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45节
“现在起,此地兵马,便暂由社尔将军总管。”
郭孝恪没有再违抗军令,直接交出了兵权。
社尔接过,众人沉默着。
契苾何力有些不满,“咱们真要停止攻城七日?这高昌城已经是熟透的果子,随时就能拿下了,咱们的地道都差不多挖好了,今晚一起引爆,必然拿下高昌城。”
可没有人再回应他。
契苾何力向来胆大,其实这次违令出兵,也是他头撺掇的,郭孝恪等也是没忍住军功诱惑出兵了。
但没想到,武总管的责罚来的这么快。
可一不可再,再违抗军令,后果难料。
社尔无奈道,“传武相令,全军暂停攻城,只围不攻。”
契苾何力纵有不满,但此时也只能无奈的一声叹息。
“再晚一天,不,这信晚来一夜,我们就拿下高昌城了。”
他望向信使曲雍,面色不善,曲雍连连后退。
社尔出声,“契苾将军,曲长史还有任务在身,让他进城吧。”
曲雍来到城下叫门,
他的出现,引的城上一片意外,很快麹智盛也闻讯赶来。
他让人吊了个筐下去,把曲雍吊了上来。
好一番询问后,麹智盛看到了武怀玉的劝降信。
捏着劝降信,麹智盛在城头站了许久,背影萧瑟而又孤独渺小。
“突厥诸部真的全都归附大唐了?”
“是的。”
“城外郭孝恪真的会停止攻城七日?”
“是的。”
“武怀玉真能保证高昌投降后,麹氏和高昌国子民性命?”
“是的。”
“为了高昌国的子民,我愿意投降,”
“我降。”
麹智盛咬牙道,他已经彻底绝望,除了投降,已别无他路。武怀玉给的保证,也算是给他了一条台阶下。
随着麹智盛我降二字说出,先是他身边的大臣们激动驸和,然后是周围的侍卫,他们直接欢呼起来。
没有人愿意做无谓的牺牲。
很快,高昌降的声音便传遍整个高昌城,整个城中都响起了欢呼声,还有许多人激动而泣。
城外,
唐军将士表情肃然的看着高昌城,听着城中的欢呼声,
“高昌降了,”郭孝恪也听到了那声音,感叹无比。
“他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向他们投降呢,兵败投降,国都没了,还能这么高兴,有什么可高兴的。”一名将领骂道。
郭孝恪道,“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当然值得高兴。”
高昌国灭亡了,但无数高昌人活下来的,上万高昌家庭也得以幸存了。
最大的赢家是大唐,
但城外的这些将士们,却没人高兴的起来,他们本来明天就能攻入城中,再添一笔军功,甚至添许多战利品缴获,但现在,他们却只能驻在城外,看着高昌人在城里欢呼庆幸。
契苾何力有些忍不住。
“高昌既然降了,那麹智盛是不是该出来投降,是不是该打开城门,把高昌城交给我们?”
社尔望向郭孝恪,
这位前安西都护,西征行营的七军总管之一,现在已经被武怀玉剥夺了军职,
“郭公?”社尔还是请问了他。
郭孝恪想了想,“既然武相让我们暂停七日,我料武相肯定会派人来,甚至人马已经在路上了,
咱们就守在城门,等武相来了再说吧。”
虽然,本来应当让麹智盛来投降,甚至搞个纳降仪式,但他们也没这么厚脸皮,他们也攻了城,也劝了降,但既没攻下城也没劝降麹智盛,现在麹智盛是武怀玉劝降的,
他们哪来脸受降。
本来已经擅自出兵惹大总管震怒,要是再私自纳降,岂不是更找不痛快。
“好,继续围着。”社尔下令。
就算麹智盛出城来请降,他们也不纳,等武相来吧。
(本章完)
第1144章 受降
曲雍风尘仆仆的再次赶回了轮台,他这次带来的是高昌世子的降表。
武怀玉如沐春风般的接待了曲长史,相比上次的冷淡,这次可是热情的多,他不仅请曲雍上座,还亲自给他煮了茶。
曲雍接过茶杯,受宠若惊。
连声感谢后,从怀里取出小心保护好的高昌降表。
“世子殿下跪在军门之外,向武相请罪。”
武怀玉早知道麹智盛也来了,也知道他就跪在军门外,但他很热情的招待曲长史,却没马上接见麹智盛。
先让他跪会。
武怀玉打开降表观看,这个麹智盛挺不孝的,都投降了,结果还要推卸责任,说高昌背唐,那都是受欲谷设所迫,先王一时糊涂犯下大错,
反正责任都是欲谷设和死去麹文泰的,跟他高昌世子没啥关系,他只是个世子。
对此武怀玉也只是呵呵一笑。
不过他推不推卸责任,其实都无关紧要了,
麹智盛随降表附上的还有高昌的地图,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另还有户籍人口,高昌国现在是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官方户籍是八千零四十六户,口三万七千七百人,战马四千三百匹,以及银钱粮食等数,
看着这个数字,
武怀玉又不免呵呵了。
“曲长史,你如实跟我说,高昌国现在到底有多少户口,麹智盛之前叫嚣要顽抗到底,可是集结了两万余兵马啊。”
“怎么可能高昌国才八千余户,三万多口?”
