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136节

  朱由检继续道:“另外,跟他说其余二营朕不去了,俱是这么处理,三千营和神机营统领,都给朕拿下了好好审吧!”

  朱由检快刀斩乱麻得处理了三大营的事,在那些统领尚未有完全准备前就拿了人,又令孙承宗暂且接手三大营,一切待考核之后再定统领人选。

  而在刑部,因为皇帝抓了一个又一个人,范复粹最近颇是忙碌。

  定国公的案卷已是交到了大理寺,凌义渠审核之后便要定下刑罚呈给皇帝,现在又来了三大营的统领,范复粹只得命刑部官员谨慎着些,事关勋贵又沾着军务,万不可大意了。

  皇帝的这个决定,也让京中诸人惶惶不安起来。

  去视察了三大营,便一下将三人都卸了职关去了刑部,陛下最近的火气有些大啊!

  这让平时觉得皇帝脾气好转了的大臣们,再度战战兢兢起来,更是仔细回忆最近可做了什么不好的,又关照家中小辈们夹起尾巴做人,万不能被人拿了把柄,连累府中。

  有徐熹这个败家子前车之鉴,勋贵们俱是老实了不少。

  而对于成国公突然被治罪这事,京中悄然流行起了几个说法,一说是因为御马监掌印方正化,是他提议给了陛下。

  可有门路的从宫中打听出来,说是因为净军统领杜勋和王相尧二人,因拒不答应方掌印考核净军一事,而进宫撺掇陛下要么不考,要考就三大营一起考,不能厚此薄彼。

  据说,这消息是得了王秉笔点头的,那还能有假?

  于是,成国公府的、被罪加一等定国公府的,还有牵连了其他两家勋爵府的,在心中俱是对他们怀恨在心。

  于是这日晚上,杜勋和王相尧刚走出一家酒楼,正拐入一个胡同,突然眼前一黑,头上就被套了一个袋子,继而无数拳脚落在了自己身上。

  “谁?谁?”

  被套了麻袋的二人压根无法反抗,只能滚在地上不断嚎叫着,突然他们听到有人说道:“你怎么还带了刀子?”

第二百四十八章 皇帝心意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你们要什么我都给你们就是了!”

  “哼,我就要杀了他们,连累了咱们多少,连爹也被抓进去了!”

  “现在死还便宜了他们,也麻烦,待晚些,待这事平息了,咱们再好好给他们点厉害瞧瞧!”另一人说道。

  “好,今日就放了你们,可我们要是听到些什么流言蜚语,就不仅揍你们一通这么简单了!”

  脚步声远去,杜勋和王相尧挣扎着将头上的麻袋扔了,朝胡同口使劲看去,却只看到一片衣角。

  “呸,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是,还赖在咱们头上!”杜勋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一颗牙齿连带着掉在了地上。

  王相尧愁眉苦脸,问道:“怎么办?那些公爷虽然被抓进去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整死咱俩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多当心这些吧!”杜勋叹道。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京师就这么大,这要怎么防?”

  “那你说怎么办?”

  “要不...就走吧,反正这些年也存了不少银子,去哪儿都成,陛下不是正裁撤内侍么,没理由不答应咱们。”

  “这...”杜勋虽然心中不甘愿,但听了这番话,心中也是动摇起来。

  留在京师,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遭那些人暗算,一不小心就丢了命,可要走,这么些年的京营就付之一炬,委实舍不得。

  “还想什么,有命在,做什么不行!”王相尧拍了拍身上脏污起身,“你要不走,我一个人走,你自己去瞧方正化脸色吧!”

  想到方正化,杜勋终于下了决定,“行,那就走吧!”

  于是这日,杜勋和王相尧二人一瘸一拐得进宫求见了皇帝。

  朱由检见他二人这副模样,心中有数,却装作不知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二人苦笑一声,开口道:“臣走夜路不小心,摔沟里去了!”

  朱由检在心中好笑,摔沟里能把两眼睛摔成熊猫眼,这沟和他们有多大仇呀!

