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09节
战争的结果,很快就传到了燕国,朱高炽大喜。
姚广孝、张玉等人也是不敢置信,这么大的危机竟然如此轻易就度过了?
非但如此,还反过来一波灭了帖木儿汗国。
秦王朱樉实在太强了啊。
但在高兴过后,姚广孝却私下找到了朱高炽。
“世子可知,秦王为何按兵不动了?”
朱高炽疑惑的道:“原因二叔不是说了吗?大师为何由此一问?”
姚广孝严肃的道:“那些理由只是说给外人听的,秦王之所以按兵不动,另有目的。”
朱高炽更是不解,道:“什么目的?”
姚广孝说道:“等晋王和我们出兵。”
朱高炽微微皱眉,露出所有所思的表情,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道:
“谢大师指点,我明白了。”
如果让联军将所有城池都打下来,那这帖木儿汗国的土地算谁的?
朱樉作为盟主,他开口要这些土地,联军自然不会说什么。
因为他们服朱樉。
可是碎叶川是大明划给晋王的封地。
到时候朱樉是让还是不让?
不让,就是兄弟阋于墙的局面。
让了,联军各部会怎么想?
我们打下来的土地,为什么要让给一个陌生人?
到时候就算强行让给朱棡,各部也不会服气。
而且这些地是朱樉打下来的,以朱棡的性格,大概率是不会接受的。
到时候就尴尬了。
还有白沙瓦也是一样。
这里是开伯尔山口左侧出口,如果燕国掌握了这里,就能扼守住这道咽喉。
如果被别人占据,那就相当于被人拿捏住了咽喉。
现在张辅也只是占据了白沙瓦的一角,大片土地依然被帖木儿残部占据。
燕国想要名正言顺占据这里,最好自己出兵打下来。
想通了这些,朱高炽立即下令道:
“立即传令给张辅,拿下白沙瓦。”
姚广孝很是欣慰,这个弟子越来越有王者之风了。
-----------------
西州,朱棡看到情报之后,也瞬间就明白了朱樉的想法。
心中非常的感动。
说实话,他对这个二哥向来不怎么感冒。
尤其是朱樉将朱标气出高血压,他直接在心里和老二切割了。
但这一次他真的被感动了。
老二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也犯过一些错。
可对亲兄弟真的很用心。
他想要写一封信给朱樉,缓和一下兄弟关系。
可提起笔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
这该死的面子。
只能写了一封信给朱济熺,让他给朱樉道谢。
-----------------
安西的战果送到洛阳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明昭二年二月底。
朱雄英和陈景恪两人看着情报,差点以为是假的。
局势转变的实在太快了。
前一刻还是帖木儿成功破局,以绝对兵力征讨秦国。
下一刻帖木儿汗国就被灭了。
太戏剧了。
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的道:“秦王的能力,实在太强了,这种局势都能扭转的过来。”
朱雄英也认同的道:“是啊,我一直知道二叔很强,可没想到他竟如此强。”
可以说,朱樉这次的胜利,将陈景恪制定的安西战略,提前了好几年完成。
现在反倒是大明这边的进展拖了后腿。
之后两人拿着情报,找到老朱、马娘娘和朱标,向他们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老朱得意的嘴角都快咧到耳后去了:“不过是灭了个区区帖木儿,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朱雄英、陈景恪:“……”
您老人家说这话的时候,能不能把脸上的笑容收一收。
马娘娘和朱标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之前安西局势骤变,他们可是很担心的,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
马娘娘笑道:“老二打败强敌很不容易,占领撒马尔罕后及时收兵,更让我开心。”
“这孩子,终于长大了啊。”
朱元璋也说道:“是啊,长大了啊。”
陈景恪:“……”
您二老要不要看看他多大了?
不过父母眼里子女永远都是孩子,他们这么想倒也没错。
几人夸赞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聊起了正事。
陈景恪说道:“帖木儿汗国覆灭,察合台汗国也定然人心动摇。”
“以晋王的智慧,必然会趁机出兵……”
“我猜测,这会儿他应该已经做好出兵准备了。”
“大明这边也必须要加快脚步,往西域输送人口和物资。”
朱雄英摸了摸短须,说道:
“你觉得,将部分理学人才送过去如何?”
老朱眉头一挑,问道:“哦,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朝廷好不容易才将理学赶出朝堂,现在朱雄英却要任用他们。
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解。
朱雄英解释道:“理学兴盛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数百万读书人,都学过理学思想。”
“朝廷不能只是简单的打压,然后就置之不理了。”
“将这么多读书人边缘化,是非常不负责任,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景恪曾经说过,大批读书人找不到出路,就会在民间结社……”
“最后垄断基层权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
“那些理学门徒无法步入朝堂施展才华,必然会心怀怨愤。”
“早晚有一天会酿出大祸。”
老朱冷哼一声道:“敢结党,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就知道杀杀杀,把嘴闭上听雄英好好说。”
老朱悻悻的道:“不让说就不说,谁稀罕,哼哼。”
这样的场景几乎三天两天就上演,众人也早就习惯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惯性的力量不可忽视,理学兴盛百余年,华夏的文化制度都已经形成了惯性。”
“打压它简单,要捧起一个新学问很难。”
“从理学到大同思想,不亚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转变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夏商到周,在文化、制度上是一个大转折。
周公召公用了百年时间,才完成了周礼的建设和普及。
汉朝前面几十年采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汉武帝雄心壮志,想要变无为为有为,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于是他就找到了儒家。
当时的儒家传承数百年,门生遍布天下,儒家提倡的礼仪也深入人心。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