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51节

  朱慈烺多了个心眼,知道杨嗣昌定然是想打探父皇的情况,当即冷哼一声,“杨阁老今后有事,还是在朝会上奏秉比较好!”

  说罢,朱慈烺转身就走,丝毫不再给杨嗣昌开口的机会。

  见朱慈烺离开,杨嗣昌直起身子,听见身后说笑声传来:“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将来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哟!”

  杨嗣昌回头,见刘宇亮揣着手,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首辅,您就不担心陛下龙体?”

  刘宇亮掸了掸衣袖,继而转身朝宫外走去,“陛下旨意,听着就是,至于到底怎么回事,好奇心啊...可别太重!”

  杨嗣昌站在原地,看着刘宇亮身影消失在皇极门外,不屑得嗤笑一声,“废物!”

  刘宇亮做人的唯一原则便是“明哲保身”,只要火不烧到自己身上,他怎么都是好的,也不知当初,陛下怎么会让他来做这个首辅!

  “走吧,回去吧!”方逢年看了一出戏,此时上前说道。

  杨嗣昌看了一眼方逢年,问道:“你难道不想知道陛下到底病了没?”

  “陛下病没病,都没关系,要真病了,有太子在,要没病,定然有他没病的理由!”方逢年说道。

  杨嗣昌哼笑一声,又是一个凡事不当回事的。

  杨嗣昌直接回了文渊阁,迎面见到范复粹正从里面出来。

  “玉坡,你等一等。”杨嗣昌伸手将人拦住,又拉着他往边上小亭带了带。

  “何事?”范复粹见杨嗣昌这副模样,也是奇怪,自从自己得了陛下青眼之后,这人就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阴阳怪气得很,怎么又突然变了?

  杨嗣昌是觉得,他们内阁中,要是有人知道陛下是不是真病,只有范复粹了。

  “今日朝堂...太子听政,你事前没听到过消息?”

  范复粹听了这话,才明白杨嗣昌态度为何转变了。

  “没有,我今日也是唬了一跳!”范复粹说道。

  “当真?”

  “当真!”

  杨嗣昌盯着范复粹的眼睛,最后也只好叹了一声,“那陛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复粹笑着捋了捋胡子,“陛下如今可不一样,胸中有丘壑,猜不透!”

  杨嗣昌摇了摇头,对于皇帝在不在京中这事,到底不放心。

  刘宇亮、方逢年二人事不关己,薛国观嘛,最近陛下好像也不是很待见他,若要找一个能同自己一起去乾清宫一探究竟的,范复粹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你知道皇太极同意和谈了吧!”杨嗣昌问道。

  “知道啊,怎么了?”范复粹奇怪道:“不是你带着人去么?你可如意了,这回来啊,陛下定然重赏!”

  “别提了,我只盼这次别再有差错就好,”杨嗣昌摆了摆手,拉着范复粹又朝里走了一步,压低了声音道:“那你知不知道,皇太极答应和谈,其实还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范复粹没有听说这事,闻言也是好奇。

  “皇太极的意思,是要陛下亲自去山海关谈!”

  “什么!”

  这话,犹如一块巨石,“噗通”掉入河中,要不是杨嗣昌拉着他的衣袖,范复粹恐怕是要摔倒在地。

  “我没诓你,这事让陛下瞒下了,只说让我带人去和皇太极谈,可昨日说完这话,今日陛下就病了,我总觉得有点蹊跷!”杨嗣昌看着范复粹青白相交的脸庞说道。

  “这...这...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怎能以身犯险,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杨嗣昌顺势道:“所以,你知道我今日为何如此着急了吧,若陛下真不在京中,咱们这个时候追上去,尚且还能来得及,可不能犯下大错,追悔莫及啊!”

  范复粹连连点头,“是这个理,陛下万金之躯,如何能出京去。”

  “玉坡,咱们得去乾清宫啊!”杨嗣昌最后道。

  “是得去...是得去!”

  二人达成一致,便出了文渊阁,朝着宫内急急走去,到了宫门外,就被拦了下来。

  “两位阁老,陛下龙体有恙,吩咐了除了太子殿下,谁也不见!”宫门口的侍卫伸出手说道。

  “还请通传,臣等有要事求见陛下!”杨嗣昌耐着性子说道。

  侍卫摇了摇头,“杨阁老见谅,陛下旨意,小人不敢违抗!”

  “好大的胆子,本官是阁臣,要见陛下还能被你一个小小的侍卫阻了?岂有此理,要是耽误了军国大事,你能负得了这个责?”

  侍卫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惶惑来,正犹豫着,想要不就命人去通传一声,要真是大事...

  可陛下旨意,也是不能违背啊!

  就在这时,杨嗣昌猛得推开侍卫拦在身前的手,高喊着“陛下”就朝东暖阁小跑着过去。

  范复粹紧跟在身后,下颚的胡须被风吹得粘在了脸上。

  东暖阁门口,听到动静的王承恩正跨出门槛,见到这两位当即失色,伸了胳膊把人拦下,“唉哟两位阁老,您们这是做什么呀!陛下病了,太医吩咐了得静养——”

  “王秉笔有礼,”杨嗣昌停下脚步,“实在是事情紧急,还请王秉笔通秉一声!”

  “是啊,就让本官见一见陛下!”范复粹气喘吁吁说道。

  王承恩听了他们这番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还真被陛下猜中了,这些人啊,定然是要起疑心的,这不,这才第一日,就着急忙慌得跑来了。

  “太医说了,陛下真要静养,兹事体大——”

  “就见一面,或者在外头瞧一眼也成!”杨嗣昌伸长了脖子想往里面看,可重重帷幔之下,哪里能看得见什么。

  “就一眼,一眼——”

  “唉哟,两位阁老,可别吵啦!”这时,太医掀开帷幔从里面走出,脸上满是哀求,“陛下受不得吵闹啊,这若是让陛下恼了,保不齐都要掉脑袋的!”

