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62节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汗率军犯大同,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战死。宣大总兵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

  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先攻宣府,遭守军抗击,兵部尚书丁汝夔请调兵加强古北口等地防守。

  俺答随后在朵颜卫影克等人的向导下,声东击西,于八月十四日以数千骑兵佯攻古北口,自率主力从鸽子洞偷袭黄榆沟。

  巡抚蓟辽都御史王汝孝、总兵罗希韩调集主力以炮火、矢石奋力还击,但后路被抄,全军溃散。

  俺答自石匣营至密云,转攻怀柔、昌平,抵通州,纵兵四掠。而后俺答扎营于潞河东二十里之孤山、汝口等处,京师戒严。”

  杨博重重地叹息了一声,“自土木之变以后,京师百年无警,如今俺答突然兵临城下,一时极为震恐,手足无措。

  当时京师兵籍皆虚数,禁军只四五万,半为老弱,半为内外提督大臣之家役使。又缺少战具甲仗,战力极差。

  人心惶惶中,兵部尚书丁汝夔问内阁首辅严嵩如何战守。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

  因而丁汝夔会意,戒诸将勿轻举。诸将皆坚壁不战,不发一矢。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朝廷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退去。

  事后,严嵩又他罪陷杀丁汝夔以塞责。”

  高拱静静地听着,因为刚才说的只是表象,杨博接下来要说的是藏在水底下的内幕。

  “过了没几年,仇鸾病死,有人向锦衣卫告首,揭发了庚戌之变时仇鸾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的罪行。

  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将罪证呈于御前,皇上大怒,命三司会审,仇鸾按谋反律定罪,剖棺戮尸。

  而今世子不知从哪里查出,当年是晋商意欲开边,设榷场马市,以谋取暴利。只是当时晋党势力尚弱,被严党和江浙党压制,不得行。

  于是他们就以重金贿赂土默特部俺答汗,破边寇境,逼迫朝廷开边。不想玩脱了,俺答汗率部直入京畿,威胁京师,酿成了庚戌之变。

  世子把罪证交给兵部都给事中胡应嘉,一纸弹劾,掀起了这惊天大案。”

  高拱疑惑道:“惟约公,庚戌之变过去了十几年,世子还能查得如此清楚?且此事关乎重大,极其隐秘,怎么还让世子给查出来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十几年过去了,那些当事人以为安然无忧了,嘴巴就没有那么紧了。

  老夫猜想,可能是锦衣卫在山西、大同等边镇的坐探,探知到了部分消息,然后转到了世子手里。”

  高拱捋着胡须说道:“锦衣卫的消息,怎么到了世子想起来了,督办处参事房下辖边情侦查科,从锦衣卫手里接受了九边军情侦查人手,想必那部分边镇坐探,也是那时一并移交的。

  那是好几月前的事情,世子一直隐忍不发,现在突然雷霆一击。可是这大案,几分真,几分假?”

  杨博冷笑道:“几分真,几分假,有意义吗?庚戌之变,皇上脸面尽损,被文臣们逼着连杀了十几人,连严党差点都被倒台。

  现在查出真相,庚戌之变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欲,通虏卖关酿成的,皇上身上的恶名被洗刷,伱说他会认为是真还是假?”

  高拱默然了,站在嘉靖帝的立场上,这件大案必须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的铁案!

  第四更!

第77章 赶紧结案吧

  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正卿钱问真坐在一起,神情疲惫。

  朱希忠看了看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强打着精神说道:“诸位,我们连审了二十天,审了人犯三百七十五人,案情已然清楚。

  到了结案的时候,诸位,说说吧,怎么结案。”

  张溶打了个哈欠,睁着发红的眼睛说道:“铁证如山,案情清晰,该怎么结案就怎么结案。”

  王廷转头看了黄光升和钱问真一眼,争辩道:“此案牵涉到官吏九十一人,边将七十五人,地方举人、生员、商贾四百七十五人,一旦定罪,这些人多半是死罪难逃啊。

  家破人亡,事关人命,不得不慎重啊。”

  等了一会,看到大家还是没有出声,王廷只好出声点名:“黄尚书,钱正卿,你二人一掌刑部,一理大理寺,掌天下刑狱勘案,如此惊天大案,难道不说两句?”

  黄光升看了王廷一眼。

  我说两句?

  我为那些人喊冤?

  笑话。

  黄光升是老刑名,只看卷宗他就知道,这起大案里肯定有被无辜牵连进来的。

  可是这重要吗?

  不重要!

  首先这起大案的根源,嘉靖二十七年开始,山西地方商官勾结,为了谋取暴利,一直在推动开边设榷场马市。

  没有获得朝廷同意,就私下重金贿赂俺答汗,提供边关虚实情报,以寇边威胁朝廷答应。

  通虏卖国的罪证是确凿无误。

  只是世子苦心编织了这么大一个筐,肯定希望多往里面装些人进去,把山西、宣府、大同三镇,以及背后的山西官场、地方世家清洗一遍,好安插和扶植自己的人。

  这种情况下,让自己去给那些被装进去的人洗冤?你个老王为什么不自己去呢!

  再说了,那些被装进的人,哪一个是清白的?

