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400节

  “你麾下那些小子背井离乡,跟着你把命豁出去,为了不就是吃顿饱饭,不当民吗?

  “他们为国舍命,不该得到奖赏吗?

  “朝堂不管,王上不管,你管个鸟啊你!”

  老将指着王翦鼻子,冷笑道:

  “别以为打仗都是跟这一次一样,提着两条腿上战场捡军功。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死的人以十万计。

  “每个人闭上眼睛,都不敢保证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士卒做梦都是打仗,会产生敌人打进来的幻觉。

  “你现在不给他们争军功,不让他们知道跟着你能升官发财进爵。

  “到那时候,你就等着兵变吧你!

  “除非你有武安君的本事,能靠真的杀敌数带着他们加官进爵!有杀俘也能镇住列国的底气!”

  王翦憋了一口气,正要说话。

  老将挥手打断:

  “乃公不想听你饶舌,大话谁都会说。

  “想要证明,就拿军功证明,别丢二公子的脸!”

  敲击新写上的“三千”:

  “在你没证明之前,下次就这么报。”

  王翦沉默,随后点头。

  老将神色缓和,又道:

  “你如实报,没有人会记你的好。

  “士兵们不会拥护你,王上会以为你无能。”

  “王翦明白。”王翦看着竹简上诸将报的杀敌数,在心中算了一下,犹豫说道:“将军,这杀敌数比我们遇到的敌军都要多了吧……”

  老将有些恼怒:

  “你管这鸟事作甚?!”

  王翦辩解:

  “我是认为这数太假了,会被查出来。”

  老将不以为然:

  “肯定会被查出来……我们报上去的不作数,朝堂还要核准。

  “查出来就查出来啊,处罚不过是罚没查出来的虚报人头罢了,又不影响其他。

  “你报三百,就只是三百。

  “报三千,至少也有一千。”

  王翦点了点头,更迷惑了。

  朝堂既然知道杀良冒功这件事,为什么一直不管呢?

  八日后。

  秦国,咸阳,丞相府。

  吕不韦和太子政相对而坐,中间是一张大案。

  这张大案承载过秦国近乎所有奏章,秦国近些年所有大事的起步近乎都在这里。

  今日,这张大案承载的是兵事。

  太子政阅读着军队报上来的军功,诧异道:

  “这次杀了赵国两万三吗?那赵国还有几个能打仗的男人?直接灭之可乎?”

  太子政生在赵国,在赵国长到九岁。

  完全经历了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最艰难的那几年,对赵国军队数目极为敏感。

  吕不韦皱眉。

  太子的杀心太重了,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秦国一脉相承的霸道。

  而不是吕不韦一直倡导、教授的王道。

  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一眼,吕不韦道:

  “哪里有那么多的甲士?

  “按照秦国惯例,这杀敌数中,实数只在一成到两成之间。

  “余下的,都是良人罢了。”

  “杀良冒功?”太子政脱口而出,面上渐渐带上愤怒:“他们怎敢如此欺人!不怕秦律乎?”

  吕不韦观察着太子政神色,听着太子政言语,越发失望了。

  太子政愤怒的点在于被欺骗,而不是各国的无辜百姓被杀害。

  秦王要当天下的王,就应该爱天下的人。

  秦相低头:

  “说不上欺骗,王上对此是知情的,历代秦君皆知。

  “秦律……没有对此的处罚。”

  “历代秦君皆知晓,秦律却没有对此的处罚。”太子政一下子沉静下来,察觉到这其中有隐情:“这似乎是在鼓励我军杀人啊……”

第239章 他该称我一声仲父

  吕不韦低首掩目,似乎在考教太子政:

  “军功乃是民之晋升根本,是我国强国之根基。

  “民需要军功,将需要军功。

  “除了王,我国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需要军功。

  “我能坐到相邦之位,除了王上信任,最重要的就是引领了灭东周国之战。

  “彻查军功,将会招致重大灾祸。

  “到时民不奋勇,将不搏命。

  “我国会沦为和其他国家一样的命运,重回到商君变法之前。

  “再严重一些,可能会逼得百姓造反。

  “如此多的害处,谁都承受不起。

  “我国坐实杀良冒功不理,明显是迫不得已之举。

  “太子为何会说出此举是鼓励杀戮呢?”

  太子政没有察觉到异常,师长经常如此考教他。

  吕不韦的语气,和在观政勤学殿授课时没甚两样。

  嬴政陷入深思,一边想,一边说。

  因为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大多数想法都是第一次在脑海中生成,所以讲话很慢:

  “师长所言,或许是诸多原因之一,但一定不会是决定原因。

  “纵容杀良冒功,实际上,就是在用国库钱粮、国家官爵,为这些士卒的贪心付账。

  “损国以肥民,这与商君提倡的弱民强国背道而驰。

  “国家要强盛,民就需要愚、贫、弱、疲。

  “民愚,就不会思索,易被控制。

  “民贫,衣食得不到满足,就只会想着衣食。

  “民弱,就不得不接受国家安排。

  “民疲,完成国家安排后会耗尽他们所有精力,他们没有多余精力去做其他的事。国家在得到了最大限度收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稳定。

  “是以,虽然看似纵容杀良冒功是无奈之举,但实则不纵容也并不会出事。

  “百姓要反,早在二百年前就反了,不会等到今天。

  “我国现在成为天下霸主,就证明我国百姓已经习惯了秦律,习惯了商君之法。

  “民,有一条活路就不会反。

  “哪里会出现严查军功,而不满造反的情形呢?

  “他们没这个智、没这个心、没这个精力、没这个勇气。

  “纵观古今,夏代虞,商代夏,周代商,以致今日。

  “向来都是贵族争斗,没有百姓反抗。

  “百姓身影,都在贵族麾下,何时站到台上过?

  “若说是怕贵族……呵。”

  年纪虽轻,威势却越重的嬴政轻笑一声,目光落在师长身上:

  “我国最大的刑案,是师长办的。

  “第二大刑案,可就是商君所办。

  “草滩七八百人头,尽皆来自秦贵族。

  “先祖孝公若是怕贵族谋反,商君就变不得法,秦国早就亡了。”

  吕不韦面色如常,心却有些不稳。

  当初他一日刑杀两千人,正是为了嬴政被刺杀一事。

  嬴政如此说,是在借机敲打他吗?

首节 上一节 400/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