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40节

  这个分封法,对朝廷来说确实没啥坏处。

  当然,还是那个问题,就是皇帝能不能舍得,毕竟这分封的是边地,不是中原内地,

  就算给三分之一的税赋,但以现在这长泰州为例,那有几个汉人移民?

  还得李泰在那边招募移民,甚至招商,自己屯垦,一切都得自己白手起家,前期别说税赋收入,只怕得不断的投入进去。

  当然,长泰州不是什么真正的蛮荒苦地,那里土地肥沃,气候也不错,岛夷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威胁,加之朝廷现在开的流州,已经初步起来了,能够借力不少。

  税赋李泰现在别指望能收多少,但那里资源很多啊,能够垦荒种植的田地,能够种茶的山地,能够砍伐树木采摘药材甚至熬樟脑的山林,还有沿海的盐、渔资源也不少,甚至还能沾上海贸之利,

  另外山里的矿产资源也还有,

  李泰要是能够开发利用,不说自己开发,就是招商过去开发,他从中也能得到不少利,

  武怀玉当初跟李世民说的没错的,流求是个宝岛,面对福建,依靠航线,种甘蔗熬樟脑采硫磺都能起飞的,

  李泰分封去流求,那绝对是上上之选,当然,流求这种地方,富庶安稳是有余的,但也没其它野心家发展的可能了。

  相比青海南中黔中安南等地,流求胜在安稳,但也别有其它的指望了,那里不是什么王霸之基业,

  但李渊给李世民建议,让李泰去流求,又何尝不是看中这些呢。

  若是让李泰去河北相州,或是江南扬州,有心人撺掇下,脑子发热生出不该有的野心,到时免不得是场祸端,甚至终究逃不过自取灭亡,这是李渊和李世民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说到底,李世民现在分封诸王,最主要考虑的不是屏藩中央,而是不想让这些诸王养在长安,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太子这些年,已经通过了他的考验,他也认定太子了。

  现在就是稳固太子这储位,不想再动摇国本。

  把能威胁太子的隐患都送出长安,远离长安。

  “陛下,还有一点建议很重要,”

  “诸王若分封就藩,以州为国,那么就不能再担任朝廷其它官职,”

  这条,其实就是指皇帝喜欢以诸王出任都督刺史,甚至任雍州牧、大将军等职去的。

  哪怕是遥领都不合适,更何况皇帝是真给成年诸王实授这些要职的。

  要是这条不改,

  那以后诸王有自己的封地,却又在朝廷担任大将军,在地方任都督刺史等要职,这早晚重蹈西晋老路,最终诸侯王们权势涛天,最终走上造反老路。

  分封,就得把诸侯锁死在边地的封地上,有本事你就专心经营封地好了,其它地方就别想了。

  皇帝从谏如流。

  这天讨论的很热烈,有皇帝定下的基调,后面讨论的也只是更加完善制度。

  比如以后只有分封的亲王、嗣王有权置护军府,亲王护军最多一千人,嗣王护军最多八百。而没袭封刺史的诸侯子弟,哪怕袭封郡王者,也无资格置护军府。

  郡王、国公、郡公等诸侯子弟,都只能在袭封领地后,可以置护卫府,统亲事、帐内,按爵位亲事帐内人数有差,郡王一营,国公一团,郡公一旅,县公一队。县公以下,不设。

  (本章完)

第969章 武怀玉当列几等?

  廷议后,皇帝留武怀玉。

  先例行为皇帝检查龙体,解毒的药服用的效果还不错,龙体正在恢复中。

  皇帝有些兴奋的道,“今早,朕醒来时,发现又起来了,”

  “这是好兆头,说明陛下龙体恢复的很好,不过还是要继续疗养,这点元气得继续培养。”

  皇帝倒不是那种憋不住的人,

  经历了这次事后,皇帝也深知不举的可怕,万一真折腾坏了,那对于一心想要成为与秦皇汉武并肩大帝的他来说,那是难以接受的打击,毕竟他才三十八。

  “朕很羡慕你啊,”

  李世民看着武怀玉,这么年轻,身体这么强健,病了后才知什么皇图大业,江山美人,其实都得先有个好身体。

  二十八岁,

  看着面前的武怀玉,皇帝忍不住想到了二十八岁的自己,那年的他刚经历了一次绝境反击,

  宫门喋血,绝地翻盘,

  他带着八百卫士,夺到了江山社稷。

  但那时的自己承受了多少的压力,甚至绝境之下,弑兄宰地囚父才夺取皇位,可他一继位,

  颉利就带着几十万突厥大军杀进了关中,饮马渭水,

  那时的他,没有半点夺得江山的兴奋,有的只是无尽的担忧,内忧外患,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那年他二十八,

