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50节
首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书友们,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写这本书最大的动力。
然后就和大家聊一下我这本书吧。
我也是一名历史文老白读者,正是因为喜欢历史文所以我才会写历史文。
其实在一开始的设想中,我是准备写一本在古代搞文娱的小说的,就是把现代的符合古人口味的文化产品搬运到古代的故事。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从事娱乐的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了,处处被歧视,根本没有保护自己产业的能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成为一个有权势之人的宠物,根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尝试想一些破局的办法,但想到的办法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好在我后来查古代戏曲发展的相关资料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串姓朱的人,一看名字我就知道这是一群大明的宗室,这让我灵光一闪,完全可以让主角天生就拥有极高的地位嘛。
然后我就去知网下载了一堆关于大明宗藩制度的研究论文,这里吐槽一句知网的论文收费太TMD贵了,我当年写毕业论文都没花那么多钱!
在这里也要感谢梁曼容女士的博士论文《明代藩王研究》,这篇长达408页的论文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这篇论文让我在方方面面非常系统的了解了明代藩王的各种知识,这篇论文我看了大概两三遍吧,每一次都能有新的收获。也是我书中关于明代宗藩制度知识的主要来源。
其实作为一个老白读者,我非常喜欢历史文中夹杂的那些真实的历史知识,能在消遣的同时学到历史知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所以我在自己写历史文的时候也很注意这点,我可以说我书中的关于大明宗藩制度的内容还是考据的很严谨的。
当然还要感谢其他的论文作者,这块放到结尾一起感谢吧,不得不说10年以后的历史类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的质量猛地高了一截,彻底摆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研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观,变得更加客观和中肯起来了。
大明藩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矛盾的群体,在很多网文中一般都是一个反派、背景板的角色,而明朝藩王给大众的印象是一群不事生产、不学无术、荒淫无道、只知道享乐生孩子的人,像猪仔一样越来越多,最后吃垮了大明的财政,最后被满清屠杀殆尽。
我就是看重了大明藩王身上这种复杂和矛盾,把主角设置成这样的身份才会有看头,反正我自己写主角一步步撕破藩禁限制的过程时我是非常的爽的。
其实本书写到现在剧情的走向已经非常明朗了,这就是一本种田文,我不会写太多的权谋之类的东西,因为主角走的路线就是在文武两条路之外开辟出一条国企的新路,这条路是相对独立的。而且我是一名工业党,感觉天天玩那么多的尔虞我诈是非常的没意思的事情,我要干的就是用绝对的生产力锤爆朝堂上的蝇营狗苟,后面也会加入一些小人物的视角,去看在主角的影响下产生的时代的变迁。
其实我在第一轮推荐都没晋级的时候就知道我这本书又扑掉了,当时我就有切掉这本书的想法了,按照大纲我当时才写到第一卷三分之一的样子,但是我看着我规划了7卷的大纲犹豫了,我觉着里面有很多想法都是很不错的,比如明中期藩王的切入点、主角突破藩禁的办法、主角获取最高权利的过程等等,这些想法只能用于这本书,不写出来我有点不甘心。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就决定继续写下去,同时开始了挤水分的过程,因为既然不准备写那么长了,就把没意思的部分一笔带过,光写有意思的部分算了,所以大家会明显感觉到四十章之后剧情明显提速了,节奏也变快了,同时通过大家投票的情况看,大家也喜欢这种改变。之后我也会这样做,我现在已经把大纲里二三卷的内容合到一起了。
反正我就先狠狠的吃掉三个月的全勤吧!欢迎大家订阅此书。
最后列一下我参考的论文,在此对论文作者表示感谢。
1.吕梦婷:《论明朝廷对宗藩权利的限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林忠彬:《浅谈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李康:《明代宗室婚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1年。
4.杜星:《略论明代湖广宗室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章旋:《明代湖广宗藩与地方社会》,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年。
6.周文琦:《明代王府护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荆清珍:《明代禁廷与戏曲刍议》,期刊,长江学术,2008.03
8.韩敏:《明朝代府宗室生存环境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10.覃延欢:《明代藩王经商刍议》,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三期。
第91章 赚钱的生意
朱厚烇在北京的生活就这样安定了下来,其实他在京城也没太多事情可干,要不就待在诸王馆和秦月兰弄新的曲子,要不就去豹房区和朱厚照去玩耍,要不就在京城逛一逛。
他知道现在京城有很多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甚至明年的时候王阳明都要进京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藩王的身份注定是人嫌狗憎的,和他们交往只会影响他们的仕途,所以朱厚烇也就自觉的不去招惹他们,也倒乐得清净。
所以他也就拜访了一下在京城居住的宗室,主要是各个公主和驸马。
这一天,张永正在衙门办公,忽然有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随着送来的还有一块令牌。
张永一看那令牌竟然是能出入豹房的豹牌,就连忙让人去把人请进来。
“张公公早上好啊!”来人一进门便笑着说道。
“荆王殿下,您怎么有心情来这了?”张永惊讶的看着一身贵公子打扮的朱厚烇。
“闲着无事,就四处走走,本王在京城里能拜访的人不多,张公公就是其中一个。”朱厚烇微笑着说道。
张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和他绑到一起了,所以交往一下也没什么。
“那我就找个酒楼和荆王殿下和喝上一杯。”张永也从桌案后面走了出来。
“我来找张公公可不是为了喝酒的啊!”
