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32节

  他难以抑制自己,慨然说道:“皇上不必气馁!粤西居山川上游,虏不得仰面而攻我。南宁、太平出滇,柳州、庆远通黔,左、右江四十五峒俍标勇,袭国家恩惠,三百年悉受衔橜,足资内备。

  “今日大势在楚,楚师不下三十余万,镇将四十余营,分由何督师、堵制台统辖,号令不一,彼此猜忌,进无寸功,退有百患,非天子弹压,不足以和诸将、抚军民。

  “皇上莫如还陛桂林,为出楚计,北图岳、鄂,东援赣、吉,西收荆、澧,南镇粤东。如此三军激励,将士用命,天下事犹可为耳!”

  天下犹可为!

  湖南,何腾蛟、堵胤锡麾下还有兵马数十万,虽然屡败,却散布湘西南山岭中,兵马为清军数倍;江西,曹大镐、傅鼎铨义军迭起;广东义军遍地开花;福建还有郑成功;浙江还有鲁监国;云南沙定洲之乱已平……

  群臣激愤,纷纷发言,附和严起恒、刘湘客、岑丹初等人的议论,反对南下柳州。

  永历帝脸色越来越难看,气得连咳数声。

  庞天寿见状,趁机宣布皇上圣体欠安,结束了朝会。

  丹初言辞犀利,受到朝臣的关注。散会后,刘湘客等人便把他留下,询问桂林方面的情况。

  这是个散布消息的好机会,若能把诸臣说动,永历帝还陛桂林之事便更有把握。否则,若让他去了柳州,侯性之流就会得势;若让他去了南宁,陈邦傅与刘承胤一丘之貉,必会趁机挟制朝廷。

  丹初故意夸大其辞,说道:“瞿阁老留守有功,桂林安如磐石。三月份,清将屠列鳌来攻,大败而归,后死于贺县。五月份,逆王孔有德合三藩之力,围攻桂林,同样大败而回。

  “自此之后,将士振奋,百姓归心。桂林生产恢复,商旅辐辏,社会安定,税收提高,已有几分太平景象。若此时还陛桂林,不比现在住在土司山寨好多了?”

  群臣逃亡已久,听过丹初的话,向往不已:

  “此话当真?”

  “刚才当着皇上的面,你怎么不说?”

  ……

  刚才要是说了,岂不成了欺君之罪?丹初机变很快,说道:“刚才庞公公还不让我说话呢,我哪敢多说?”

  恰在这时,太监来传口谕,说太后召见丹初。

  慈眷正隆啊,在众人的揣测中,丹初来到太后面前。

  永历朝有两位皇太后,马氏为朱由榔生母,信天主教,教名玛利亚。另有一位王氏,为朱由榔嫡母,同样信奉天主教。

  召见岑丹初的太后,正是马太后。她刚刚五十岁,但保养甚好,看起来像是四十出头。

  丹初心想,太后召见,所为一定是养女下嫁之事。

  果不其然,马太后略一寒暄,便问道:“丹初,我听说你已有婚约,可是瞿阁老家的小姐?”

  丹初不卑不亢,说道:“回太后,丹初已经定婚,正是瞿家小姐,原定于九月二十成婚。”

  “哦。”马太后顿了一下,说道:“你此次护驾,倒把自己的婚事耽误了。”

  “为国尽忠,婚事不算什么。”

  “好!好!”马太后的冠服已经脏污,却依然遮盖不住身上的华贵气息。

  她很欣慰,很快下定了决心,说道:“我膝下有一养女,为桂藩偏支郡君。你若不弃,就娶了她吧。至于是作妻还是作妾,你便宜处置即可。”

  若是郡君,父亲就是镇国将军。明朝宗室不降封,镇国将军多如牛毛,郡君的地位就更一般了。

  丹初对道:“回太后,丹初与瞿家有婚约。君子无信不立,丹初不敢毁约。承蒙太后厚爱,丹初愿意娶那名郡君,但不敢娶为正妻。”

  “嗯,”马太后沉吟片刻,说道:“你是个忠信之士,我没有看走眼。娶作偏房也可以,但希望你善待郡君,一如继往忠于大明。”

  大厦将倾,明朝宗室已不值钱。亲王家的郡主嫁人为妾已不稀奇,更何况于郡君?

