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50节
“郑氏也是被迫出家,并非本愿,大好韶华,怎能青灯古卷虚度,说来那也是朕当年犯下的错,如今就算是弥补一二吧。”
武怀玉无话可说,
皇帝耍流氓,无法应对。
“这事就这么定了,朕马上下旨,让郑仁基去尼寺接人,伱们选个良辰吉日,把人接回晋国公府吧。”
武怀玉离开西苑时,只能无奈的叹气。
皇帝是越来越能折腾了。
他跟郑氏也算是彻底的结仇了,虽说他不怕,可被皇帝这样算计,其实挺不爽的。
不过想想自己也没把吕宋的真实情况告诉皇帝,也还是藏了一手,心里倒也平衡了一点。
草堂。
李世民靠在榻上,闭起眼睛,
许久,皇帝重新睁开眼睛,眼里再起亮起精芒。
皇帝起身,背负着双手踱步来到后堂,
后堂地板上铺着一副很大的地图,用牛皮拼接缝制,上面绘着大唐疆域图。
皇帝站在长安的位置,
面朝南边,
他目光投向山南、江西,越过五岭,注视到了岭南。
如今的岭南疆域极广,下辖六都督府,四十九州,另辖七十二羁縻州。还要加上一州,长泰州,这是分封给魏王李泰的藩地。
广州、交州,
还有东海中的流州,南海里的珠崖,以及那个深海之中的吕宋。
皇帝的目光在吕宋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收回了目光。
他目光顺着大海,往东远眺,牛皮地图上那部份是一片汪洋,但在地图东端,那里也有一片大陆,
那里是武怀玉曾说过的东陆殷地,
一个传说中的地方,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祥瑞作物正出自那里。
皇帝目光往北移,
一直到最北端,东陆与大唐极东北的夜叉流鬼等雪原冰国,只隔一条海峡。
这些年,李世民明里暗里没少派船队前往极北,他们沿着海岸线一路前行,历经数年,寻访了诸多靺鞨部落,也越过黑龙河口,抵达小海,见到了更野蛮的使鹿、使犬、捕鱼等诸部,
找到了流鬼、夜叉、驱度寐三国,甚至找到了那条海峡,也抵达了东岸的北部,但那里跟流鬼夜叉等国一样,蛮荒、冰雪,
那些历经千辛万苦的探险船,只见到了一些蛮荒土著,并没有发现玉米土豆红薯这些东西,也没有发现殷人。
但皇帝还是坚信了武怀玉老师曾经去过东陆,见过殷人,从那里带回那些祥瑞,
他坚信沿东陆海岸继续南下,肯定能找到气候更舒适的地带,
虽然这条探险路线很危险艰难,一次得好几年,沿途得建立补给、过冬的据点等,但李世民还是每年都往里面投钱,
皇帝的目光投向东陆,
但最终还是收回了目光,
相比起虚无飘渺遥不可及的东陆殷地,他心里清楚,大唐真正要关注的还是在中原,
四边最重要的还是北疆,是阴山以南的河套、代北,然后是辽西、河西两条走廊,再是陇右川西。
至于南中、黔中的地位,远不及河套辽西等地,
而岭南,地位要比南中黔中高点,有海贸之利,但现在也基本上安定了下来,接下来,可以从岭南抽调回一些兵马了,那些兵马武怀玉已经实战练出来了,正好可以抽调到京北,或是河西陇右一线。
岭南大局已定,
根本用不着那么多防人镇戍,
武怀玉在岭南设了七镇戍兵,又有十四府折冲府,加上巡海水师、沿海巡检营,以及使府经略军,加上七府的守捉营等,
岭南的兵,太多了。
甚至安南,可以从岭南划出去,单设一道。
皇帝在地图上走走看看,
最后脚步停在京北,
他站到了河套,
经过这么些年,DTZ已经彻底被瓦解,衰弱,那么漠南的突厥各部,也可以重朔格局。
依托阴山山脉,以北魏六镇旧址,重新打造一边塞北镇戍防线,修复武川等军镇城堡,并在那边驻军屯垦。
然后就是在河套、代北,打造第二条防线,西起灵州,北至丰州,东抵怀荒,背倚长城,屯田牧马。
第三道防线,自然就是长城防线。
把防线向北推进部署,而原来靠内的一些都督府罢撤,新设如丰州都督府、燕然都护府等。
随着这三道防线的打造,核心还是河套平原,
朝廷要在河套平原修建起三受降城,建起上千座烽燧。三道防线的核心还得是河套平原,
只有河套平原的粮草供给,才能保证阴山北面军镇的供给,也只有占稳河套平原,才能使的游牧部族无法在漠南坐大。
要把阴山以南的突厥部落,继续分化,要继续将一些部落南迁,留下的也要分而治之。