  “夜路不好走,今后可得小心着些!”朱由检忍着笑意说道。

  “是,陛下,”杜勋点头,踌躇了一番才开口道:“是这样,臣等觉得净军归入腾骧四卫何等重要,臣等能力不足,愿卸去统领一职。”

  “这...”朱由检故作为难,“你们是净军统领,这走了,净军交给谁去?”

  “陛下,”王相尧立即说道:“方掌印能力出众,御马监人才辈出,臣相信,净军在方掌印手中,一定能所向披靡,重振腾骧四卫威势!”

  朱由检点了点头,“你们说得极是,既然你们自己决定了,朕不允也不通人情,好,你们自去吧!”

  “多谢陛下!”二人跪在地上磕了头起身,继而恋恋不舍出了武英殿。

  “这一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京师来!”

  ......

  朱由检看着二人背影离开,笑着叹道:“也不知是哪个胆大的,这个时候居然还敢顶风作案。”

  王承恩见皇帝心情好,在一旁接话道:“也是他二人活该,不懂陛下心意。”

  “哼,朕的心意?朕有什么心意?”朱由检扫了一眼王承恩,“你们这些人,一个个都爱来猜朕的心意,可朕的心意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只要对朝廷有利,对百姓着想,便是对的,可无奈有人视而不见,就想要猜朕的心意。”

  “陛下说得是!”王承恩在一旁躬身应和道。

  “陛下,吕大器求见!”

  朱由检闻言朝外挥了挥手,示意让人进来。

  吕大器这个时候来,定然是因为重开海禁而拟的章程了。

  吕大器进殿时候,手中的确是揣着一本册子,他行礼之后双手呈上,朝皇帝说道:“于市舶司和出海贸易之规定,还请陛下过目。”

  朱由检正要翻看,却见外面又有声音,“陛下,固原急报!”

  军情和海禁之间,朱由检定然以军情为重,他朝吕大器说道:“你先回去,朕看了之后再宣你。”

  吕大器走后,信兵将急报呈在皇帝案头,朱由检将重开海禁章程放在一旁,翻开军情看完,“啪”得一声就将军情摔在了桌上。

  震动将桌案上叠起的折子全部倾倒,王承恩忙上前一边整理着,一边劝道:“陛下息怒!”

  “哼,可都是朱家的好子孙!”朱由检怒骂了一声,起身来回走了几圈。

  王承恩站在岸边,趁着整理倾倒的机会,将军情找了出来,快速扫了几眼,待看清写了什么之后,他也明白皇帝为什么生气了。

  陛下适才还说,一切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的政策都是好的,可瑞王啊,拒不接受清屯充饷,孙总督要借粮,他也说没有,想来李国奇抢了他的田租,也是没办法了吧!

  可见姜御史这份奏报,却是说瑞王坚持要将李国奇治罪,而且是立即马上就要治罪。

  自己一个内侍都知道,如今战事正吃紧着,这节骨眼上治罪一个领兵之人,有一点差错就要闹出大乱子的呀!

  难怪陛下气成这样,瑞王是藩王,是朱家人,却一点也不为陛下着想,也不为大明江山着想。

  “传令,郑崇俭部继续前进,按照原定计划出兵,大伴,”朱由检看向王承恩,“把姜埰这份奏报抄誊几份,明日上朝分发下去!”

  “是!”有了皇帝这话,王承恩才敢正大光明得接过奏报,走到一边誊抄起来。

  朱由检定了定心神,这才拿过吕大器的章程翻看来看,看了没几条,就又取了笔,一边看一边写着自己的想法。

  时间流逝,朱由检写完最后一个字,见王承恩已是誊抄好,将手中章程递过去道:“给吕大器送回去,跟他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问朕。”

  王承恩接过章程,看了眼殿外天色,这个时辰,官员们怕是已经下了衙,得让人送去吕大人府上了呀!