“那殿下所为何事,还请明示。”
“我是想去参观一下京营,看一下京营的壮士们。”朱厚烇非常直接的说道。
“这”张永有些为难了,他督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带个人参观一下京营问题倒不大,但是他有点弄不明白朱厚烇想干什么。
朱厚烇看明白了张永的为难,连忙说:“我参观京营不是为了其他事,而是有一件赚钱的买卖想和张公公一起干。”
“赚钱的买卖?”张永更加疑惑了,“殿下在京城缺银子花吗?缺的话和我说一声就行了,我这还有点银子”
“不是我缺,是陛下缺啊!”朱厚烇叹了口气说道,“我近日常伴皇兄身边,眼见皇兄整日为攻打蒙古的钱粮发愁,就想为皇兄分分忧。”
张永心中松了口气,陛下缺银子这事是个人都知道,然后他想到了他在蕲州看到的场面,眼前这位荆王殿下可是善于经营的人啊,心中不由的升起了几分期待。
但是这让仍然不能解去他心中的疑惑,“这赚钱的买卖和参观京营有什么关系啊?”
“有关系啊,这生意得十二营每个营都出点人啊!”
“让十二营出人?”张永心中闪过好多个念头,他以为朱厚烇要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殿下这赚钱的买卖到底是什么啊?”
“张公公请看。”朱厚烇拿出两个球来,这是他找作坊定做的足球,重量和体积都和后世的差不多。
“这是蹴鞠用的球?”张永一下就认出来了,但心中更加疑惑了,“这是要卖这种球吗?”
蹴鞠到了明代,已经发展至高峰,一点不输给宋代,可谓男女老幼全员参与。
不可言说的某部经典著作当中,西门大官人酒足饭饱,便准备去蹴鞠,青楼女子李桂姐也要蹴鞠。圆社(足球社团)队员拍马屁说:“桂姐的行头(足球装备),就数一数二的,强如二条巷董官女儿数十倍。”
明朝文人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载:“到庙蹴鞠,张大来以‘一丁泥’、‘一串珠’名世。球着足,浑身旋滚,一似黏疐有胶,提掇有线,穿插有孔者,人人叫绝。”
弘治三年状元钱福,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描述女子踢球:“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明朝文人陈继儒《太平清话》有载,当时有个叫彭云秀的足球女将,打遍天下无敌手,男足都以跟她同队踢球为荣。其“以女流清芬,挟是技游江海”,也即带着一身高超球技,跑到全国各省打比赛。
而且明代足球各式各样,规则也非常多,《蹴鞠图谱》记载有二十四种足球,《蹴鞠谱》记载有四十种足球。
有专门制作足球的手工作坊,大小、重量、材质、颜色都能定制。
足球这项运动,是在清代开始衰落的。顺治皇帝害怕汉人以蹴鞠而串联谋反,遂口谕“即行严禁”,乾隆又规定汉人私下聚会不得超过三十人,这两个皇帝直接把风靡中国数百年的足球给搞没了。
所以现代国足不行的根子找到了,就是这两个皇帝把中国流行几百年的足球传统弄没了。
朱厚烇这几天逛京城发现这人们对蹴鞠的喜爱真是随处可见,下到贩夫走卒,上到达官贵人都非常喜欢,民间有各种蹴鞠社团,民间的比赛也挺多,但是还没出现一个统一的赛事组织,朱厚烇认为这里面的商业潜力很大。
所以他准备对搞一个蹴鞠联赛,既然要搞联赛那就需要球队,然后朱厚烇就想到了京营。
京营有十二团营,编制是14万人,每个团营出一支球队,再加上神机营、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刚好能凑够一个联赛所需的十六支球队。
朱厚烇细细的向张永描述了他的计划,而张永却听的直挠头,“搞这么个比赛真的能赚钱?”
