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43节
并不是在儒学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学说,而是和关学类~似的实学。
当然,范进的角度,比关学还要事功。
范进暂且也没有提出更多理论-的想法和打算。
一步一步,慢慢来。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就眼前的内圣外王的解释,已经是叫一群翰林庶常面色失常,甚至无语以对。
要说解的不对,范进的解法毫无问题。
要说对吧……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但所有人对范进的学识已经是毫无保留的拜服!
哪怕是一直有些傲气的陈安生,此时此刻,眼神中也只有敬佩这两个字了。
从秦之公族到汉之诸侯国,再到晋八王之乱,再到唐,宋,再到大明。
不光是说宗藩,也说武勋,文臣,还有各朝代的异同之处,还有制度变迁。
这些东西,换个普通人,不要说阐述,能把历朝历代背齐全了,就算是这个时代相对不错的精英人物了。
还得熟知各朝典章制度,宗藩情况变迁等事。
再套在儒家经典的内圣外王之上,详细阐述,提供给上位参考……
“俺来说一句吧。”韩克忠回过神来,终于说道:“当世儒者,无过于范文进者。哪怕当着刘老学士,还有方先生等人,俺也敢这么说。”
“俺赞同。”
“我也赞同,此后请为文进兄门下走狗。”
听到郭子卢的话,范进简直哭笑不得。
不过也是感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淳朴。
你学问比我深,见解比我高明,那就是达者为师。
再能著书立说,很快就能成就宗师事业。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没有多少年时间,王氏心学已经成了大明第一显学,王阳明算是肉身成圣。
范进现在虽然学识,文章,见解,都有一代文宗状态,但相较前贤,还是有些差距,就是他还没有提出完整的学说体系和理论。
这个短板,范进也不急弥补。
毕竟年龄摆在这里,又刚为官不久。
可以从容向前,不必着急。
而范进的仪表神态,为人处事,还有自身学识却是足够碾压大多数进士同年,也包括乡试同年。
短短时间,在范进身边也是聚集了不少经科举相识的英才。
在现在来说,范进身边的这些人对他还没有多少助力,甚至有不少是范进出手才保住的性命。
但在未来,应该是范进的强大助力。
“好了,封建同也是写完了。”
范进写下最后一字,吹干笔迹,也就是终于完成了这一篇奏疏。
上一次上南北异同论,是科举殿试。
这一次,是直接给皇帝上疏。
相差不多,却也是身份地位的变化了。
在场诸人,眼都有掩饰不住的羡慕之色。
同年进士,范进还是在场诸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论成就地位,已经把所有人甩开好几个身位了,相差极远。
光是看眼前的书法字迹,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令人看了有一种恬淡从容,却又无比坚定,自信的感觉。
这就是书法到了顶尖的表现,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韵味,完全没有了匠气了。
众人叹服声中,范进将奏疏掩好,同时令吴四喜进来,将封好的奏疏立刻到通政使司投放,这会子,衙门应该还没有闭衙,赶的上。
通政使司和后来的司礼监都有资格接奏疏,在老朱当家的这个时代,只有通政使司能接。
而且不管是官民百姓,都是有资格上书言事。
各衙门上奏的日常公事,不是奏疏,那是题本。
范进的奏疏,可想而知通政使司那边已经得到了通知,一旦送到,就会立刻送入宫中进呈给皇上御览。
韩克忠,郭子卢等人眼中还是有若隐若现的担忧之色,范进却是神色洒脱,甚至有一些如释重负之感。
不管怎样,封建异同论也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真的能触动朱元璋,对大明宗藩制度做一些改良,那就是不枉这一次自己的上书言事了。
至于令亲王远征,打下地盘成为亲王之国,这事牵扯太大,估计一时半会不可能形成定论,范进也无所谓,自己已经言尽了,朱元璋如何取舍,就是老朱自己的事了。
“再过一两天,没有特别之事,我也要请假回家了。”范进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一次,真的是游子思乡,太久没回家,委实想家了。
……
范进的奏疏,不出所料的是第一时间送到了宫中。
却不是朱元璋先看,而是朱允炆听说后,直接令人送到自己这边来。
原因也是简单,朱元璋回宫之后略感不适,又躺倒了。
传了太医进宫,诊脉问医案,倒是没有大碍,只说是年龄大了,要静养。
老朱一世好强,但在临终前的这一段时间,已经不太能看奏疏和处理国政了,大半的政务,都是交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封建异同论?”
黄子澄一脸不悦的道:“这范进当朝堂是科考的考场了,上来又是长篇大论?”
范进这一篇,因为要把封建宗藩制度讲清楚讲透彻,所以文章长度还是有些长,差不多就是万言长文。
黄子澄把折本一拉,双臂都不够拉开的,怪不得口出怨言。
说虽是这么说,在场的人,包括黄子澄在内,还是第一时间把眼光凑到奏疏上去。
能写出南北异同论的范进,还是和皇上交谈后急急写成的奏疏,显然是受了皇上的吩咐而写。
范进……他这一次又要说些什么个?。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太孙头有些晕
好在黄子澄身边有黄观和练子宁帮忙,齐泰站在众人身后,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观看范进写的封建异同论。
“嗯?”
才看了没几段,齐泰就倒吸一口凉气。
“嘶!”
“哈!”
众人反应不一,不过肯定都是显露出大吃一惊的样子。
没别的,连朱允炆都是端不住皇太孙的架子,和所有人一样,嘶喊出声。
范进做的算学模型和唐宋时宗室繁衍发展的资料,相当翔实,相当具有说服力。
看完之后的人,除非是脑子里全是水,不然的话,还是很容易理解范进所写的一切。
也就是说,在百年之后,大明宗室可能有十万人左右的规模。
大明和前宋可不一样啊,公主郡主县主都算在宗室内,虽然俸禄相对较低,但也是有俸禄可领的。
十来万宗室,几百亲郡王,几万将军,中尉,几万公主,郡主,县主。
一年俸禄要多少?
范进推算的千万左右规模,一点不夸张。
嘉靖年间,有司给朝廷上过奏疏,宗室俸禄一年达到了八百七十万石,这还是嘉靖年间给宗室俸禄再次打折的结果。
嘉靖年间距离开国也就不到二百年时间,宗室已经是朝廷严重的负担,嘉靖扛不住了。
范进算的,是没有打折过的结果。
于是在朱允炆,黄子澄,黄观,练子宁,齐泰等人眼中,就是百年之后,宗室俸禄一年要一千五百万石左右。
“我的老天。”
“某有些头晕,要坐下来缓缓。”
“太孙好象也站不住了,也晕了?给太孙殿下搬椅子……”
眼前这些清流大佬,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饱学之辈?
早就练气有成,才学和城府都筑基了。
能叫他们如此失态的文章,估计从他们从小读书时起就没见过。
没别的,冲击力太大了。
“虽然不想说,但章写的是真好。”
“就如圣贤亲述一般。”
“仿佛就在耳边朗声而言,而且令人有心悦臣服之感。”
“光凭文章,范进已经是文宗再世,此子将来成就定然不小。”
朱允炆身边,都是顶尖的清流。
清流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黄子澄原本是状元,对答不流利才被朱元璋改为探花。
黄观则是大三元出身的状元。
练子宁和齐泰的科名也是相当出色。
就算是方孝儒这个有名的大儒,当代读书人中的翘楚人物在这里,也是得赞同这几位的看法,仅从文章来说,范进已经是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巅峰,没有什么可指摘挑剔的地方了。
至于论点论据……
得叫这几个缓缓。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