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179节

  没看到他心情正好吗?

  这个时候不合时宜说这屁话,就是燕太子丹他也照打不误。

  但眼前这个七岁小娃,算了算了。

  秦国公子,长安君。

  赵国相邦,兼将军。

  燕国相邦。

  燕王喜只是在脑海中一寻思,惊异地发现自己面前这个稚童年岁虽小,但是身份却是极高。

  这一天,按照秦历,是秦王柱元年三月初三。

  嬴成蟜七岁,兼两国相印,前无古人。

  其贤名随着秦、赵两国的推波助澜,被七大民间商会传到了中原各地。

  诸侯列国始闻公子成蟜,知道了中原出了这么一位年岁小,但品行高的君子。

  “相邦啊。”燕王喜笑眯眯问道:“是赵国相印好,还是燕国相印好啊。”

  嬴成蟜自腰间取下小巧的燕国相印。

  相印材质为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面刻着“燕相邦印”四个大字。

  欣然一笑。

  “赵国相印,我已还回去了。”

  “哦?啊哈哈哈哈哈哈哈!”燕王喜大喜。

  这位王者笑的欢畅,拍着城墙,兴致勃发。

  “擂鼓!助威!摆宴!贺寡人新得贤人相邦!”

  嬴成蟜一时间有些呆滞了,心中不由苦笑,他真的很难弄清这位燕王的脑回路。

  [高规格礼待我,是想学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礼待郭隗那一套,招贤纳士吗?]

  [可裂土在前,正该痛定思痛的时候,怎么能大摆宴席啊!他怎么想的啊!]

  嬴成蟜严辞拒绝,训斥燕王喜不能这么做。

  但,无果。

  这是在燕国。

  燕王喜真要做什么,嬴成蟜拗不过。

  一个时辰后,燕昭王所建造的黄金台上。

  燕王喜坐在上首,其下燕太子丹,再其下就是燕国相邦嬴成蟜。

  燕国文武全在嬴成蟜之下。

  燕王喜举起酒樽,朗声笑道:

  “寡人得公子成蟜,如齐桓公得管仲也!

  “此乃大喜,诸君,饮胜!”

  燕国文武先贺燕王,再敬少年相邦,满饮一樽。

  嬴成蟜苦笑着站起,对着燕王喜,恭敬地喝完了一樽酒。

  站定,看看燕国文武,再看看燕昭王建造的这座黄金台。

  少年最后重新面对燕王喜,朗声道:

  “只要王上顺着道义而行,成蟜必佐之!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王喜喜出望外,走下高台,夺过一个鼓师的鼓槌。

  他亲自敲起大鼓,唱起了燕国民谣。

  鼓是乐器,也是战器。

  擂鼓是奏乐,也是冲锋,还是震慑野兽。

  燕鼓雄浑、沉重、悲壮。

  在一声声响彻天际的鼓声中,燕王喜的歌声围绕黄金台,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位王者心中很自得。

  [寡人在这等裂土退敌的时刻,仍能以如此大礼招待这竖子。]

  [寡人这比召王还要尊重贤人,各方贤人还不望风而来?]

  [诸侯列国知道我燕国相邦是秦王公子,不打探清楚我燕国是否结盟秦国,谁也不敢妄动。]

  [尔等还劝寡人不可兴大宴,一群庸俗之辈!哪里懂得寡人胸中沟壑!]

  这场盛大的宴席,直到深夜才休止。

  白无瑕扶着这次真喝醉的小徒弟,回到了不被软禁的驿馆。

  她除掉少年身上所穿衣物,用打湿的温热手帕给少年净身。

  从秦公子,到赵相邦赵将军,再到燕相邦。

  她学的越多,反而越来越看不明白少年要做什么了。

  但不要紧。

  少年明天总会醒来,她可以问。

  少女给少年穿好干净衣物,检查门闩,吹灭蜡烛。

  上床,将少年往里挪了挪,躺在床外,和衣就寝。

  少女睁着美目,视线从一片黑暗,到渐渐能看清那帷幔的痕迹。

  [以秦公子之身,立身赵国朝堂,任相邦将军。]

  [以互相敌对征战的赵使身份,立身燕国朝堂,任相邦。]

  [这色胚,其实很了不起啊……]

  少女阖眼,缓缓睡去,轻抓着徒弟的手臂。

  燕国基本尾声了。

  如果兄弟们认为我总描写白无瑕是为了谈情说爱,那真是看低我了,白无瑕的作用远不止于女主。

  没有白无瑕,我就无法拉出燕国这条线,自然得告诉你们嬴成蟜想做什么,做了这些是为了什么。

  一百二十三章是在写情感,但本质上是在交待燕国国情、历史,这个国家的特性。

  我不带出这些,最近这两章就很空,人物也立不起来,燕王喜就好像一个降智反派一样,完全就是个装逼背景板。

  什么黄金台,千金买马骨,历代郭隗。

  历史学得好的兄弟们可能知道,但肯定有兄弟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我想给你们表现出来的是人,不是反派。

  哪怕是燕王喜,嬴成蟜嘴里的蠢货,所做出来的行为也是有迹可循,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

  每个人都有立场,都有思考方式。

  我希望能让你们代入哪个角色,都能感觉到他在思考在活着,而不是让主角装逼拉踩的工具。

  第二卷还有最后一个大情节就结束了,不管是喷是赞,谢谢追订到这里的兄弟们。

第126章 鲁亡,设计廉颇

  鄗代之战,廉颇以十三万破六十万。

  转守为攻,反取燕国五城。

  这等战绩,就属放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炸裂的,为本已衰落的赵国打了一针强心剂,续上了命。

  诸侯再不敢说廉颇老,皆拿其与秦国人屠白起比。

  廉颇威震天下,列国莫有敢小视赵国者。

  楚国,郢——又名寿春,楚王宫。

  楚王元知道了这件事,私下召见了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感叹道:

  “朝堂上的事,君为之,寡人无忧也。

  “若是能召廉颇入楚,战场上的事,寡人也不用担心了。”

  黄歇者,后世所列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其官位令尹,乃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类别相当于列国相邦。

  但在实权上,楚令尹远大于列国相邦。

  楚令尹是楚国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

  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闻听楚王元之言,这位在楚国可谓一手遮天的令尹略做思考,便笑道:

  “既是我王想要,歇自当为我王取之。”

  楚王元呵呵一笑,只当黄歇在说漂亮话。

  [廉颇乃是赵人,自幼就在赵国,长至成人后便为赵将。]

  [现在垂垂老矣,却是老当益壮,立下了泼天大功。]

  [其在赵国如日中天,寡人能给的,赵国都会给,哪里会来楚国呢?]

  心中这么想,熊元嘴上却是不泼冷水。

  “好,寡人就等令尹迎廉颇了!

首节 上一节 179/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