曲长史捧着茶杯,也顾不得一路的辛苦疲惫,打起精神仔细的回答,“那些都是官府户籍账上的,实际确实不止这些,军兵工匠商人僧道尼冠都不在户籍上的,另外贵族豪强大户的部曲、奴婢,也不在户籍上,
此外还有不少的隐户逃户,”
高昌是个汉人为主体的国家,也是個绿洲城邦国家,又因丝绸之路贸易而兴盛,
这里甚至还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家。
因此高昌跟中原内地一般的农业为主的州县不同,这里工商贸易发达,佛教也很兴盛,所以工匠商贾很多,僧侣尼姑也多,甚至是有大量的高昌人信佛修行,当然也有许多人只是借修行之名,实则就是为逃避赋役。
这跟以前中原南北朝时期的情况很像。
加之高昌国内大量蓄奴,这让高昌户籍人口,跟实际人口相差很大。
表面上才八千多户,三万多口,实则要是把所有在高昌的人都算上,不管他是商贾还是工匠,又或是僧侣或是奴婢、部曲,以及那些隐户,那么实际上高昌国的人口数量是要突破十万的。
十万口人其实也就两万户左右,这在中原也就一个中州。
大唐开国之初,隐户也多,还有贵族、豪强、寺院也占有大量的部曲、奴婢,甚至是隐户,贞观以来,这个情况要好的多,清出了大量的隐户、逃户。
“高昌的士兵并不多,有许多是雇佣兵,以及临时征召的百姓壮丁。”
曲长史说那两万人,有小部份是昭武九姓粟特胡中的雇佣兵,那些人是专门接受雇佣的,很精锐也很专业,但雇佣价格也不便宜,还有些雇佣兵则是来自突厥部落,
只要肯出的起钱,他们就愿意接受雇佣,有时甚至能直接雇佣一个小部落。
有这位曲长史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武怀玉对高昌的底细又多了几分了解,这比大唐情报部门调查到的情报,更加全面细致。
武怀玉跟曲长史聊了许久,
等聊的差不多了,怀玉招手,便有人上菜。
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席,既有烤羊,也还有铁锅炒菜,比如小炒黄牛肉,炒羊皮花丝,炒鲜蘑菇,炖野鸭子汤,炒野鸡、烧牛尾······
曲长史看着这些菜,口水都忍不住要流出来了。
不过他倒不记得仍跪在军门外的世子,
“武相,世子还在军门外跪地请罪。”
“哎哟,你不说我倒忘了,”武怀玉装作不记得的样子,“赶紧请世子殿下来,这么大太阳,可别晒中暑了。”
麹智盛还真晒的头晕脑胀,
浑身早汗湿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起了层白花花的盐渍,好在他们高昌夏季很热,还有座火焰山,所以倒还能忍受。
这个时候,他也根本不敢起来,更不敢发怒,
他已经投降了,
哪里还有发怒的资格。
武怀玉晾他,晒他,他也只能忍受。
就当他要晕倒,曲长史出现了。
“殿下,武相请你赴宴。”
“水,”
麹智盛喉咙干的要冒烟,嘴唇也都干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