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22节
而不是代入为无辜被推出来替罪的人。
比如推崇曹操有机变的人,代入的自己就是曹操,可不是被借人头的粮官。
虽然多半的人就是被借人头的倒霉蛋,毕竟大多数人就是普通人齐。
“.此文算了救了我等性命。”
“文章也是写的真好。”刘三吾又看了一次范进的文章,叹道:“老夫以学术闻名,但和此子相比,差距也是极大,不光是文章写的比老夫还好,见解学识,更是把老夫甩开好远。”
刘三吾突然道:“若是此次能脱大难,老夫愿加入范文进的学社,和他学习一二。”
白信滔震惊道:“老先生你可是海内闻名的大儒啊……”
“朝闻道,夕死可也。”刘三吾道:“年龄有先后,学识却没有,老夫自忖学识比范文进差远了……”
范进怕也是不知道,南北异同论流传开来之后,自己怕是要多很多信徒……一代文宗之后,这样的信徒怕是会越来越多。。
第一百六十二 冠服,思乡
殿试张榜次日,新科举人们按例当去国子监领进士巾服,就是纯色圆领长袍,没有补服,官帽也是展脚幞头,就是宋人的那种常服和长翅膀的官帽。
短翅乌纱帽和补服是常服,待定品上任之后,自己到成衣店定制就可。
另外还有朝服梁冠,这个是由礼部陆续颁发。
还有祭服,也是礼部发。
光是官袍就是四套,到嘉靖之后,还有忠靖冠服下发,此时是没有的。
领了巾服换上之后,从此就是和普通百姓无关了,这叫释褐。
范进换衣袍时,内心也是颇有感触。
有点儿戴上金掴,从此不是凡人的感觉。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大明是官职越高,责任越大,相差不多。
此时又不象百年之后,当阁老,尚书一样能摸鱼。
遇事可以少说话,多磕头,万岁阁老,当的一样舒服自在。
洪武年间,敢当万岁阁老,只磕头,只结党,不办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君上,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众人领了巾583服,换上之后,长随们又要上来磕头,这一次不要范进出声,魏文谦直接摆手令所有人退下。
客栈中,举目看去都是南人举子。
魏文谦对范进笑道:“韩克忠他们不在,文进你猜他们去了哪里?”
“复试去了?”
“然也。”
魏文谦笑道:“六部九卿通政使司等诸衙门观看了文进你的文章后,一致赞同给北方举子加分的建议。”
李宁接口道:“皇上圣谕:告诉有司,此后南边的贵州宣慰使司并云南地方士子,按甘肃例加分,礼部和地方官员商量,在这些地方兴办些学校,找些可靠的老夫子教授士子读书,钦此!”
范进轻拍一下额头,笑了。
自己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经验,但在行政处断上和老辣的老朱还是相差太远了。
是的,甘肃,辽东这些西北和东北的战区要给士子加分。
那么面对西南土司,隔一两年就有大规模战乱的西南地方,凭什么不给士子加分?
贵州现在只是贵州宣慰司,卫所治所在后世贵阳地方,但此时还没有贵阳府,只有卫所。
汉人少,夷人多,其余州县也多是土司,得几十上百年后,设贵阳府和其余诸府,把一些地盘从四川划过来,贵州才逐渐成型。
现在少量的汉人在贵州宣慰司生活,原本就生活的相当不容易,若有志于学还得到湖广和云南参加乡试,相当不容易。
唐朝时,贵州各州县无一人考中,两宋三百多年,贵州的州县考中进士的一共才八人。
在大明,嘉靖九年之这一百多年才二十七个贵州人考中进士。
变化是在嘉靖九年之后,贵州拥有乡试资格,又创办了多少学校,这才勉强算是正常的水准。
现在当然差的远了,朱元璋可能也没考虑到云南和贵州的实际困难,最少在洪武年间没有类似的举措。
现在给这些地方的士子考试加分,再兴办一些质量较高的学校,这两地的文教应该就能赶的上来了。
后人不知道的是,云南和贵州在几百年后的异族风情,在这个时代就是象征着不安和战乱。
云贵地方在大明开国前一百年,隔几年就会有一场叛变战乱。
为什么沐家能世镇云南,主要还是因为经常要打仗,光靠都司武装没有办法统筹平乱。
岷王也是被分藩云南,还有在桂林的靖江王,但这些亲王郡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永乐之后兵权都被剥夺了。
结果就剩下沐家成了云贵第一武勋世家,威望很大,也很忠诚,沐天波一直坚守臣节,与永历皇帝前后被害,也算是真正的与国同休了。
朱元璋原本没想到的地方,经过范进一提醒,顿时想的比范进还要周全,把范进没提醒的地方也想圆全了。
果然是开局一个碗的真正的皇帝,论心思缜密,行事果决,古往今来的帝王中,能比老朱强的还真没几个。
本来领了进士巾服之后第二天就要举行金殿传胪仪式,拜见皇帝,状元骑马夸街,然后修同年录,在国子监修造石牌纪念等等。
这些事都是惯例,但今年暂停了下来。
