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16节

  “他!”谭纶有些想不通,“徐阁老一向深明大义,公忠体国。他又是松江世家大户,族人乡亲深受倭患之苦,怎么还会轻妄指使御史弹劾汝贞兄?”

  胡宗宪苦笑地答道:“南直隶和浙江的倭患被肃除,对徐阁老来说,已经功德圆满。我要执意剿除福建倭患,对他来说,反倒不美了。”

  “怎么不美了?”

  “徐阁老族人乡亲,多与浙江海商有往来。在大明东南,海商势力最大的就两股,一是浙江海商,二是福建海商,互为竞争,此消彼长。

  现在浙江太平了,福建不太平,对于浙江海商而言,岂不是大好事。”

  谭纶气得脸色发紫,“为一私利而轻废国事,岂是阁老辅政所为?”

  “徐阁老出身松江世家,家族亲眷错综复杂,被亲情羁绊,又不止他一人。何况徐阁老与严阁老明争暗斗多年,深知严阁老的根基在哪里。

  一是严世蕃严东楼,二是胡某为首的这些人。现在严世蕃被斥贬,徐阁老自然把矛头对准我。他已经跟严阁老撕破脸皮,当然要斩草除根,免除后患。”

  谭纶气得握紧双拳,浑身微微颤抖,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荒谬,荒谬啊!”

  胡宗宪无可奈何地答道:“荒谬?胡某反倒觉得一点都不荒谬。”

  “那文长先生有说在京城里想办法吗?”

  胡宗宪目光一闪,“文长先生说,世子向皇上建言,把严阁老从江西召回京师,敲打了徐阁老一番。”

  “敲打?”谭纶一愣,随即追问,“那徐阁老收手了?”

  “收手了。可是高新郑(高拱)又接上,指使他的党羽门生,疯了一般上奏章弹劾我,拿我当严阁老严东楼了,不置我于死地誓不甘休啊!”

  “高新郑?”谭纶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是裕王府侍讲,世子殿下反倒不好出手了。”

  “文长先生来信说,前些日子,皇上下诏,高新郑补入内阁,参预机务。”

  “什么!”谭纶差点跳起来了。

  皇上这是在褒奖高拱吗?

  难道他对胡宗宪有什么看法了?

  一旦皇上对胡宗宪有了什么看法,怪罪于他,那福建、广东的倭患剿除,就缺了一员总领各方、主持大局的人物,会受到严重影响的。

  胡宗宪又说了一件事:“文长先生来信说,李石麓(李春芳)也被皇上下诏,补入内阁,参预机务。”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状元,吏部侍郎李石麓?”

  “是的,李石麓也是世子殿下的侍讲,与潘时良、同科张叔大同为世子殿下的讲读老师。”

  谭纶听得头有点晕,这关系太复杂了,于是小心地问了一句:“汝贞兄,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玄机?”

  胡宗宪摇了摇头,“胡某也不知道,文长先生在信里叫我稍安勿躁。只是事关重大,福建剿倭之事迫在眉睫,我安不了啊!”

  他转向谭纶,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又悲愤地说道:“子理兄啊,你说我们为国为民,做点实事,怎么就这么难啊!”

  谭纶无言以对,只能也长叹一声。

  长长的悲叹声,在书房里回响,格外沉重悲凉。

  京城紫禁城午门左边的内阁,议事堂。

  “广东巡抚张臬平、按察使副江伯、陈圭,广东总兵官刘显、参将王宠,浙江按察副使谭纶、浙江副将俞大猷联名上奏,报捷广东平贼大捷,斩杀贼酋张琏以下二十余首领,贼众两千余.

  兵部要为他们请功,新郑先生、石麓先生,如何票拟,我们议一议。”

  徐阶拿着一份奏章说道。

  高拱抢先说道:“这份奏章我看了,调集广东、江西、福建三省兵马近十万,还从浙江抽调部分兵马驰援,围剿了半年,只斩杀了副贼酋张琏等人,贼酋林朝曦等人却窜入江西,继续为祸地方。

  除贼务尽,这点道理他们都不懂吗?张臬平他们有什么脸面报捷请赏?要我说,直接票拟,对他们略加抚慰,再严令追剿,限期斩获贼酋林朝曦等人无误!”

  高拱毫不客气的一番话,让徐阶的胸口堵着一口气。

  有你这么办事的吗?

  下面的人,费尽千辛万苦,好容易剿除了大部分贼首和贼众,只逃了部分贼酋,伱就横鼻子竖眼睛,甚至喊打喊杀。

  这样的票拟经过批红,再以部令的形式发下去,下面办事的人全部要泄了气,以后谁还用心办事?

  高新郑,你这样做,无非就是因为广东平贼是我一手安排的,主持平贼的张臬平、江伯和陈圭,是我的人。

  如此针锋相对,你真得是迫不及待地要拿我的脸面立威啊!

  徐阶心里的火,腾腾地冒起来。

  以前我斗不过严嵩,还斗不过你吗!

  正当他盘算着反击的手段,目光一扫,在“一团和气”的字幅上扫了一眼。

  “一团和气”!