“绝对能赚钱,我骗谁也不能骗张公公啊!”朱厚烇真诚的看着张永,“而且士卒如果闲得太久,必然生出各种事端,打架、斗殴、赌博肯定会经常发生,不如让他们踢球发泄精力,而且我定的新的蹴鞠规则比着之前的蹴鞠比赛对抗性更强,更加的激烈好看,还能起到锻炼士卒配合能力的作用,这可是一举多得啊!”
张永看了看兴奋的朱厚烇,心中苦笑:你这是真不知道京营现在是什么样子啊,京营的士卒还闲着?闲着的士卒都饿死了!
不过他也不太好去拂朱厚烇的面子,毕竟朱厚烇现在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就算拒绝也不能这么的直接。
于是说:“要不我带殿下去京营看看,试试殿下所说的新的蹴鞠规则,看看效果怎么样,看看士卒们喜不喜欢,然后在做决定吧。”
先发一章,我昨天晚上没写,昨天晚上为了给这周的工作收个尾,所以我加班到很晚,为的就是今天请假,现在只有一章,其他的我还在写,今天写多少发多少。
第92章 联赛
李贵在车马行卖力的搬卸着货物,他只穿着单衣,头上冒着热气,初春的寒风在他眼里像是不存在似的。
一个尖嘴猴腮的士兵跑了过来,喊道:“李大哥,营里传令说要咱们去校场集合,说是有好事。”
“能有什么好事?好事能轮的到咱们?”李贵喘了口粗气,用衣角擦了把汗说道。
“咱们还是去看看吧,听说好像是要发饷呢。”
李贵想了想,还是不想错过发饷的机会,反正这离校场也不远,跑一趟也不费劲。
于是他就把手里的扛包计数的竹签换成铜钱,向校场走去。
大部分团营士卒,其实过得比普通百姓还惨。
首先,军饷被克扣,能拿半饷已是奢侈,领二三成饷属于常态。
其次,经常被安排去修筑陵寝、疏通河道,各种营造任务压在身上,史载其“工作终岁,不得入操”,官军实质上变成了工程部队。
再次,官员贪污严重。京营士卒的军田、私田,甚至是校场都被侵占,还经常免费给文武官员或太监干私活。
士卒想要活命,要么当小贩,要么做帮闲,要么当小偷,要么化身为地痞流氓。
总之,对大部分京营士兵来说闲着就等于饿死。
武定侯郭勋看着校场上的士兵越聚越多,都快有千人之数了,就赶紧走进营房。
十二团营的营官都是各个侯爵,今天张永召集的团营恰好是郭勋统领的。
“荆王殿下,张公公,校场上的士兵已经有千人了,有什么事咱们就开始宣布吧。”郭勋恭敬的说道。
张永看向朱厚烇说道:“殿下,咱们去前面看看吧,反正也就是试试新的蹴鞠规则,从这千人里挑就已经足够了。”
朱厚烇从善如流的点点头,他其实是有点懵逼的,这从开始聚兵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到现在才聚集了上千人要知道一个团营可是一万多人的定额啊!
他们来到了校场的高台上,朱厚烇看着下面一个个衣衫褴褛看上去比叫花子还惨的士卒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当然也不是所有士卒都这样,但起码的七成士卒都是这样的。还有不少士卒面黄肌瘦,感觉一个健壮的农妇就能把他们击倒。
朱厚烇知道里面肯定有很多猫腻,但是穿越了一年多的他已经学会了对大明种种不合理的事情视而不见了,反正对京营的事他现在也无法去改变什么。
“侯爷,是要发饷吗?”有人高喊道。
“发什么饷?这不是没到发饷的时候的吗?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大好事给你们。”郭勋高声喊道。
底下的士卒立马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声。
郭勋丝毫不为之所动,继续喊道:“有个贵人想挑二十二个踢球好的弟兄分两队打一场蹴鞠比赛,被选上的弟兄一人有2两银子的赏钱,如果再踢赢了比赛,还另有2两银子赏钱。”
底下的士卒们一下子炸开了锅,2两银子在物价比较高的京城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差不多能买4石粟米了,而他们一个月的军饷也不过1石粟米,当然还有其他补贴,但这些补贴他们从来没见过。
然后一个个都踊跃报名起来了。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