  吕大器没在府中,明日张国维就要启程回南京去,王徵也要出发去船厂,一众人找了个地方,给他二人送行呢!

  王家栋根据府中人的指点找来的时候,正是酒过三巡,兴致正高的时候,听到宫里来人寻吕大器,一个个忙正了神色起身去迎。

  “陛下命奴婢将章程给吕大人,陛下说,吕大人若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去问陛下就是!”

第二百四十九章 送行

  王家栋将章程交给吕大器,又扫了一眼众人便离开了。

  一起的这些,还都是陛下最近提拔的人物,凌义渠和凌公子也都在,还有宋司农、王侍郎。

  陛下信任他们,那他们定然有很大的本事。

  自己在司礼监这么久了,好似也没做出些有用的事来,夏同知和方掌印把自己当小孩子,就是陛下,也只在出宫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

  王家栋叹了一声,又立即振作起来,自己定要好好学本事,以后也要成为对陛下有用的人,为陛下分忧!

  此时的小院中,吕大器坐在灯笼下,又命人移来一个烛台,借着光亮就翻开了章程,看到皇帝的批注后眼睛一亮,本还是松散的坐姿,一下子就紧绷了起来。

  首先是开放港口,吕大器觉得,初初开放,还按照隆庆时,开放月港以做试验。

  可皇帝的批注,除了月港,江浙一带以及鲁地沿海,各再开放一个港口。

  吕大器本是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如此急躁,一下子就开放四个港口,可再往下看,看到航路时,这才恍然大悟。

  隆庆时开放月港,当时的贸易路线大体有这么几条,一是从月港到吕宋,从吕宋通向亚美利加洲;一条是通过果阿到达欧罗巴;一条是从月港走倭国、朝鲜。

  皇帝的意思,走倭国、朝鲜的贸易船只,从鲁地、江浙一带港口出发,去往吕宋、欧罗巴的船只,则从闽地港口走。

  如此一来,对于管理也好,收税也罢,俱是方便了许多。

  其次,对于船引,吕大器觉得,不是所有商贾都有资格获得船印,必须考察其资质,比如商行规模,所有船只的大小,难道只一艘小渔船,也发放船印给予通行不成?

  朱由检对这点给予了肯定,同时也说明了一点,除了商行的规模之外,对于同意加税的商贾优先发放船引,并且在出海船只、贸易货品和税银上给予一定优惠。

  若是不同意加税的商贾,那不好意思了,船引不会发放出去。

  这对于江浙商贾是否能接受朝廷加税的政策,便是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商贾们俱是精明之人,都知道海外贸易能带来多少利润,若这条政令发布,想必对于商贾加税,也会减少不少阻碍。

  “陛下圣明啊!”吕大器忍不住点头叹道。

  围在桌旁的一众人听到吕大器这一声喟叹,俱是转过身去问道:“是什么?”

  吕大器摆了摆手,继续朝下看去,其余人好奇之下,纷纷起身朝他走去,坐得坐,站得站,伸长了脖子看他手中这份写满了朱批的章程。

  “水饷、路饷...”

  水饷和路饷对应的就是出口税和进口税,将国内的东西带出去售卖,自然也会将他国的东西带进来。

  吕大器对于水饷,按照隆庆时的政策,是以船只来计,一只船收五两银的水饷,对于陆饷,则是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来算。

  可皇帝在这里做了批注,不管水饷还是陆饷,一律按照货物类别和价值来算税收。

  一船收五两的税,亏大了好吗?

  “以阶梯制算税,这是何意啊?”吕大器看着下面一行小字嘀咕道。

  众人俱是愁眉,不明白皇帝这一行字是什么意思。

  “阶梯?”郑三俊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台阶,若有所思之后轻声道:“陛下的意思,莫不是是针对商行的大小来制定税率?比如小商行和大商行,货物说不准是一样的,但税率或许不同?”

  郑三俊的说法多少有些道理,但他们没得到皇帝的答案,也不好说什么,“罢了,届时问陛下吧!”

首节 上一节 136/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