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39节

  一旁的莫光书附和道:“时局纷乱,莫某不愿老死乡间,愿追随镇台效力。”

  莫毓芬是莫光书的女儿,莫光书也就成了丹初的长辈,却要向丹初求官。

  这种事并不鲜见。不久前,兵部尚书、两广总督于元烨为取悦御滇营大将王永祚,曾把女儿许给王永祚的儿子。乱世武夫得势,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南明大臣向来不干人事。于元烨很快发现,御滇营由赵印选说了算,便转而把女儿嫁给赵印选的儿子。王永祚大怒,就要攻打赵印选,被胡一青所劝止,在御滇营内部掀起一股绝大的风波。

  丹初问莫光先道:“小伯想带兵,还是理政?”

  这个称呼不伦不类,用在这里倒也合适。古时的小妾没有地位,莫光先也没有官职,称他小伯已算尊敬了。

  莫光先已过中年,不便再到战场厮杀,便说道:“小儿已在军中效力,我愿帮镇台抚理钱粮甲仗刑罚之事。”

  莫光先的儿子莫尔桢,原本是莫家堡的团练头目,已经成为丹初军中一名步兵队长。

  丹初很爽快,说道:“我正要成立营务处、粮台,小伯愿到营务处,还是粮台,亦或是留在总兵府,协助掌理永安内政。”

  莫光先不假思索,说道:“我是莫氏当家人,族内事务一时交割不掉,还是留在总兵府,襄理内政吧。”

  丹初点点头,说道:“可以,原州衙刑房的刑书熟悉律例,却无威仪。就请小伯代我掌理刑罚,如何?”

  州县政务,以刑名钱谷最为重要。莫光先大喜过望,说道:“谢镇台。”

  莫逊仕接着为孙子请官,说道:“镇台,小孙尔桢已经投军,还请多加眷顾。若有营官空缺,镇台不妨考虑一下小孙。”

  扩军之后,全军仅有五个营官,都是手握兵权的带兵官。尤其是标营,由丹初亲任营长。他可不会轻易答应莫逊仕,说道:

  “标营、三个步兵营、一个守兵营,营官都已有人选。莫尔桢拟任为第二步兵营第三队队长,掌管一百二十名战兵,看似官小,实则至关重要。

  “队为天军的基本编制,队官就像州官,州官为亲民官,队官则是直接带兵的军官。营官若没有担任过队官,实难胜任本职。

  “我军中的营官,皆为久经战阵之辈,士卒咸服,经验丰富。莫尔桢未曾上过战场,不便担任营官。爱之适足以害之,老伯不可揠苗助长。

  “不过,若莫尔桢表现卓异,一有营官的空缺,我自当优先提拔他。”

  莫逊仕略感失望,却也只得称赞丹初英明。

  通过联姻,丹初取得了莫氏的支持。只等扩军完成,便可宣布实施着佃纳粮。到时候,就算莫氏不乐意,也只得带头拥护。

第73章 训话

  过了春节,已是永历二年,在满清则为顺治五年。

  正月初六,募兵之事基本完成。城南开拓了一片练兵场,共立有五座营垒,标营、中军、战营、守营皆驻扎于此。

  辰时,吃过早饭,标营骑兵队开始列队,新兵士卒排队领取衣物。

  新兵是陆陆续续补充进来的,从腊月二十六,一直到正月初五,每天都有新兵加入骑兵队。利用这十天时间,队长吴捷组织了队列训练,教会新兵如何列队,如何执拿、操作武器。

  昨天,最后五名新兵加入骑兵队。

  骑兵队队长吴捷手持花名册,开始点取新兵名字,为他们发放军服武器。

  “张甲!”

  “小的在。”一名看起来还算精干的新兵上前一步,应道。

  “什么‘小的在’!回答‘到’!”吴捷性急如火,走到张甲面前,厉声说道:“张甲!”

  “到!”张甲挺直了胸膛,大声应道。

  “嗯,这才像样。我们骑兵队不仅是标营的精锐,也是永安镇全镇的精锐,不许有一个孬种。你虽为新兵,务必要做一名精兵。”

  “诺!”

