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786节

  谭国公府的家教比较霸道,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失败的,虽然说公侯满门,一门数公,而且女儿孙女们又都嫁的名门贵戚,联姻遍朝野,

  但他家风评不好。

  比如丘神绩的爹丘行恭,挖人心肝吃,甚至丘行恭做为庶子,还敢跟嫡长子大哥丘行师争葬母亲,公然打起官司来,

  丘家孙辈的丘神绩这些年轻人就更不像话了,相当霸道纨绔,非常能惹事。

  “姐夫,我,我打算不读书了,跟你去岭南。”

  “在书院又打折同学腿了?”

  “那倒没有,就是我也不是读书考进士的料,”丘神绩年轻,但在长安厮混,觉得也没啥意思,少年心性,也想边塞搏取功名。丘家他们这一代,大伯家的长孙丘英起,已经三十多岁了,玄武门后从千牛备身,到如今的临济县开国子、庆州左屯卫龙泉府统军,已经是五品官了。

  丘家长房和二房本就关系不好,丘行则和丘行恭兄弟们水火不和,他们的儿子们,自然也关系不睦,暗暗较着劲。

  听说丘英起下一步有可能要过渡下州长史,然后就是出任边州的刺史了,丘神绩很妒忌,但这堂兄年纪大,早年跟着他大伯一起在秦王府任职,有这履历在,现在仕途自然顺利。

  丘神绩每次回家,看到这堂兄总是一本正经的训斥他胡闹,他就恶心。

  “你去岭南做什么呢?”

  “弃笔投戎,姐夫,我想好了,我先从你的亲兵做起,熟悉岭南后,姐夫便把我派到前线去打獠蛮,等我在战场上积攒了足够多的獠蛮首级军功,自然一步步升迁,

  有姐夫在,我也不怕别人抢我功劳,凭我们丘家人的本事,战场上还怕搏取不到功名吗?”

  初生牛犊不怕虎,丘神绩挺有血性的,

  不过历史上这家伙怎么后来却成了酷吏呢?居然跟周兴、来俊臣齐名,不过好歹是能做到金吾卫大将军的人,肯定是有本事的,可惜最后被诬谋反下狱伏诛,可以说因果报应了。

  但现在他是自己小舅子,他有去岭南建功的想法,倒应当支持一下,扶一把吧。

  “这样吧,你也是堂堂丘老国公的孙子,你爹也是天水郡公,朝廷大将军,如今也在地方为都督,我安排一下,你进左亲卫府补个亲卫,然后我再把你调到岭南去,先到岭南我的衙门做个牙兵校尉,

  等熟悉后参与平乱作战,战场上搏取功名求取封赏,”

  丘神绩大喜,

  亲卫是从七品,虽说这相当于特殊的内卫官,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出仕途径,有这亲卫衔,武怀玉把他调去岭南,授他个牙军校尉也就显得很合适,

  如此一来,他丘神绩比别人起步就高了一大截,别的府兵可能奋战十年都未必能官至校尉,他一个从国子监开除的书院学生,起步就是校尉,在岭南还有大帅姐夫照顾,

  十年之内不说混个刺史,但混个统军或是别将绝对可以了。

  武怀良三人在旁边看的都有些心动了。

  怀玉拍了拍弟弟,“你们就别想了,安心在书院读书,你们不是说要考科举吗?进士难考,那就考明经,”

  十四五岁的少年,再读个五六年书,甚至再读十年才考中科举,其实都还不算晚。

  武怀玉很支持他们考科举,将来科举才是正道,武家早晚也要转型的。

  怀玉带着一大群人回三原县,也只是住了一晚,他和马周都没有时间,怀玉和那两个姐夫也都是请假来的,他们仍在禁军任职,已经升到七品,

  老武和柳氏对儿子女儿等回来很高兴,龙桥武堡格外的热闹,

  来拜见看望的乡邻更是络绎不绝,老武现在也难得大方起来了,在乡里极好名望,他请来铡面师傅,从磨坊拉来许多米面,

  在武堡办起流水席来,请乡邻们吃铡面,带鸡蛋肉臊子的。

  来就吃席,不需送礼,反正来就是客,

  引的四方轰动,无数乡邻百姓赶来,龙桥现在本就是三原县城,还是渭北最热闹的商货集散点,武家这流水席从早到晚就没停过,无数人来吃铡面。

  倒不全是为这口吃的,而是觉得能吃上武相公家的面,是件值得吹嘘脸上有光的事。

  陪着老武到处转了一圈,

  现在的龙桥真是发展的极快,龙桥的南北两岸上,都已经扩建了十倍不止,长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商铺,就连河两岸坡上,现在都全是一孔孔的靠崖式窑洞,

