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第293节

  “届时再遇到拿文武高低说话的,我就能拿自己作说法了。”

  李杜是福建晋江人,对有恩于福建的俞大猷,可以说是死忠一般倾心。

  无论是自家撰写的《征蛮将军都督虚江·俞公功行记》,还是辅助俞大猷修订《正气堂集》,都能见到其发自内心的崇拜。

  李坤读过这位的文字,自然明白李杜的为人——若非如此,两人也没有这般亲近。

  不过这话涉及时弊,而且时人多有分歧。

  李坤本著不想惹麻烦的原则,挑著场面话来说:“一文一武,不能说非要分出孰重孰轻嘛,我听闻,月中的时候,陛下还补了一位武臣入文华殿参知廷议,可见中枢也明白文武相济的道理。”

  这事说来也奇怪。

  竟然是礼部当先挑的头。

  礼部尚书马自强,带著吏部侍郎上奏,言说是自嘉靖年间开始,倭寇、鞑靼、瓦剌、都蛮,乃至女真,都越发蠢动,边防、军事压力逐渐增大,廷议军事的次数,也越发增多。

  但屡次廷议,都只能对著边将奏疏翻来覆去说些车轱辘话。

  没有行伍的经验,议论军事根本无法切中要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廷议的时候,将京中武职最高的京营总督叫上廷议,一起参谋一下呢?

  而且,按照祖宗成法,设立一名参知军事,才是合乎礼法制度的。

  这话官老爷们惊不惊,李坤不知道,但反正他乍一听时,不出意外地惊讶坏了。

  这时候用来给对大政不满的李杜和稀泥,最合适不过。

  李杜听了这话,暗暗摇了摇头。

  如果文武真没区别的话,当初俞大猷就不会在隆庆五年七月,被巡按李良臣一纸弹章直接贬回家了。

  堂堂一品官职,就因为是都督武职,立刻就不值钱了,恐怕连个七品知县都不如。

  不过李坤话里有一点也对。

  最近中枢的局势,确实时常不按路数出牌,让人捉摸不透。

  无论是这次补京营总督顾寰入廷议参知军事,还是下半年调动京营开始轮戍四方,乃至对蓟辽的破格提拔。

  都让人觉得中枢的行事,有别于以往。

  当然,最让李杜想不通的是,去年初,张四维、杨博接连上奏,请求复起俞大猷,究竟是怎么回事?

  双方也不熟啊。

  这件事情被完全不熟的张、杨二人提出,本就就怪。

  而俞大猷复起之后就更怪了。

  俞大猷去了福建之后,中枢也没明令给他做什么,而福建巡抚殷从俭更是一直压著俞大猷,不给人不给粮的,跟闲散老爷没区别。

  本来身为幕僚的李杜还建议说,应该跟“举主”张四维、杨博联络感情,求助一番,这样才能让俞大猷继续领兵打仗。

  结果信件走了一个来回之后,才发现二位举主双双回了老家。

  那没办法,俞大猷只好摆正心态,继续在福建坐冷板凳。

  但是前月再度峰回路转,又跑来一个被贬谪的京官,登门拜访,让俞大猷奉皇帝的旨,协助他重建市舶司。

  这都什么跟什么!

  皇帝还没亲政呢,就皇帝的旨,吓唬谁呢?

  这下子,在俞大猷跟李杜看来,恐怕是牵扯到了了不得的中枢争斗,更不敢轻举妄动。

  只好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听打听京中到底什么个情况。

  打听消息嘛,总要一段时间的。

  而最省钱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滞留理由,无非就是考进士了。

  因为话题敏感的缘故,两人一时间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话题。

  正巧这时,店小二将李坤的吃食端了上来。

  李坤客气接过的同时,不著痕迹转移话题:“方才我见思质在看报纸?近来可有什么新闻?”

  新闻这个词,起源于报纸。

  邸抄不算报纸,那是给官老爷看的,只有面向民间的,才叫报纸。

  最早兴起民办报纸还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光。”

  产出快到“日出一纸”,销路广到“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监司。”

  可见有多么火热。

  不过民办的报纸嘛,肯定是要禁的,不仅“痛行禁止”!还要“断罪追赏”!