  “尔为弓兵,授藤甲一套、军服两套、草鞋两双、漆弓一副、箭矢二十支、马刀一口。”

  漆弓是明朝两广地区常见的装备。这种弓很适应岭南的潮湿气候,弓力不大,射程也近,但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防水性能好,不怕风雨,也不会翻弓。

  标营为丹初的亲兵营,军械装备算好了,却依然很简陋。步兵营稍差,普遍没有盔甲,守兵营更差。

  张甲欢天喜地的抱起盔甲装具,正要离开。

  吴捷问道:“你这些衣服武器,是谁给你的?”

  “岑大帅!”

  “你为谁卖命?”

  “岑大帅!”

  “嗯。你要爱惜武器,好生看护,不得有失!”

  “诺!”

  张甲抱走武器,回到队伍中,在伍长、伍副的帮助下,开始手忙脚乱地穿戴武器。本伍十人,只有三个老兵,剩下七个都是新兵。好在标营提前挑选士兵,骑兵队的新兵都会骑马。

  没多久,新兵穿好了盔甲军服。吴捷环视全队,厉声说道:

  “今天上午,全营第一次集合,老子当值,都给我整利索了。盔甲系紧,弓箭、马刀、长矛都按规定携带。哨长伍长上前,给我纠正到位。大帅点名时,每个人答到时都给我憋足了劲。

  “大帅发饷时,每个人都给我昂首挺胸,把武器握紧了。谁要是把武器弄掉了,谁要是在大帅面前失仪了,回来老子先打他十个军棍。”

  巳时,标营第一次全体集合。岑丹初为士兵发饷,兼为训话。

  当下,很多南明军队已经不再发饷,官兵眷属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焦琏分兵占据了平乐,情况有所改善,但各部纷纷扩军,仍旧发不起饷。

  丹初决定扩军至三千人。以永安州的财力,粮食方面暂无问题,军饷方面仍无从着落。

  按每人每月一两饷银算,一年就是三万六千两。再加上训练、军械方面,一年至少八万两打底。若遇打仗,物资、奖赏、抚恤,军费还要激增。

  在实施着佃纳粮政策之前,发放军饷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尽管这样,扩军仍有必要,也非常紧迫。丹初需要军队来应对不断恶化的局势,需要军队执行着佃纳粮政策,需要军队积累战功。

  明朝中期时,一镇总兵官往往下辖数万战兵。按照丹初的规划,今后将在军队实施层级领导,由镇至下,依次为协、标、营、队、哨、伍。一营五百余人,一标三千余人,一协一万余人,一镇三万余人。

  他已是永安镇总兵,即便是扩军之后,也只有三千来人,相当于标的规模。

  不管怎么说,人马总算拉起来了。尽管财力拮据,丹初还是决定拿出宝贵的银钱,犒赏全军将士。

  守兵每人赏十二钱白银,步兵每人赏一两白银,标营每名标兵赏一两四钱银子。新兵按各自兵种,均减二钱白银。伍长以上,各有增赏。

  营副冯琳手持花名册,点取士兵姓名。

  点到骑兵队了。岑丹初在前,冯琳在后,还有几个手捧银盘的亲兵,相继来到骑兵队。

  “吴捷!”

  队长吴捷大声应道:“到!”

  “赏银二两。”

  亲兵端着放满碎银的木盘,丹初从中取出一枚二两银锭,递给吴捷。

  吴捷双手接过,说道:“谢大帅!”

  丹初一笑,向吴捷点点头,开始为队头发放赏银。

  发过赏银,时间已过去大半个时辰。冯琳大声问道:“诸位兄弟,你们的赏银是谁发的?”

  “岑大帅!”

  “你们每天的饭食,是谁供应的?”

  “岑大帅!”

  “你们的军服盔甲武器,是谁给的?”

  “岑大帅!”

  “岑大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我们有了饭吃,有了衣穿,有了钱花。从今以后,我们都得死心踏地的跟随岑大帅,勤练武艺,沙场建功!”