  武家出资修建的龙桥书院,现在规模也扩大了许多,不仅有正经学经史子集的书院,也还有附庸的启蒙教育的社学,以及专门为工商培养技工的技校,开了各种培训班,

  龙桥各式各样的作坊也多,这里不仅是药材加工产业区,也还有不少其它的产业聚集在此,

  在这越来越兴盛的龙桥,武家的那五环圆堡,依然是那么的醒目,

  而清河两岸的那些高大的风车和磨坊、油坊,也都成了这里的地标,

  龙桥现在聚集了大量的商人、工商,聚集了许多产业工人,甚至跑运输的,装卸搬动的力工也很多,连带着也兴起了青楼、赌坊、酒楼、饭店、茶楼这些服务产业。

  老武这位侯爷现在过的很滋润,

  他虽早致仕了,但现在是本地最有名望的乡贤,就算是六品的三原县令,那也得时常上门拜访的,

  县里不管办什么大事,总得先请示他。

  “咱们三原县现在被称为小长安呢。”老武看着清河两岸的繁华市镇,好像是在巡视自己的王国领地。

  虽然他这县侯,其实根本没有封地,连采邑领民都没有。

  “我过些天就回岭南了,这次会把妻妾儿女们全都带去岭南,”怀玉道。

  “岭南可不是啥好地方,把妻儿们带去干嘛,受苦吗?”

  “她们想去,其实岭南也挺好的,广州城现在可是极为繁华,比中原不少州城都热闹呢。”

  老武这辈子都没过去长江以南,不过他倒没过多干涉,

  “我没想到你会辞相,会继续留在岭南,但你能助你四叔入政事堂,这是好事,咱们武氏家族越来越兴盛了,

  你四叔家的二娘,将来是太子良娣,你大姐家的映素,将来也是太子昭训,”

  老武笑着计算,现在皇帝还年轻,再做三十年皇帝都没问题,而三十年后太子继位,也起码还能当二十年皇帝。

  这么一算,未来两朝帝王五十年,武氏家族都能恩宠不衰,有这五十年时间,武氏家族能够更进一步,成为能跟山东五姓、关陇六姓那样的顶级门阀。

  老武想的倒是挺远,武怀玉呵呵一笑。

  回去路上,老武突然拉住儿子,犹豫半天,才道,“阿耶近来有些力不从心,你能不能给阿耶配几副丹药?”

  怀玉认真的打量老爹半天,“阿耶,你已经不年轻了,还是算了半,老了就要讲藏精守阳,那样才能长寿健康,”

  “我不是想再为武氏家族添丁进口出份力嘛。”

  “阿耶,你现在已经有二十七个儿子,四十三个女儿了,你为武氏家族做的贡献够大了,既然力不从心了,那就好好颐养天年吧。”

  老武不服气,“你族长大伯今年还又纳妾、添丁呢,他比我还大十岁呢,我还年轻。”

  (本章完)

第815章 韬光养晦

  朝阳初升。

  清河河畔,一群统一着装的少年正晨跑归来,他们蓝灰色的短衫短裤,喊着整齐的口号,跑的浑身是汗。

  风车下,武怀玉看着这群晨跑归来的少年,感受着蓬勃的朝气,满意的点头。

  “每天早上晨跑八里,雷打不动,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一项良好的传统了,孩子们常年晨跑,身体也得到极好的锻炼,”

  武怀玉点头,“要坚持下来,晨跑回来有早餐吧,去瞧瞧食堂。”

  龙桥书院现在是个很大的学校,有附属的社学部,也就是小学,也有书院本部,还有附属的技校、各个培训班等,甚至还有附属的孤儿院、育婴堂。

  整个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武氏家族的资助,也会接纳一些社会的捐赠,书院有武家捐赠的义田,也有武家资助办起来的校办工坊,