岭南七镇,
李世民想了想,高州都督府已经罢撤,那么福州都督府或许也可以罢撤了,
如此岭南就保留五都督府,则岭南七镇可以先撤掉两镇,
这两镇一万镇兵,可以直接调到京北,部署在阴山以北的新六镇,或是部署在河套三受降城。
岭南的十四个折冲府可以留下。
皇帝看着地图思索着,
岭南原来的七个守捉营,足两万一千人,可以替换剩下的五个军镇戍兵,这样剩下的一万五戍兵,也抽调回去。
可以部署到陇右、青海一线。
这样岭南的三万五戍兵全调走,两万一守捉营,抽一万五补充为五镇戍兵,还剩下六千,剩下的五个都督府,每府保留一个一千二百人的守捉营。
皇帝计算着调整后的岭南兵力,
武怀玉的经略军六千,岭南新五镇戍兵一万五,五个府守捉营六千,则武怀玉麾下还有两万七千兵。
加上水师、巡检两营各三千,那就是三万三。
十四个折冲府一万余人,不过这些是府兵,不是州镇戍兵。
三万多州镇戍兵,这战力已经不低了,岭南五十州,还有州团结兵,羁縻部落的土兵。
李世民甚至觉得岭南的兵还是有些多,
但考虑到一次从岭南抽调走了七镇戍兵,那可是三万五千战兵,最后还是打算先就这样。
一万部署到京北,一万部署到河西,一万部署到陇右,五千部署到剑南。
武怀玉继续经略岭南,抽走七镇戍兵后,李世民感觉心里轻松多了。
(本章完)
第978章 陛下钦赐尼姑
回到家里,樊玄符几人正陪着武怀玉的四个姐妹在喝茶。
四妹玉婉如今也已经嫁入魏征家,成了魏二郎魏叔瑜的妻子,她挺了个肚子坐在那里,见到怀玉回来,笑着起身打招呼。
武家四姐妹长的还是挺像的,大姐是苦尽甘来,嫁了四嫁,如今贵为燕国夫人,真正富贵尊荣。二姐三姐嫁的都是元从禁军子弟,因为两位姐夫也没啥太大野心,很满足于在长安做个小军官,
武怀玉当然也不会勉强他们,现如今两个姐夫都是在卫府做着从七品下的校尉,虽说官当的不大,但武怀玉家里的产业,也会捎带着点这两姐姐家,所以日子过的还是很富裕的,
倒是这四妹夫魏叔瑜,因为是宰相魏征嫡次子,又是武怀玉的学生兼妹夫,所以年纪轻轻倒是仕途顺畅,两榜进士出身,又凭门荫,起家便是太子千牛备身,正七品,掌执东宫千牛刀宿卫。
堂堂进士任武职,但这并不是坏事,正常进士甲等,通过铨选也只能授個九品官,顶多地方上的县尉而已。
可凭着家世门荫,直接就正七品太子千牛备身起家,这比许多寒门科举出来的士子,少走了二十年弯路。
怀玉坐下,跟姐姐们打招呼,四姐妹里,他跟大姐关系最好,其次是小妹,跟另两位姐姐关系不是很亲。
“你们刚在聊啥呢?”
玄符说聊些家里的事,比如大哥怀义外任燕然都护兼丰州都督,还有武怀良即将参加明经考试,
二姐夫三姐夫则年后可能要升一级,
四妹夫魏叔瑜也可能要外放洛州司兵参军。
“叔瑜去洛州?这是魏相的意思吗?”
“嗯,我阿公说到州县任职,以后路更好走,也可更好锻炼。”
“魏相这话说的没错,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
太子千牛备身跳到洛州司兵参军,这步路是很正确的,魏征在这方面肯定是会帮儿子好好谋划,进士出身,然后补太子千牛备身,结果就洛州司兵参军,下一步的话,武怀玉估计肯定就是再回朝,调进东宫,到时任个司议郎或是大理司直,再或得调个上县县令,
这路就更宽了,若是有足够的政绩,还可以谋划通事舍人、秘书郎、诸司员外郎等职。
或是谋个中县令,以及进御史台做御史也是可以的。
总之有魏征这个宰相爹,然后武怀玉这个大舅哥,马周这个姐夫,魏二郎的仕途那必然是一帆风顺的。
别人得一级级熬,甚至在五品以前,每做满一任官,还得停官一定年限,然后才能再侯选。就算政绩考核好,这也不是能够一步一级往上升,可能得在一个品阶来回打转,
这就是所谓的有人出生在罗马。
就如同武家姐妹们刚才笑说武怀玉都有五个儿子已经封爵,老三一个庶出子,都已经拿到了世袭吕宋县男、吕宋县令的官爵。
十岁的武承嗣更是都已经封为三原县公了。
这公平吗,这当然算不上公平,但这时代就是如此,武怀玉儿子们的爵位,那也是凭着父亲的功勋换来的。
魏征、马周这些落魄书生,不也白手起家,如今官至宰相,爵封国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