  杨嗣昌和范复粹对视一眼,复又问道:“不是说风寒么?陛下到底什么病?这么严重?”

第九十二章 再见李自成

  杨嗣昌和范复粹紧盯着太医,他们见太医守在乾清宫,心中怀疑并没有减弱多少。

  太医支支吾吾,心中想着,陛下说的那叫啥病来着,神经...神经衰弱!

  “是种叫神经衰弱的疾病,”太医眼珠子一转,说道:“听不得吵吵闹闹的,也见不得烦心事,不然,就会怒火攻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啊!”

  太医煞有介事,将朱由检吩咐他的一席话完完整整讲了出来。

  可杨嗣昌和范复粹没听说过这个疾病,面面相觑之后,又问,“控住不住,会怎样?”

  太医叹了一声,“控制不住,就...”

  “就会怎么样?”杨嗣昌追问。

  此时,王承恩也是忍不住一声叹息,而后朝前走了几步,离殿门远了些,压低了嗓子对杨嗣昌说道:“控制不住,就会发脾气,轻则廷杖,重则,就...”

  “可为何这么突然?”范复粹朝王承恩问道:“此前见陛下,不是还好好的,这不过一日夜,怎么就...”

  “太医说了,是陛下烦扰太多,滞塞于心,常年积累,以至于才会突然发出,不足为怪,但太医也说了,只好好生静养着,数月间也能恢复。”

  杨嗣昌脸上露出怀疑神色,这番说辞,怎么都像是陛下要出宫而临时编的,眼下又见不着人...

  杨嗣昌朝范复粹看了一眼,见他脸上也是一副不信的模样,可王承恩和太医二人又是挡在殿门前,左右还各有锦衣卫守着,这可闯不进去了。

  怎么办?

  “两位阁老还是回去吧,一应事,还有太子殿下在呢!”王承恩又道。

  “殿下年岁还小,有些事,还是得陛下处理。”杨嗣昌愁眉不展,想着接下去的对策。

  “殿下年岁虽然还小,这不是还有您这几位在么。”王承恩笑着道。

  “谁在外面吵闹,都滚,给朕滚出去!”

  突然,殿内传出一声大喝,继而不知是什么东西砸到了门框上的声音,遂即滚落在地“乒呤乓啷”地响。

  “唉哟,吵醒陛下了,两位阁老,您们可快回去吧!”王承恩朝殿内看了一眼,忙急匆匆得回身走了进去。

  太医抹了一把汗,朝杨嗣昌和范复粹拱了拱手,转身跟了进去。

  “刚才那声音...?”范复粹转头问道。

  “是陛下的,”杨嗣昌很是笃定,“是陛下的声音!”

  皇帝在宫中,说明迄今为止的一切,都如王承恩所言,就是因为皇帝病了,才让太子听政。

  而这个莫名其妙的什么“神经衰弱”,可能真需要数月才能恢复,这期间,恐怕是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也不知于自己,这是机会,还是...

  “如此就好,”范复粹点了点头,心下一块大石落下,“文弱啊,陛下这病看来不轻,太子年幼,咱们可得辛苦一些啦!”

  “那是自然!”杨嗣昌放了心,朝范复粹敷衍得笑了笑,一同出了宫门而去。

  乾清宫中,王承恩迈进殿门,从地上捡起一个小香炉,朝太医点了点头,见他重新坐下捧了茶杯,才朝寝殿走去。

  朱由检翻着一本书,见他进来笑着道:“走了?”

  “是,两位阁老走了!”王承恩将小香炉放在旁边架子上,朝朱由检说道。

  “这个杨嗣昌,居然把范复粹拉来了。”朱由检想着要是他一个人来,或者拉个别人,自己说不定就能借着这个由头小惩大诫一番。

  “陛下,”王承恩躬着身子挪进了几步,“陛下,您让奴婢跟着太子上朝,适才又让奴婢出面,这...是不想带着奴婢一起啊!”

  朱由检这番安排,若哪一日王承恩突然不见了,那些大臣们定然又要怀疑一番,若之后王承恩一直伴着太子,这才能打消众人疑虑。

  “是,你在朕身边最久,太子若有不懂的,你还可以提点一下,朕带方正化去就成!”

  “是...”王承恩突然有点后悔同陛下推荐这个方正化了,自从他回来,陛下好似就更看重了他,这回连出宫,都将自己撇在宫里,带着新人去了。

  王承恩的表情有些委屈,朱由检却是好笑,“你要是有方正化的身手,朕倒是可以带着你去,不然,总不能遇到危险,朕拿你当挡箭牌用吧!”

  “那奴婢也愿意!”王承恩忙不迭表忠心道。

  “行行行,朕知道你忠心,你若表现得好,等朕回来给你加工钱!”朱由检好笑道。

  王承恩是伺候皇帝的,什么时候关心过薪俸呀,这听皇帝说了,也不过轻叹了一声,之后该怎么伺候,还是怎么伺候罢了。

  两位阁老在乾清宫的事没有瞒着人,朱由检甚至还让人去散播了些,反正得让朝臣们以为,皇帝现在不能见人,不能听到吵嚷声,不能烦忧。

  不然,可就等着大刑伺候吧!

  接着的几日,朝堂一片祥和,太子殿下听政,屏风后的张嫣和周氏坐着,若有朱慈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便等散了朝,朱慈烺先请教张嫣,再将张嫣给出的意见拿去问皇帝。

  若朱由检觉得行,便如此施行,若朱由检觉得不行,就将自己意见同朱慈烺细说,朱慈烺再转告张嫣。

首节 上一节 5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