  吴捷则趁机喊道:“誓死效忠岑大帅!”

  标营五百多名官兵,纷纷齐声喊道:“誓死效忠岑大帅!”

  丹初很满意,待官兵呼声减弱,便大声说道:“各位兄弟,刚才,本镇为每个人都发了赏银。大家的士气很高涨,声音也很宏亮,本镇很满意。

  “我们标营是全镇的精锐,也是本镇的亲营。不管你来自陕北,还是阳朔、平乐,还是永安,到了标营,你们都是本镇的亲兵,都是本镇的兄弟,大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屋同住。

  “时局很乱,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你们来永安镇当兵吃粮,无疑是明智之举。本镇会爱护你们,呵护你们,带你们建功立业。”

  一听这话,众官兵欣羡不已。镇台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才十八岁,已经升任总兵官,娶大家闺秀为妻,纳了两房小妾,一个是宗室之女,另一个是本地豪强家的小姐。

  妻妾如此,夫复何求?

  丹初接着说道:“当兵就要当好兵。第一要忠诚,忠诚为军士第一品德。士兵要忠于伍长,伍长要忠于哨长,哨长要忠于队长,队长要忠于营长,营长要忠于本镇。层层忠诚,方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第二要有本事。人若没有本事,将一事无成。军士若无本事,一遇打仗,不仅不能自保,还能危及自家性命,还将连累同袍长官。

  “第三要勇敢……”

第74章 考核

  正月十五,大操之日,本该组织全镇合阵训练。因士兵新附不久,取消合阵训练,改以考核武艺。

  校场上旌旗猎猎。丹初在俞厚基的陪同下,安步当车,巡视各营。先来到步兵一营,一营长魏国松满脸虬髯,高大威猛,乃一赳赳武夫。

  步兵营主下辖三个步兵队、一个营部,营部下辖一个骑兵哨、一个火枪哨、一个炮哨。火枪哨主要装备火绳枪,炮哨主要装备虎蹲炮、子母炮两种轻型火炮。

  步兵队按照攻击距离的远近,编制三个步兵哨,另有一个骑兵伍、一个火夫伍。

  第一哨有三十名火铳手,装备三十支火铳。第二哨有二十个弓兵,主要装备一副弓箭、一把腰刀,另有十个藤牌兵,每人装备一副藤牌、一支标枪,一把腰刀。第三哨有三十个长矛兵,主要装备长矛。

  火铳以三眼铳、单眼铳为主,实际上是一种火门枪。

  有明一代,三眼铳、单眼铳一直是明军轻型火器的主要装备。究其原因,在于三眼铳、单眼铳便宜、可靠,实战效果与舶自欧洲的火绳枪差距并不大。

  欧洲之所以要用火绳枪取代火门枪,是因为欧洲火门枪质量太差,要用明火引燃。明朝的火门枪早已改用药捻引燃,完全可以双手瞄准射击。三眼铳可同时发出三枚子弹,射速又远过于火门枪。

  到了明末,火绳枪可靠性渐渐提高,枪管长、管壁厚,由此提高了精度和威力,优势才渐渐凸显出来。

  永安镇刚扩军不久,并没有财力制造、装备火绳枪。三眼铳、单眼铳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显然比火绳枪更为合适。

  魏国松迎了过来。他资历比丹初老,曾和丹初一起并列老标营队长,当面向丹初抱怨道:

  “镇台,我营的武器至今还未配齐,角弓尚缺二十六张,藤甲缺八副、火绳枪差十四支。没有武器,训练施展不开,可得抓紧补齐呀。”

  俞厚基代为回答:“行了,老魏,你第一营算好的了。第三营、守营武器缺得更为严重。角弓、藤甲制作繁琐,耗时较长,购买起来也不容易。”

  丹初安慰他道:“到三四月份,总归是可以配齐的。走,先看看训练情况如何。”

  军中印发了《练兵纪要》,由丹初亲自审定,详细规定了各兵种训练、考核的标准。

首节 上一节 39/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落榜美术生,开启S3赛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