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212节

  郑仁弘说吏曹判书金某某,是他的科试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乱军杀入王京,某某来不及逃脱,只能闭门阖家躲在宅院里,结果被乱军闯入,上至六十多岁的某某,下至几岁的幼童,被屠戳一空。

  女眷被奸淫,家产被分掠.

  议政府右议政尹某某,一家老小三十几口,被乱军所杀,暴尸在野外,被野狗饿狼啃食,尸骨无存。

  成均馆大提学,朝鲜名士大儒李某某

  说到这个名字,空坪上一些翰林不由动容变色。

  这位朝鲜大儒的名声,也传到大明,被一定程度上认可,视为圣教和阳明心学在朝鲜的传播者。

  居然也惨遭毒手!

  郑仁弘继续往下说,说这位大儒李某某被五马分尸,活活虐杀,首级被挂在汉城东门城楼上,风吹雨打。

  叶梦熊和宋应昌对视一眼,他们能获得江华岛最新最真实的讯息。

  其实这位朝鲜大儒李某某,和许多官员名士们,在乱军攻破汉城第一时间,向他们曾经痛骂的千古逆贼李赞道投降。

  李赞道“即位自立”和“建元称伪”还是这位朝鲜大儒领衔,带着一群降臣操办的。

  不仅如此,这位大儒还把自己的爱妾、女儿和儿媳一并献给李赞道、朴仁勇和崔光中三大贼首。他的儿子更是一马当先,带着乱军进王宫,拘捕拷打宗室外戚,四处查抄财物。

  乱军在江华岛大败,精锐损失殆尽,李赞道、朴仁勇和崔光中三人为了平息内部怨气,振奋士气,以出卖情报、外通大明、伺机作乱等罪名,把这位朝鲜大儒连同大部分降臣降将全部虐杀。

  郑仁弘春秋笔法,给朝鲜小朝廷挽回颜面,叶梦熊和宋应昌在现场也不吱声。

  但是宣教局主编的《朝鲜戊辰之变纪实》的书册,正在印刷,不日刊行。

  书册里会详细讲述前后过程,以及把朝鲜君臣在这次戊辰民变中的丑态揭露得淋漓尽致,相信大明百姓们会很喜欢看。

  郑仁弘把惨状说了两刻钟,最后按耐不住哭倒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连声哀嚎道:“请天朝出兵,救藩属朝鲜万民于水火之中。”

  徐阶没有出声,众人看向督办处总督戎政、兵部尚书胡宗宪。

  他脸色如常,一声不吭。

  现在朝鲜这锅汤,火候还没到。

  火候没到,有些条件就没法水到渠成地叫朝鲜君臣答应。

  再熬一熬吧!

  叶梦熊和宋应昌连忙上前,把郑仁弘扶下台去。叶梦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走上前台继续说道:“现在请太常少卿李先生给大家总结朝鲜戊辰之变的教训,大家欢迎!”

  掌声中,李贽拿着一卷纸走到铁皮喇叭后面。

  “诸公,各位同僚,朝鲜戊辰之变,如此惨烈,究其根源,到底为何发生呢?”李贽也是白话开场,开始像在一念堂和金台馆讲课一样,对着上千文武百官讲述起来。

  “据理藩院得到的资料,朝鲜有田地一百五十五万结。他们计量田地与我大明不同,一结为年产二十石粮食的田地。他们的亩产量一年在两石左右,折算下来大约有田地一千六百万亩左右,每年产粮三千一百万石。

  根据我们的调查,朝鲜男女老少人口在六百万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为奴婢,依附在两班官宦、世家豪右门下,备受欺压。

  朝鲜科田制荒废,一百五十五万结田地有七成以上掌握在两班官宦和世家豪右手里,他们欺压佃户、逃避田赋。一半以上的田赋压在只有三成田地的自耕农和小地主身上

  这次戊辰之变,贼首振臂一呼,那些奴婢和佃户,奋起呼应,弑杀主家,从贼作乱.太常寺奉令旨,总结朝鲜戊辰之变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朝鲜国官宦豪强,巧取豪夺,奴役人口,侵占田地,逃匿赋税是此次大变的最大根源.”

  听到这里,在场的许多人都听出弦外之音。

  李贽的这份总结,字字听着是在提朝鲜戊辰之变,实际上全指向大明。

  朝鲜是大明的好学生,它发生的事情,大明肯定也有。隐匿人口,侵占田地,逃避赋税,干得最起劲的就是宗室、外戚、勋贵和地方世家。

  太子殿下这是借着朝鲜的事,敲打这些人,首当其冲的是前不久发生侵占田地、逃匿赋税,使得地方府县赋税难全,知府知县无奈跪倒在门前的徐府。

  可是这样的敲打,有用吗?

273.第273章 此时不积极,你有什么前途?

  273.

  朱翊钧知道,今天的大会,没用,也有用。

  你永远叫不醒一群故意装睡的人。

  朝鲜戊辰之变再惨烈,再近在咫尺,只要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都会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想要让他们收起贪婪的心思,巧取豪夺的小爪爪,根本不可能!