  丹初心中有一丝庆幸,习惯性地说道:“诺。”

第58章 纳妾

  马太后把养女嫁给岑丹初,明显带有笼络武将的意思。

  大明军队动辄号称百万,即便在古泥关,亦已聚起两三千败兵。但真正能战者,只有岑丹初带来的五百骑兵。危难之际,也只有这五百人马能够派上用场。

  丹初的心理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天来,他亲眼看到永历帝懦弱无能,内臣多奸佞小人,外臣党争不休,令人大失所望。

  这个王朝,不保也罢。他受命迎接永历帝还陛桂林,但永历帝胆怯如鼠,根本就不想回桂林。与其在这儿虚耗光阴,还不如率军返回桂林呢。

  有了朱氏小妾,丹初自然就不便离开了。

  此刻,朝臣、宫眷、败兵云集古泥关,住处拥挤,粮食紧张,秩序混乱。小朝廷不便驻留古泥关,势必要迁往他处。

  祥符侯侯性也统军一千,来到古泥关护驾。他在柳州抢劫商旅,获得数万银钱,向朝廷敬献一万两白银,贿得侯爵。

  变化在即,丹初决定留下,看永历帝作何决定。

  九月十日,马太后派人把朱氏送入丹初营中。时局纷乱,又是个偏房,自然不便举办仪式。

  按照礼制,男子一般先娶正妻,尔后方能纳妾。如今正是乱世,礼乐崩坏,太后有心要为朱氏争一口气,便作主让丹初提前纳妾。

  嫁妆很薄,只有一口黑猪、黄金十两、白银百两、锦缎十匹。在这偏僻的古泥关,能筹到这种嫁妆实非易事。

  丹初传令犒赏将士。五百将士局促在古泥关多日,难得有酒有肉,士气振作。

  傍晚,一顶小轿从土司寨中驶出,逶迤来到丹初军中,直至中军帐前才停下。

  轿里坐着主仆两人,主人叫朱淑鹭,正是马太后的养女。另有一个宫女,算是陪嫁过来的侍女。

  亲兵掀开轿帘,把主仆二人迎入帐内。丹初已经等候多时,透着烛光,看见朱淑鹭身着青色嫁衣,上面绣着一对鸳鸯,光泽夺目,大致由绸缎裁成。她身材姣好,面庞略显消瘦,浑身上下彰显着华贵的气质。

  “夫人,请坐。”丹初很大方,招待朱淑鹭坐下。

  朱淑鹭脸上一红,来到丹初面前坐下。永历内廷中的嫔妃、宫女、太监、皇子、皇女大多受洗入教,朱淑鹭也不例外。

  她喊了声“夫君”,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第一次见到夫君,果然是一表人才。他刚才称自己为夫人,难道是变了主意,要立自己为正妻?

  丹初却说道:“夫人,我已与瞿家小姐定婚,只能委屈你了。不过,我今后定下规矩,你在我家是如夫人,平时亦称夫人。”

  朱淑鹭略感失落,却又生起许多感激,说道:“谢夫君。”

  “不必客气了。”皇家规矩繁多,丹初却对繁文缛节十分反感,说道:“一会儿,我请军中同袍过来饮酒。你不必回避,同席陪酒,也算是彼此认识一下。”

  “啊?”

  朱淑鹭大为惊讶,她才刚见到丈夫,彼此还不熟悉,就要面见军中的同袍?想到自己身处军营,周围都是军士,与宫中大不相同,朱淑鹭不由得眉头一皱。

  丹初的语气不容置疑:“没关系,反正早晚都要认识。”

  军中已有流言,说丹初毁婚,要娶皇室之女为正妻。今日宴请诸将,正好结束流言。

  戌时,众将相约来到中军帐,计有参军俞厚基、中军坐营官冯琳、火枪队长费雷拉、一队队长魏国松、二队队长。

  帐内早已备好酒菜。丹初夫妇坐主位,众将依次坐下。

  侍女斟好清酒,丹初致辞:“诸位,时局正乱,古泥偏僻。赖马太后垂青,赐我以美姬。今日,我邀请诸位饮酒,一来庆祝得有美妾,二来感怀同袍之谊。诸位,请。”

  听到美妾二字,诸将安心。主帅婚娶看似是私事,实则关系甚大。瞿式耜名望甚高,与焦琏关系密切。瞿家小姐又是嫡女,显然要比朱氏更适合作为正妻。

  俞厚基作代表,庆祝丹初纳妾,说道:“英雄配美人,我等祝镇台、郡君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众人一笑,将清酒一饮而尽。

  初次见面,丹初当然要引介一番。

  先介绍朱淑鹭:“我这位如夫人,出身桂藩偏支,自幼父母双方,由马太后抚养成人,姓朱,讳淑鹭,诸位以后可称之为朱夫人。我为人开通,今后,咱们军中就以如夫人称之。”

  丹初在部下面前说这种话,令朱淑鹭大为感动,心中的委屈一扫而空,眼睛高兴得滚出热泪。

  俞厚基最为机警,打圆场道:“镇台年轻有为,文韬武略,又如此重情重义。夫人,你该高兴才对。”