  夜里甚至天天能梦到刘武周、李建成、李元吉他们来索命,

  好在他最后挺过来了,渭桥会面,白马为盟,退了颉利,然后又挫败了罗艺李孝常等诸王的叛乱,

  那年的武怀玉,更才十八,他跟着自己六骑会盟,他与自己暗会突利,他为自己讨平罗艺、伐灭梁师都、斩杀王君廓·······

  十年过去,

  武怀玉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成为了一个稳健的顶级勋臣,甚至有时李世民都觉得武怀玉有几分深不可测,让他开始有了些担忧。

  二十八岁的武怀玉,跟二十八岁时的自己相比,李世民觉得自己还是胜上几分的,

  但武怀玉仍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你说,朕把功臣也分封边地为诸侯如何?”李世民问。

  武怀玉想了想,道,“汉高皇帝曰,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臣以为,大唐应当效此,非李氏不得王,”

  “异姓有功可得爵,但不得裂土分封,功高者,也只能得世封别驾。”

  武怀玉是很想要功臣分封的,哪怕是分封边远之地,但只要能建诸侯国,武怀玉都觉得非常值得,甚至认为长久来看,对夏族非常有利。

  可今天他却一下子听出来,皇帝这话是试探。

  皇帝根本不想分封异姓功臣为诸侯,甚至前几年皇帝搞的那个功臣世封刺史,都可能是在钓鱼。

  先前改的那個功臣世封别驾,都未必能够长久。

  今天皇帝当面问他异姓分封,他要是赞成,只怕就要危险了。虽不至于说皇帝因此就要干掉他,但可能要上个黑名单,接下来皇帝就要对他出手。

  “臣以为,非李氏不得封,”

  “此前功臣世封刺史虽改为世封别驾,但还是不合适,功臣有大功勋者,可赐封官爵、赏赐钱帛,甚至是授封食邑,但不可封地。”

  “如今诸王分封新策,功臣世封别驾也可以停罢了。”

  李世民一直盯着武怀玉看,

  “宗室为亲,功臣有勋,世封宗室功臣,也是恩亲赏勋,先前诸大臣皆不肯受世封刺史,朕只好改为世封别驾,

  这世封别驾不临民、不统兵、不干政事,只不过是享州内三分之一税赋而已,不需取消。”

  “陛下,世封功臣都在中原内地州,大多富饶之地,州三分之一税赋也是不少。一州人口少则万户,多则几万户,这三分之一税赋,那就是几千甚至上万户,

  武德朝和贞观之初,朝廷实封功臣,食邑最高者不过一千五百户,低者三百户,实封家不过数十家而已,每家都是功勋着著。

  世封别驾,封赏太高。”

  武怀玉倒不是嫌好处太多,而是已经看透皇帝不是真要封,既然知晓皇帝真实意图,那不如主动再交出来。

  皇帝摆了摆手,

  “此事不用再说,”

  “李泰分封流求岛,其余诸王该分封何处?”皇帝问。

  ······

  离开皇宫,

  站在宫门前,冷风一吹,武怀玉发觉自己出了一血汗。

  伴君如伴虎,

  如今的皇帝,跟十年前的那个皇帝不一样了。

  以前的皇帝霸气却也真诚,但现在的皇帝却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君威难测,所谓的帝王心术,就是要让臣子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这样的皇帝,让武怀玉陌生又不安。

  他开始怀念岭南的自由了。

  武怀玉走后,

  李世民独自品着茶,然后拿起资治通鉴翻看起来,

  武怀玉编的这本书还没完成,目前只编了几十卷,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编了三十来卷,

  李世民这几年几乎天天都要读这书,翻来覆去的看,几乎每卷都读了好多遍,读的越多,收获越多,

  他确实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而武怀玉的史评,更是让他获益良多,

  可读的多了,也让他越发有些看不透武怀玉。

  武怀玉居然能编出这样的书,发出那些史论,这让他感觉深不可测,而武怀玉不只是个编书写史的,这十年他做的许多事立下的那些功劳,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

  能带兵能打仗,灭过梁师都、灭过DTZ,平过北山奚,灭过岭南蛮。

  搞财税也是大才,两税制是远超租庸调制更适合一统天下大唐的治国良策,也是如今大唐贞观迅速起飞的底蕴。

  武怀玉为国理财了得,他还把自家产业经营的红红火火,糖、茶、药、酒、盐,然后棉布、造纸、印刷,甚至造船、贸易,

  皇帝也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过武家的产业,其明里暗里的产业,规模十分了得,不说富可敌国这种话,

  但用市井坊间流传的一句话,如果用武家的绢来系终南山的树,每棵树系一匹绢,终南山上的树全系上绢,武家的绢都还没系完。

  终南山上有多少树?

  没有数的清,

  虽然这个传说有点过于夸张,但武家确实有钱。

首节 上一节 940/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