  这是皇上御笔亲题,赐给内阁的,指令挂在内阁议事堂里。

  当初高拱、李春芳补入阁,皇上还特意叫黄锦传来口谕,叫诸位阁老要讲团结,一团和气,齐心协力为君分忧,为国出力。

  徐阶马上人间清醒了。

  严阁老告假回乡,半年时间请辞了四位阁老,朝野非议汹涌。

  皇上这条字幅,这番口谕,敲打得谁,不言而喻了。

  徐阶慢慢地沉住气,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高阁老所言甚是,那就请你票拟吧。”

  高拱也不客气,拿起笔,按照他刚才所言的意思,票拟了一段话。

  很快,这份奏章批红递了出来。

  “准。”

  然后分发兵部,叫以部令照行。

  兵部尚书杨博收到这份奏章,看到上面的票拟,一向能从容处事的他怒火冲天,把奏章狠狠地甩在桌面上,破口大骂道:“姥姥!酸儒误国!”

第20章 高拱是晋党?

  西苑西安门有个院子,在西苑大门与二门之间,隐在朱墙黄瓦,幽翠静绿中。

  里面有一排房子,它是西苑值房,以前大明王朝的心脏所在。

  严嵩、徐阶、袁炜、李春芳都在这里入值,专职给嘉靖帝写青词。

  他们多半是身兼六部职位,或者内阁阁老一职。

  一边在这里处理部务和内阁机务,一边随时候命。皇上灵感一来,递出一张纸条,写明要求,值臣要挥毫写出一首皇上满意的青词来,烧掉以祭上苍。

  以前是严嵩,现在是袁炜,在这里入值的最久。

  在这个院子的附近,还栋楼,是朱翊钧读书的书堂。

  旁边有个小院子,有六间房子,以前是放置杂物的,现在被整理出来,挂了个牌子在院门外。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

  统筹处总办赵贞吉和会办徐渭在这里日常办公,处理事宜。

  统筹处总理,裕王世子殿下每日午后会来这里坐上一个时辰,商量些事宜,再转去南校场锻炼身体。

  谈完正事,朱翊钧说起一件看上去与统筹处不相干的事。

  “兵部杨尚书,上疏驳斥内阁票拟的事,大洲先生和文长先生可有耳闻?”

  赵贞吉捋着胡须答道:“耳闻过。”

  他中过进士,任过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编修。然后历任教习宦官、会试同考官、右中允兼管国子司业事等职。

  还做过地方官员,累迁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光禄寺少卿、右通政、南京光禄寺卿等职,在户部侍郎任上得罪严嵩,被免职回乡。

  人脉广得很,消息也非常灵通。

  徐渭没有出声,静静地听着。

  赵贞吉瞥了徐渭一眼,继续说道:“杨兵部(杨博)这次是大动肝火,亲笔写了份折子,连同那份奏章的票拟和批红直接送进司礼监。

  想想也是,杨兵部和徐阁老,呕心沥血,运筹帷幄,布下天罗地网,好不容易把广东林、张两贼围在网中,分兵进剿,剿除了大部分贼酋和匪众。少许漏网之鱼,情有可原,继续进剿就是。

  当务之急就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下面的人辛辛苦苦半年,终于荡平粤贼,当赏就赏,鼓舞好士气,大家再接再励,把残贼进剿干净便是。

  结果高新郑一通高谈阔论,有功不赏,还隐隐有追责问罪之意。好家伙,兵部要是敢按照票拟发出部文,下面非要闹翻天不可。

  没人再愿意尽心尽责,竭力办事。下面一顿敷衍,搞不好过段时间,逃脱的林贼死灰复燃,说不定还会愈演愈烈!

  杨兵部是清楚情况的,也知道后果。反倒高新郑,不枉被杨兵部骂一句酸儒误国。”

  赵贞吉侃侃而谈,有指点朱翊钧的意思。

  看样子他也想做高拱一样的帝师,只是把学生目标定在朱翊钧身上。

  徐渭缓缓地说道:“素闻新郑公(高拱)为人有才气,英锐勃发,宏才赞理,有经世救时之抱负。

  学生也看过新郑公的文章,得匡政之要领,洞边塞之机宜,才气英迈,遇事能断。与江陵公皆负不世出之才,绝人之识。怎么拟下这等糊涂的票拟之语?”

  赵贞吉看了看徐渭,哈哈大笑,“文长啊,你有所不知,高新郑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性情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隐忍。

  当初严、徐两阁老相争,高新郑谁的的面子都不卖,都敢当面讥讽嘲笑。

  他心怀经世救时之念二十年,今日得以入阁,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心思有些急了。而且他生性如此,不在他眼里的,当舍弃就毫不迟疑地舍弃。”

  “数万将士半年心血,广东、江西、福建的安宁,也在他舍弃之内?”徐渭不由地问道。

  “小不弃则难成大事。这是高新郑施政治事的要术。”

  朱翊钧静静地听着两位先生的对话。

  他们都是有大才的人,故意借着这样的对话,点拨自己,当然了,里面加了不少私货。

  等到两人说完,朱翊钧开口道:“我倒是对徐阁老刮目相看。”

  赵贞吉和徐渭对视一眼,世子的关注点与众不同啊。

  “世子殿下,你觉得徐阁老隐忍是有大度量?”赵贞吉好奇地问道。

  “徐阁老隐忍后退一步,可不是有大度量,而是避开高阁老的锋芒,让他去六部那里碰钉子。”

  朱翊钧现在搞清楚了大明目前的治政规则和流程。

  内阁听着权力很大,实际上现在还是个咨政秘书班子。

  六部和地方的奏章汇总到它这里,阁老们先以皇上秘书的身份票拟处理意见,呈送司礼监。

  司礼监或向皇上禀告,或依照授权,批红同意或不同意。

首节 上一节 16/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