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重生二皇子,请庆帝赴死 第347节
“好了,不要再装了。”
淑贵妃一脸平静的说道:“我还不了解你?”
“你父皇被杀,别说伤心了,你不偷偷的在旁边笑,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承泽见状,果然不说了。
在聪明人面前,一切的伪装,都将毫无用处。
幸好对方是他母妃。
要不然的话,他绝对不会,让对方继续活着。
这时,淑贵妃说道:“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办?”
李承泽如实回答:“我已经下了命令,三日后去捉拿刺客,然后为父皇报仇。”
“如果时间到了,依旧没有刺客的踪迹,我就如了满朝文武大臣的愿,登基称帝!”
淑贵妃看着眼前的李承泽,缓缓叹了一口气,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为娘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过,你既然决定了,那就努力的去做,争取做一位好皇帝。”
“这算是为娘,最后的心愿了。”
淑贵妃说话时,自称是为娘,而并不是母妃。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让李承泽知道,她们之间没有搀杂着,任何利益相关的东西,只有娘亲和孩子。
不管发生什么,自己一直都是李承泽的娘,始终都会站在他的身边。
而李承泽也心领神会,点头说道:“母妃放心,孩儿不会让您失望的。”
说实在的,关于做皇帝这件事,他懂个屁!
要是让他自己来的话,绝对会成为一名昏君。
不过,他有人啊。
身边有那么多的人才,可以帮助他出谋划策,当一个皇帝的话,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而且,根据那位瓦剌留学生皇帝,亲身的经历来看,完全可以总结一个道理。
当你成为皇帝的时候,能力并不是很突出,那就什么都不要做。
否则的话。
不管做些什么,肯定都是错的。
这时,淑贵妃不再搭理李承泽,而是抓住叶灵儿的手,说道:“灵儿啊,咱们好久没见了,陪我说说话吧。”
李承泽见婆媳要聊天,他便自觉的向后退去,说道:“母妃,现在天色不早了,孩儿要为灵儿寻找住所。”
“您觉得,她现在住在哪里合适?”
淑贵妃说道:“还找什么,直接住在这里就是了。”
“我们婆媳两人住在一起,谁听到了,也不会说闲话。”
然而,叶灵儿本来想着,要和李承泽说话的。
可见到自己未来的婆婆,这么有诚信的话,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李承泽说道:“好,那就让灵儿,住在母妃这里吧。”
“那你们先聊,孩儿告退了。”
话刚说完,李承泽便转身离开。
等到李承泽,走出寝殿之后,便朝着半空中,拍了拍手。
紧跟着,数道黑衣人影,从房顶上跳了下来。
他们来到李承泽的面前,立即单膝跪拜在地。
“见过殿下。”
李承泽向众人摆手说道:“你们几个,等下就在这座寝殿附近守着,没有我的允许,不准任何人靠近。”
“只要有异常的人,敢靠近这里数百米,直接可以动手制伏。”
“要是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
“是。”众人点头答应。
“好,各就各位吧。”李承泽再次向众人摆手道。
很快,这些人翻身上了屋顶,消失在了夜色里。
李承泽抬头看天,沉思片刻后,说道:
“看来,事情就要结束了啊。”
第362章 最后一步
时间如流水,眨眼即逝。
距离庆帝被杀一事,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
在这三天里,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不过,经过这几天,满朝的文武百官,在皇宫里面待着时,思想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第二天开始,就再也没有官员,在意庆帝之死,以及刺客被抓一事。
他们现在讨论最多的事情,便是新帝登基,会对整个庆国,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毕竟,要是登基的是位明君,那整个庆国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不然,那就会是一场灾难。
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清晨刚过,‘正华殿’之中,不少的文武百官们,又开始一场讨论。
率先开口的,依旧是礼部尚书,他本身就是林党中人,也是太子狂热的追随者之一。
他向众人说道:“三天的时间已过,刺客还没有任何动静,诸位大臣们,也该认输了吧。”
“如果都没有什么异议,咱们现在就联合上报,让太子殿下早日登基,也好赶紧解决眼前之事。”
他的话音刚落,另外一名文官,也跟着附和道:“没错,我也觉得应该如此。”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要抓紧时间,让新君继位,重掌朝堂。”
“刺客之事,完全可以日后再行处置。”
这时,另外一名武将,身穿着银色的甲胄,大声喝道:
“以我来看,先不管谁当皇帝,咱们的敌人,始终都是北齐啊。”
“这一次,北齐的那群家伙,派来刺客来杀死我们的皇帝,这可是奇耻大辱。”
“我愿意带领十万兵马,直接进攻北齐,为陛下报仇雪恨!”
这名武将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其他文官,纷纷向他露出了鄙视之色。
更有甚者,当即骂道:“滚开,你这粗鄙的武夫!”
“打打打,满脑子就知道打仗,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还说的好听,直接带领十万兵马,进攻北齐!”
“就算真的给你这么多兵马,你能打赢吗?”
“就是!”另一名文官说道:“打仗靠的是什么?”
“不是骁勇善战的士兵,也不是指挥出众的将军,而是后勤的给养啊!”
“现在什么都没有准备,怎么出去打仗。”
又有人摆手道:“滚滚滚,你这个武夫懂什么,哪里凉快,就去哪里呆着去。”
武将被骂了一顿后,也不敢出言反驳,只好灰溜溜的离开。
而这些文臣们,依旧在讨论着。
虽然没有人给出反对票,但还是无法做到统一。
因为有的官员觉得,现在事不宜迟,赶紧让新君继位,以免夜长梦多。
而有的人却说,陛下头七都还没有过呢,就让新君登基的话,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更有人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就这样,一大群的官员,又开始了讨论。
与此同时,在大殿角落里面,正坐着陈萍萍和范建,以及相好的几名官员。
他们两个在这三天,都快把皇宫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刺客的下落。
无奈之下,只好来到这里,看看众位官员怎么做。
结果,这些拿着笔杆子的文臣们,除了斗嘴之外,一事无成。
这几天,他们都在为此事,讨论了十几遍,依旧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
这时,一名文官向范建和陈萍萍说道:“得,又来了!”
“这几个糟老头子,天天就知道吵架,也没有一个结果,有什么意思啊。”
另外一名文官笑道:“他们平时只管拿笔记录,又不会其它的,除了吵架还能做啥呦。”
随后他便向范建问道:“范大人,这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范建坐在凳子上,正慢悠悠的喝着茶水,说道:“怎么做?”
“事情都到了现在,我们还能做什么,只能随着大众来了。”
一旁的陈萍萍,也跟着点头说道:“算了,事已至此,我们就先按兵不动吧。”
“至于后面的事情,还是等等再说。”
这两天的时间,他和范建两人,在宫里搜查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刺客的身影。
很显然,刺客必定是已经,离开了皇宫。
上一篇: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下一篇: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