  到如今,基本上学校已经能够维持经营,不再需要资助也可以了。

  “我们书院实行的是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全寄宿制,统一服装,统一食宿,每旬休一天······”

  晨跑回来的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做操,息汗后食堂吃早餐。

  怀玉在书院的一众管事陪同下,与马周和老武一起参观书院食堂,食堂是学校自营的,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勤工俭学,工作有补贴,

  还有学生志愿队轮班当值,帮助维持秩序等。

  早餐有稀饭、面条,也有馒头、咸菜,还有紫菜蛋花汤,

  “学生都是凭学生牌用餐打饭,不够可以再添,只是不能外带。”

  食堂的早餐算是一般,学生的都是统一的早餐,也不需要钱,有钱也没地方另开小灶。

  老师和校工人员有另外的食堂,是和学生分开来的。

  总体上来说,早晚还是可以的,起码是可以吃饱的,并不只是稀饭混个水饱,面条馒头这些挺有营养的,咸菜和蛋汤也不错。

  “我们一天是三顿,早中晚,中午会有点荤。每五天,会有一餐较丰富的荤菜,比如红烧肉,或是红烧鱼块等,每人都有一碗。”

  怀玉听着食堂的介绍,听着不错,再看了看食堂采购单,盐油的采购等。

  “学校自己有菜园,也有养殖场,养了猪、羊、鸡、鸭等,另外也还会在外面采买订购部份,我们学校学生多,下至刚出生不久收留的弃婴,上到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那些培养班等,学生多,但都一视同仁,首先我们保证能吃饱,然后还要尽可能的有营养······”

  经过了解,怀玉对食堂表示满意,能做到这程度已经不错了,挺有良心,毕竟也没外包,没那么利益熏心,

  虽然食堂也主要是学生们在勤工俭学,自己做饭做菜,做的也没那么好吃,甚至也不会有什么太多调味料,平时都是以蒸煮菜为主,偶尔才会有个把炖肉、红烧、小炒这样的荤菜加餐。

  调料除了盐,也很少会有酱油、糖、醋这些了,

  但已经挺好了,能够进来读书的其实都不容易,不管是读的书院本部,还是各技校、培训班等,

  敲钟声响起,学生们排着队来吃饭,

  食堂其实也挺简陋的,就是一个个的大棚子,排队打餐,然后去各个班所在的棚子吃饭,只有简单的长条木桌没有凳子,每个人自己拿碗来打餐,吃完了自己洗好收好,食堂也是学生轮值打扫。

  一切都是自助形式。

  但挺有规矩,学生们晨跑过后,胃口都很好,大口的吃,而且吃的挺快。

  因为吃过早晚,还要晨读,这会还早,晨读课后,才是上午的正课。

  学校里有许多孤儿,甚至是许多尚小的弃婴,他们由武家额外出钱资助,除小部份特别聪明有天赋的会进入书院本部,其余的则多数会进入到技校,学习各种技能,然后将来到各个作坊里去。

  “我这次回岭南后,要在岭南也办一些书院,跟这模式一样,会有附属的技校,也有各种短期的培训班,甚至是夜校,也会有附属的育婴堂和孤儿院,

  要从书院抽调一批人过去,跟大家说一下,愿意去的老师、校工,以及高年级学生,我会给一笔安家费的,到了那边,就是新校的元老了。”

  武氏龙桥书院的这个模式,武怀玉是下了很大本钱的,他这几年已经在关中陇右河南朔方幽燕山南等地复制开来,

  现在他要在岭南大规模推展开来,

  他很看重书院能带来的名义和实际好处,既能得仁慈善名,还能为自己培养人才,

  甚至是现在比较费钱的收养弃婴,抚养孤儿,其实长远看也很划算,这些弃婴孤儿养大后,就能成为武怀玉忠心的小伙伴,

  不管是进工坊商铺作事,还是进庄园或是衙门,那可都是自己一手养育、培养出来的,其忠心甚至要超过一般的家生奴。

  岭南是武怀玉划算好的下阶段重心,

首节 上一节 786/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