  那没办法,报纸不让发行,于是就改了个名字,叫做新闻。

  差役来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气壮,我这叫新闻哟,可不是小报。

  这才有了新闻这个词。

  当然,这种情况在明朝就好了很多。

  不仅允许民间公开出版——除了转载官号文章之外,也可以刊登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譬如“湖广随州应山县民张本华妻生髭三寸许”,或是“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居民王某家的母牛生一头有两个头的小牛”等等。

  甚至在新帝登基之后,通政司还公开办小报,全是成白话,专给老百姓看。

  李坤、李杜虽然是士人,但对于买不起的邸报,只能干看著,身体还是诚实地投向了新报的怀抱。

  李坤问有什么新闻,本是随意转移话题。

  但李杜闻言,面色却有些古怪。

  他用一种憋著笑,同时又幸灾乐祸的口吻回道:“这一期的报纸还没出来呢,是上一期,我在回味顾宪成他们捅的什么篓子。”

  说罢,他随手将身侧的报纸递了出去,

  李坤这些时日有意疏远顾宪成,不怎么交往,自然也没主动打听其人的八卦。

  嘴上顺口问道:“捅篓子?”

  李杜点了点头,却并未回答,只是指了指新报左上的头版处,笑道:“你先看这篇文章。”

  李坤看向方才李杜所指的地方。

  正正方方一行大字《浅论“力”的表现形式》。

  李坤第一反应就觉得莫名其妙,什么玩意儿,说文吧,这就是大白话,说白吧,他完全看不懂标题想表达什么。

  抱著奇怪的心态,李坤继续往下看去。

  好在内容是十成十的大白话。

  “古时候的智者墨子,曾经说过,‘力,形之所以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让物体产生动作的东西,被命名为‘力’。”

  “这是智者对于力的本质的探讨,我不是智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智慧去思考力的本质。”

  “但我虽然普通,却靠著对于这些事情的好奇,得出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力的表现形式’。”

  “未必正确,现在分享给大家,供以讨论。”

  “我是农户出身,每年都会看到水车是怎么灌溉的,我明明没有碰他,为什么水车会自行转动起来呢?是因为水呀!”

  “水车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引入水流之后,水就碰撞著水车,产生了‘力’,使得水车转动起来。”

  “不仅仅是这样,似乎施加的力越大,水车就转动得越快,这是不是说明,力越大,速度越快呢?”

  “同样的道理,还有我推动的木块、马匹拉动的车厢等等。”

  “对于力的运用,早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那么,我对这些事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总结。”

  “其一,物体本身是静止的,只有受到力之后,才会有所动作。”

  “其二,力的产生,必须是物体本身,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

  “其三,力越大,动作的改变,也越快。”

  文章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坤看完后,脸上的疑惑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发重了。

  不是,这种东西也能登上通政司的报纸吗?

  他横看竖看,也没看出有什么营养来。

  正文的落款,是一个叫做刘三炮的名字,显然出身不高,文中的农户出身,也得到了佐证。

  而正文往下,还有几行批语,甚至换了一种字体标注出来,以示提醒。

  “刘三炮的思考,让我对于‘力’的看法,有了一些启发,但同时,我的疑惑也更深了。”

  “其一,如果物体本身应该是静止的,那么为何空中的鸟儿停止动作之后,会坠落到地上呢?这也是有力在作用吗?”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学府的同学,能够再接再厉,设计实验为我解答。”

  “其二,如果说力的产生,必须是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那么正如刚才所说,空中坠落的鸟儿呢?是被什么物体施加了力呢?”

  “同样,水流虽然可以使得水车有所动作,但风同样也可以。难道无形无质的风,也是‘物体’吗?”

  “最后,正如我所言,到底什么是物体,有些不好区分,想法、感情、目光又算不算物体呢?”

  “我希望可以对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一个分门别类的描述,好让一样的东西,能够归纳到一起,而跟别的不一样的东西,可以有所区分。”

  “就像数算一样。”

  “关于这个想法,我姑且命名为‘类目学’或者‘集合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慢慢完善后,酌情取一命名。”

  而这几行批语,并未签署真名,只留下了一个“长惟居士”的雅号。

  李坤抬起头,朝李杜投去征询的目光。

  不是,现在通政司公器私用到这个地步了呢?

  这是哪家少爷,不研究经典学问,在新报上堂而皇之刊登这里口水话?

  李杜似乎早有预料,贴心解释了一句:“批注的署名,是陛下的号。”

  李坤一惊,恍然大悟。

  他还说哪家少爷,原来是最上面那位小少爷。

首节 上一节 293/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