  比如刑部侍郎陈希学,是祁县恒源泰的幕后大东家,也是大同边镇猖狂违禁走私的幕后支持者。

  现在已经被夺职拿下,扣上通虏的罪名,家破人亡是少不了的。

  张四维,新一代的清贵翘首、士林领袖,是平遥凤善号的幕后大东家,不仅染指解州池盐,也是大同边镇违禁走私的幕后支持者之一。

  只是他机灵,二话不说找到徐渭,把凤善号以及在解州池盐的份子,全部投献给了统筹局。

  坊间传闻,张四维还转手把晋党中坚,左副都御史卞式启、山西巡抚王林、太原知府岑用,以及前晋党领袖,原兵部尚书王德运、原吏部侍郎尤之圭、原礼部侍郎李富永、原右都御史向霖等致仕官员卖得干干净净。

  陈希学以及以上的那些官员和官绅,被下在诏狱里,等候问罪。

  其中原兵部尚书王德运,因为庚戌之变时为山西总督,是大案幕后黑手之一。年近八十岁,四世同堂,被锦衣卫把阖家老小悉数锁拿进京。

  一路上哭声震天,惨不忍睹。

  张四维却是上书告了假,一溜青烟回去蒲州老家。

  黄光升说道:“本部堂主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以证据为准绳,公正无私,不敢懈怠。且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如果觉得我刑部审理不公,都察院可纠察,大理寺可驳正。”

  王廷被顶得无言以对,只能黯然叹息道:“此案涉及进士二十五人,举人七十五人,生员两百多人。

  这么多的读书种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培养不易啊。被一场大案悉数毁了,真是可惜啊。”

  朱希忠和张溶看了他一眼,懒得出声。

  大理寺正卿钱问真不客气地答道:“这些读书种子培养不易,毁之可惜。庚戌之变,三边镇、蓟州镇死伤官兵数万。京畿百姓死伤和被掳者数十万。他们也是娘生爹养,含辛茹苦不容易,难道毁之就不可惜了?”

  王廷被顶得哑口无言。

  钱问真是天下名士,跟海瑞差不多脾性,爱护贫弱百姓,对仗势欺人的豪强世家极为痛恨。

  “诸公,还有什么意见吗?”

  王廷还不死心,还想着能不能再抢救一把。

  “成国公、英国公,此案涉及人员众多,案情复杂,匆忙审理定罪,恐有冤枉吧。”

  黄光升有点火光了,“王中丞,你觉得谁冤枉,就指出来,我们再勘定审理就是。伱不能一句恐有冤枉,我们还得把整个案子全部再重审一遍吧。”

  张溶点头道:“黄部堂说得有道理。都察院纠察是职责,王中丞要是觉得案犯有谁是冤枉的,就指正出来,我们再审就是。

  只是本公提醒诸公一句。皇上的圣谕里有说道,限一月结案。”

  众人默然无语。

  这起大案,有心人一看就明白,是西苑里的祖孙俩联手筹划的。

  皇上要洗涮十几年前,庚戌之变给他带来的耻辱和污名。

  世子要胡宗宪彻底掌握山西、大同、宣府三镇。

  皇上需要那些案犯被抄没的家产,世子需要那些案犯留下的商号。

  祖孙俩各取所需。

  那么,谁有胆子敢去阻拦?

  看到众人不出声,尤其是刚才还一直有回护心思的王廷,彻底不吭声。

  朱希忠心里冷笑几声,开口道:“那就请黄部堂写结案陈词,按律定罪,我等合议无误,呈报御览吧。”

  “好!”

  京城徐府,张居正坐在书房里,面对着他的老师徐阶,神情有些黯然。

  “老师,皇上下诏,重开西安门书堂,叫子实、学生我、还有大洲、文长两位先生,轮流给世子上课。

  只是学生”

  徐阶笑着说道:“叔大有些胆怯了?”

  张居正咬咬牙,点头默然。

  学生太厉害,老师压力很大啊。

  徐阶感叹道:“叔大,不要说你,为师也胆颤心惊啊。世子心计深沉,堪比皇上,而手段,可比皇上还要狠辣。

  关键是他才十岁啊。当年皇上斗杨廷和杨公,也有了十四岁。

  不过那时皇上除了名分大义,并无其它。世子倒是可以依仗皇上的权势。不过这设计用心,还是让人胆寒啊”

  “老师,学生听说成国公他们已经结案判定,呈交西苑御览。晋党恐怕是全军覆没了。”

  “晋党?叔大,你有没有看一份邸报?”

  “什么邸报?”

  “迁福建巡抚王崇古为右副都御史,总督广东、江西军务。迁山东巡抚霍冀为兵部右侍郎,巡抚福建。迁顺天府尹王国光为户部左侍郎。”

  张居正把名字在脑子里转了一圈,惊讶地说道:“老师,这三人都是晋人。”

  徐阶落寞地一笑:“哈哈,没错,打压了一批晋党,又擢升了一批晋人,有意思吧。世子啊,皇上的好圣孙!”

  五更!厚颜无耻求票票!

第78章 祖孙俩分钱

  皇城东安门。

  一身蟒服的黄锦,带着身穿飞鱼服和斗牛服的陈洪、滕祥,站在城门边上。

  他们三人身后站着二十几名小黄门。

首节 上一节 6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