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05节

  “五,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自条约签订之日起,我唐国公民在我大英殖民地上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事情不涉及我大英公民,我大英方面就不能进行处置,必须将人移交给唐国,由唐国官员进行审判处理。”

  坎宁闻言,脸色明显一沉。

  各地赔款,开放通商,关税协定,治外法权……

  好家伙,他心中忍不住直呼好家伙!

  要知道,以往这些条件,可都是大英开给别国的。

  不成想,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大英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了。

  坎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印度方面呢?”

  “唐军答应从印度撤兵了吗?”

  身为印度总督,坎宁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

  卜鲁斯苦笑一声回道。

  “撤兵唐军倒是答应了,不过,在停战协定上,唐军要求以目前双方的实控线停火。”

  “唐军会叫停向印度发动的攻势,而我大英也要停止进攻莫卧儿汗国。”

  如今大唐要保住莫卧儿汗国的态度依旧没有变。

  还是那句话,身为大哥,你可以利用小弟,但关键时刻,你必须得能罩得住。

  大唐要是前脚才利用莫卧儿汗国和英国撕逼获取利益,后脚就把莫卧儿汗国给卖了,坐视英国覆灭莫卧儿汗国。

  那从今往后,大唐的那些个藩属国再面对大唐这个宗主国时,心里肯定会犯嘀咕。

  到时候,即便大唐还能坐稳东方世界老大哥的位置,底下各国只怕也是要离心离德。

  当然了,也就仅仅只是保住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覆灭而已。

  至于说反攻英国?

  呵呵,大唐不是没给过你支持,但你莫卧儿汗国自己不中用,在英国人手上接连吃了败仗,做了运输大队长,那也怪不得大唐撤手,停止给你的援助。

  大唐能在你莫卧儿汗国风雨飘摇之际,出兵力挽狂澜,保住你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灭掉,这就尼玛能够算是仁至义尽了。

  就冲着一点,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大哥?

  还有就是,如今莫卧儿汗国的国土范围,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国的地盘。

  别看后世的孟加拉国穷的底掉,那是因为孟加拉人口太多,再加上贫富差距太大的缘故。

  孟加拉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

  别的不说,光是恒河入海口这一点,就决定了,这地方的农业资源肯定很不错。

  嗯,适合种粮食,成为大唐继南洋之后的另一个大粮仓。

  坎宁闻言,松了一口气道。

  “如此,倒是也可以接受!”

  “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不同于身处后方的大英本土,或是卜鲁斯这边,身处前线的坎宁,是真的能够切身感受到来自大唐的军事压力的。

  在孟加拉湾海战之后,驻守达卡的唐军陆军虽然没什么太大动作,只是在英军撤军后,让印军出击收复了一些失地,

  但是,唐军舰队在完成补给之后,却是借着孟加拉湾海战大胜的余威,在印度沿岸好好耀武扬威了一把。

  前后接连炮击了巴拉索尔,金奈,古德洛尔等印度东海岸的沿海重镇。

  甚至舰队一度突破英军炮台封锁,杀入胡格利河,威胁加尔各答!

  而英军舰队却是只敢龟缩港口内,不敢出战迎敌。

  别提唐军给坎宁造成的心理压力究竟有多大了!

  所以,他才觉得大唐这有些过分的条件,还可以接受。

  唯一让坎宁感觉有些心塞的就是,大唐方面竟要求在南京签订和约。

  这一点,实在是让英国上下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

  就在迎接英国代表团的礼宾车队离开上海港口后不久。

  又有一条船只在上海港口靠岸。

  莫卧儿帝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通过栈桥下了船。

  大唐外交部同样派来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礼宾车队迎接。

  这次大唐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2.0版本,参与签约的,不光是大唐和英国。

  莫卧儿汗国身为战争的参与方,也被允许在和约上签字。

  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自己的侍从阿里搀扶着上了汽车。

  随着汽车开动,他的目光穿过窗户,打量着四周的景物。

  一眼望去,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个船只停靠的泊位和栈桥。

  栈桥两侧,是一个个蒸汽吊臂,用于装卸船只上的货物。

  码头内,道路清一色全部都是平整的柏油路。

  路上,随处可见满载货物的牛马车辆行驶,装卸货物的工人如同一只只渺小的蚂蚁,汇聚在庞然大物般的货船旁,通过蒸汽机械吊臂,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或是装上。

  整个码头上,少说也有数千上万名工人,在为了码头的正常运作而付出自己的劳动。

  但令人惊叹的是,港口繁华的同时,还相当的有秩序。

  工人在装卸货物时,车辆在运输集装箱时,都在港口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排队等候。

  并无插队行为!

  看着这繁忙的港口,巴哈杜尔沙二世心中忍不住惊叹,不愧是大唐啊。

  这上海港的繁华程度远远不是他曾见过的达卡,甚至是孟买港能够比拟的。

  很快,车队驶出港口,沿着柏油马路向着上海城区的防线驶去。

  港口连接城区的道路是专门修缮过的,道路平整宽阔,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竖立着一杆路灯。

  道路两侧,是一颗颗间隔整齐种下的小树。

  如今虽是冬季,可上海的气温并不冷,这些小树依旧翠绿。

  沿着道路前行,很快,车队便抵达了上海城区。

  首先映入巴哈杜尔沙二世眼帘的,就是一片高楼大厦。

  一栋栋高层建筑规划整齐,高耸的仿佛要直入云霄。

  巴哈杜尔沙二世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高的建筑。

  除此之外,最令巴哈杜尔沙二世震惊的就是,大唐城市中的街道干净的有些让他不敢相信。

  柏油马路上,别说垃圾了,甚至连任何的杂物都看不到。

  和印度那些屎尿遍地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路两侧,一间间临街店铺也是规划的整整齐齐。

  终于,车队停在了一间院落外。

  这里正是大唐用于接待外宾的驿馆。

  车子停下,车门打开,巴哈杜尔沙二世迈步从车内走出。

  一名大唐外交部的官员上前来招呼道。

  “大汗,请到这边来!”

  “我们已经提前为您准备好了房间。”

  巴哈杜尔沙二世点点头,跟着大唐官员往驿馆内走去。

  在进入驿馆大门后,巴哈杜尔沙二世开口询问道。

  “敢问这位大人,不知英国人被安排到哪里住了?”

  带路的大唐官员闻言,笑着说道。

  “回大汗的话,就在隔壁!”

  “距离您的院落不远!”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点点头说道。

  “好!”

  “对了,不知大唐这边准备何时签订和约?”

  大唐官员闻言,开口回应道。

  “回大汗的话,按照计划是三日后。”

  “您可以在上海先休息一日,然后再乘坐火车前往南京……”

  目前,大唐已经修通了连接上海和南京的铁路。

  身为江南腹心,真正的繁华之地。

  联通南京和上海的铁路,修起来效率很快。

  而在铁路修通之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填补了一部分长江航运无法满足的货运和客运需求。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点头应下。

  ……

  大唐开泰四年,十二月初一。

  南京!

  太阳高照,阳光洒满大地,带走冬日里的些许湿冷寒气。

首节 上一节 70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