  俞厚基的头衔是“参军”,实际就是丹初的军师,不仅要为他参谋机要,还要关注他的私生活。朱氏为马太后养女,来历不凡,若与丹初夫妻和睦,日后必有好处。

  朱淑鹭动了情,举杯敬向丹初,说道:“夫君,奴家失态了。”

  丹初和她浅酌一口,随即介绍众将:“在座诸位是我部下,也是我的同袍,战时生死与共,平时情同手足。这位姓俞讳厚基,任参军,是我的军师。这位……”

  朱淑鹭恢复了皇家女子落落大方的气度,向众将一一敬酒。

  在座诸位有儒士出身的军师,有佛朗机籍火枪队长,有陕北老卒,却都对年轻的丹初俯首帖耳,令朱氏暗自惊奇。

  她不由得想起,傍晚时坐轿来营,走了两里多路,透过轿帘,一路上见到不少游兵散勇。幸有缇骑护卫,轿舆才免遭乱兵骚扰。

  靠近丹初的军营,情形却大不相同。尽管条件简陋,他们还是立起了鹿砦,挖掘了壕沟。营中广阔,多骏马,军士肃穆,走路列队,没人大声喧哗。

  看来,夺旗斩将的故事真不是吹的,夫君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擅长练兵、治兵,将来不可限量。

  看来,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屈身嫁给武夫,竟然还是走对了棋。

  嗯,帮助夫君就是帮助自己。以后得央求太后,为夫君加官晋爵。

  朱淑鹭越想越得意,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第59章 夜校

  酒桌上摆了不少野味,帐内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古泥关条件简陋,众人已有好些时日未沾荤腥,此刻皆是垂涎欲滴,大快朵颐起来。

  中军坐营官冯琳忍不住说道:“得亏了营里的瑶人士兵,善捕猎,给了他们一天时间,竟弄来上百斤的野味。再加上那口黑猪,够全营将士饱餐一顿了。”

  魏国松抹了把嘴角油渍,说道:“镇台治军有方,我军纪律严明,所以敢放瑶人士兵出营打猎。要是换了其他部队,早就乱翻天了。”

  冯琳则继续说道:“当初招募瑶人俘虏入伍,军中多持怀疑态度,连我都不敢认同。谁曾想,这些瑶人士兵还真不赖。三队那个何国驹自不必说,现在已到督标中军当队长了。

  “他族弟何国驺,正在我麾下做小卒,也是武艺高强,敢作敢当。这次去山上打猎,他一人就捕获野鸡一只、獐子一头,他日若有战斗,必可立下奇功。

  “只可惜,他大字不识一个。何国驹虽不通文墨,却也颇识些字,听说在督标中军混得风声水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丹初早就想在军中办夜校了。他熟知明清历史,对晚清湘军名将王錱印象深刻。

  王錱就曾在军中组织夜校,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则教军士读书识字。所部称为老湘营,“迨夜,营门扃闭,刁斗之声与讽诵声相间也。”王錱虽然早殁,老湘营却一直保留下来,战功卓著,甚至远赴西北,收复回疆,为维护国家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丹初一说话,立即引起众人注意:“诸位,我有个主意,想在军中办一夜校,教授官兵读书识字。像何国驹这样的军官,虽有大将之才,却不通文墨,难以成大器。

  “像何国驺这样的小卒,武艺高强,却不识文字,连基本的腰牌、旗号都看不懂,就算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也难以胜任队长之职。

  “我主张办理夜校,为的是扫盲,让不识字的官兵略识文字,让略识文字的军官粗通文墨,让军官学会简单的算数,会计算道路之远近、粮草之多寡。”

  俞厚基是个斯文人,拿手帕擦了擦嘴,说道:

  “镇台此议甚是。太祖爷重视学校,各级广设官学。军队卫所亦有卫学,科举有专门指标。士子为了争取军户科举指标,常常流徙千里,冒籍参加科举。

  “景泰以后,军户出身的进士,常常占进士总额三成以上。首辅如张居正、李东阳、高拱、赵志皋、王家屏等,皆由军户考中进士。

  “镇台主张在军中办理夜校,一可以吸引军士,二可以提高军队战力,与我朝军户进士有异曲同工之妙。恰好现在事情不多,正可筹建夜校。”

  若论办学校,丹初已有经验了。他在永安州设立童子队,实际上就是一所小学校,童子队不参加训练,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他欣然说道:“甚好,老俞,夜校的事很重要,就交给你具体操办。要快,明天就要拿出初步的方案。要重视,我亲自担任校长,督促官兵学习。

首节 上一节 32/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落榜美术生,开启S3赛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