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182节

  这样的命运,让她满腔悲意。

  她不只是为廉颇鸣不平。

  也是为大父,为自己,为天下为将者。

  少年走过来,拉着少女冰凉玉手。

  “从我自秦国走出来的那天开始,这就是我的命。

  “赵胜、魏无忌、廉颇,都是人杰。

  “我若是一个不摄政的闲散秦公子,可以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可我不是。

  “我是秦国长安君,要让秦国长治久安的长安君。

  “他国英雄,我国仇寇。”

  少女手心暖暖的。

  她吸吸鼻子,摸摸徒弟脑袋。

  “你没错,为师的错。

  “吃点吃食,练武吧。”

  本来心中很是感伤的少年,又生沮丧。

  “还练啊,休一天呗……”

  “不行!”少女冷酷无情,率先向外走去:“我们要在燕国待多久?”

  少年垂着脑袋,有气无力,不情愿地跟上。

  “待不了多久,我博取贤名可不是为了给他燕国招贤纳士。”

  “你不是说燕王不负道义,你不负燕国,无故离去你的贤名不就毁了?”

  “你猜世人是相信我这个压着信陵君得贤名的贤人。还是先遣相邦带五百金入赵求和,然后反手就背信弃义,派六十万大军进攻赵国的燕王?”

  “……我明白了,你走了,世人只会当是燕王偏离了道义,留不住你这个贤者。”白无瑕驻足,回头:“是也不是?”

  “不错。”嬴成蟜抬头,微微点:“孺子可教。”

  少女看着没精打采的少年,本来要说的话,出口就变了。

  “接下来去哪?”

  少年应道:

  “韩国,新郑。”

  少女点点头,领先向外走。

  昨夜她收到了大父寄来的信,让她归咸阳。

  [那就到新郑再走吧,顺路,走的时候再告诉他……]

  赵国,邯郸,信宫前殿。

  赵王丹高坐王位,望着廉颇,伸臂笑道:

  “廉公请起身。”

  宿醉的廉颇站起身,甩甩头,让自己清醒一些。

  赵王丹环顾满朝文武,一脸兴奋地道:

  “廉公以十三万,破敌六十万,为赵国夺回了五座燕城!真是威武啊!

  “此等大功,当赐地!封君!拜相!

  “寡人决定,将尉文(今河北省蔚县)给廉公做封地!”

  尉文?

  百官在心中咀嚼着这两字,有不少都觉得不太对劲。

  尉文地处偏远,临近秦国,是一处战略要地。

  战略要地在打仗的时候是兵家首先争抢之地,常临战事。

  这种地又穷又没人,在封地里面可绝对算不上是好封地。

  但这也还能理解,谁让廉颇能打呢?

  将领封在战略要地,还说得过去吧。

  文武各怀心思,等着王上封廉颇为尉文君。

  有封地的君侯,多是以封地名为号。

  赵王丹特意等了片刻,没有发现骚乱。

  环顾全场,观察群臣,慢慢地继续道:

  “封廉公为,信平君。”

  信平这二字一出,全殿似乎有刹那静止。

  老将廉颇皱起眉头,百官纷纷有抬头趋势。

  有些忍住了,心开始跳动,知道确实出事了。

  还有不少没刹住车的,不解目光扬起来,正对上了赵王丹的那双暗藏锋刃的眼眸。

  有些眯起眼正视,而有些则匆匆低首。

  有封地,不以封地而号,以信平为号。

  信平何意?

  笃信平和!

  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功勋老将,封君,号为信平。

  赵王丹这个君爵给的有多么不情愿,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赵王丹也有眼睛,对上了不少人。

  那些看他一眼就低头的臣子他没有记。

  这些臣子知道低头就是还在控制中,为其威势所摄。

  他记的是那些敢于不低头的臣子。

  这些臣子已经忘却了为臣的本分,是他日后要提防敲打的人。

  廉颇听到尉文两个字,只是有些郁闷。

  但转念一想,王上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封给他,肯定是看中他的打仗能力,他心情又畅快了。

  但等他听到信平两个字,老将就无法自我攻略了。

  不明白自己犯了何事的老将心烦气躁,微微低首掩去面容,以免让王上看到自己怏怏之意而猜忌。

  但老将不知道,他的王上已经对他有猜忌了。

  他这番遮掩举动落在赵王丹眼里,彻底坐实了其心怀不轨。

  赵王丹手掌用力握紧座椅扶手,将负面情绪转到王位上,笑着慢说道:

  “相邦嘛,本也该给廉公,可我赵国这相邦之位有人了。

  “秦公子虽在燕而未归,寡人却不好下他的官。

  “公子成蟜之贤名,如今天下传。

  “不讲信用的燕国都能拜其为相邦,寡人要是在这个时候下了他相邦,那天下人岂不会认为寡人还不如燕王……”

  随着赵王丹言语,朝堂氛围越来越浮躁,敢于抬头的人越来越多了。

  封地给尉文,封君给信平,现在连相邦也不给。

  对待拯救赵国的廉颇都是这样,日后若是他们有了功劳呢?

  他们对赵国的功劳,绝对无法超过廉颇。

  十三万破六十万,再让廉颇来一次都未必行。

  这次他们若是隐忍,到时候他们受到的待遇会更差。

  他们今日不为廉颇谋相邦,来日自己就会没封地没爵位没官职。

  一个又一个赵国大臣,自发地站了起来。

  “自平原君过世这数月来,我赵国相邦名义上虽是公子成蟜。但其在其位,不谋其政,相邦府政务积累难以进行。”

  “李大人所言极是,相邦府合该有个主心骨。廉公劳苦功高,可入主也。”

  “燕国那鸟地方有什么政务?一到冬天,蓟的大街上都看不到几个人,哪能和我们赵国比。他们拜那竖子当相邦行,我们不行,我们赵国事可多。”

  “……”

  赵王丹虽然说的慢,但还是在言说之中。

  一众大臣不等他说完,就起身,一拱手,侃侃而谈。

  这等无礼的行为,让赵王丹怒火炽盛,他可是赵王!

  可看着站起来的三成臣子,以及还在站起的臣子,赵王丹主动压怒火。

  人太多了。

  这虽然是赵国,他虽然是赵王,但他依然无法站在所有赵臣的对立面上。

  他看向高台下的叔父。

  平阳君赵豹微微点头,示意赶紧补救,不要等了。

  赵王丹用力拍拍座椅,笑骂群臣:

  “干甚干甚!

  “寡人还未说完,你们就站起来说个没完。

  “一个个的,要造反乎?”

首节 上一节 182/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