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刀 第444节
那时候的秦国,先天高手可真是不少的,
也不是没有想过凭着先天高手的优势来攻破杭城。
但是清风的惊鸿一现,立即便让这些先天高手息了这个心思。
清风的意思很明显,
你们不出手,我也不出手,你们敢出手,那我杀你们,可就是师出有名了。
当年帮助秦国击败大雍的这些高手们,都很了解清风的能力。
没有谁愿意成为清风的敌人,
因为他代表着已经被阎王爷预定了名额,黑白无常拿着锁链等在一边了。
正是因为种种场外因素,使得秦军只能一板一眼,认认真真的打。
结果就是打了五年,双方都在这里耗不下去了,
李清最终放弃了。
也有传言说是李清看着清风的面子上,最终放弃了。
那时候的清风,已经摆明车马支持楚国要与李清打擂台了。
不过随着当年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这些传言,也终究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再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
秦国不愿意提及这些事情,
楚国后来与魔教翻脸,更不会说自己立国魔教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当初的魔教,就不会有后来的楚国。
楚国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中,神化了熊氏和项氏,也确产了熊氏和项氏在楚国不可动摇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是现在呢?
现在的情况与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
楚国国内本身就分裂了,
一部分是熊项两族坚定的支持者,
另一部分却变成了江芊的铁杆。
那时候的百姓对于灭了大雍的秦国心怀恐惧,不管怎么说,熊氏、项氏都是本地人,大家自然会支持他们与外来者相争。
几百年下来,豪门氏族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愈来愈严重,很多地方都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造反那已经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底线了。
所以江芊才会与李大锤去云雾山,她想让熊项二氏先动起来,她可以名正言顺地拔掉这两颗最大的钉子,这两大氏族的财产,足以让江芊再支棱几年,然后组建起强大的军团,趁着秦国内乱之机北伐。
不得不说,江芊的这一想法要是成功了,的确会解决很多问题。
只可惜最终功亏一篑,碰到了李大锤和清风这样一个无法解开的BUG,
抛开这些,还有那伟梦想着入主丹阳朝堂,接下来的楚地必然会风起云涌,纷争不断。
不说江芊了,便是李大锤,在楚地也有自己的势力,
自然也是要推波助澜的,
项鹰居然还梦想着像几百年前的杭城之战那样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李大锤看来,就是笑话一桩。
“我在楚地的力量,很多都已经被熊绎与项鹰拔掉了,幸存下来的,也都转入到了暗中!”江芊道:“不过也还是能做许多事情,比方说熊绎想要救援项鹰,便需要征调各地的地方郡兵,我的这些手下可以迟滞、延缓甚至于阻拦地方上出兵,想找个借口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神教在楚地实力犹存,现在也终于五旗重归于一体,可以组织一些真真假假的起义、暴动,如此一来,想要出兵的那些熊项支持者们,不得不考虑一下后院失火,老巢被端的后果,而那些不想出兵的呢,也就有了正当的让熊绎说不出任何话来理由!”李大锤笑着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江芊点点头。“只要丹阳派不出足够份量的援兵,那我们拿下同安郡,打垮项鹰的希望就大一分!”
李大锤转头看着王导和姚大力:“水师一分为二,一部负责截断楚国对于同安郡在水路之上的任何支援,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员。另一部分则顺江而下,一是寻求楚国残余水师决战,力图将他们彻底消灭,二来也可以为各地反抗势力提供军械、物资,甚至于直接的武力帮助!”
“领命!”王导看了一眼姚大力道:“都护,太后,我去寻陈衍,对于楚地河道,我比姚将军熟,沿江而下,更有很多熟人和朋友!”
“可!”李大锤道:“至于兵力怎么分配,你们水师自行商议决定,不过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不可因为上一次战斗之中胜了陈衍,便小瞧了此人,赤壁水战,如果不是姜姜亲临战场助威,那一战,不会赢得如此轻松!”
