐也有些焦急了起来,他真怕大同军撑不住.

  又是一天傍晚,交战结束,各自休整。

  军营里召开临时会议,张輗对王勋说:“王总兵,军中火药即将耗尽。”

  参将萧滓道:“我部箭矢也快用完了。”

  游击将军麻升说:“蒙古骑兵越聚越多,撒出去抢劫的鞑子,估计都已经召回来,咱们面对的敌人至少有五万以上。援军再不赶来,我们都得死在这里。”

  王勋硬着头皮鼓劲道:“再坚持一天,援军必至!”

  “昨天你也这样说。”时春没好气的说道,根本不信王勋画的大饼。

第332章 五步射面加强版

  2024-07-13

  麻升突然来一句:“会不会是江彬他们,还有没卵子的太监,被蒙古鞑子给搞怕了,半路上怂恿陛下撤军?把咱们扔到这里等死!”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都觉得很有可能是这样。

  王勋呵斥道:“闭嘴,不得扰乱军心!”

  麻升冷笑:“军心还用我来扰乱?早就乱得一塌糊涂了。等火药和箭矢用尽,最多再坚持半日,到时候必定全军溃败。”

  王勋瞪了麻升一眼:“你敢撤军吗?”

  麻升无言以对。

  “不敢撤军就死顶着,能顶几天是几天!”王勋继续说道,“我看北虏今天有些着急了,都开始尝试冲阵了,为此还付出了一些伤亡,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急?是不是因为援军快到了?”

  在场的人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认王勋说的有道理。

  在王勋的安抚下,众人就这样散去了。

  其实达延汗已经集结了6万骑,就等着第二天天亮一举击溃大同军主力呢。

  但是结果第二天天亮之后他惊讶的发现竟然已经是大雾弥漫了,这已经是初冬的时候了,在这里起雾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首节 上一节 169/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