算算时间,出门已经近两个月了。
一停下来,也解决了南北榜的事,范进心里也是思念起家乡来。
当然主要是想人,家乡再好,就是一个个人带出来的情感,回忆,包括房舍,吃食,景致,大抵都是和人相关。
如果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了温度。
就象是贺知章那样,当几十年官回家,没有人认识,没有亲朋故旧,虽然景致还是依旧,旧年房舍还在,但亲人一个不剩下,回乡的感觉怕也是完全不同了。
对范进来说,下一步最好就是设法回广东为官。
除了思乡外,就是他感觉最好是回广东,等尘埃落定之后再说。
京师到北平,特别是河北,山东,河南,南直隶,都成了交战的战场。
靖难之役导致诸省动荡,死伤的官兵和靖难军就有数十万计。
普通百姓死难当在百万计,官吏将士死难者不计其数。
光是够资格上明史的就有很多,很多官员都是被夷族,永乐初年朱棣为了压制不服的声音,制造了太多血腥的惨案。
这事情,范进不感觉被杀的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但也不代表他乐见眼前一场场屠杀。
最好的办法是远在广东为官,可以不牵扯其中,也不必亲眼目睹。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朱允炆一方用平和的手段削藩,甚至是不削藩。
一代文宗状态之后,范进考虑问题的角度和高度都发生了变化。
以往他觉得削藩是对的,就是手段不对。
但能过南北异同的考虑之后,他感觉朱元璋设立藩镇并没有错。
比如辽东,甘肃这些地方,残败不堪,没有宗藩镇守还是得加强武备,并且涌现出难以控制的地方势力,照样会有军费负担和尾大不掉,并且在边防上会越来越吃力。
人们总是说土木之变是英宗受了王振怂恿冒昧亲征,葬送了大明几十万精锐。
但没有考虑到,那时候大明的军备已经不足以抵抗外族入侵了。。
第一百六十三 燃烧的嫉妒之火
明军从所向无敌到转攻为守,就是发生在仁宣之际,英宗当国没几年,黑锅不能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这才多少年啊?
永乐年间弃守东胜卫和放弃大宁,迁诸塞王到内地,比如宁王,岷王,韩王,沈王,全从辽东到陕西迁到河南湖广等处,秦王和晋王,代王等诸王护卫,也被削除。
防守边境的责任落在了边境卫所的身上,但卫所肯定负担不起,因为永乐时为了邀好开国武勋,废除了考核袭职的规定,又不禁止卫所武将侵吞军户田亩。
卫所制从洪武末开始,到永乐年间持续崩坏。
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文,这是朱元璋的话,事实证明这是不合理的。
边境的卫所军人,终身世代为军,而且平时要屯垦种地,还要上交子粒粮,自己的田亩还被将领侵吞,还得替将领家种地,形同佃农。
这已经很不合理了,到有外夷入侵时,他们还得扛枪打仗,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交战。
傻子也知道这样不公平。
于是卫所军人大量逃亡,武备不修,装备~不精,训练不足。
到了英宗年间,卫所军已经无法抵抗北虏入侵,边关-处处示警。
土木堡之后,只能用给钱募兵的办法来-解决。
兵越募越多,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
九边又逐渐形成大小将门,他们侵吞军需军械,养育家丁,对营兵不管不问,兵备不足并没有因为募兵制而解决,而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以说,没有哪朝哪代的武备,如大明早期那么犀利,所向无敌。
也没有大明崩的这么快,几十年间从所向无敌到处处受挫。
英宗即位时,也先已经成了严重的威胁,边关处处被其骚扰攻破。
原本精锐之师,横扫草原的京营兵也不是瓦刺人的对手了。
在英宗被俘之前,明军五万骑兵在成国公朱勇的率领下,与五万瓦刺骑兵交战,很公平的一战,没有中伏,没有被困,就是五万对五万,结果是明军惨败,五万骑兵被全歼,成国公朱勇战死。
然后明军又多次战败,英宗的三十万主力北方可是有多个军镇屏护,结果明军边境洞开,也先的几万骑兵很轻松的击败了三十万大明京营兵。
后来也就是攻城受挫,不然大明整个北方难保。
也先之后,就是达延汗兴起,一样使北方处处烽火,明军毫无办法。
然后是俺答汗,嘉靖之前,河套就被北虏所夺,嘉靖年间,南方有倭寇,北方有俺答和察哈尔部,京师都两次戒严,因为敌人骑兵的兵锋已经直抵京师城下了。
到明末时面对几万人的东虏和战斗力极差的流寇,明军将领的表现只能用烂来形容。
南明的表现,给南宋提鞋都不配。
范进以前有些不理解,现在慢慢理解了。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