“末将明白!”两人都是连连点头。
特别是姚大力对于陈衍的能力感受更深,那一战,他可是直接冲进了陈衍的军阵之中,十几艘战舰差点就全给打没了。
“襄阳城要做好战斗准备!”李大锤对康震道:“项鹰会借助一切他可以借助到的力量,李国华便是其中一个,而且襄阳城对于李国华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如果能拿下,此人必然会不惜一战,李秀那边要尽可能地打掉李国华的这个念想,只消让李国华觉得前方是一块铁板,那他上来猛踢一脚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
江芊接着道:“肖中仁这一次没有反复,而是退往磨山与李国秀周旋,倒也是可以让他做一些事还必须牵制一下李国华,另外我已经下令让神教五旗中的高手,都在往磨山集中,用不了多长时间,磨山就会群英荟萃了。另外,李都护,我觉得你们在汉中也可以做出一些动作,关外也要有所表示,如此一来,总是能让令狐野分心,无法全力支援李国华,甚至还有可能从李国华这里抽调人手。”
“这一次咱们可就算是四方联动,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项鹰!”李大锤挥了挥手。
“只怕很难抓住项鹰!”江芊笑道。
“歼灭了他的部队,他孤身一人走脱,回到丹阳之后不管是名声还是实力,都将大减,这种情况之下,他与那伟斗起来,才更显得实力相当,有来有往嘛!”李大锤大笑道。
第630章 人,都是自私的
人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自私的。
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上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安全,利益受损的时候,排在优先地位的,也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
普通人如此,
身居高位者亦然。
只不过这些掌握着国家命运的人,很多时候是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所以很多时候,你是无法分辩他们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义。
就像这一次项鹰与熊绎他们发动的丹阳政变,站在他们的角度,自然是大义所在,是为了大楚的社稷不灭,正统不失,是为了阻止魔教的阴谋颠覆。
而在这个大义名份之下所掩盖的,则是两大家族在江芊的统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
江芊要解决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下这两大家族,用他们这几百年来聚敛的财富来反哺国内百姓,并以此来塑造自己高大正面的形象,从而为接下来的整军备战,提兵北伐一统天下打好基础。
如果真做到了这一切,江芊无疑便会成为千古以来女子第一人。
要知道,大雍朝当年武后何等强大?统治大雍数十年,却也只落了一个垂帘听政而已。
熊项两大家族不想成为江芊前进路上的垫脚石,就必然要奋起反抗。
哪怕与李大锤这样的明显不怀好意的人合作,也是势在必行。
哪怕他们明白,江芊现在所做的事情,对于大楚来说,是一件好事,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条道路。
但是要想在这条道路之上前行,就必须要献祭熊项两大家族,他们数百年来的财富、人望、特权都将在江芊前进的道路之上被化为乌有!
他们心甘情愿吗?
心甘情愿就是一个笑话了。
他们的选择是奋起反抗,推翻江芊的统治。
至于以后大楚能不能再次北伐一统天下,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就像现在这样南北割据也是很不错的,几百年都这样过来了,为什么要改变呢?
不管是内里还是外在,没有人愿意江芊成功,
所以江芊只能失败。
只不过眼下形势的复杂,远远超出了熊绎项鹰他们事先的估计。
李大锤的整体谋划,是项鹰与熊绎完全没有想到的。
那伟本来得项熊二氏最有力的支援,但现在,却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威胁。
李大锤便是利用了人本能地会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这一点,让那伟在关键的时候入局,从而对楚国内政造成困扰。
说白了,就是让楚国内斗不休,无法形成合力。
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等到项氏熊氏那伟他们坐在谈判桌前,重新划分好势力范围,准备再度携手出发的时候,李大锤这一边已经站稳了脚跟,想再要剿灭他们,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把这一事件放诸到争霸天下的大业之中来考量,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李大锤完成了他布局天下的最后一个板块,做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关外,蜀中,江南,三角鼎立,
大势已成。
剩下的,就是如何能将这些板块联成一体的问题了。
不敢说一定就会胜利,但至少比其它人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而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趋炎附势之人。
趋炎附势并不能算是一个贬义词,这个成语换一个说法,就是识时务者俊杰,又或者可以解释为大义所在,自然趋之若鹜。
那伟清楚李大锤的真正意思所在吗?
当然清楚!
可那又如何呢?
他能利用这件事情更进一步,站到最高的位置,然后回过头来,再与李大锤较量。
他们这样的人,都有着无比强大的自信。
相信自己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一切,相信自己可以击败一切反对自己的力量,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信,他们也断然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所以那伟明知道李大锤不怀好意,却照样以身入局,要谋取的便是这样一个机会。
在那伟看来,如果自己能掌握大局,则在掌控大楚如今的势力范围之后,还能让整个西南区域全力投入,大楚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而如果让项鹰他们继续掌权,则西南方面对大楚朝廷根本就无法完全相信,必然会留力自保,甚至于阴奉阳违,完全无法聚力。
更不用说现在项鹰大败已成定局,他能不能回来,都成了问题。
仙人岭军寨,进入丹阳的最后一道大门,当初那伟大军入城的时候,拦在这里的是江芊心腹林云起率领的三千虎贲军。
十多日的苦战,林云起失败,那伟从这里正式踏进了楚国的权力中枢。
数月之后,他再一次地率兵抵达这里,站在他面前的,不再是那个嚣张的林云起,而是一个在他面前瑟瑟发抖,语不成句的军官。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