  这样的人,就让他们装睡吧,等到时候了,他们还不肯醒,就让他们长眠不醒好了。

  但这样的大会,其实也很有用。

  再某种意义上,这叫做统一思想。

  朱翊钧其实并不赞同皇爷爷嘉靖帝的做法,没事做个谜语人,让臣工自己琢磨,立了功就是自己圣明,出了岔子就要臣工背锅。

  其实这是皇爷爷自己都没有信心。

  他发现了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又担心自己发话,臣工照着去解决问题,搞砸了会影响自己的威信。

  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作为上位者,勇于承担责任,会让臣工们更加放心大胆地去做事,不用忌讳什么后果。

  这世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次就能解决的,需要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才能解决,有时候解决了旧问题,会出现新问题。

  这时候臣工们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就非常难得了。

  要是各个都明哲保身、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问题越积越多,窟窿越扯越大,最后就会历史重演崇祯朝,船沉国灭。

  如何让臣工们勇于任事、锐意进取?

  除了君上要勇于承担责任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给他们指明方向。

  告诉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就能升官加爵,平步青云。

  告诉各级官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那么他们就会各显神通,招商引资,大搞城市经营,刺激鸡屁股,做得好的出类拔萃,仕途光明。

  又或者稳定压倒一切。

  他们就会知道,什么问题不能出,这是底线!

  而这种指明方向,就是统一思想。

  自己今天开这个会,就是告诉满朝文武百官,现在清丈田地是朝廷压倒一切的任务。

  谁敢阻碍它,谁就是在拿仕途开玩笑!

  侵占田地、隐匿人口、逃避赋税,以后将是朝廷重点清查方向。你们要想保住仕途,就赶紧通知你们的族人亲友,及时收手。

  也可以在这方面自告奋勇,搞出成绩来,以后定会平步青云。

  要是聪慧一点的官员,会从这次大会往深处想,从清丈田地想到开源,从整饬吏治、中枢改制想到节流,再从开源节流想到完善财税制度。

  要是在这方面提出建议,或者主动做出些成绩来,他们属于文武百官的佼佼者,自己会对他们另眼看待,重点提拔!

  李贽在上面讲得巴拉巴拉,十分起劲。

  他那口带着闽南口音的官话,听起来确实有些难懂。

  台下的官员们,有的听得聚精会神,有的神游天外,有的十分认真,有的不以为然。

  坐在最前面的徐阶、李春芳、张居正、陈以勤,以及胡宗宪、高拱等人这样段位的高官,在心里把朱翊钧召开这次大会的意图,琢磨得明明白白。

  他们心里感叹,太子类于先皇,又异于先皇。

  光是这一招召开六品以上京官大会,光明正大地把自己的施政理念告诉伱,给下面这些急切地想在仕途上获得进步的大小官员指明方向,就十分高明。

  这几乎地公开告诉你升官加爵的法门了,只要不是迂腐愚钝到家的人,这次大会后,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侵占田地、隐匿人口,需要有足够的官阶和权势,这样的人物,朝堂上,也就那么一部分。

  现在满朝更多的是亟待进步的中低层官员。

  徐阶心里更是震惊,太子殿下的手段,自己真得没有料到啊。

  他居然召开这样一次别出心裁的大会,即在朝廷舆论上形成风气,给大家指明方向,又不动声色地给自己敲打了一下。

  效果不亚于万寿宫里的铜罄声啊。

  徐阶知道,朱翊钧这是在警告自己。

  侵占田地、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的后果,藩属朝鲜的现状已经展现给大家,十分严重,会酿成惊涛骇浪一样的民变造反。

  都说得这么明明白白,铜罄也敲响了,自己要是还不识趣,那就不要怪他不给自己这位两朝元老,二十年阁老的一点点面子。

  唉!

  西苑里的主,一个比一个不好伺候。

  老夫真得想退了。

  可惜,西苑里的这位主,还需要自己撑在内阁,平衡朝堂的局势。

  很多人都奇怪,太子殿下为什么不把胡宗宪、赵贞吉这些嫡系心腹塞进内阁里,完全掌控朝局。

  他们啊,都想得太简单了!

  现在的天子毕竟是他的父皇,如果内阁全是他的人,紫禁城里的那位,再豁达也会心有不满,要是有人再暗中挑拨,父子失和,怎么收场?

  难不成真要行内禅之事?

  他们祖孙三代都是要面子的人!

  现在这样的格局多好,胡宗宪等嫡系心腹掌握六部和地方实权,内阁有自己这位两朝元老领衔,其余两位阁老陈以勤、张居正都是裕王府潜邸中人,做过皇上侍讲。

  剩下次辅李春芳,虽然跟太子有师生之情,可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公,学识、名望和资历摆在这里,先皇在的时候就入阁的。

  这局面多光鲜,皇上得面子,太子得实惠,父子俩其乐融融!

  徐阶目光扫了一圈,他知道太子殿下站在某个角落,就像他的祖父一样,用深邃的目光暗暗地观察着文武百官的神态。

  老谋深算的徐阶也猜到了朱翊钧更深的用意。

  现在是隆庆朝,皇上又不管事,完全放权给他。

  太子抓住好时机,大力革新除弊,不管做的好还是做的不好,都是隆庆朝的事,跟他太子何干?

  革新除弊,徐阶在嘉靖新政时也做过,阻力重重,十分凶险,很容易折戟,连仕途带性命都搭进去。

  一旦失败,那些被得罪的人一涌而上,太子殿下再如何强势,也必须交出几个人来才应付得过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用高拱、李春芳、赵贞吉,甚至让张居正去探路啊,嫡系心腹留在后面。

  高拱与太子殿下关系最疏远,却被顶在最前面。

首节 上一节 21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