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380节

  “到时我王可称北帝!凌驾于诸侯之上!座驾可配六马也!”

  廉颇气结。

  这一幕和长平之战何等相似?

  老将面对赵王丹,拱手抱拳:

  “王上!我国不能再承受一次长平之战了啊!”

  赵王丹本能回首。

  去找自己的叔父赵豹,去找自己的叔父赵胜。

  如此重要之时,他需要一心为赵国考虑的宗室长辈指点方向。

  他没有看到他的两位叔父,只看到了他的儿子——赵偃。

  心又开始痛了。

  赵王丹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嘴角肌肉绷的比牛皮还要紧,才没有当场失态。

  他微微低头:

  “偃儿。”

  赵偃忙着应声:

  “儿臣在。”

  赵王丹抬手,指廉颇:

  “廉公。”

  指乐乘:

  “乐君。”

  赵王丹抬眼,凝视儿子:

  “你以为,当如何。”

  “乐君。”赵偃不假思索,快速答道。

  赵王丹讶异,没想到儿子这次给答案给的这么痛快。

  他一时欣慰,连心脏痛处都减轻了数分:

  “哦?为何啊?”

  赵偃不懂打仗,但耳朵没问题。

  听激进派说了这么久,照葫芦画瓢还是会的。

  当下,就把以乐乘为首的激进派将领所言加工一些,变成自己的话说了出来。

  看到父王面露微笑,徐徐颔首,就知道自己说对了。

  他之所以选择乐乘,就是听出来父王倾向乐乘战法。

  赵王丹转回身,与满眼都是期待、渴望、急切的乐乘对视。

  [乐乘此战若胜。]

  [那长平之战就不是寡人决策有误,而是赵括小儿无能!]

  [寡人不能带着耻辱而死!]

  赵王丹眸子一立,王令频下:

  “乐乘为主将,赵葱为副将,伐燕。

  “李牧仍回雁门。

  “那些胡狗若是踏入我赵国领地,寡人拿你是问!

  “廉公领军在信平,密切关注魏、秦动向。

  “这二国出军可能虽然不大,但不可不防……”

  一月后,赵军十万伐燕。

  副将赵葱领赵军三万,从邯郸出发。

  沿黄河而下,进攻燕国武阳城东面的若干城镇,意图控制易水之北。

  主将乐乘领赵军主力七万,从太原郡晋阳出发,途经李牧负责的代郡。

  在李牧后勤补给之下,攻打燕国西边境的上谷郡。

  这种打法极为疯狂。

  先说赵葱。

  以三万赵军深入燕国境内,几乎就断绝了后勤补给。

  孤军深入,兵家大忌。

  而看似是赵葱目标的武阳城号称燕国次都,是仅次于燕都蓟的大城池。

  别说三万,便是三十万,一时半会也不一定拿得下。

  而一旦在燕国境内逗留日久,且迟迟攻不下一个可以防守的燕国大城。

  这三万赵军就像是瓮中之鳖一样,会被四面八方涌来的燕军围剿至死。

  三年前廉颇攻到蓟下,却不下城灭燕,而是求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是真正的劳师袭远,乘险抵巇(xi一声)。

  再说乐乘。

  绕出中原,走胡人的路反过来攻打中原,这是赵武灵王提出的战略。

  你秦国函谷关易守难攻,屯有重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那我就攻你防备胡人,屯兵不多的萧关!

  可惜,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离世太过戏剧,战略至死没有实施。

  乐乘半继承了赵武灵王遗志,将攻打对象从秦国换成了燕国。

  但赵武灵王为胡人信服,胡人对赵武灵王而言是臂助。

  而乐乘……一旦在大漠遇到胡人,这七万赵军凶多吉少。

  中原各国面对匈奴、东胡、林胡这些胡人,向来是倚仗城池与精良武器。

  野战,只有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能战胜胡人。

  这一日,乐乘领兵,驻扎在上谷郡三十里开外。

  赵军全员作胡人装扮,埋锅造饭。

  若在中原,行进到城池三十里外,早就遇到人了。

  但在大漠,乐乘没有见到人。

  没有人,那燕国上谷郡就不知道赵国来袭。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乐乘心头火热:“燕国仗着城坚墙高,面对不善攻城的胡人,连斥候都不派!”

第228章 乐乘破燕扬威名,人屠至齐见嬴子

  燕军对胡人的应对,是建城。

  燕城虽然粗犷、不具备美感,但却是出了名的坚固。

  城一旦建好,就意味着燕国领土扩张五十里。

  胡人都是游牧民族,追逐水草而生。

  胡人善于野战,不善攻城,绝大多数部族连攻城器械都不具备。

  燕国建一座城,只需要少数精锐兵力就足以抵抗胡人扣关。

  从胡人这里建城扩土,比和中原列国战争扩土要方便多了。

  因此,燕国虽然在中原几乎没有进展,但面积却一直在变大。

  燕国一直在向东北扩张。

  上谷郡,谷城。

  燕国最新建造的大城,燕国东北门户。

  谷城城墙之上。

  燕国边军面部严肃,严阵以待,一看就是精锐。

  但他们人数极少,两兵相距间隔,竟有五十步。

  若在中原,这兵力是远远不足。

  可在大漠,防备的不是以攻城战为主的中原人,而是马术极佳善于夜战但不会攻城的胡人。

  这点兵力,足够了。

  燕国没有人想到。

  有朝一日,这座国家最东北之地,立于大漠深处的谷城,竟然会遭到中原的攻伐

  入夜。

  一刹那。

  天上石落如雨。

  地上云梯挂壁。

  乐乘有备而来,投石车、床弩、云梯等大型器械一样不少。

  借着夜色掩护靠近谷城,在这大漠深处上演了一场标准的中原攻城战!

  谷城三千燕军措手不及,虽英勇抵抗,却因人手稀缺和准备不足而惨败。

首节 上一节 380/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